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阳电
盖亚净土宣告成立的四年来,相关研发机构,一直在有限的资源范畴内进行研究。
难关,倒几乎没有,前人已经走出来的路,即便暂时荒芜,要重走一遍也并不困难,唯一的变量就是资源之多寡。
与兢兢业业的白大褂们相比,在航天领域,阿达民同样外行,
但这并不妨碍他高瞻远瞩,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指引航天事业的前进方向。
“先生们,如你们所见,人类的航天事业之现状,正如眼前的一大片荒芜废墟,根基仍在,却亟待整饬与发扬。”
信步行走在拜科努尔航天城,身旁,是几具钢筋铁骨的“替身”,驱策这些“替身”的研究者是自愿报名,抽签决定,才得以“亲眼”看一下他们的航天圣地。
一边行走,一边畅所欲言,方然选择这种形式与专家们交流,感觉也还不错:
“一切,究竟要从哪里开始
&n
第七六一章 阳光
“今天的人类文明,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前路漫漫,一切尚未可知,但,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绝不会改变。
一切科学技术的探索、研究与实践,都必须为这一目标而服务。
包括太空探索,人类必须暂时收回眺望远方的目光,暂时压抑星辰大海的伟大梦想,重新审视太阳系,审视人类现阶段唯一可达的太阳系内层区域,才有可能对文明的发展壮大,有所裨益。”
阿达民的话,引发在场者的思索,一时间大家都没吭声。
“太阳系内层,邻近太阳的水星、乃至金星,天文条件十分恶劣,这一点我当然是知道的。
即便如此,我个人仍建议你们所有人,将目光投向水星。
原因非常直白,太阳系内,现阶段,人类唯一能染指的、近乎无限的能源,只能是太阳辐射,而要想高效率的获得这种能源,在距离一点四亿公里的盖亚上,不论怎样努力,也只是在做效率低下的无用功。
办法很艰难,但是,也非常简单:
那就是,尝试以水星、甚至金星为跳板,将人类的能源体系、资源体系乃至生产体系,向内延伸,
抵近太阳,获得空前强大的太阳辐射,
作为近乎不竭的能源。”
……
能源,文明发展的基石,位置比科学技术还要更低一层,可谓是基础中的基础。
自十二世纪的的第一次工业变革开始,人类逐渐从人力、水力、风力过渡到使用蒸汽机,再到后来的内燃机,始终在利用热功转换的原理,直到第二次工业变革,电动机(也包括发电机)的出现,让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在那之后,兴起于西历十五世纪初的第三次工业变革,则没有一次能源利用方式的跃进。
表面上有核能的利用,以至于,旧时代的一些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光伏、风电、水电乃至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都是第三次工业变革的能源升级体现。
但注意到这样的事实,不论核电,还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一直到西历1489年、第三次盖亚大战戛然而止,旧时代消亡时,仍只占人类文明能源利用的一小部分,在全世界的数据里,大约只占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其余的百分之八十五,不用讲,仍然是几百年前就开始大规模利用的煤炭,
以及稍微新颖一点的石油和天然气。
第三次工业变革,不论取得了怎样辉煌的成就,甚至以it席卷而来的方式颠覆了旧时代,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考量,却是一场不甚完整的演变。
在那之后,一直到1512年的今天,人类的主要能源获取手段,仍然是占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化石燃料,占比百分之十七的光伏紧随其后,而核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总共占比不到百分之十五,仍然只是补充。
直到今天一直依赖化石燃料,进而,在能量获取方面,仍完全受盖亚地质条件的限制,这是人类文明无法回避的软肋。
而阿达民的对策,一言蔽之,并未将宝压在“可控核聚变”上。
“离实用永远还有五十年”,这种话,在民众之中广为流传,科学工作者虽然不会当真,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没有成果,也不得不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怀疑,可控核聚变,究竟是不是一种现实的技术。
原理上没问题,理论模型也得到了热核炸弹的验证,这固然是一种理论上的保障。
但是,制造不可控核聚
第七六二章 近日
巨大的太阳,一个时刻燃烧的灼热火球,每秒向外辐射的能量高达3.82710e27焦耳。
