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朔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咱们这孩儿是男是女还不知晓,何至于如此”

    高进忍不住叹道,可木兰却是正色道,“老爷,咱们也算是武家将门,这将门间互结姻亲乃是大事,可马虎不得。”

    看着木兰一本正经的样子,高进也是无言,高家三代从军,他祖父曾经官至千户,又是戚爷爷的亲卫,高家称一声将门倒也合适,他阿大当年也是盲婚哑嫁,娶得本地百户女,只可惜他阿娘死得早,娘家后来搬迁去了府谷县,两家断了来往。

    “这事情不急,等刘兄来了再商量吧!”

    高进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他也只能顺其自然,不过他内心里打定主意,刘循便是来了,也最多就是口头给个模糊应答,今后的事情今后再说。

    木兰知道自家丈夫心思,于是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道,“这事情还是老爷做主就是,大不了咱们以后给孩儿们多打下些家业就是。”

    ……

    午后的河口堡里,安静得很,除了那学堂里有朗朗读书声外,便再没有什么喧闹声,范勇在前引路,见自家老爷站在那学堂外面听那些娃娃读书听得入神,也不敢打扰。

    河口堡的学堂新建,而且高进一介武夫,自然招不到正经读书人来当先生,至于那些屡试不弟的穷酸措大,高进又看不上,所以这学堂里的老师到最后反倒是用了伙伴里和家丁里聪明伶俐的充任。

    那课堂上也不会教什么四书五经、八股文章,全是高进自个编的教材,眼下范秀安聚精会神听着的便是堂数学课,那些娃娃们大声背的不是别的,正是九九乘法表。

    “好东西,这乘法表拿回去,也教咱们的伙计背下来。”

    范秀安忽地朝范勇道,虽然他读过圣贤书,可他更是个生意人,自然瞧出那乘法表的好处来。

    范勇




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安稳
    离着河口堡二十里外的山林里,来自河口堡的青壮劳力们将砍伐的树木从山上滚到了山脚的营地,看着那足有人抱粗细的原木,营地里自有人将那些原木拖到不远处的窟野河岸边,将其绑在一块后丢进河中顺流而下。

    那十来根原木绑住的木排在窟野河中起伏不定,只是小半个时辰不到便随着河流便翻腾到了那回龙湾的水坝处,自有守坝的士兵拉了绳索拦住这些木排。

    随着下水的士兵将那木排勾住,岸上的士兵将木排拖到岸边,然后这些木排被拆开后自被那些做木工活的匠户们拿去加工。

    “二哥,咱们这次真地走水路”

    高进身后,王斗忍不住问道,他如今带着他手下那群喽啰回了河口堡,好在他手底下那些喽啰本就大都是些被逼上梁山又不曾作恶的,再加上被他管着,所以到了河口堡后倒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眼下高进手下的骑兵足有近两百,但真正称得上精锐的也就五十,不过剩下的比起官军骑兵要强得多,只要不对上鞑子大部,哪里都去得。

    “当然得走水路,不然咱们这次带的货,得用多少马车牲口。”

    眼下高家商队早就鸟枪换炮,不是过去那几十人的规模,高进仔细算了笔账,要是仍旧用马匹骆驼运货,先不说这需要的牲口数量,光是这来回所需的草料便是笔大开销,而且草原上的路况那是看天吃饭,一场雨就能叫商队寸步难行,不如水路稳当,货运量也够大。

    “可是这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有人用这……”

    看着那宽阔的窟野河,王斗有些迟疑,他身后其他伙伴也是有些发愣,二哥这委实有些异想天开,这窟野河上他们莫说船只了,便是连块门板都不曾见过。

    “那是以前没人想过罢了,咱们为何不能试试,鞑子本就逐水草而居,这河流沿途附近必有部落,更何况这窟野河能直通归化城。”

    高进看向身后的伙伴们说道,他知道用这窟野河的水路运输,对众人来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谁叫那些大商帮也始终不曾想到过用这窟野河的水路跑运输。

    这就是个观念问题,实际上窟野河在后世便是条航道,只不过这年头大家都没想过这窟野河上也是能行船的。

    “二哥,你说得我明白,可是这窟野河的水从北往南,咱们可是逆流而上”

    王斗觉得二哥怕是想得太简单了些,他们没船,眼下只是拿木头造大筏子,这装货后要是靠人力撑筏子,能有多快。

    “阿斗,这窟野河确实是从北往南流,可是只要过了几道河段,大都是平稳的水道,更何况咱们的骆驼马匹是拿来做什么的”

    王斗他们能想到的问题,高进也早就思考过,这年头黄河水道,有些险恶的河段全靠纤夫用人力硬拉上去的,这窟野河可没有黄河九曲十八弯那么险恶,两岸多是荒野浅滩,到时候那些大筏子自用马匹骆驼这些牲口做畜力拉着,速度怎么也比拉车要快。

    “反正那大筏子已经造好了两支,咱们等会儿试试就知道管不管用了!”

