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希行
......
......
“楚国夫人出事了”
皇帝搓了搓手,从炭盆前移开,不知道是不是阴寒的雨让他的脸色很不好。
“吴大人郑大人是这样说的真的假的”
崔征道:“我觉得是假的,因为他们两个至今连楚国夫人的面都没见到。”
皇帝哦了声,有些失望有些不安有些焦虑:“楚国夫人在骗人她不想来麟州”
崔征对这个倒是无所谓:“楚国夫人肯定不愿意来,至少不会轻易就来,她愿不愿意也无关紧要。”
好说好劝有敬酒的韩旭,罚酒则有项云。
“项云早有先见之明,所以才没有跟随吴郑两位大人直接进京。”崔征道,“想一想吧,如果他也跟着进京.....”
又受了伤,直接就被楚国夫人以养伤的名义关起来了,项云就算有圣旨在手,做事也不会方便。
皇帝松口气,又叹气:“楚国夫人是不相信朕啊,就算让她来麟州,朕也不会亏待她啊。”
崔征翻看着信件没理会皇帝的忧伤。
“武鸦儿也在京城。”他说道,又冷笑,“千召万唤不理,说什么北地离不开人,钉死不动,现在竟然在京城能住这么久。”
皇帝叹气道:“人家是夫妻,夫妻总是想见见的。”
崔征对皇帝的哀怨视若无睹,没安慰也没嘲讽,皱眉道:“不过这也恰好能说明,京城的确有问题。”
皇帝忙问什么问题。
“楚国夫人不想来麟州是真的,京城混乱也是真的。”崔征道,将手里的一叠信件公文递给皇帝,“郑吴两位大人在京城仔细看到官府是什么样,民间秩序是什么样,世家大
第九十二章 随手一选
韩旭还记得这个年轻人,成元四年他从宣武道脱险,又从淮南道楚国夫人手中脱困,途经河南道唐城,唐城官将尸位素餐由匪贼横行,在他的质问下,才不情不愿的剿匪。
虽然唐城的官将不像话,但随同他去剿匪的兵马小将倒是很英勇。
这个小将自称小齐,其他的并没有多说。
直到这次中里来河南道境内探查,偶然遇上他,质问他丢卫军的脸,这小将又羞又怒才表明了身份。
他本是剑南道卫军一员,因犯错流落河南道苟且偷生,哪里敢多说多做。
韩旭问:“小齐将军,你当年犯了什么错”
单膝跪地的年轻人抬起头,大眼睛看着韩旭:“韩大人,叫我小齐就好,罪丁哪里刚称将军,成元三年,大都督嫁女到太原府,我是负责护送嫁妆的,那时候宣武道窦县都闹了兵乱,我们走到河南道的时候,被山贼劫走了嫁妆,论军法是要斩杀的。”
韩旭失笑:“丢了嫁妆,又不是丢了军资,论什么军法!”
小将忙争辩:“大人,剑南道军法就是这样,我们大都督赏罚分明,这的确是小齐我的错。”
还是个认家的忠将,韩旭没有再指责剑南道,当年的李大都督的确令兵马信服。
“承蒙大小姐仁慈,允许我待罪寻找嫁妆。”小将接着道,小犬一样的头垂下,“只是我无用,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剑南道不能回,苟且偷生在河南道。”
来之前韩旭已经打听过了,当初的确有这么一件小事,可见那时候已经初见乱世端倪,可惜无人察觉。
这剑南道,这李大小姐,只顾着罚追嫁妆。
韩旭重重的吐口气,不再追忆过往,问:“你找我想怎样”
小将抬起头:“我想能立功重归剑南道。”
韩旭居高临下打量他:“乱世这么久了,你还没立功,现在是不是晚了”
小将向前跪行两步喊声大人:“不是小的惧死,如果上官有令让我守城杀敌,能死在与敌对战中,我刀山火海不惧,但如果死在违抗上官命令中,那就太窝囊了。”
这话听起来倒是没错.....
韩旭心想,念头刚转过,这小将已经抱住他的腿,哭的冒鼻涕泡。
“自当初见过大人风姿,小的知道大人虽是个文官,但却比武将还要英勇,跟在大人麾下,小的才有机会建功立业。”
韩旭伸手扒拉他,但挣不开,只得喊中里。
中里上前将这小将扯开:“好好跟大人说话,哭哭啼啼的什么样子!”
