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杨河与各人说笑,招呼他们进入第三进,这边有正房五间,杨河将其中一间布置为书斋,有一道门户直通后花园,一间作为他的卧房,一间作为杨大臣的卧房。
然后一间作为弟弟妹妹的卧房,还余一间空着。
又有左右厢房各三间,南房三间,除护卫与韩大侠父子居住,余者均布置为客房。
杨河招呼众人进入客厅说话,里面布置得颇为雅致,都是黄花梨木家具,还有摆着的屏风,挂着的书画什么,都是精美。
家具字画很多是从铜山匪那边抢来的,如杨河的卧房中,就摆着那华贵非常,高有两米,重达一吨,中间是铜镜,余者是铁梨木雕刻而成的犀牛望月镜。
这镜子很合杨河心意,唯一弊端,就是杨大臣,弟弟妹妹总是跑到他房间来照镜子。
众人坐下,仍然杨大臣泡茶,便是波涛汹涌送给杨河的吓煞人香了。
众人喝茶,九爷小口品着吓煞人香,有滋有味,这就是有钱人过的日子。
九爷大儿子、四儿子也是小心翼翼,只有钱三娘与李如婉一口就喝光了,咂咂嘴,似乎不解渴的样子,杨大臣看了她们一眼,真是牛嚼牡丹,不知道这吓煞人香多贵吗?
黄叔也带进一个人,却是那孙掌柜,指挥几个伙计抬礼盒,寒暄中,黄叔笑容满面的取出一封书信,却是王琼娥给杨河的亲笔贺信,然后礼盒中,便是她亲备的贺礼。
杨河打开看了,字体依然娟丽秀美,内中字字句句,都让他内心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初见王琼娥,给杨河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张韵味十足的脸,悦耳富有磁音的声音,还有,那非常让人难忘,波涛汹涌的大胸脯。
总体来说,还是外表为多,但眼下点点滴滴,却构成了一副立体的鲜明形象。
他又打开礼盒,贺礼丰富,仍然有一斤的吓煞人香,然后是春夏的衣冠服饰鞋袜腰带玉佩什么,去年冬时,王琼娥已经送了他很多寒冬的衣物,斗篷暖耳皮靴具备,此时又有春夏的服饰。
这样看来,杨河春夏秋冬的服饰,王琼娥这边都包了,他都不用添置了。
而且这些物什,都是最新款,最流行的,样样无不精美。
果然是站在流行浪头最前端的女性。
杨河看着礼物,旁边的杨大臣,齐友信,钱礼爵等人都是羡慕,怎么就没有女子给他们送东西呢?
还这么精美。
钱三娘看看礼盒,瞟了杨河一眼,又轻垂下了眼眸。
……
杨河收好贺礼书信,黄叔还言,他家小姐还在淮安府城为杨相公张罗工匠之事,过段时间,应该会有一批技工前来,让杨河颇为高兴。
他吩咐杨大臣户务堂这边,货物没问题就结帐。
真金白银交易,不赊帐,不欠款,是他杨河的风格。
然后再说起却是磷肥之事。
“海鱼骨?腐烂的海鱼也行,越多越好?”
黄叔抚须沉吟,目光在杨河脸上转了转,猜测这杨相公要做什么。
但显然这是新安庄的机密,不便打探。
为商这么多年,行内的规矩黄叔是知道的,客户的机密,切莫打探,特别杨河这种大客户。
反正收海鱼骨,也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这就要到海州去了,让某想想。”黄叔沉吟,回忆府内在那边的关系渠道。
很快他就应下:“没问题,杨相公要多少,鄙府全部都接下了。”
杨河很高兴,这波涛汹涌果然是有大人脉的人,这触手就是伸得很长。
他说道:“贵府若在海州那边生产肉瓷罐,有多少,我新安庄就要多少,而且这单子,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
黄叔更是高兴,其实收购烂鱼烂蟹什么,利润肯定不高的,主要是卖杨河一个人情,增进彼此的友谊关系。
但这肉瓷罐,就是鱼瓷罐都不一样,毕竟是保鲜的肉食,每一个肉瓷罐,都有不菲的利润。
数量若大,订单若稳定,那他府内又开辟一条大财源了。
他猜测杨河购买瓷罐头,应该是充为军粮肉食,心中暗叹这杨相公真舍得,这还是养兵吗,吃肉瓷罐,鱼瓷罐,怕是府城的营兵都没有这种待遇吧?
