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徐二郎到现在仍然觉得有点像是在做梦。
他先前其实已经有些绝望了。
按理说,跑荒没有冬天跑的,但对于逢春城来说却从来不是这样。
城里的冬天,从来不会比城外更温暖。
而且,缺衣和少食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相比起寒冷,冬天的逢春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没吃的。
近几年来,每年冬天逢春冻死饿死的都不在少数,饿死的比冻死的还要更多。
稍微年轻力壮一点的跑了一大半,像徐二叔这样的本来也可以跑出去找个苦力干,填饱自己肚子肯定没问题。
但他舍不下这些乡亲,纠集了最后一批还走得动的男性外出打劫,从牙缝里挤东西出来喂给家里的老弱妇嬬。
许问他们在上石壁山之前遇到过他们一次,他们撤了,算是一无所获。
不久他们就遇到了这批难民,两百多人算是一个大数目了。
&n
461 泪中笑
徐二郎非常认真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中间还去跟其他人商量了几句。
其实他们的要求还是很简单,就是要一个安稳保暖的地方,能够稍微安顿一下,甚至不需要过完整个冬天,只要能稍微体面一点过上几天就行。
徐西怀把他们的话转述给了许问,许问一阵恻然,抬头看向那些形容枯槁的人们。
他们虽然竭力求生,但内心早已绝望,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行事而已。
“那就照我们的安排去办吧。”沉默片刻之后,他道。
“我二叔让我替他带句话。他说,他很感谢你。他很高兴你会想到去问他们要什么。他觉得自己像个人了。”徐西怀说。
他说完就走了,许问长久无言。
傍晚的时候,一群民夫肩挑手扛地过来,是阎箕之前吩咐的补给到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个姓谷的匠官,掀起眼帘子瞥了许问一眼,伸手把帐册交给他:“你要的东西基本上都在这里了,一百斤杂米,一百五十套冬衣,一百五十条棉被,五十斤炭……时间太紧,暂时只凑得齐这么多,将就着用吧。”
这些东西显然不够两百多人一整个冬天的供应,但也如谷匠官所说,在这么短时间里凑齐这么多东西,效率其实已经挺高的了。
不过这些东西足够支撑这一群人眼下所需,作为救急非常恰当。
“太感谢了,救了这些苦命人一条性命。”许问郑重行礼。
谷匠官对他的恭敬颇为满意,轻轻哼了一声,让他验过帐册对数,在上面签了名字,就带着手下和那群民夫一起走了。
走出一段距离后,他身边一个三白眼汉子回头看了一眼,有些犹豫地道:“师父,我听说这帮子小子是从吴越那边来的,有钱得很。咱们这批货……就这样白给他们了”
“鼠目寸光!”谷匠官头也不回地斥了一声,压低声音道,“你忘了这件事是谁交待的了那可是阎大人!大人之前问了一句逢春的事吗现在专门过来,还让咱们给拉东西过来,你觉得真是为了这群倒霉穷逼”
“那必不是……”三白眼小声说。
“当然不是!阎大人什么人物,他看重的当然只有这帮年轻人,尤其是领头的这个。你看他那气度、那眼神,我在他面前头都忍不住要往下低一低。这种人,你要跟他收钱”
“师父英明师父英明!”三白眼连忙拍马屁,接着又小声问道,“那边的话,就没问题”
“一群破做工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顶个屁用!”说着,谷匠官往地上唾了一口,极其不屑。
许问当然不会知道谷匠官他们的对话,他正忙着收拾那些物资。
逢春的成年人们还好,仅有的几个孩子似乎已经猜到了这是吃的,聚到了不远处,眼巴巴地看着许问。
许问笑了笑,对许三说:“先把手上活放一放,搭几个灶,煮些粥让大家垫垫肚子。留心不要让他们吃太多,伤身体。”
“嗯。”这些事情其实已经不需要过多叮嘱了,许三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没过多久,灶已经搭了起来,燃薪生火,旺盛的火焰又吸引了一些人围到旁边。
“只有这些的话,不够过冬啊。”待到一切走上正轨,许三回到许问身边,小声说道。