小将没再扑过来,跪在一边抽抽搭搭。
韩旭在室内踱了两步,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我英勇,你就英勇那我让你去拿下眼前这座城.....”
他的话没说完,这小将袖子一擦脸,抬脚按着刀就向外冲.....
“我这就去杀了这座城的守将,清了官衙,请大人上座。”
韩旭嗨了声,中里再次伸手将这小将揪住按在地上:“听大人说话!”
小将哦了声,满眼期盼的看着韩旭。
韩旭道:“我不是让你杀人清洗城池的。”
他拿出一张诏书。
“陛下回京要在河南道落脚,我奉皇命来督查收整河南道,以保证陛下安危。”
“你要做的就是为我先锋,听我所指。”
小将大喜,整张脸闪闪亮,再次单膝跪下,双手抱拳高声应诺:“末将原为大人驱使!末将原为大人锋刀!”
韩旭点点头,脸上终于露出笑意:“起来吧。”
小将一跃而起,围着韩旭转“大人,您请坐。”“大人,您喝茶。”“大人,您饿不饿...”
韩旭制止在眼前转的令人眼花的小将,问:“先说正事,你对河南道很熟悉吧”
小将挺直胸脯:“不瞒大人说,这几年我把河南道已经跑遍了,城池乡镇驻兵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这就去给大人画出来....。”
他说着又要跑,韩旭唤住他:“这个暂且也不急,你慢慢画,我们先选一个落脚点,你说哪里合适”
小将毫不迟疑道:“当然是宋州,位置在河南道腹地,安全又富庶。”
......
......
淅淅沥沥的春雨撒在宋州境内,虽然影响了行路,但倒也没有乱糟糟。
农田里忙春种的人很多,所以过城门的牲口多了起来。
“牛也要交钱”一个被拦住的农户瞪眼惊讶,“牛又不是人。”
守城的小兵懒洋洋抱着胳膊:“牛能养活人,你们不能瞧不起它。”
这是瞧不起的事吗农户要争辩,但被身后的人催促安抚“别吵了,惹恼了他们有什么好处。”“是啊,杀了你们也没处伸冤。”“几个钱而已,给他吧。”
农户愤愤的多拿出一个钱扔在城门的箱子里:“要是叛军来了,你们也别忘了要钱。”
那小兵对这反讽不怒而笑:“要是叛军来了,我就替叛军收钱了,到时候我还收你的钱,不收你的命,你更要谢谢我了。”
农户张口结舌无话可说,被其他人推着劝着“走吧走吧”“他说的也没错。”“这世道能活着就不错了。”只能牵着牛憋着气走了。
是啊这世道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指望什么
 
第九十三章 欲走还留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未了坐在自己的房间了,从衣袖里也抽出一张誊抄的圣旨。
相比于武七老爷,他要更早半日拿到。
武七老爷能拿到圣旨内容,是依靠世家大族身份,而他能拿到则只需要花点钱。
这个宋州已经是个漏风的空架子。
他将誊抄的圣旨扔进火盆里烧掉,想着送圣旨来的人,韩旭,虽然有些意外,但也不意外。
楚国夫人给他来信说了,会让人把宋州围起来,不会让武氏的人有半点动作。
没想到说动的竟然是韩旭,这很好,接下来再有什么动作,也不会有人怀疑到楚国夫人和武都督身上。
让他意外的是为韩旭领兵的人,竟然是个河南道的小将,不知道韩旭能不能把控住,可不可靠.....
