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特别白
“果然就快到河口堡了,大家伙都加把劲。”
高声吆喝间,商队众人都打起了精神,他们都是和寇安搭伙的行商,这回本来是没打算到这偏僻地方来的,可是范记商号发消息说在河口堡收货,他们本没想着赶这趟热闹,可寇安这位大当家的发了话,所以才过来了。
寇安在马上看得清楚,那远处的农田里泛着金光,应该是个河塘湖泊,难怪那田地有沟渠围绕,这河口堡当真是块好地方。
只是没多久,寇安他们便到了那土路边上的农田处,找了种地的农人问路,那农人一口河南话倒是叫寇安愣了愣,不过他本就是走南闯北的,什么话都懂些,更何况这农人的河南话也夹杂着汉中那边的口音,听起来倒也不费劲。
“你们是来做生意的,那敢情好,沿着这路往前走,再走两里地不到,就能见着大路了,那里有凉棚和茶水,发哥儿等你们很久了,快去,快去。”
寇安听得一头雾水,不过这种田的老汉显然脑子不太好使,他怎么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然后又看着不远处停下手里活,看向他们的其他农人,继续让商队前行了,因为他发现这河口堡的农人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虽说也是晒得黝黑,可是说话时中气十足,身板瞧着也结实得很,方才那几个看着像是壮年的农人居然瞧着还有些壮硕的意思。
往前走了没多久,寇安他们便看到了那种田老汉口中的大路,那是条灰白色的大道,一眼望过去地面平整如镜,叫他们都看傻了眼,他们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平的路,要知道就是府城里用石头铺的路都没那么齐整。
没过多久,寇安他们便上了大路,那马匹踩着坚硬的水泥路面倒还没什么,可是那些车轱辘上来以后,顿时平稳许多,那赶车的小川更是忍不住道,“要是这其他地方的路都这样就好了。”
这时候寇安自看到了那处凉棚,于是他朝边上众人道,“咱们过去歇个脚,讨碗茶水喝。”
看着十来辆大车,近三十号人,陈发不由大喜起来,总算是把人给等来了,他招呼着不远处练得正欢的伙伴们回来招呼这些客商。
下了马的寇安好奇地打量着那分明就是新起的凉棚里的少年,那为首的少年看着最多也就十五六岁上下,放在普通人家倒确实已经是能干活的年纪了。
“在下寇安,这位小哥不知如何称呼,可否让我等在贵处歇个脚,讨碗茶水喝。”
寇安见那凉棚没打旗幡,不像是做生意的样子,那山西老抠的性子发作,也不说买些茶水,只是客气地说道。
陈发到底年轻,再说这茶棚本就是为了这些客商所设,他自是让伙伴们将那瓮早凉了的茶水抬上桌,然后和那姓寇的商人道,“在下河口堡陈发,乃是奉百户大人之命,在此相候诸位来我河口堡做生意的商户。”
“原来是高爷所属,倒是在下失礼了。”
在古北寨见识过高进威仪的寇安肃然起敬,他这回坚持要来河口堡,便是想和这位如今名动陕北的高爷攀些故旧关系,不然他何必迁延时日来这里,耽误了回程。
见自己得了寇安这大商人的尊敬,陈发很是高兴地招呼他坐下,虽说凉棚不够大,但是几十号人挤挤蹲着倒也容得下,大家喝着凉茶倒也惬意。
寇安很是感兴趣地和陈发攀谈,自问起那条灰白大路来,陈发听罢自按着阿兄吩咐答道,“这路唤做水泥路,乃是用火山灰所造……”
陈发口齿伶俐,不过寇安仍旧听得云里雾里,鞑子那里确实有山,可是却不曾听说过那山里有什么火山灰的东西,能拿来造路,而且这位小兄弟到后面越说越悬乎,说什么红毛夷那里有个叫泰西国的,国内便多有火山灰,能拿来铺路造房。