与黄叔猜测的一样,杨河确实是要搞些罐头充为军粮肉食,这时军中当然有干粮,飧饭与咸肉。
普通明军征战在外,主要就是吃飧饭,便是将米煮熟放到水中曝晒,反复多次,最后得到一些干米饭。
食用时,取用飧饭煮熟泡软就可以吃,在保存上颇有优势,但这饭的味道……
然后有些军伍会配肉干,中外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咸肉腌肉,以保存良久为最大考虑,至于味道……
就有记载,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许多米国水兵甚至还在吃南北战争时的腌牛肉,多少年下来,这些牛肉已经变得跟红木一样坚硬,水兵们将它们雕刻成军舰。
然后涂上油漆,用砂纸打磨光滑后,就挂在住舱的横梁上作装饰品。
这么坚硬的咸肉,跟吃黑面包一样,食用时要拿斧头劈开,然后烹饪的时候拼命加水,让太多的盐分溶解出来,又玩命的炖,最后就是一锅肉糊,黄黄的,外表跟那什么差不多。
然后味道,也跟那什么差不多。
罐头就好多了,这时候早就有了罐头,不是什么高科技,《齐民要术》就有记载:“将家畜肉切成块,加入盐与麦面拌匀,和讫,内瓷中密泥封头。”
这古时的罐头同样可以保存食物良久,不存在什么技术门槛,主要是市场的问题。
肉瓷罐多贵啊,相比罐头,百姓们宁愿买些咸肉腌肉。
军队?此时军头连精良火器都舍不得给部下配,出战时能给一些肉干,已经算是体恤部下,至于味道,一边去吧。
所以肉瓷罐再好,没有市场一样推广不开。
相比这时代的人,杨河却知道后勤的重要性,便如他不计工本,给部下配备一杆成本要八到十两银子的犀利后膛新安铳,果然就收获了最大的战果。
对铜山匪一战,新安铳占了非常大的功劳,然后缴获白银几万两,粮米几千石,什么本钱都回来了。
很快杨河就与黄叔谈妥了诸项事宜,看杨河动不动就几千两白银的交易,九爷等人都是佩服。
九爷甚至想起几个月前,他初见杨河时,那时他还落魄不堪,连生姜都要靠自己接济,现在却这么大的格局。
……
谈妥肥料的事,杨河也轻松了许多,焦山庄附近的田地已经开始开垦,但若没有磷肥,根本就谈不上收成。
若耕田队以后养不活庄民,那其实就没有了意义。
他喝着茶,最后目光转向九爷钱仲勇,看他心事重重的,只是默默喝茶。
他说道:“九爷押送到后,就要回徐州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这个魁梧的汉子叹了一声:“钱某也不知道,现在世道混乱,走镖难以维持生计。但不走镖,又能做什么呢,某等都挥不来锄头了。”
说到这里,这个响当当的镖头颇有颓废之意,想当初他创立飞云镖局,意气风发,未想多年过去,竟到了快倒闭的边缘,对他这曾经风云人物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黄叔也是关切看来,其实到了淮安府后,他们王府,还有他小姐夫家阎府,淮安城各名门望族们,何尝没有拉拢九爷,想让他作为自己府中的家丁护院?
毕竟商敬石善射,通州十二骑闻名天下,当年他们十二人乃响马贼,商敬石为首,清兵入,十二人欲杀贼建巨功,在屿山附近遭遇清骑六百,一番搏战后,清裨将三人皆中目死。
十二人还俱以手接箭,清兵逃,十二骑追射,矢尽乃止,共杀死鞑子三百余人,已方无一伤者,威名轰传天下。
便是十三年过去了,很多人还记得通州十二骑的事。
虽然九爷只是十二骑中一员,但若能纳之,定能大大增加自己府中威望。
但九爷都婉言拒绝了,他也有自己的傲气,不想给别人做奴仆厮从。
府城还有人提出联姻,只要九爷愿意归顺,某望族公子愿意纳他女儿为妾。
九爷钱仲勇则是大怒,他女儿钱三娘虽然高,很难嫁,还快到十八岁的紧急关头,但又岂能为妾?