他出神的时候,有人像鱼一样滑进来。
这是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打扮像个大爷,形容却有些单薄。
“余先生,我打听了一个大消息。”他低声道,“那个朝廷韩大人带的不是河南道兵马,那些兵马也不是河南道节度使派的,那个小将,是剑南道的人。”
未了惊讶:“我知道韩大人掌管剑南道,但这个小将领的兵千真万确是河南道兵马啊,我认得军旗的。”
那人摆手,神情有些得意:“不是,不是,这个人虽然的确一直在河南道领兵,但实际上是剑南道的人。”
将打听的来历告诉未了。
未了神情依旧震惊,喃喃道:“佩服。”
他佩服的是谁,这个小将吗这个小将的确挺厉害的,能在河南道节度使跟前装孙子背弃先主,摸到更大的靠山韩旭立刻又宣称自己的是剑南道人。
来人点头:“的确是厉害。”
这乱世,只有这种不要脸的人才能活的风生水起,厉害。
未了看他一笑,道:“我是说,十九老爷厉害,不愧是武氏嫡脉。”
那人晒然:“我算什么嫡脉,我们这支如今连十房都靠不上边啦。”
未了道:“血脉聪慧又不是以房论的,都是一样的血脉嘛,我早就说过了,十九老爷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只是没有机会做事,你看,你不过是进了官府做个小书吏,却打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的消息。”
他伸手指了指武七老爷等人所在的方向,压低声音。
“他们都不知道呢。”
被人夸奖总是很高兴的事,武十九摸了摸头,道:“这还不是余先生你的善心,没有你给我的钱,我哪能得到书吏的职位,多少混口饭吃,混个体面生计。”
未了一拍他,笑了,道:“这说明我眼光好啊,十九爷也不要再谦虚了,我将来还要你帮忙呢。”
夸自己也是夸他了,这种夸法真是坦荡,武十九笑了,更安心,这世上无缘无故的爱才假呢,有所图才是真。
不过。
他讪讪道:“多谢余先生高看,我这个消息也没啥用,十房老爷们知道来的大人是谁,手里拿的圣旨怎么回事,就足够了。”
韩旭手下的小兵是什么人,无关紧要。
未了摇头:“错了,这个小兵是什么人至关重要,如果韩旭驱使的兵是河南道的,那么韩旭这个人就在河南道掌控中,对他无须在意,但如果韩旭带兵不受河南道掌控,那此人来势汹汹不可小瞧。”
武十九恍然受教:“原来如此啊。”
未了拍拍他肩头:“十九爷现在知道这个情况了,我走了以后,你要多加注意官府动向,关系你们武氏家族呢。”
他竟然也能跟关系家族的事扯上关系,武十九忍不住躁动,这次的机会他一定把握住,好入十房的眼,甚至在武氏族中挣一席之
第九十四章 欲留须走
马车咯咯吱吱向前,不知道是人下车没有放好车帘,还是车里少了人和热茶,身边总有凉意丝丝。
未了感受着这些凉意。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听到那人说的秘密之后,他心中只盘旋着重复着这四个字。
他一直觉得奇怪,武七老爷对武鸦儿如此痛恨非要赶尽杀绝有些匪夷所思。
毕竟武鸦儿现在真的是大夏权势熏熏的第一人,任何一个人都很愿意跟他攀扯上关系,更不用说其族人。
就算其出身来历不堪入耳,那应该做的是想办法遮掩,给他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
当然,不否认有清高义节之辈,愿抱着族业拼个你死我活,但未了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世人。
想要杀死一个幼儿时期奸生子,不管是从道义还是情理上来说,都也算可以理解,换成一句话就是家人为了你好。
等多年后,幼儿长大成人,亲人再次相见后,仇恨总是能化解的。
但如果导致这个奸生子存在的是家人,那这就是不共戴天的大仇了。
无可化解,只能报仇,你死我活。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遭遇不幸的大小姐,来历耻辱的奸生子,原来是虎狼亲人族人的阴谋。
武七老爷等人不是以奸生子为耻,而是怕真相带来灭族之祸。
那个老爷说的并不详细,说他只是听到过这个传言,还是在二十年前,这之后再没有过这种话。
“但我觉得吧,无风不起浪,余先生你出去做事多个心眼,家里也不是人人都好,也不是谁的话都能信。”
最后那人说如果余先生信得过他,到时候可以联系他,他但凡能帮上忙的就一定帮,然后顺便说了句,他有几个子侄晚辈都在河南道当兵呢,需要军中做事帮忙的话,他也有人手。
所以,这是动了交好武鸦儿的心思了。
正如他所料有关武鸦儿的事传开后,有人要与武鸦儿结怨,自然有人就会想与武鸦儿交好,就看哪种做法为自己带来的利益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