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赵国当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牧羊山人

    “宋兄,你在写甚么”裴希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可是有新的佳作,可否一观”

    宋玄连忙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局促,“裴兄,不过是一些书稿,尚未校对好,等我整理好再给你看。”

    裴希见此,本来是信的,但见宋玄脸上浮现的窘迫之色。

    霍地,他用折扇一拍手掌,嘴角蓄着浓浓的笑,“莫不是宋兄你,藏了什么好书”

    “好书可得分享,宋兄,这你可得学一学魏兄。”

    裴希上前一步,正欲用眼前瞅一瞅被宋玄用《诗经》压在下面的书稿,稿上写得到底是什么。

    猛不防地,魏凌的声音传了进来,“宋兄,裴兄,我带了好东西过来。”

    宋玄听了缓了一口气,忙笑道:“魏兄,快拿过来看看。”

    裴希的注意力也被引了出去,只见魏凌将几本书一并搁在石案上。

    他拍了拍胸膛,舒了一口气,朗笑道:“宋兄,魏兄,我与你们讲,这是易安先生新出的话本《西厢记》,这回我一次买了五本!”

    他扬起手掌,自豪地笑个不停。

    裴希看到封面的画,从快打开了第一折。

    “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刹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

    裴希眼睛一动,急忙再往下看。

    “恰闻寺中传来似呖呖莺声,见一女千般袅娜,万般旖旎地走来……”

    “张生遂问,‘和尚,寺中怎有观音’”

    “休胡说,这是河中府崔相国家的姑娘。”

    ……

    看罢第一折,裴希合上书,不禁呢喃道:“如此天姿国色之女,难怪张生会言及‘十年不识君王明,始信婵娟解误人’。”

    感慨一番,裴希问向魏凌与宋玄,“你们说,这张生真的为了莺莺姑娘而不去洛阳参加殿试”

    魏凌将话本摊开,指着其中一句道:“可不是,他都向方丈借居僧房了,说是为了早晚温习经史,却也难抵美色在前。”

    “你们在谈论什么”

    突然,江既明也走了进来,魏凌从速将话本藏起来。

    “江兄,你来得正巧,我们再谈明日去羊城的事。”魏凌说完,又转向宋玄与裴希,“我们方才就是说这些。”

    宋玄一拳抵嘴,笑了笑。

    江既明点点头,“嗯,先生也说过,让我们明日早些起来,到时一同从府学出发。”

    “还得带上一些行囊,毕竟还要在羊城住一晚,次日清晨就得到诗会了。”

    这些他们都知道,宋玄自忖着,江既明过来定然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他们三人在院中散步,江既明忽然提到,“你们可知,城南的学子明日亦与我们同住一家客栈。”

    宋玄轻轻摇头,思忖道:“我并不知此事,不过羊城就算明月楼客栈最出名,城南学子要投宿此处,亦不稀奇。”

    “的确。”裴希附和着,一旁的魏凌还沉在话本中。

    江既明也微微颔首,“到时在诗会上,南北府学就要相互切磋了。”

    “江兄,莫不是你紧张了”

    这会魏凌才从出神




第七十四章:鸿是江边鸟
    宋玄随着刘小澜进入书肆里间,见刘铺头已然等候在案前,只是他身后的屏风已撤去,在五尺开外挂起了竹帘。

    他看到竹帘后,隐约处,有两个朦胧身影。

    帘后的阿晚,她将点燃的梅子青香炉置于案前,随即乖巧地在江松月身侧坐下。

    帘前的人虽看不清帘后之人,但帘后的人却能将透过帘前的人看得真切,这便是竹帘的奇妙之处。

    江松月隔着一方帘,但见案前对坐的是一个年约十六的年轻学子,身着襕衫,腰悬折扇,身形清举。

    “姑娘,那便是易安先生”阿晚双手托腮支在案上,扭头看向江松月。

    江松月轻轻颔首,双目看向帘外的人,低语,“未曾想到,易安先生竟这般年轻。”

    帘外,宋玄示意伍彦将新的几折《西厢记》转交给刘铺头。

    “刘先生,这是新的几折,请过目。”

    刘铺头颔首接过,并未细看,而是交给刘小澜,刘小澜会意当即转身往后方竹帘处走去。

    “听闻宋公子明日便要去羊城了”刘铺头诚挚笑道,“刘某在此,向祝愿你夺得头筹。”

