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希行
宫女抿嘴一笑,不问不看低头应声是飘然退开。
她的身边来往真是皆美人啊,武鸦儿再回头看了眼室内。
&nb
第八十八章 陪说笑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虽然不情不愿,孩子还是要哄。
还好李明楼是个大孩子了,没有撒泼撒痴让李敏更头大,他只要坐着让李明楼看一眼,当李明楼看他的时候,他会立刻向她保证自己还好好的,绝对不会去死。
李明楼反而被逗笑了:“好,我知道了,敏叔叔,我们这次都不死。”
她已经从这次的幻境中醒过来,身边围绕这么多人,心神也安稳了。
虽然偶尔想起来还会悲伤。
她倚在栏杆上探身看楼下,这是皇宫一处高台,宫女说夏天的时候,会引水而上,再从四面溢出倾泻而下,水泛着白色的浪花,贵妃带着舞女们在其上跳舞。
现在是冬天,宫里也再没有贵妃舞女们。
不过观赏四周的景致很好看。
李敏不耐烦只待在海棠宫里,不顾元吉的不满,给李明楼撑伞,拉着李明楼到处走走看看。
“我跟大都督来过一次。”他说道,“都督请陛下派人带着我四处逛,那时候百花盛开,看起来还不错。”
李敏跟在李奉安身边的时候不过是下人小厮,世上有人竟然请皇帝让自己的小厮逛皇宫,敢说这话的主人不一般,能应着请求的皇帝不一般,敢坦然接受这一切的小厮也不一般.....
李明楼俯瞰冬日荒凉寂寥的宫廷,这些不一般的人已经有两个不在了。
“哪有那么多不一般。”李敏也探身往下看,“只是因为我长的好看。”
李明楼哈哈笑。
“你笑什么啊,我可没说谎。”李敏道,将袖子探出,被风吹的飘扬,“当初皇帝贵妃看到我都喜欢的不得了,还想让我留在皇宫里。”
李明楼道:“我当然信了,谁见了敏叔叔不喜欢呢”
李敏笑纳这句话实话,胳膊撞了撞她,冲高台下点点下巴:“那个人,就是武鸦儿啊,刚来进门时吓了我一跳呢,家里怎么跑个陌生男人。”
李明楼顺着他所指看去,高台下并非空无一人,明护卫暗卫,元吉姜名方二闲闲四散,除此之外,台阶下还站着武鸦儿。
他之所以在这里是受元吉所托,毕竟只有他能发现小姐的异样,所以现在他几乎不离李明楼左右。
今天他没有穿禁卫服,而是一身没见过的新衣,黑金刺绣相间,越发显得高大挺拔蜂腰猿背亮眼。
李明楼抿嘴一笑,胳膊回撞了撞李敏,侧头低声问:“是不是很好看”
李敏哈了声,先是不屑,又认真的打量一下,道:“还行吧,听说他也见过皇帝,还被皇帝留在宫里,但肯定不是因为美貌。”
李明楼哈哈笑,拍李敏的胳膊:“世间只有敏叔叔一人嘛!”
李敏迎风坦然抚了抚鬓角。
 
第八十九章 谁能当家做主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明玉来麟州,桂花留在山南道,对外的理由是照看李氏家人,实际则是看着韩旭,以及握着山南道的决策大权。
豆娘很同情桂花娘,每日面对韩旭多可怜啊,韩旭可没有公子可爱。
桂花娘一定是忍不住写信要来找公子了。
李明玉也有些惊讶,桂花娘都遇到问题需要写信了,肯定是不好办的事,忙接过信打开,看了松口气。
“不是因为韩旭。”他对豆娘解释,“是问让谁去剑南道。”
李奉耀被韩旭找个借口抓起来了,经过李明玉的自责求情放出来,但韩旭不允许他再去剑南道。
现在剑南道就没有李家的长辈坐镇了,虽然官府运转正常,但家里没人总是不放心,这是李家人的说法。
所以需要再派个家里人去剑南道。
现在家里有三个人要去,李奉常,李奉景,以及从太原府项家回来的李明琪。
“各有各的理由,相争不下。”李明玉给豆娘念信,“桂花娘问我想要谁去。”
豆娘松口气又没兴趣:“谁去都一样嘛。”
李明玉抚掌道:“豆娘说的对啊。”
豆娘嘿嘿一笑拍案:“那就按我说的办!”