    高进知道说再多也不如直接干就完事了,于是他让底下的匠户们拖了两支刚完工不久的大木筏过来,那木筏下面是用麻绳紧紧捆绑起来的原木,不少连接处都打了精铁做的铁钉,上面则是铺了平整的木板,四周则是围了圈羊皮气囊。

    大坝边上,高进早就让人建了库房,里面堆放着大量粗制滥造的陶碗陶盆,让人将这些陶器装进铺着干草的木箱里,小半个时辰后,两支大木筏上装满木箱固定后,前后相连,让岸边的几匹驮马套上绳索后,这两支装货量足足抵得上十辆大车的木筏很快便在河水中缓缓前行。

    初时那速度不算快,可是当木筏动起来后,那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而那使用的驮马数量也不过是三四辆大车所用,这一幕直接叫王斗他们都没了声音,就连在边上始终都没吭声的张坚都瞪大了眼。

    “二哥想得就是周到,有了这大筏子,咱们倒是能省下大把的牲口,这河面上也稳当得很。”

    赶着那些驮马走了五里路,大家都是彻底服气了,都不用开箱验货,王斗他们敢肯定那些陶器不会碎多少,这水路可比陆路稳得太多了,而且他们是沿着河道走,就是遇上大风暴雨,也能直接把木筏拉到岸边浅滩固定。

    逆流而上都走得比陆路轻松,更遑论回程,王斗更是忍不住道,“要是咱们造足够多的空筏子,到时候直接把鞑子的牲口往上面一装,这回来时岂不是能带更多牛马回来。”

    王斗的话让大家伙笑了起来,高进则是夸奖起来,“你们笑什么,阿斗说得没错,咱们以后可以造大船,不但能用来运货,也能运送牲口。”

    高进清楚自己要控制河套蒙古诸部,那就得恩威并施,除了武力以外,也得叫那些鞑子知道,跟着他高进有好日子过,老老实实地给他养羊牧马,自然能从贸易里获利,要是敢起异心,那就按着他们老祖宗的法子来。

    ……

    从回龙湾回到河口堡,高进没想到刘循居然来得那么快,这厮放着百废待兴的神木堡不理,还真急着来和他商量那指腹为婚的事情。

    “来,刘兄,喝!”

    &nbs



第三百零二章 晴天雷鸣
    刘循火急火燎地赶来河口堡,除了明面上那为了自家小妹婚事的籍口外,他这趟过来实际上也来试探下高进的。

    “老弟你怕是不知道,神木卫那里,大公子已经给了话,这六份百户告身,老弟自填了然后上报就是,那腰牌官袍我都带来了。”

    从边上亲随手里取过那亲自带来的六份空白告身放在桌上后,刘循忍不住说道,他现在是暂掌神木堡千户事,可神木堡底下十个百户,不算马大成、杨春、呼延平三人,剩下六个空白百户,那位大公子直接做主让高进自己填那空白告身。

    哪怕和高进之间交情再好,可日后手底下十个百户,全是高进的人,刘循心里始终都是有些不舒服的。

    “刘兄,大公子向来赏罚分明,以刘兄的家世,这次所立下的功劳,又岂是一个区区千户!”

    察觉到刘循那些许怨气,高进却是笑起来,接着又为刘循杯中满上酒道,“我当日离开神木卫时,便曾问过大公子,这神木卫自指挥使至同知佥事并去,当以何人充任”

    听到高进的话,刘循的眼神猛地变了,说起来这趟他虽然配合高进坑死了徐通,可是那所谓的夺城功劳当真是可大可小,全看杜弘域这位大公子怎么看了。

    “我以为再不济,刘兄一个同知的位子是跑不掉的。”

    高进这话顿时叫刘循心里笃定许多,他知道高进不是信口开河之辈,这般说必定是从那位大公子那里得过承诺的,这从副千户到同知可是连跳数级,不过以刘家过往的门第,这同知的官职方才不算辱没家门。

    “这都得多谢老弟!”