    “承先生吉言。”宋玄端起茶盏,敬道:“玄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就在这时,竹帘内传出隐隐约约的女声。

    “呀,姑娘,这折子中的‘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是甚么意思”阿晚指着折中的一句词,问向江松月。

    江松月凝视这句风景诗,低语着,“此墙便是西厢的墙,而夜月照花成影……”

    “姑娘,你怎么不说了”阿晚好奇着,江松月将折子放下,轻咳一声打断,“阿晚,快些梅子青香炉撤去,味浓了。”

    话末,她明眸忽闪,一丝红晕跃然脸上。

    ……

    翌日清晨,熙熙攘攘的马车驶向羊城。羊城各家客栈此前住着的,都是一些前来参加诗会的学子。

    宋玄一行随着朱教谕来到了明月路客栈,入目是绿瓦白墙建成的明月楼,楼前用竹竿挑出一幅酒旗,飞檐处又悬上了红灯笼。

    匾额“明月楼”两侧处,还刻有楹联,“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

    那末,朱教谕已带着门生鱼贯而入,宋玄回神,从速抬步进去。

    明月楼与别处客栈自是不一样,它入门先是一座大院,院中满栽茶花树,茶花树叶绿浓浓而带光泽,其花鲜红可爱,颇有一番奔放、潇洒之感。

    朱教谕安顿好他们之后,随之去寻城南府学的教谕喝酒。

    入了夜,月明楼客栈各处灯火繁星,明黄的灯笼高高挂起,颇有韵味。

    宋玄与裴希等人走在阁楼长廊中,见阁楼各处,有会文的,或是饮酒作诗,抑或是诵读《诗经》者。

    “宋兄,时候尚早,不如趁着这好时辰到楼中喝酒去”裴希邀道,又看向江既明等人,“可是”

    “走,今日我请客。”魏凌拉上江既明,对着宋玄他们道。

    故而,宋玄一行四人拾级而上,来到明月楼的三楼雅座当中。

    他们选了一处临窗的大雅间,正要过去,忽闻有人高声唤道:“宋兄!”

    宋玄寻声过去,瞅见那人是他近几日在城北茶楼认识的鲁兄,也就是城南府学的学生。

    “原是鲁兄。”宋玄见人已过来,他便打招呼道。一旁的裴希等人疑惑地看着宋玄,但他此时不知作何解释。

    “宋兄,真巧,你怎么也此处,难不成是来游玩的”鲁庭带着几个人上前来,并对其中一位笑道,“范兄,他就是我在城北茶楼结识的宋兄。”

    范言听鲁庭这么一说,眼前一亮,当即上前拱手,“在下城南府学生,范言。”

    宋玄只好微笑回道:“在下是来自城北府学的宋玄。”

    此话一出,鲁庭当即一愣,倒是他旁边的范言率先回道:“那我们倒是有缘,不如一同到雅间去喝一杯。”

    宋玄听了,看向裴希他们,他们亦无意见,一行人便一同进入雅间。

    七人围坐在案前,在相互熟识只见,酒菜已满上。

    “宋兄,原来你是城北府学的学生。”鲁庭就酒杯敬了过去。

    宋玄淡笑浅酌一口,对面的范言便爽直道,“干坐着喝酒也着实无趣,不如行个酒令。”

    江既明赞同,“



第七十五章:听泉诗社
    宋玄见裴希将对令的任务推给自身,他唯有扶额,摇头轻笑。

    众人听了已开怀大笑,纷纷敬向宋玄,“宋兄,天上一阵风,落下三瓮酒,这酒当分与谁喝啊。”

    故而,宋玄唯有接着道:“孔圣人曾言,‘夫酒无量不及乱’,这第一瓮酒须得分与酒宗孔子。”

    “那第二瓮分与谁人”魏凌上前,追问道,其余人也一同看向宋玄,唯有裴希趴在案上眼意朦胧。

    宋玄自忖着,在赵国的历史上,是有竹林七贤以及曹操这些人物的。

    为此,他清浅一笑,执起酒杯,在眼前一晃,“这第二瓮酒,自然是得分与酒痴竹林先生刘伶。”

    “这又是何故宋兄你且接着说。”江既明诧异。

    宋玄将酒杯置于案上,看向他们再道:“竹林先生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又令童子携锄头紧随其后,他谓童子,‘吾醉死,则埋’。”

    “酒痴刘伶放浪形骸至此,此第二瓮酒,非他莫属。”

    宋玄话落,众人颔首道:“竹林之下,纵酒高歌,这瓮酒分与竹林先生,确实是肆意酣畅。”

    宋玄不待他们催促,独自吟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若是这一阵风送来的是杜康酒,此酒定然得分半瓮予曹孟德!”