不过桂花娘竟然没有写信抱怨韩旭吗竟然还能忍受他,真是让人好奇又惊讶。
......
......
山南道如今三道合一,道衙在原来的山南西道,韩旭坐镇,其他两道为军营,由剑南道的兵将征丁练兵。
官府民生兵事运转顺畅,世道虽然乱民心安稳。
韩旭日夜忙碌,面前堆积的各种事务文书始终不见减少,他虽然坐在山南道,但要打理的还有剑南道,宣武道的事务,现在又接到了两封信,涉及的地方和事务更多了......
但韩旭此时此刻却没有埋首案牍,室内也没有官员们来往奔忙,厅内只坐着一个李奉常。
“有韩大人在这里,我的家人无忧。”他和气的说道,“所以我也能安心的去剑南道。”
说到这里叹口气。
“三弟不争气,我这个当二哥的也有错,大哥不在了,我管不住他们,他们做出的事真是不像样子。”
韩旭虽然没听进心里,但手里的笔不得不停下,道:“李二老爷说错了,我在山南道,跟二老爷在山南道不同,我是朝廷命官,毕竟不是你们家人,我怎能让你的母亲妻子儿女们无忧呢”
这话说的不客气,李奉常也谈不下去了,起身道:“韩大人如此忙,我们也不在这里打扰韩大人了,我带着我的家人回剑南道家里去。”
说罢甩袖走了。
&
第九十章 韩旭的选择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韩旭知道自己并没有掌控剑南道,但李明玉在的时候,并不明显。
李明玉这个小孩子真真假假,明面上对他当师当长辈相待很恭敬,就算有什么不同意他的,会说自己不懂,让大人跟将官文吏们商议一下,然后由那些将官文吏气势汹汹的反驳他......事后李明玉还会安慰他,说等时机成熟了,再按照大人说的做。
现在李明玉走了,留下一个仆妇,其**裸的态度让韩旭明白不仅自己没有掌控剑南道,自己反而是被剑南道掌控的。
他下达的每一项命令,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被这个妇人审看,她同意了才会传达下去,她不同意....她就直接给他扔回来。
这些其实也没什么,韩旭都能忍受,毕竟剑南道也离不开他,只要做的事不损害剑南道的利益,对他还是言听计从。
难忍受的是这个妇人总是守着他。
“桂娘子,这些文书处置完了,我会让人送去给你。”韩旭冷淡道,“你不用特意来这里等着。”
桂花懒得看他一眼,站在桌案一旁:“有些事看到和听到是不一样的,我还是在大人这里吧,该看的看,该听的听。”
她说着话,门外有三三两两山南道的官员结伴陆续走来,
韩旭不会在人前跟一个女人争执,跟女人争执的亏他吃了不少,女人不用说话,只要一哭,你说的再有理也成了没理了,还会被人补出一堆闲话。
桂花也没有再说话,她本就很少说话,在韩旭桌案旁坐下。
看到韩旭身边坐着的妇人,官员们没有什么惊讶,这妇人是李明玉的仆妇,在官衙里行动自如,有一席之地,可能是为了方便把这里的事转述给李明玉吧。
他们商议事情的时候,这妇人也从来不说话,就好像不存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将几件事说来,韩旭询问,诸人回答,一起商议。
韩旭最后道:“写个章程报上来。”
诸人应声是,便可以告退了,他们退出门外,与来时的肃重不同,带着忙完一件事务的闲适低声说笑,还有人回头看殿内......
