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永不下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阳电

    先进,发达,这样形容身为世界霸主的联邦,究竟是否合适,如果只看联邦庞大的军队规模,和貌似强大的经济实力,的确可以这样讲。

    然而拨开表象,联邦过去的经济繁荣,也无非是建立在以霸权为后盾的掠夺上:

    正是联邦(以及其他“先进、发达”的国家)对世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资源掠夺,让这些国家不断失血,资源廉价贱卖,人才远走他乡,无力现代化的不发达国家,只能在贫穷落后的泥淖里绝望挣扎,甚至,将庞大的人口转变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从这种角度讲,引进难民,甚至都算不上是“引狼入室”,而只不过是联邦出于简化抽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将原本由落后国家工厂主们控制的“苦力”,调动到国境线内的岗位上,仅此而已。

    进入联邦的迁徙者,大部分就业,都集中在联邦严重缺乏的制造业,建筑业,保全服务,业余教育和老年护理等领域。

    一言蔽之,全都是那种无法远程雇佣,远程办公,只要用巨轮将产品运到港口、送到消费者手上就万事大吉的行当,这些行业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实打实的人就位,才能运转,于是联邦就敞开大门,吸纳难民,其实无非是顶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头,从不发达国家这些“托拉斯的下属企业”抽调人力,仅此而已。

    既然都是为联邦打工,只是换一个地点,本质,不会变,也无法改变。

    既然如此,难民如何取代主流社会,也只是联邦霸权的报应不爽、求仁得仁,至少方然是这样认为。

    虽然凭借他对it、ai的观察和理解,令罗伯特布朗等人忧心忡忡、义愤填膺的未来,并不一定真的会发生,但反正这也无所谓,联邦的主流社会会怎样,说真的,他压根就不关心,只要社会还存在、还在运转,有管事者给生命科学的研究机构拨款即可。 一流小站首发

    至于这些管事者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放哪一首歌曲,升什么图案的旗,对他来说很重要吗,当然不。

    罗伯特布朗的愤懑,方然不全认同,当时却只能逢场作戏般的附和。

    但,他在闲谈结束时的喃喃而语,却让方然本能的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他知道,这位教授见多识广,平时的活动重心也并不在生命科学,既然是酒后闲聊,彼此投机,他的预测必定有根有据,或许还相当准确。

    但是……

    世界大战,上一次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当今时代,真的还会发生吗。

    没空为交通工具的事情烦恼,接下来的几天,方然罕见的调整了作息计划,每天花费不少时间查资料、做笔记,学习理解人类世界的武器,装备,军队规模和战争历史,看罗伯特布朗的预测是不是靠谱。

    按布朗教授的话,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方然起初是这样想,然后才意识到,生命科学研究




第七十二章 平衡
    所有的力量里,暴力,是最强有力、也最难抗拒的。

    理由,就是这样的现实,“唯一能抗拒暴力的,只能是更强大的暴力”。

    这种现实,反映在自然科学领域,就是“客观规律”,人类的任何思想、行为都无法抗拒自然规律,而在社会层面,客观存在的反映则突出表现为暴力,一种同样基于自然规律、通过物理作用的方式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存在。

    除自然规律外,暴力,可以改变任何社会进程,否决任何社会规则,建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而几乎从来不会失败。

    不过,即便暴力是如此强势,由于其破坏性的本质,实施起来,代价也往往是惊人的昂贵。

    在讲求效率的现代社会,一切规则,往往都力图将暴力隐藏在帷幕之后,仅仅作为“终极威慑”而存在,社会中通行的则是“规矩”,或者是法-律,或者是道德,甚至只是一些不成文的约定俗成。

    然而一旦有人刻意挑战规矩,或迟或早,他总会撞到暴力的铁板,被教做人。

    暴力的强势,怎样形容也不会太夸张,而核武器,则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最终极暴力手段,这样的存在,居然会成为盖亚世界的和平基石,似乎完全说不通。

    表面上,似乎是人类的理性,驯服了天火,甚至借此发展出一整套“恐怖平衡”的制衡理论,用核武器维系和平,事实又如何呢,这种和平的脆弱程度也是空前的,任何改变现有博弈逻辑、削弱核武威慑力的新事物,都有可能一下子让恐怖平衡土崩瓦解,继而,漫长和平年代积压的矛盾,会如火山爆发,将人类世界焚烧殆尽。

    这种设想,并不是一个年轻人的梦呓,而是缜密调查、研究后,得出的推论。

    就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之余,方然尽可能抽时间研究军事领域的最新动向,考察列强之间的地缘形势,最重要的,他还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从联邦政府的相关机构获得讯息,综合分析之后,就不得不承认,教授的预测有根有据,甚至,他怀疑罗伯特布朗根本就也做过同样的调查。

    核武器的恐怖平衡,最近一段时间,的确有逐渐松动的征兆。

    导弹防御系统,盖亚各强国的研究热点,最近十年来得到了联邦政府的大量拨款,虽然截至目前,若干次拦截测试尚没有一次完全成功,甚至传言为了要经费而造假,拦截实验时,靶弹的弹道等参数均已泄露,但综合各方材料,方然初步认为,这一系统的战略价值极大、也没有原则上无法克服的困难。