以人类熟悉的度量法,这种能级,相当于每秒燃烧130,000,000,000,000,000吨标准煤,也就是每秒消耗十三亿亿吨,
相当于盖亚煤炭储量的10,000倍以上。
恒星的核聚变,能量巨大,显然不是区区一介行星上的化石燃料可比拟。
不过,如此巨大的能量释放,距离太阳一点四亿公里的盖亚,却只能接收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以盖亚在太阳视角的等效投影面,不难算出,在不考虑大气散射、表面反射的前提下,每秒接收能量约1.7410e17焦耳。
换算成标准煤,一秒钟约消耗5,900,000吨,
这数字也相当惊人。
按这数字计算下来,盖亚一年接收的太阳光,总能量大约相当于十八点六万亿吨标准煤,这是盖亚煤炭储量的一点五倍。
乍一算账,看起来,只要人类能利用好阳光,每年十几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根本就等同于无穷无尽,不论怎样消耗,都完全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的一切需求。
毕竟1512年的盖亚净土,总能源消耗,还不到四百亿吨标准煤。
然而考虑另一个事实,盖亚,作为球状星体,在吸收、利用太阳光方面,实在有太多需要面对的现实麻烦:
首先考虑阳光投射角,盖亚自转,以及公转引起的阳光投射角变动,这几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光伏系统的能量产出,一方面只适合在中低纬度铺设光电板,另一方面,这些光电板的日转化率都将低于25%。
说白了,阳光投射达不到一定强度,转化率就会很低,并不经济。
在不考虑投资、施工、运行与维护的前提下,将盖亚改造成一“光能接收行星”,其对阳光的总体利用率,至多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一。
太阳辐射的光能,到达盖亚的十几万亿吨标准煤当量,乘上百分之一,
就只有区区186,000,000,000吨。
这一数字,即便看起来仍十分可观,却只相当于盖亚净土年消耗量的四点五倍。
对一个具有宏伟蓝图、渴望极大发展的文明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可控核聚变到来前)之内,总能量消耗被钳制在不到两千亿吨标准煤/年,无须算细账,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很窘迫的状况。
不仅如此,这种总量的钳制,并非出于人类自身的不努力、或者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是能源本体就只有这样多,无论如何也没法进一步提升。
每年不到两千亿吨标准煤,平摊到民众头上,每一个人的指标是7,440吨。
只保障日常生活,一个人的七千多吨标准煤之热值,高达22,300,000,000,000焦耳,足以让盖亚净土的全体民众都过上十分优裕的生活。
但用来攀登高不见顶的科学大厦,探索未知,窥探宇宙,
这数字就着实有一点可笑。
率领业内专家,参观拜科努尔航天城遗址,方然把这些论述整理成一份文稿,发给研发机构的白大褂们,目的就是让所有人明白,
人类文明大发展的希望,目前看来,只能寄托在太阳身上。
不仅要利用太阳能,而且,还不能被盖亚的天文、地质条件所束缚,唯一可行的策略,理论上倒是十分简单直白,倘若将换能器抵近太阳部署,譬如说,部署在水星轨道上,则太阳辐射的强度会提升十倍。
与盖亚距离太阳的一点五亿公里相比,水星与太阳的距离,仅有五千八百万公里,
 
第七六三章 规划
不论是研究太阳系内层,还是探索太阳系外的宇宙,对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都是一桩令人鼓舞的任务。
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已压抑太久。
几十年来忙于内战,太空,人类曾心怀壮志迈出伟大第一步的领域,被完全放弃,西历1512年的盖亚净土,民众乃至管理员的活动范围,已完全退缩到盖亚表面,甚至不及旧时代的十五世纪下半叶。
卫星坠毁,空间站失控,这一文明的极大倒退,想起来便让业内人士痛心疾首。
盖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任何文明都无法永远在摇篮中生活,若不迈步向前,迟早便会消亡,哪怕文明2.0时代也是一样。
即便全民长生,无须再面对死亡的威胁,客观条件,也决定了人类无法永远在盖亚表面生存下去。
几十亿年后的太阳,将进入恒星的老年期,迟早将会爆发成一颗红巨星,直径会膨胀到吞没地球轨道的程度,到那时,倘若人类无力遏制太阳(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又不想被焚毁,就只有在别处建立起新的家园。
要么遏制恒星衰亡,要么建立新的家园,一切,着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上,
而科技的发展,又必须迈过能量上限的门槛。