当场他一拳将那望族公子打翻在地,打得他口鼻流血,满地翻滚,这事情闹得很大,要不是王府出面周旋,九爷一行人,可能就很难离开淮安府城了。
杨河叹道:“是啊,世道混乱,什么生计都不好做。不瞒你说,过河之后,杨某亦是步步惊心,先有焦山匪,又有铜山匪。我本人还遇刺杀,要不是命大,恐怕就不能在这里与九爷你喝茶了。”
众人皆是陪着叹息,皆道:“世道混乱,生存不易。”
杨河又道:“好在有这帮兄弟姐妹,同心协力,才有现在新安庄的局面。”
他话风一转,看向九爷钱仲勇:“九爷觉得我这庄子如何?”
九爷与大儿子互视一眼,真心实意道:“钱某也算走惯江湖,勉强可称得上见多识广,看了这么多州县地方,这新安庄子,可称得上是乱世中的桃源。很多寨子虽然坚固,但却排斥外人,所遇饥民,全部都是驱逐,没有杨相公这种仁厚。他们也是墨守陈规,只愿关起门来过日子,依钱某看来,大江南北,大河上下,这新安庄子都很难得一见。”
杨大臣等人都是微笑,认为九爷说得好,他大儿子钱礼魁频频点头。
他四儿子钱礼爵则是惊讶,父亲的评价太高了吧,虽然庄子医院与图书馆让他很心动。
九爷又道:“特别杨相公,钱某的评价就是人中之龙,新安庄从无到有,慢慢发展到这一步,恐怕多是杨相公首脑之力居多。这运筹帷幄,这庄中种种,只怕上下同心协力,是不能到这一步的。”
他苦笑的摇头:“钱某的镖局也称同心协力,镖局上下,亲如一家,然而……”
飞云镖局十几年了,他钱仲勇义字为先,镖局兄弟,也算同心戮力,然到现在要倒闭了。
杨河笑道:“九爷过誉了。”
他沉吟了半晌,郑重道:“我新安庄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壮大,吸收豪杰。现杨某正式邀请九爷加入庄中,我等携手同行,共建乱世中遮风挡雨的家园,九爷意下如何?”
他说道:“九爷可不必急着回答,我也不欺瞒你。其实过河之后,我等立足庄寨,几场大战多少都有损伤,一些兄弟伤亡。杨某身为睢宁练总,可能不久又要对战流贼,兵凶战危,战场上的事谁也说不准,九爷可要想清楚了!”
众人都是看向钱仲勇,黄叔也是关切看来。
府城这么多大族邀请,九爷都拒绝了,这次他会答应吗?
钱三娘看看父亲,又瞟瞟杨河。
她咬了咬下唇,眼眸垂下,又尤如寒夜中的星。
续南明 第170章 加入
杨河慢条斯理喝着茶,他看九爷好象很心动,但似乎又有所顾虑,毕竟他要考虑他的镖局大小兄弟。
不过世道混乱,总要有个决定。
果然,就见九爷钱仲勇与他大儿子钱礼魁交头接耳一阵后,九爷正色问道:“事关镖局上下,还请恕钱某直言询问,若是加入,未知杨相公会如何安置我等?”
杨河脸上露出笑容,果然如此,但他可以理解,毕竟这已经不是钱仲勇一个人的事,他管着镖局,他要为自己的麾下考虑,一切问清楚,这才是成熟人的做法。
他说道:“九爷,你们若是加入,镖局其实不必关闭的,飞云镖局以后只会壮大,不会衰亡。至于安置,不论镖师还是趟子手,若是加入,庄子这边都会给一笔安家银。然后庄中是包吃住,提供住房,没家口者与人合住,有家口者可以分房。按军官,骑兵,步兵不同级别分发不同的院落,有一等房,二等房,三等房不等,只要在庄中满三年,都会分发给正式的房契,归他们私人所有。”
九爷等人眼睛大亮,一是听到镖局不必关闭,二是庄中包吃住,又提供住房,这种待遇,想必镖局的兄弟都没有二话了。
他们也看过了,进庄之时,这新安庄基本都是砖瓦屋四合院,若是分一套,那就是可以传给子孙的良好家业啊。
以他钱仲勇之能,身为飞云镖局的镖头,也不过在徐州城内拥有一套普通的四合院罢了。
杨河继续道:“飞云镖局各人都会骑马,他们若是加入,肯定都属于骑兵队的一员,这骑兵队待遇与哨探队一样,他们的待遇安排,肯定在步军的基础往上浮。如我新安庄的队兵,除供应军服兵器外,普通的队兵,每人每月有五钱军饷,伍长有六钱,甲副有七钱,甲长有八钱,队副有九钱,队长有一两,副把总一两五钱,把总二两。”
他道:“如此,骑兵队的普通骑卒,军饷待遇就与步兵甲长一样,每月八钱银。骑卒伍长,每月九钱。骑卒甲长,每月一两。队副,每月一两五钱。队长,每月二两。”