“....李小都督是把奶妈送给韩大人了吗”
“....要送也要送个年轻美貌婢女吧。”
“.....年轻美貌的婢女可没有人奶妈在小都督跟前有地位。”
“哈哈哈,你这意思是奶妈主动要留下来陪大人的”
“要不然呢哪个女人不想陪在韩大人身边呢”
他们走远了,韩旭似乎能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面色很不好看。
“桂娘子,你到底想怎样”他道,“我韩旭行事光明磊落,你要的一切文书事务我都给你看,你不用这样防备的守着我。”
桂花看他一眼:“韩大人,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是在看你,我是在听大家说这些事务。”
&nbs
第九十一章 麟州的决定
出了正月,麟州就下了第一场春雨。
春雨依旧没有带来喜悦,只让麟州变的更加泥泞寒冷嘈杂。
这几个月的时间,麟州里外的居无定所的人更多了,很多人为了跟上皇帝回京的队伍拖家带口赶来麟州。
对大多数人来说,路途那么远,越紧跟皇帝,越能安全。
但很多人现在在麟州的日子变得不安全,人多了,打架偷抢增多,秩序更混乱,贫民乞丐流民难熬冬天,城里城外的死尸也越来越多。
“粥棚少了很多”崔征的脸色和脚步一样沉重,“怎么回事这种时候青黄不接,正是需要大量施粥的。”
身边的官员轻叹一口气:“因为很多富户准备离开,开始囤积物资,就不肯再施粥了。”
崔征停下脚,冷笑道:“去告诉他们,想要离开,还不多做些事协助朝廷!”
另一边的官员应声是,又小声道:“倒也不是不尽力,有几家人恨不得散尽家财助陛下回京,只是担心回京后子孙无以谋生.....”
崔征明白他的意思,道:“他们为大夏散尽了家财,大夏难道还会让他们的子孙饿死吗”
那官员便笑着应声是:“有相爷这句话他们就安心了,那,下官去看看有什么空闲无关紧要的位子让他们做些事,帮了朝廷,自己也有个奔头。”
崔征嗯了声没有再多说,那官员也心领神会不再多问退了下去。
崔征迈进室内,一番忙碌后,大多数官员散去,只留下几个亲信。
“相爷,这些世家富户是趁机要挟!”一个亲信愤愤道,“施粥说是他们出粮,但他们哄抬粮价从中牟利多少心里不清楚吗我们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是因为他们施粥养民,现在倒成了他们的功劳,来要挟我们!”
屋子里的其他人纷纷赞同。
崔征敲敲桌子:“我当然知道他们是在要挟,但现在我们有别的选择吗”
“陛下要回京,后宫多少人,侍从多少人,兵马多少,吃,喝,马匹,车,需求耗费有多少”
“谁出朝廷出吗陛下出吗”
朝廷有钱吗陛下有钱吗
如今天下大乱,卫道四分五裂,没有税赋可收,国库也远在京城,鲁王宫的库房里能养活皇帝一家就不错了,更何况大多数也被皇帝送出来养兵养马抚民,皇帝和后妃们一日两餐,哪里还有多余的钱。
崔征环视诸人。
“你们出吗”
诸人顿时眼神四散,有人苦笑:“大家也都是抛家舍业来的,吃住都靠着陛下照应,捐出全部身家来,也没多少。”
当初的确是抛家舍业来的,但正因为抛舍了曾经的家业,这三四年在麟州,他们更拼命的积攒家业,做生意的做生意,收贿赂的收贿赂......
但又能怎样大夏已经乱了,朝廷不能再乱了,崔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天下太平再说其他吧。
有小吏进来,拿着几张帖子,要对崔征贴耳说话,被崔征皱眉喝止:“有什么话不可对人言!”
小吏讪讪道:“这是几家送给相爷的行路礼。”
送礼的名目一向很多,最近麟州最流行的当然是回京的各种需要,行路啊,搬家啊,辞别啊等等。
崔征作为宰相当然也有很多人送礼。
听到小吏的话,崔征坦然嗯了声:“收起来吧。”在室内诸人想装作听不见看不到的时候,又道:“给筹备司送去。”
筹备司顾名思义是筹备回京的部门,由文官武将共同担任的,皇帝还让五皇子来亲自督监。
听到崔征这一句话,室内诸人顿时有无数的话说“相爷真是用心良苦”“相爷机敏啊”乱纷纷一片。
该暗示的已经暗示到了,这些人也不会再装瞎,多多少少都会捐出一些钱财来,崔征摆手没兴趣听他们恭维,问:“京城那边的消息怎么样”
官员们肃容说正事“相爷,京城的消息不妙啊。”
崔征伸手按了按头,自从项云一众人离开麟州往京城去后,一路上都没好消息传来,先是遇到了刺客,导致了吴大人失去一条胳膊,项云旧伤复发不得不半途休养。
但好歹行程继续,两位大人在兵马的护送下到达了京城。
他问:“怎么,到了京城还有什么不妙的消息”
一个官员压低声道:“是京城的情况不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