那一大瓮的凉茶看着虽多,可几十人一人两三碗下来,很快便见了底,寇安更是听说那水泥路所用的火山灰,是从鞑子那里重金所购,便顿时没了兴趣。
歇过脚后,商队再次出发,不过却多了陈发这个向导,“寇东家,咱们河口堡规矩多,到时候还得请大家伙多担待些”
陈发虽只是个少年,可是寇安等人倒也不敢小瞧,寇安更是当即请教起来,他在古北寨的时候,便知道那位高爷最重规矩,眼下到了这河口堡,不由更加感兴趣。
从队伍里匀了匹马出来,看着陈发老练地翻身上马,又招呼另外几个少年看着凉棚,寇安越发肯定这位少年出身不一般。
骑在马上后,陈发自和寇安闲聊起来,将河口堡立下的规矩说来,像是什么不准随地便溺,不准往道路上倒灰,水必须烧开了喝,还得勤于洗浴,林林总总听得寇安他们咋舌不已,那赶车的小川更是忍不住道,“恁多的规矩,这守得了吗”
“怎么守不得,什么事情都是万事开头难,瞧见那些种地的农人没有,他们本是逃荒的难民,来了咱们这儿后,开始也不习惯,可如今不也都规矩得很。”
陈发指着道旁水田里干活的农人说道,寇安他们看过去只见那些农人瞧见骑马的陈发后,竟是脸上隐隐有畏惧之色,那小川不由问道,“我怎么见他们好像挺怕你的。”
“咱们河口堡,随地便溺的被抓了,得挨鞭子,我抓过他们几次。”
陈发不以为意地说道,可他的话却是叫寇安他们不由浮想联翩了,不少人都是猜测起陈发的来头,莫不是这河口堡里的大户子弟。
只走了小半个时辰,陈发便将寇安他们带到了河口堡,然后自有李老根接待。
“李管事,那位陈小哥是什么人”
寇安自是认得李老根这位高家的大管事,当日古北寨高爷大宴宾客,可就是这位李管事和侯先生办的席面。
&
第三百零七章 热火景象
春日已过,初夏刚至。
河口堡治下的农田里,种麦子的田里已经是绿浪滚滚,而新开辟的水田里,禾苗同样也是绿油油地看着喜人。
被安置在河口堡的摩天岭难民,除了那些被分配到工坊的青壮外,剩下的都去了农田干活,帮忙除草捉虫,他们也是头回看到长势这么好的庄稼,农忙之余大都会看着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傻呵呵地笑着。
“高爷果真是有鬼神之力!”
看着那大坝放水的壮观景象,刁麻子忍不住道,随他同来的不少人里也有好几个向来烧香拜神佛的跪在地上,和两边农田里的农人们一起朝着那大坝方向祈求保佑。
“高爷许了咱们大富贵,也不用去和那些骚鞑子打交道,大家伙都得念着高爷的恩德,咱们这趟回去收货,都记着把嘴巴管严实喽。”
等那奔腾的水流复归于平静,刁麻子环视着四周的同伴道,他们这些行商本就是穿州撞府什么生意都敢做,像是硫磺硝石这些东西,过去都是他们辛苦收来贩卖给那些大商帮,如今高爷直接按着市价加价五成跟他们收货,可比大同范、王那几家王八蛋厚道多了。
“刁爷放心,高爷对咱们有大恩,再说谁会和钱过不去。”
队伍里,赶着空车的行商们笑着说道,他们大都是山西人,被那几家豪商挤兑得没了活路,这才来陕西讨口饭吃,如今抱上高爷这样的大腿,谁还愿意回去给范家、王家他们做狗。
队伍继续前行,刁麻子他们自是说笑前行,这河口堡里到处都是新鲜,虽说高爷规矩大,可是习惯了大家都明白其中好处,而且他们都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在这年头比普通平头百姓要多不少见识。
这规矩便代表着秩序,他们这些行商去过的地方不少,那鞑子的地头且不说,就说关墙里从大同到花马池,这边地那处堡寨能像河口堡这么安宁的,老弱青壮各有其职,劳者得其食,最难得的是高爷免了劳役徭役,便是兴修水利,造桥铺路这等事情都是给做工的发钱。