此时有马之人与无马之人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就是在明初之时,卫所军士的月粮,军士是每月一石米,步军总旗一石五斗米,小旗一石二斗米,但普通的马军,月饷就有二石米,比总旗还高。
在这崇祯年间,就是营兵,南兵月饷也不过每月一两五钱银,北军更每月米一石止折银一两,但马兵每月就有二两三钱五分银。
就连戚家军中,也只有骑兵才有盔甲,这时代骑兵与步兵,肯定不能一样的待遇。
所以杨河要建骑兵队,各骑兵的待遇,肯定要在步兵的基础往上浮。
他杨河也看得出来,九爷钱仲勇还是老派江湖人的做派,多以义字为先,很多时候还是多考虑麾下兄弟们的出路,所以他也先讲普通士兵们的待遇。
果然九爷等人听得聚精会神,其实他也听出了,相比外界的军伍,光光看月饷的话,新安庄马队的月饷低得令人发指,普通骑士,每月只有八钱银。
但庄子有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如包吃住,分住房,有医院,有图书馆等,种种算来,恐怕一个月没有五六两银不能下来。
九爷心中暗暗佩服,杨相公好手段,这种隐性的待遇,肯定会将庄民牢牢的捆绑在庄子中了。
只有他四儿子钱礼爵暗暗着急,怎么还没说到他们父子几个人头上?
杨河道:“因为庄中马兵不多,骑兵队建后,也要哨探。这边有奖励规矩,外出哨探所得,除马匹盔甲与一些重要兵器上交外,余者缴获,如银子什么,都可以归出哨的马兵所有。”
九爷点头,他沉吟道:“抚恤与马料怎么算?”
杨河道:“出战若伤亡,伤者残疾,抚恤银三十两,安排教头等各类活计。亡者抚恤银五十两,家属遗孀,同样安排适当的活计,在分房方面,与军官一样待遇。至于马料,我这边的马匹,闲时四分豆料,六分干草,战时六分豆料,四分干草。”
九爷等人本为庄中抚恤吃惊,这样安排,将士们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听到马料方面,更是吃了一惊,这么高?
一般此时的马料,军伍中基本是每匹马日支料草银八分,一年差不多草豆银二十四两,但新安庄的马匹,显然待遇大大超出这个标准。
这也是杨河要精养马匹的考量,让每匹马都吃得骠肥体壮,战时才好使用。
跟人一样,马匹也是要营养的,天天吃草,就跟人天天喝稀饭,可以活命,但面黄肌瘦,干不了重活。
就若人的荤腥,给马吃的粮食豆料比例越高,它们的荤菜油水就越多,体力就越足,战场上才跑得快。
历代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乘坐的马匹普遍存在体力不足的毛病,这毛病就是吃青草造成的,毕竟天天喝稀饭,哪来的体力干活?他们解决方法是使用更多的马,轮换着骑。
所以塞外胡人入侵,动不动就是一人几马,他们马多是一方面,一方面也是马匹体力不足没办法。
……
黄叔一直在旁听着,叹为观止,外人不明白新安庄强悍之因,他以前也是糊涂,眼下看来,这都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
若杨相公这种养兵养人方式,外界学之,恐怕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因为没有人愿意象杨相公这样投入。
或许刻意,或许无心插柳柳成荫,若杨河这种高成本,高收入方式,外人确实很难复制,也可以让他未来一直保持优势。
听完种种解说,杨河看得出来,九爷等人已是心动非常,再没有后顾之忧。
他也趁热打铁,笑道:“所以,杨某正式邀请九爷加入庄中,任我新安庄骑兵队队长,以钱礼魁兄弟,还有钱鼓瑟姑娘任队副,你等意下如何?”
九爷还没说话,钱三娘突然道:“我也是队副,每月也有一两五钱银?”
声音清冷动听,有如寂寞山岭,花树堆雪。
杨河笑道:“当然。”
九爷与大儿子钱礼魁互视一眼,看看杨河,又看看钱三娘,眼中都涌现莫名的神采。
黄叔也是一愣,以审视的目光,对钱三娘看了又看,然后面现沉思之色。
九爷四儿子钱礼爵急忙道:“那我呢,我怎么不是队副?”