许问听到数字与数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他也正在想这件事情。
现在正值腊月,也就是十二月,距离三月春来至少还有三个月时间。
三个月,两百六十五人,眼前这点物资显然远远不够。
逢春人自己倒只有高兴没想别的,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
但许问既然接下了这批人,就要为他们考虑。
“先把人安顿下来再说。实在不行,我前面挣的那些钱,也是要找个机会花的。”许问说得非常轻松。
他来这个世界自有其他目的,其他人可能还要赚钱谋生养家人盖房子娶媳妇,他除了谋生什么也不用。
哦,对了,还有这世界许问的家人。
在许问的记忆里,他是家里排行中间的孩子,就是顺带生出来的,出生的时候没受到重视,养育的时候也是。
&
462 殷水红土
许问估计的时间没有错。
第一天打地基,第二天凿洞挖沟,第三天修墙盖顶,第四天内部定型修饰,傍晚时分,基本上全部完工。
有了阎箕新调过来的那批人,他们比预计中还早一天完工。
火烧了起来,热气往屋内汇集,外面依旧寒冷,里面却温暖如春。
火势不旺,热度也有限,但刚好适宜普通人生活。
相互搀扶着走进土屋里,逢春人纷纷长舒一口气,身体也跟着舒展了开来。
那个老妇人愣了好一会儿,突然颤抖了起来,她枯瘦的手指抓住旁边的徐二郎,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话。
徐二郎半弯着腰,仔细地听着。听完之后,他直起身子,轻声说:“五姑婆说,这感觉好像十年前。”
这当然是指十年前的逢春,还有地热的时候,冬天也能如此的温暖。
老人们纷纷点头。他们都是在这样的温暖里过过来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本应如此,结果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变了。
逢春人安顿了下来,虽然物资仍然有限,但至少渡过了燃眉之急。
距离阎箕交待他们的时间还有几天,许问留下徐西怀在这里再照应一下,处理一些应急的事情,自己则带着许三一起进了绿林镇,去找阎箕。
这个时代可不是商品社会,有钱就能买东西。
他之前买那些冬衣是提前托了悦木轩,现在这批货比上次更多,联系悦木轩需要一段时间,正好可以先问下阎箕。
绿林镇城内城外完全两个世界,进去就感觉到一股热气,而且呆得越久越热,感觉就像从心底深处暖和起来了一样。
“真的有如仙境。”许三刚从外面进来,感受尤其深刻。很多时候,幸福就是对比出来的。
“嗯。”许问深有同感,两人一起到了联合公所门口,迎面就遇上了不久前才打过交道的那位谷匠官。
“你们怎么来了”谷匠官还记得他们是谁,停下脚步,有些意外地道。
“来找阎匠官,请问他在吗”许问问道。
“他在歌风院,现在应该还在。如果你们有事的话,我也可以相助。虽不如阎大人位高权重,但毕竟占了地理之便。”谷匠官微微而笑,非常和气。
许三心中微微一动,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谷匠官属于石锤会,是本地人,调货备货什么的,他肯定要比阎箕更方便一点。
但外面的事情,他肯定不会随便做主,所以他表情也没动,只等许问发话。
“是阎大人有令,让我们做完城外的事情之外来找他。”令人意外,许问没提补给的事情。
“哦那些逢春人都已经安顿下来了你们办事速度倒真是不慢。”谷匠官有些惊讶。
“勉强住下而已,还请大人抽空照应。”许问躬身道。
“应该的。”谷匠官不再跟他们多说,转身就走了。
许问和许三都没有说话,目送他离开之后,一起走进了联合公所。
公所里泾渭分明,两种不同服装的人来来往往,一边是石锤会的,一边是梓义公所的。
前者比后者人数更多一点,前者中有不少都或坐或靠,在很轻松地说说笑笑;后者几乎都在疾步行走,好像慢了一步就会误了大事一样。
许问和许三进门,先遇到的是石锤会的,但对方只是掀了掀眼皮子就不理人了。
倒是没过多久,就有梓义公所的人迎上前来,殷勤垂问:“二位小哥从何处来有事要帮忙吗”
这服务态度,许问感觉自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请问阎箕阎匠官在吗”许问问道。