莫说那些逃来的军户和难民,就是刁麻子他们都动心不已,要不是故土难离,他们也想把家里迁到河口堡来落户,到时候有水田种,也不用害怕鞑子来寇边。
“那堆肥是好东西啊,可惜没法卖”
在河口堡住了几天,刁麻子寇安他们这些行商吃过河口堡所产的猪肉后,都是去养猪场瞧过,个个都看得咂舌不已,谁能想到猪还能这样养,也难怪这河口堡里治下百姓个个瞧着精气神十足。
当然最叫这些亦商亦农的山西老抠们佩服的是,这养猪场的猪粪都有人抢着运去堆肥,那堆肥的地方他们也去看过,听说也是高爷指点的,能把那猪粪变成用来肥地的好东西,原本他们还有些将信将疑,可是看了那堡寨里用过猪粪堆肥的麦田张势,便晓得确实是好东西。
“要不咱们回去也试试”
“咱们哪有那么多猪粪能拿来堆肥,我看要不咱们也开个养猪场。”
“看人挑担不吃力,高爷那养猪场里,我到现在都没瞧明白其中的道理,咱们就是照猫画虎,怕是得赔。”
听着同伴们在那里闲扯,刁麻子却没动什么心思,在他看来高爷能许他们去瞧那养猪场并那堆肥场,便定是轻易学不得的,有那功夫瞎琢磨,倒不如多来回跑几趟,高爷这里可是现银交付,赚的钱不比种地养猪多多了。
兴高采烈地出了河口堡的水泥大路,这群山西老抠才没继续聊下去,实在是接下来的黄泥路颠簸得厉害,这时候刁麻子却是瞧见队伍向来最瘦弱的李麻杆在那里偷偷摸摸地吃东西,他那辆车上好像也带了东西。
“麻杆,你在吃啥呢”
“没……没吃啥。”
刁麻子的问话叫那李麻杆慌了神,连忙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后道,不过四周都是一起行商几年的老乡党,哪会不晓得他的德性,离着近的几个更是有人从车上跳下来,一把从李麻杆怀里掏出那藏进去的布袋子,结果洒了一地。
看到那布袋里洒地上的吃食,所有人都愣住了,就连刁麻子都看傻了眼,那地上哪是什么吃食,分明就是养猪场里那些猪吃的叫饲料的玩意。
李麻杆也呆了,但他随即便立马扑倒在地上,将那些饲料捡回布袋里,这时候边上有人笑骂道,“麻杆,你疯了,连猪食都吃”
“你们笑个屁,这是猪食吗,这是饲料,饲料,懂吗,吃了能大补元气的,我花了不少钱才弄来的……”
把那花钱买来的饲料扒拉进袋子里,李麻杆也好像是豁出去一样,梗着脖子朝四周嘲笑自己的同伴大声道。
刁麻子也觉得李麻杆莫不是中了邪,这厮向来小气得很,怎么会花钱去买这猪食……不,是饲料来着,瞥了眼李麻杆那大车上被遮掩起来的几袋饲料,刁麻子忍不住清了清嗓子道,“麻杆,你说什么胡话呢,等到了神木堡,咱们给你找个神汉……”
“刁爷,这饲料吃了能生男娃子……”
李麻杆急得喊出了声,可是他这话却叫四周的人笑得更大声,谁都知道李麻杆生了四个女儿,这都当姥爷的岁数了还想要个儿子,但他说的这叫人话吗,吃个猪饲料就能生男娃子。
“是真的,我是见那喂猪的偷吃饲料……”
被笑急了的李麻杆急着解释道,这回周围的人才没有继续笑下去,就连刁麻子都认真听了起来。
“那猪饲料刚出来那会,养猪场里的猪没那么多,猪肉也都是先紧着高爷麾下的大兵们吃,那喂猪的陈三是个身大嘴馋的,他见那猪吃了饲料长得壮实,便也偷偷吃起来……”
从李麻杆口中,众人才知道这厮买那猪饲料的来龙去脉,原来那养猪场的长工几乎都有偷吃饲料,甚至还有拿回家给娃儿吃的,结果发现这猪饲料吃了人不但没事,反而身体还变壮实,有个老汉更是叫家里婆娘怀上了。
至于那生男娃子倒是李麻杆自己琢磨出来的,“你们想,这饲料乃是高爷所传,能是猪食么,高爷是有鬼神之力的,这分明是神料,你们看我,吃了几日,气色有没有变好。”