    待宋玄说罢,魏凌疑惑上前,问道:“宋兄,你这酒才分了两瓮半,尚且有半瓮,分与谁”

    “留与明日诗会的头筹。”

    他话方落,迎来一阵喝彩,“好,宋兄这酒确实分得妙。”

    “来,我们为诗会满饮一杯。”

    江既明饮罢一杯,笑道:“今晚怕是不能尽兴,等诗会过后咱们再聚,不醉不休。”

    “确实,今日再饮一杯便回去休息罢,明早得去诗社了。”鲁庭补充道。

    约一盏茶的时间后,众人各自归去。裴希又醉了,宋玄唯有将他扶回去。

    宋玄扶着裴希穿过阁楼长廊时,见一位身着淡黄衣衫的年轻男子,腰配半月形玉佩,手持折扇而来,步履轻盈。经过他身侧时,宋玄不由地闻到一抹桂花的清香。

    他不禁回首,见其背影华容婀娜,只怕是连女子亦自愧不如。

    ……

    待晨曦徐徐拉开帷幕时,南北府学的教谕与学子都赶到诗社门前。

    宋玄见这座偌大的诗社立在羊城东南,只是院门紧闭,见不着里面的景观。一干师生候在门前的凉亭里,等待主办的官员以及学士。

    半柱香后,几辆马车辘辘而来。

    众生见此,不期而同地抬手理了理自身的襕衫。

    宋玄将一柄玉竹折扇握在手,寻视马车停靠的地方,见姚县令等几位身着官服的人先行下了车。

    俄顷,几位身着儒服,神色闲雅的中年男子也落了马车。府学的教谕们,带领着学生上前一一行礼。

    冷不防有一位学士提起,“你们可见王学士”

    就在这里,一架马车缓缓而来。

    “适才提到他,便到了。”另外一名学士笑言,“既然人齐了,便开园罢。”

    “王大人竟然也来了!”不知是谁起了声,将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宋玄寻着视线看过去,但见一学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他扶着一位儒雅的白发老者走了过来。

    又见众人连忙上前,一同行礼,“见过王大人……”

    广府的长官连忙上前,看向王渊之,“王大人,诗社已竣,还请大人亲临其景,为诗社拟写匾额对联。”

    王渊之负手上前,看着个个神清气朗的年轻学子,眼底蓄着笑意,“今日的诗社本是让学子们切磋交流,这匾额对联,选优录即可。”

    王渊之一顿,再道,“老朽见今日春风和煦,出来走走罢,诸位不必拘礼。”

    话落,众人亦会意。

    故而,广府长官令书吏上前与众学子讲解诗会规则。

    书吏上前,看着他们,提声道:“入诗社后,社中亭台楼阁前皆有牌匾,尔等见之,赏景之后,若有合乎景致的额词、对联抑或是诗词皆可题出来。”



第七十六章:宋玄:斯是陋室
    拟定“听泉诗社”后,众人随着小径穿过溪流,溪岸遍生虞美人草。再往前走,是一座拱桥,桥下是一面湖,湖中遍栽水芙蓉,湖心又建有一座亭。

    宋玄随着他们走过桥,在登上湖中的亭。

    他举目四望,山峦叠翠,池湖漫碧。碧波粼粼间,又见水芙蓉在春风中摇曳,泛起的涟漪,恍若夏日夜空中的星河点点。

    不期然,宋玄又见这座亭尚未冠名。

    王渊之望着眼前秀丽景色,不由抚须吟咏,“这《诗经》所言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此景当如是。”

    “王大人所言甚是,只是此亭尚未题字,众生可尽情说来。”孟学士走在亭前,看向众人道。

    江既明上前一步,拱手道:“不如题作‘来青亭’。”

    “噢”彭学士看向他,“你且吟两句诗来。”

    江既明看向一桥一湖一亭,吟咏道:“西马桥分一水湾,来青亭子在其间。一方席上长留客,三尺窗中只见山。”

    那方孟学士听了,沉吟道,“来青亭本是起得妙,但诗中‘三尺窗中只见山’倒显冷清了。”
1...2425262728...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