“阎大人”那人表情一变,完全的肃然起敬,“他今天应当尚未出门,我带你去歌风院。”
他带着两人往后走。
联合公所这里是窑洞结构,城市整体下沉,窑洞挖在地下一层的岩壁里。
洞里却并不暗,上方挖有天窗,用藤编草织的窗户半遮住,可以开关。就是不知道下雨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许问向上看了一眼,下意识就想到了这一点,然后问了出来。
“窗户做了设计,向旁边做了下收拢,然后装了陶制的水管,把积水导下去排掉。”许问他们是自己人,那人也就没有隐瞒,侃侃而谈,讲解得非常清楚。
“陶管从窑里烧出来的”许问问道。
说起来,他以前在博物馆见过这种陶制水管,那还是中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排水管道。当时他还惊讶过那个时代的先进程度,没想到它竟然一直延用到了今天。
&nb
463 茶有茶道
原来歌风院的歌风两个字是这个意思啊……
绿林镇由于地热,其实有点燥热,周边这一片的窑洞通风有限,越发感觉闷热。
这时候突然有风来了,清新凉爽,所有烦闷一扫而空,的确让人有歌唱赞颂它的感觉。
但是问题又来了,窑洞这种地方,怎么会有这样的通风
许问推门进去,眼前顿时一亮。
歌风院不仅通风情况良好,还另行进行了设计。
明明是个窑洞,里面却拓出了很大的空间,中间有一棵大树向上伸出,一直伸到外面。
围着这棵树,群花如锦,青草如织,还有小桥亭台流水,宛如一片园林景象!
树下有溪,溪上有桥,桥上有一人。
阎箕站在桥上,正握着一把鱼食,喂桥下游鱼。
看见他们进来,他抬眼示意,把手上最后一点鱼食全部洒了下去,缓缓走了过来,
他张开嘴,刚要说话,许问先一步问道:“这水是活水”
但凡工匠,没有不对歌风院的奇巧生动感兴趣的。阎箕唇边露出一点笑意,点头道:“地下活水,引入地上,取此一段,再回归地下。”
他一边说,一边带许问和许三看了看泉眼的源头。
许问对歌风院的设计很感兴趣,但他还记得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没让话题偏离太久,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事是小事,但是……你真的要花自己的钱去填补这些逢春人”阎箕有些吃惊。
“我还年轻,有了手艺,挣钱的机会多的是。这些逢春人没人搭把手的话,就过不了这个冬天了。”许问坦然道。
“你倒有一颗仁心……但你想过没有,就算过了这个冬天,下个冬天、下下个冬天怎么办你要一直赚钱贴补他们不成你就想靠你一人之力,救这一整个城市”阎箕直视许问,问道。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许问甚至徐西怀都没想过要这么做。
这正好涉及两边精力无法兼顾的事,许问正要向主官申请,突然留意到阎箕的表情,好像有点意味深长。
“阎大人有何指教”他顿时话锋一转,机敏地问。
“嘿嘿。”阎箕不说话,转身走开,走到桥边的亭子里,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桌上有壶有杯,杯子里空空如也,阎箕目光往上一扫,坐在那里不动。
许问马上就懂了,连忙上前烧水泡茶。
许三想接过来帮忙,许问摇了摇头。
炉上无水,他直接去泉水源头取了水,在炉上烧开。他没学过茶艺,就按照以前在公司里泡茶的法子,抓了把茶叶到杯子里,直接把开水浇进去。
阎箕偏着头故意不看他,也没看清他的举动。
许问想了想,把第一道茶水倒掉,洗去茶叶浮沫, 又加了遍水。
讲究了一点,但还是社畜泡茶**。
然后,他把茶壶端过去,放在了阎箕面前,给他倒了一杯。
阎箕的茶当然是很好的,色翠味清,才一斟出来,空气里就浮动着清苦的气味,非常好闻。
阎箕鼻子微微一耸,满意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吹,又嗅了一嗅,放到唇边轻轻小啜了一口。
然后,他“啊呸”一声,把水吐了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