    按目前的研究进度、和未来趋势,或迟或早,导弹拦截系统这样的战略武器,必然会出现在列强武装力量的序列中。

    具体怎样拦截核武器,众所周知,人类目前还只能仰赖战略导弹,通过陆基、海基或空基平台发射,将核弹头运载到目标区域后引爆,恐怖分子或许还有其他更出人意料的手段,但要在战争时期发挥作用,战略导弹与核弹头的结合,仍然是主流,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潜艇则只是载具,最终还是要靠导弹去投掷。

    那么,只要能拦截战略导弹,就能有效防御核武器的袭击。

    西历1469年,在方然所处的时代,这样的拦截系统还不太成熟,联邦军火巨头的



第七十三章 理想
    一旦核武器失效,并非哑火、而是无法确保能投掷到敌人头上,“恐怖平衡”的策略也就不复存在。

    到那时,世界又将会怎样呢。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只消翻翻历史,就会知道,绵延不断的战争才是人类世界的常态,盖亚的两次世界大战,也不过就在过去一百年内,之后几十年的和平大半是拜核武器所赐,一旦达摩克里斯之剑不再有掉落的风险,失去掣肘,列强之间很快就会走向战争。

    战争,平民百姓的灾难,却是一种消灭过剩产能和人口的猛药。

    国家是否卷入战争,事实上,根本就不是民众能说了算,虽然名义上每一次大战,交战双方的百姓都摩拳擦掌,义愤填膺,好像国境线外的同类是最凶残的敌人,事实上,无非都是上层在蓄意策动。

    对辛劳打工的普通人来讲,再怎样的困境,还能恶劣过战场上的战火硝烟、血肉飞溅么;

    当然不能,这,只是因为冠冕堂皇的借口,要送人去死罢了。

    出于军事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运载手段不再可靠,当盾牌短暂的胜过了长矛,战争,也就是可以预期的事。

    虽然通过暴力手段,解决经济危机,这样的做法效率低下而残忍血腥,但人类却还是得一遍遍的重复走这条路,原因无他,在不改变畸形经济运转的前提下,任何既得利益者的决策,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正仿佛裁判员不管怎样判罚,也不可能把自己罚出场。

    拖延到最后,危机还是得来,将债务与债主一起毁灭,就是唯一的出路。

    那么除此之外,有没有消弭经济危机的办法呢;

    有,人类历史上,过去,曾经有某些国家,尝试走过不一样的道路,通过经济协作、而非竞争来解决人与环境的斗争问题,还取得过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由于人类的贪婪、短视和愚蠢,那样的制度,最终仍不免让资源和权力落入少数人之手,得利者对协作平等的经济制度感到厌烦,于是,亲手终结了那些国家的制度。

    制度剧变后的那些国家,重新落入世界,恰如蛋糕落进了猪圈,全体国民平等协作积累的巨大财富,迅速被寡头和其他列强瓜分殆尽。

    被背叛民众的血肉,成为病入膏肓世界经济的润滑剂,这就是过去三十年发生的事。

    否则,如果没有那些理想主义国家们的努力,和倒下后尸体的滋养,现存的世界,经济危机会来的更加惨烈。

    然而尸体总会被吃光,一旦横财耗尽,畸形的经济体系最终仍难免陷入绝境。

    理想联盟的崩解,一度解救了危机中的联邦、与其他列强,但这种效应注定只是暂时的,正如联邦各大城市里的红光区,“商品”的成色,二三十年前曾一度琳琅满目,物美价廉,让脑满肠肥的联邦工厂主、和浑浑噩噩的联邦打工者快乐无边。

    然而这些年轻的“商品”,既然沦落他乡,就没可能继续留在曾经的理想联盟,几乎完全丧失了繁衍的机会,廉价的“商品”,也随之而断绝了后续的“供应”。

    疯狂消耗其他国家的年轻异性,有如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肮脏的饕餮过后,一次性涌入的“商品”被消耗殆尽,红光区的情形注定会恢复原状,甚至,由于大起大落的冲击,提供的服务会比原来更恶劣。 一流小站首发

    身为同类,却可以这样对待彼此,过去曾发生的一切让方然嫌恶欲呕。

    虽然追寻着永生,并不是说就天然断绝了所有的人类情感,



第七十四章 股市
    理想联盟的尸体,如此庞大,西方国家的经济借此又续了长达三十年。

    然而再怎样庞大如山的遗产,迟早也会败光,抽水机隆隆运转,将理想联盟与同时变色国家多少年来积累的资源、财富、劳动力与年轻女子榨取一空,当西方经济体制之外的能量逐步消耗殆尽,世界便再度滑向危机的深渊。

    当坐吃山空的地主傻儿子败光了一切家产,完蛋的,不止是傻儿子,还有那些贩卖奢侈品给他的奸商。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十年一次,差不多成为了一种规律,撇开这表层的周期震荡,方然看得清大趋势,总危机的爆发越来越近,而且,很可能就是这一次。

