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种地南山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初袅

    赵勤很能干,他进山一趟,打的猎物也多,家里种了十几亩田地,平时有赵老实和两个弟弟耕种。

    农忙的时候,赵勤一起忙,农闲的时候赵勤就进山。

    有时候地里没活,两个弟弟也会跟着赵勤进山,家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周蔷一直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地里再忙,赵勤也不许周蔷下地。赵勤两个弟媳妇意见很大也没用,她们只能在背地里自家男人面前嘀咕,毕竟这个家吃香喝辣靠的都是赵勤。

    初春,赵勤带两个弟弟进山,碰见了熊瞎子。

    如果赵勤一个人,可能会费点力气打了黑熊回来,实在打不了,他也能安然无恙脱身,坏就坏在那天,他带了两个弟弟。

    熊瞎子扑过来的时候,大弟没有听赵勤吩咐,贸然出手。激怒了的熊瞎子无人可挡,赵勤护着两个弟弟逃走,自己却被熊瞎子一掌拍下山腰。

    这年,赵大山12岁,弟弟赵大川9岁,妹妹赵小雨6岁。

    而二叔家长子赵大鹏已经15,次子赵大鹰已经13岁,下面还有10岁的赵小兰,6岁的赵大雕。

    三叔家,比赵大山大三天的赵大海,10岁的赵大江,7岁的赵大河。

    原本母子三人靠着爷爷奶奶两个叔叔支撑,慢慢熬也能把孩子熬大。

    结果,二婶三婶看赵大山爹一死,就以赵大山兄弟年幼,一家吃白饭,会拖累全家为由,强行逼着老人分了家。

    二叔三叔家都是三个儿子,二婶要求按人头分田地,三婶要求按儿子分田地,谁都不想吃亏做傻子。

    周氏坚决不同意分家,她孩子还小,家里一切都是靠赵勤挣得,靠赵老实和两个小叔,最多勉强够个温饱。

    赵大山兄妹也以为,两个叔叔肯定不会同意,爷爷奶奶不会同意。毕竟,这个家是赵勤一手创建出来的。

    然而,他们终究低估了人心,二婶三婶合起来天天为鸡毛蒜皮




第十一章:算恩将仇报
    小黄豆正努力抱着一截木头往上爬,刚爬一点就滑了下来。想骑到这截木头上好像有点难,不过不骑上去,等体力不支的时候,假如掉进水里还是会被淹死啊。

    黄豆其实也想过往岸边游,不过这片河和黄豆村里河是一条的渠道河,人工开凿,堤高坡陡,即使游到河边也爬不上去。

    只能想办法骑到木头上,等遇到堤矮一点的地方在想办法上去吧。

    幸亏会游泳啊,感谢老叔,是他不厌其烦带着黄豆一次又一次学会了泳游。是他,逼着黄豆变成了一个游泳小健将。

    当初老叔怎么说的:“黄豆,你学会游泳,以后会感谢我的,假如你掉河里,我不救你,你也不会被淹死。”

    真是感谢老叔,一语成谶,太准了,等会如果能回去,一定给他封个“黄半仙”的称号。

    水流很急,河里都是枯枝烂叶,黄豆狠狠喝了几口混浊的河水,这滋味,真难忘。

    “那真的有个人,好像还是个孩子。”更多的人看见了水里的黄豆。

    看见是看见了,可是没有人准备下去救黄豆,水急,人也疲惫,谁都不想去送死。

    赵大山听见前面人议论,也转头看向水面,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抱着一截木头奋力挣扎着。

    赵大山把身上背的东西递给赵大川,向河边跑去,接近黄豆位置时,纵身一跃,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向黄豆游去。

    此刻的黄豆已经有点筋疲力尽了,她想,老天,难道我真的是来凑人数的

    凑人数就凑人数吧,起码你也要让我寿终正寝啊!

    我不是讨债鬼啊,不能这样玩我呀。

    赵大山接近黄豆,从后面一把抓住黄豆,小黄豆吓得拼命挣扎,她没有看见赵大山,她以为有水鬼要拖她下水底。

    “别动。”赵大山叫了一声,黄豆一听,啊,谁在说话。

    赵大山探过身子,把黄豆拖过来,拦腰从后面抱住。

    黄豆激动得都哆嗦了,谢天谢地,有人救我,赶紧放弃抵抗,顺从地让赵大山抱住往岸上拖去。

    拖到岸边,赵大山先把黄豆推了上去,坡陡湿滑,黄豆手脚并用抓住上面递来的绳子就往上爬。

    黄豆手刚搭上一只伸过来的手,紧紧抓住,不由大喜若狂。脚一用力一蹬,脚一滑一下就踏在赵大山的头上,猛地一下,把刚刚爬出水面的赵大山又踹下去了!