李麻杆振振有词地说道,众人也都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仔细看去,好像李麻杆这厮还真的是面色红润了些,难道那猪饲料真是神料不成。
“可高爷不说了,那猪饲料不是拿猪血、地虫、鱼骨什么的做的么……”
“咱们也都是贩卖过药材的,那蝙蝠屎都能入药,有什么稀奇的。”
“行了,都别说了,既然麻杆想吃,就让他吃,不过咱们得回趟河口堡向高爷禀明。”
刁麻子发了话,众人也都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也有人信了李麻杆的话,觉得那饲料说不准还真有些神效。
“刁爷,咱们回去禀明上马……”
“那些养猪场的长工偷吃饲料,还敢拿出来卖,这不是吃里扒外么,咱们受高爷恩德,岂能置之不理。”
刁麻子义正言辞地说道,这下子李麻子抓瞎了,他连忙喊起来,“别,刁爷,你可不能害我啊,这要是被高爷知道了,那我不是成了小人吗”
“别喊了,这事就这么定了,高爷那里,我会给你求情。”
刁麻子
第三百零八章 变化和进化
七十多张的木筏前后相连,停靠在回龙湾大坝的水库上,一眼望不到头。
一箱箱的货物被装到还空着的木筏上,盖上防水的油布后,用麻绳绑住,直到最后一车货物装载完,升起的太阳已经照得窟野河上金光闪耀。
“这是什么”
看着沙得刁手里捧着的木箱,又听说是木兰专门让送来的,高进皱着眉头接过后入手颇沉,于是打开后才发现那是一本本装订好的刻印话本,名目都是《绿珠坠楼记》、《杜丽娘慕色还魂》、《秀娘游湖》、《万锦情林》、《风流十传》之类的书籍。
“老爷,大娘子说了,当日老爷既然答应别人,便不能失信于人。”
沙得刁硬着头皮说道,他也是从旁人那里知道老爷当日在那蟒金部似乎有些……
看到沙得刁那副表情,高进便知道这厮必定是想歪了的,不过他也懒得说些什么,有些事情越描越黑,于是便让身边的呼延平收了那一整箱乱七八糟的话本,说起来他刚才依稀还看到某本被压着的话本封皮上《金瓶》二字。
“老爷可有什么话要带给大娘子的”
沙得刁见自家老爷面无表情,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
“让木兰在家好好养胎,不要胡思乱想。”
这回答让沙得刁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不过好在这时候高进已经翻身上马,而呼延平则是提着那箱话本,放到了边上的木筏里,拿油布盖住了。
“全都上木筏。”
张坚吆喝着,指挥着手下十个杀手队依次上了五座木筏,然后他自己也跳了上去,用竹竿把木筏撑离岸边,接着前方自有人赶着骆驼和驮马,拉动了木筏。
初夏的热风里,高家商队在窟野河边离岸,二十多头骆驼成为了拉动木筏的主要畜力,岸边是高进亲自领着的马队缓缓前行。
河面上,初开始时,那长龙般的木筏队伍就像是蚂蚁爬似的见不到前行的动静,直到过了许久那些坐木筏的士兵才觉得屁股底下的木筏终于在水面上向前缓缓滑动,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速度也慢慢快了起来。
高进骑在马上,看着速度比起马车慢不了多少的木筏队伍,很是满意,虽说他们只能沿着窟野河前进,即便是到了归化城,也隔了二十多里路程,但是那点距离,对于带足了驮马的他们来说压根不算事儿,更何况这回带的货物充足,也够格让归化城里那些台吉们出城交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