    那这场危机又会怎样结束呢。

    应对经济危机,财政手段不能治本,刺激政策也只能换来一时的活蹦乱跳,挪用未来的钱填眼前的窟窿,必然造成未来更大规模的危机,且不说,即便联邦政府想这样做,也还有一个信心的问题,当大多数人都不认为“未来”是一个靠谱的东西时,寅吃卯粮的戏法就无法再进行下去。

    那么就只有战争了吗,如罗伯特布朗所担忧的那样,当核武器的震慑不复存在,盖亚,就会再度变为一个流淌血与火的世界么。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目前联邦与其他列强的反导技术,还没有成熟,挣脱恐怖平衡的桎梏,打作一团,那恐怕也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情形。

    一剂二十年后才能生效的药,当然是笑话,根本不能应付眼前的危机。

    战争的阴云出现在天边,但,万幸还离得远。

    时间,一天天流逝,伯克利校园里的一切运转如常,危机却在墙外的世界愈演愈烈。

    在经济危机的滔天巨浪中,无数人损失惨重,甚至因为资产价格的暴跌而破产,街头巷尾的流浪汉在增加,市场萧条,治安恶化,央行的应对措施却姗姗来迟,国会老爷们在会场上争执不休,甚至上演一出出全武行。

    对策,其实总归是有的,凯恩斯的灌水疗法不费力气,什么时候都可以发动。

    不过在危机肇始之时,就果断灌水,这种做法却举世罕有,事实上但凡可以拖延,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总会在危机全面爆发,债务链条断裂的差不多时,才开闸放水,加上危机爆发时的迅猛加息,将洪水逐渐控制住。

    至于那些不幸淹溺,漂浮在水面上的债权人、债务人,蒸发的股票市值和湮灭的债权,正好作为经济危机的牺牲品。

    单纯的放水,等同于扩大信贷,事实上就是在挪用未来的金钱,并不能治疗经济危机。

    否则,风平浪静时始终在偷偷掺水的联邦,又怎会步入经济危机呢,所以危机中,真正起作用、能拯救经济的,并不是放水,而是在此之前已经破产、资产暴跌甚至清零,则往往随自戕而一并被消灭的可怜虫。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无法偿还的债务,那么,只有消灭债务,才能走出阴霾。

    至于如何消灭,全联邦范围内注定无法偿还的天量债务,注定无法变现的泡沫资产,哪些应该被保留,哪些应该被勾销,伍尔街的寡头们心知肚明。

    谁有暴力撑腰,谁的资产和债权就高枕无忧,反之,哪些在股市、债市随大流的普通民众,则注定会输的一干二净,即便再有坚强的决心,也会在窘迫的生活面前,忍痛贱卖、平仓。

    危机中,联邦股市狂泻,资产价格随之暴跌,



第七十五章 动向
    股价高涨时,在每一个持股人的角度,是可以高位套现。

    但,如果将所有分散的持股人作为整体来考量,这整体所持有的股票,却绝对无法以当前的市价出清,甚至,只要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民众,尝试套现走人,就会引发股价暴跌,市值蒸发。

    一旦看透这点,股票的名义价格,对持股者的整体来讲,事实上就是永远无法兑现的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至于持股者内部的博弈,出于高抛低吸的渴望,而彼此算计,都只是在内斗罢了。

    民众在新股发行时认购,说白了,并不是出于对公司未来的信心,而是为了获得负和博弈的入场券,上市公司拿钱走人,接下来,智商堪忧的联邦民众就滞留在股市里,一边做着发财美梦,一边在不断的买进卖出节奏中,逐渐将自己有限的财富乖乖送到控盘机构和金融寡头手上。

    甚至,精明如罗伯特布朗这样的学者,一周损失十万马克以上,想想也真是惊人。

    股市的跌宕起伏,每逢危机来临,总会制造无数破产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一切,方然无力改变,只能庆幸自己没有沾边,而是坚定的持有暂时还有价值的黄金、比特币和联邦现钞。 一流小站首发

    但也仅仅是庆幸,毕竟,他现在掌控的资源还太少,根本没办法对追寻永生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人类世界的经济危机,来势汹汹,对方然的日常生活却没多大影响。

    任凭墙外洪水滔天,他还是每天学习,去实验室,坚持锻炼身体,一边不动声色的在网络上攻城略地,匿名活跃于黑客论坛,继续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外界的动向。

    大战暂不会爆发,这让方然稍感心安,毕竟,如果整个人类世界化为灰烬,追寻永生也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眼前的危机,究竟何时才会结束呢;

    持久的危机,形势的恶化,毕竟对永不下车的目标是种威胁,排除了战争的可能,理想联盟的路又走不通,接下来,似乎就只能等待央行的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在债权与债务大批湮灭之后,资助伍尔街的金融机构,出面收拾经济海啸后的一片狼藉。

    但这种做法,稍微用心思考一下,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
1...1617181920...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