    老天爷,我这是干了啥,被拉上去的黄豆立刻傻眼了。

    水面上看不见人影了,救命恩人呢,我给踹哪里去了

    救命之恩,难道是要恩将仇报的啊!

    赵大山被黄豆一脚蹬到水里,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喝了好几口水,人也被水流夹裹着冲到了几米开外。

    好不容易挣扎着冒出水面,迎面一节木头直冲脑门而来。

    我去,这是要命的节奏啊。

    赵大山奋力往旁边一让,木头堪堪从脑袋边擦过。

    赵大山不敢犹豫,定了定心神,连忙往岸边游去,眼尖的赵大川已经往这边跑了过来。

    赵大川和同村的人,用力把赵大山拖了上来,手一松,赵大山往泥地里一倒,仰面朝天。

    差点就挂了,真是好人难做啊!要是早知道这样危险,我……我还是会救吧!

    毕竟,救人一命啊!

    赵大娘和赵小雨跌跌撞撞跑跑过来,一眼看见赵大山半边脸的血,赵大娘只觉得头发晕,有一种要倒下去的感觉。

    “大哥,你怎么了。”赵小雨尖叫一声,扑过来,伸手就去摸赵大山的头。

    没等赵小雨摸到,赵大山伸手一摸,举起来一看,一手的血!

    赵大山走过来的时候,黄豆已经闭上眼睛好好躺在一个妇人怀里。

    黄豆觉得无脸见救命恩人,眼见着他走过来,赶紧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慌啊!

    不过,为什么闭着闭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赵庄离黄家沟不算远,隔了一里多地,赵大山不认识黄豆,认识黄豆大伯娘。

    黄豆大伯娘是赵庄赵家的姑娘,和赵大山爹是堂姐弟,见了面,赵大山要喊黄大娘一声大姑。

    幸存者里有黄豆大伯娘的娘家人,黄大娘的嫂子一眼认出来,这个从河里拖出来的孩子,是黄家沟黄老汉家的三孙女。

    “哎呦,这不是豆豆吗”黄大娘的嫂子鞠氏连忙扑了过来,接住黄豆。

    “爹娘,快看,这是黄老三家的豆豆,是不是大妹她们庄子也出事了。”鞠氏大声喊着公婆。

    黄大娘的爹娘哥哥们都挤了过来:“真的是豆豆,快扶起来,看看伤着没。”

    鞠氏摸了摸黄豆的手脚:“豆豆,没事吧”

    黄豆摇摇头,又点点头:“大舅妈,没事。”

    “哎,好孩子,没事就好,谢天谢地,菩萨保佑。”鞠氏连忙抱紧黄豆,喊着媳妇赶紧拿衣服给黄豆裹上。

    黄豆觉得脑袋疼,心口疼,手疼,腿疼,浑身疼。乱七八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不想说话,她只想睡觉。

    赵大山已经走过来了,看了看自己救上来的孩子,一个胖乎乎肉鼓鼓的小姑娘。

    看样子在水里挣扎了有一会,头发蓬乱,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脱力,斜依在三叔公家大伯娘怀里。

    众人还在围着赵大山说话,黄家沟返回来的青壮过来了,黄豆大伯和二伯刚好在这一群青壮里。

    众人



第十二章:喝药吃鸡蛋
    黄豆发烧了,和黄豆一起发烧的还有被吓着的黄桃。

    一张床,小姐妹俩,一个睡这头,一个睡那头,烧的昏昏沉沉。

    等黄豆彻底醒来,已经是第三日中午,这个时候黄桃已经好了,坐在床边呆呆地看着妹妹。

    黄桃是自责的,她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妹妹,如果,不是赵大山救了妹妹,她就没有妹妹了!

    黄桃见妹妹醒了,先端了水给她漱口,又亲自给妹妹洗了手脸。

    又去灶房里端了碗面条进来,递给黄豆,黄豆睡的整个人都发软了,一碗面条吃了半碗,实在吃不下了,整个人却觉得活了过来。

    黄桃看妹妹好了,眼泪才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三天她发热醒来后就没怎么睡,一步不敢离黄豆左右,她太害怕了,就怕因为自己的粗心,把妹妹永远丢了。

    暴雨过后,镇上到处都是死里逃生的附近村民。

    黄老汉一大家二十多口人,住在四儿子家的几间屋里。

    住西厢的张大嫂母子俩回了乡下,虽然走山没有影响到他们所在的张庄,但是镇上私塾已经停课了。张大嫂不放心在家准备秋收的张大哥,母子俩一大早就收拾东西回了乡下。

    除了要做生意的东厢两间,所有房间都铺上稻草,睡满了人。

    赵大娘一家四口还是住进了黄豆四叔的家里,西厢分了一间给赵大娘家母子四人。此时,能有一间屋遮风挡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毕竟赵大山救了黄豆,而且,黄豆大伯娘就是后山赵家村的姑娘,和赵大山爹还是没出五服的堂姐弟。