梳理一条文明发展的生命线,路径,愈发清晰,阿达民在文稿里详尽阐述了这一点,让研究机构的白大褂们达成共识。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出盖亚,都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但第一步怎样开始,这方面,阿达民并不赞同科幻作品里的常见描述,人类,不仅建造巨型飞船,在遥远星系的行星表面,建立家园,甚至还设法将盖亚脱离轨道,以“整体搬迁”的方式迁徙到其他星系。
现阶段,基于人类已有的科技,“离开太阳系”的一切设想都根本不切实际。
更可行的策略,是在太阳系稳扎稳打,先解决文明延续、发展的现实问题,积蓄力量,钻研科学,在客观条件基本成熟的基础上,再谨慎的走出摇篮。
这种设想,并不是方然一个人的念头,在与相关人士交流、研讨后,所有人都不难发现,走出太阳系的设想根本超越人类的现实能力,这并不是一两项关键研究、一两项宏伟计划所能改变。
不说走出太阳系,即便探索太阳系内层空间,都不是一件易事。
西历1513年元旦前后,跨年的人类文明,在阿达民指导下制定并公布了“盖亚净土中长期太空战略规划”。
规划中,将人类文明的太空探索,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若干步。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太空探索领域,主要基于人类现有的工程技术成果,全面、彻底的探索太阳系内层空间(也兼顾外层空间);
第二阶段,立足人类现有技术,与第一阶段科技研发的成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立近日轨道太空城,逐步解决人类文明的能量获取问题,预计在五十至一百年内,将文明年能量消耗提升到一万亿吨标准煤/年;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能量、物质基础上,建立近日轨道“终产机”,完成文明产业体系的一次跨越,并以此“终产机”为依托,逐渐达成太阳系诸行星、甚至包括太阳在内的利用最大化,让人类文明切实的拓展到太阳系全境。
三大阶段,一环扣一环,前后的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
&n
第七六四章 遥远
水星、金星的恶劣环境,很显然,一点也不适合人类踏足其上。
不过在当今时代,恐怕已没有人认为,
人类还需要培养“宇航员”,借助自身的参与,才能完成这一系列探测任务。
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席卷全世界的“信息技术变革”,早已渗透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至于航天领域,虽然一早被人类弃之不顾,几乎与其无缘,现在赶工也不困难,从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盖亚净土的第一阶段规划中,直白的讲,基本上没有“载人航天”的地位,无需研究“人类如何在太空长时间生存”之类课题。
这一点,阿达民很早就想过,他甚至认为旧时代的航天领域,有一些误入歧途。
人类,诞生在盖亚表面的物种,难以适应太空中的漫长、逼仄、枯燥而重力缺失之生存环境,为此,在西历十五世纪,各航天强国陆续进行过很多研究,不仅将人送入太空,还完成了好几次登月壮举。
当时的社会舆论,甚至连一些航天领域的从业者,都普遍认为“宇宙时代即将到来”,对载人航天的成就欢欣鼓舞。
今天看来,这种情绪则有些过分乐观,乃至与事实相悖。
自从几十年前,旧时代联邦的“阿波罗工程”进行之后,一直到今天,人类踏足的最远地域仍然止步于月球,甚至就连距离盖亚三十八万公里的月球,也已经有几十年之久,再没有一个人类造访过。
将人类送入太空,当然是划时代的伟大壮举。
但,除一定的象征意义外,这种壮举的实际价值也的确寥寥。
阿波罗探月工程后不久,理联轰然解体,人类文明在资产主义绝路上一气狂飙,再到第三次盖亚大战,乃至全面内战,这一切固然极大拖延了人类走向太空的脚步,人类的太空技术几十年原地踏步,甚至今不如昔。
但平心而论,航天工作者们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没有这一切,
今天,人类最远抵达的天体,仍然是几十年前就造访过的月球,这一判断的应验程度完全是百分之百。
原因不言自明,人类,假使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跋涉,迄今为止也不可能掌握极其发达的空间旅行技术,单凭化学火箭,或者等离子、光压推进等技术,并无法将人类连同一整套维生系统,投送到几千万公里外的火星。
至于金星,虽然离盖亚更近,甚至于比火星还要近一点,表面环境却极恶劣,
人类根本无法涉足。
从盖亚,到月球,下一站似乎必然是环境“还凑合”的火星,总之一定要越远越好,多少年来,人类的航天探索就是这样的思维定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