九爷猛然喝道:“闭嘴,四郎,你这样毛毛燥燥,如何任队副?还是多加历练吧。”
钱礼爵嘟噜着嘴坐下,然后九爷看向杨河,有些迟疑的道:“杨相公,你以女子任高职,就不惧外界闲言碎语,风言风话?”
杨河微笑道:“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新安庄,我说的话就是规矩。有谁敢乱嚼舌头的,让他到我面前来,不论他是谁,我都撕烂他的嘴!”
这话说得霸气,九爷,钱三娘等人都是双目大亮,九爷钱仲勇哈哈笑道:“好,果然是人中之龙,杨相公如此厚爱,钱某若不答应,那就是不识抬举,钱某应下了。”
他也是干脆之人,就一撩身后猩红的斗篷,推金山,倒玉柱,双手抱拳,单膝下跪,向杨河施礼:“属下钱仲勇,见过杨相公。”
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那救来的粗壮女子李如婉,皆是如此行礼。
杨河哈哈大笑,扶起九爷,说道:“九爷不必多礼,如我早前所说,我等携手同行,共建乱世中遮风挡雨的家园,让我新安庄园,越发的壮大,在乱世中,可以遮蔽更多的人!”
众人站起,皆是欢喜,杨大臣,齐友信等人都过来见礼。
各人不胜欢悦,正要对战流寇,就来了马队,太好了。
而九爷的本事,他们也是见识过的。
黄叔这时定了定神,也是笑道:“恭喜九爷,觅得桃源之所,以后尽可一展胸中抱负所学。”
众人再次坐下,那神情就不一样了,又说起镖局马队之事,现新安庄有马四十五匹,不过哨探队每人分了一匹,各把总,各总管也有一匹,然后富余二十匹马。
九爷坚持镖局兄弟的安家银他来出,杨河不许,言规矩就是规矩,不过九爷言镖局现有战马四十五匹,可以拉来,杨河许可了,然后徐州留守十几人,也多会马术。
骑兵队这边,应该可以组建五十人。
杨河颇为欢喜,这就有五十骑骑兵了,还可以再训练。
正说着,却听丁丁当当的钟声,却到了午时。
然后杨大臣出去了,去接弟弟妹妹放学。
很快,妹妹瑛儿稚嫩的蹦跳声传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还有胡就义跟着的声音:“瑛儿,吃过饭,你叫爵爵,钏儿,线女她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啊。”
然后妹妹瑛儿甜甜的声音:“知道了,就义哥哥。”
杨河脸上露出笑容,现弟弟妹妹在庄中安定,上午读书,下午自由活动。
不过对弟弟谦儿,他要求会严格些,下午也要识一些字,妹妹瑛儿,有时开开小灶。
而别的队兵,上午操练,下午识字。
所以下午,胡就义有时还是闲的,也喜欢跟未成年人混在一起。
就见弟弟杨谦牵着妹妹的手进来,一个护卫,还有杨大臣与胡就义跟在后面。
然后瑛儿被牵着手,还在不断蹦跳,相比弟弟,妹妹还是很活泼的。
看见杨河,妹妹瑛儿飞扑过来,扑到杨河怀里撒娇:“哥哥。”
她甜甜道:“瑛儿今天又认识了几个字。”
杨河在她红扑扑的脸上亲了一口,笑道:“瑛儿真乖。”
胡就义这时走上台阶,但看整个厅堂都是人,匆忙对杨河施一礼,就溜了。
他还是这毛病,怕见生人。
瑛儿在杨河怀里,她目光转动,好奇的看向堂内九爷等人,看到钱三娘时眼前一亮。
她甜甜道:“你是那镖局的姐姐?姐姐,你越来越漂亮了。”
钱三娘惊讶又欢喜,说道:“真的吗?”
她嫣然一笑,如同冰山解冻。
……
到了午饭时间,杨河本来打算在宅内开个小灶,款待黄叔、九爷一行人。
但九爷知道新安庄的食堂制,坚持与众人同食,免得厚此薄彼,惹人闲话。
黄叔则无所谓,他要吃好的,大可回到邳州开小灶。
不过与众人吃食堂,更可以表示自己的亲近。
这个午饭,让九爷等人非常难忘,间中有个小插曲,来个桌前时,杨河顺手为钱三娘拉出椅子,让她坐下,这个动作在后世,只是普通的礼节礼貌,展现男人的风度。
但却所有人看向杨河,钱三娘也是低垂下了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