    赵大山二婶三婶原本还想跟着过来,但是黄家也实在挪不出地方了,只能悻悻作罢。最后还是赵奶奶想起还有一个远房的堂侄女嫁在镇上,去那边寻亲去了。

    黄大娘的亲侄女也嫁在镇上,黄大娘父母一家就全家去了孙女家安置了下来。

    西厢还有一间分给村里教书的七爷爷一家,七爷爷老两口,加上两个儿子两个媳妇,三个孙子,四个孙女也只分了一间。

    没办法,七爷爷只能和两个儿子在东厢屋檐下搭个棚子勉强住着。他一个斯文的人,总不能和儿媳妇睡一间屋里。

    东厢两间是要做生意的,黄家妯娌四个就睡在里面,这样早晚也好起来开门做生意。

    正屋东间,黄老四夫妻两的房间住了黄米姐妹四个,带着刚满二岁的黄德仪,加上黄德光媳妇和黄奶奶。

    堂屋睡着黄家兄弟五个,还有黄德光,黄德明。西屋睡着黄老汉并几个小孙子。

    晚上别说睡觉,就洗漱就够愁人的,好在家里开了铺子,柴火准备的充足。

    这几年,黄老四把前屋也盖了起来,和家里模式不太一样,一个大门,大门两边各建了两间房。

    房间都不大,一间十二三个平方,当初想着以后孩子多,男孩子就搬前屋住,女孩子就放西厢住,家里大屋西房是要堆放粮食的。

    现在前屋东边两间住着族长一家老少三十多口人,其实住不下,但是也没办法了。

    好在屋子刚建好没多久,屋里还空着,铺上稻草,男一间女一间,青壮就在外面搭个棚子,晚上睡觉,白天烧水做饭。

    前屋西边两间住着黄老汉亲大哥家,也幸亏黄老汉只有亲兄弟两,不然房子都腾挪不开。

    村里的里正姓王,自家儿子在镇上有房子,王姓的都跟着里正去了王家镇上的房子。

    这已经是最好的了,黄豆醒来后在床上缓了一会,扶着黄桃的胳膊还是出了门,她实在按耐不住。

    一出门,黄豆吓了一跳,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被院子里外的情景惊呆了!

    黄老四家的屋檐下,院墙边,凡是能铺开的,都搭了一溜棚子,住着黄家几家关系近的本家。一个大院子除了走道的地方,就没处插脚了。

    家里西厢和大屋之间原本搭了个小棚子是堆放杂物的,也挤了带着幼小孩童的妇人。

    东厢和大屋间原本黄豆来时吃饭的石榴树挪到了院中,这里砌了一间改成了灶房,在里面开了个门,直通东厢两间铺子。

    灶房和大屋间搭了一个露天棚子,里面堆放着要用的柴火。黄家兄弟闲了没事,就上山,一捆捆柴火劈开剁好,捆起来送过来。

    棚子搭的高出围墙,斜着伸出围墙外面半米多,围墙两面可以通风,雨水又进不来。

    下雨天,客人顺巷道进来到了黄老四家围墙都不用打伞,顺着围墙走也能避避风雨。

    这里也住了人,柴火挪到院墙一边,靠大屋这边顺墙铺了稻草,睡着黄家沟的老弱病残。

    院墙外面也搭了一溜棚子,住着黄家沟的乡亲。只有通向集市的那面围墙没有搭棚子,实在是黄老四还指望着做生意。

    黄家一大家子吃饭烧水,再加上大部分遭灾的人流入镇上,黄家小饭馆的生意竟然是忙不过来,每天灶里的火都没熄过。

    运气好的,有熟人亲戚的,还能找个屋子安稳睡觉吃饭。哪怕是堵围墙,搭个棚子,也能避避风雨。

    而那些无家可归,无亲可依靠的,只能在镇外荒地搭个棚子栖身。不下雨的时候,棚子外是泥水,棚子里也是泥水。

    下雨的时候,棚子里小雨,棚子外大雨。雨下大了,睡到半夜棚子能被吹塌。只能半夜再冒着雨把棚子支起来,一家人抱在一起瑟瑟发抖



第十三章:我要多买粮
    雨还在下!

    黄老汉刚从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听说黄豆清醒了,也顾不上吃饭,先过来看看黄豆。

    这次遇灾,老爷子就更认定黄豆是黄家的小福星。

    如果不是黄豆提出给她四叔在镇上买房做生意,他们家这次就只能在镇外野地搭棚子了。外面风雨不停,已经有好几户人家幼小孩童出现夭折,老人一病不起,无钱抓药的,也只能等着死了!

    镇子里,基本能搭窝棚的地方都搭满了窝棚,而镇外的临时窝棚越搭越多,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向了这个小小的镇子。

    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形,南山镇周边算是鱼米之乡,一直属于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富足的地区。

    这一场暴雨,把一切打回到原型。
1...34567...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