    刘循终究是明白人,晓得自己这个同知说穿了还是沾了高进的光,这时候他心里面杂七杂八的心思倒是少了许多,于是不由问道,“那这神木堡的千户难道是老弟……”

    “我年纪尚轻,资历还浅,这千户官职还是高了,副千户刚刚好。”

    高进轻笑着说道,然后说出了当日杜弘域曾问他神木堡千户属意于谁的名字来,“郑家镇的郑守谦郑老爷,不知刘兄可曾听说过”

    “是郑家那头老熊啊!”

    郑守谦的名字,刘循是知道的,神木堡治下的豪强就那几家,这郑家当年也是出过指挥使的,要不是郑守谦壮年时犯了大错,被对头按在乡野二十年,这神木堡的千户怎么也轮不到徐通那厮来做。

    不过饶是如此,有郑守谦的郑家仍是神木堡治下的头号豪强,就是徐通也不愿去轻易招惹的,只由着郑守谦把持着郑家镇,但这郑守谦是个知进退的,该交的粮草赋税不曾短缺过,可若是想要他多交半分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刘循没想到高进居然还和这郑守谦关系不浅,“我听说这头老熊可不好……”

    “郑老爷的嫡长孙如今在我麾下听用。”

    只这句话便叫刘循没了声音,果然这姜是老的辣,没想到那郑守谦居然这么早就不声不响地下注了,这赋闲二十年,一朝复起便是千户。

    又喝了几杯,刘循终于告辞离去,这空白告身还有官袍腰牌他全都送到了,也从高进口中知道自己日后至少一个同知官职,他很是满意,虽说不能和高进做亲家,可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

    自己那两个小妾不都怀上了吗,到时候生出来便过到正妻名下养着,日后再丢到河口堡寄养,这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高老弟总无话可讲了吧!

    那姓范的说什么妻子老蚌结珠,那鬼话骗得了谁,更何况商人女安能配将门子!

    喝得有些微醺的刘循回到厢房住下,想到隔壁住着的范秀安,忍不住心里鄙视道,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的!

    ……

    八仙桌上的酒菜全被撤了下去,那六张空白的百户告身就摆在桌上,陈升、王斗、杨大眼等人把不大的书房塞了个满当,他们都是跟着二哥出生入死的,也都一起歃血为盟,这六个百户官身虽然看着馋人,可是大家也都是没放在心里的。

    “这里虽只六个百户告身,可是尚有六个试百户,十二个总旗,大家人人有份,阿升、大眼你们两个好事将成,这六个百户里,你们一人一个,大家可有意见”

    拿起两份百户告身,高进看向伙伴们,杜弘域这回可谓是大手笔,那神木堡眼下空缺的六个百户全都给了他,到时候加上呼延平,八个百户领连成一块,好生经营两三年,他才算真正站稳脚跟。

    众人哪会有意见,大家都是兄弟,平时虽也有些少年意气,彼此会互相不服斗嘴甚至比试拳脚武艺,可陈升、杨大眼、王斗是他们中既能打又能领兵的,大家就是嘴上不说,可心底里都是服气的。

    “还有阿斗,大家也都知道他先前可是闯下了金锤太保那偌大的名头,这回也带了近五十多骑卒回来,这百户也该有他份。”

    在两份空白告身上写上陈升和杨大眼的名字后,高进又拿起份空白告身道,众人自然也无二话,王斗那可是实打实地扫平了好几处山头,底下骑卒全是自备马匹,没花河口堡多少钱,他自己又是个能打的。

    剩下三份空白告身,高进没再指认,而是让伙伴们自行推举,没想到年纪最小的沈光也得了大家推举,高进知道关爷家那两个孙女里,年纪最小的那位关小妹可就是冲着这位小弟来的,大家是在关照这位小弟。

    沈光年纪虽小,可是在伙伴里却是少有的几个能动脑子的,而且做事情也颇



第三百零三章 西北有江河
    金色的阳光洒在回龙湾水库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地晃眼,岸边的杨大眼等人这时候都是眼神火热地望着那离着不过十余步远的大木筏上摆开的几门虎蹲炮。

    这回商队携带的货物多到足以让听到风声的马贼还有那些以剽掠为生的鞑子们疯狂,河口堡眼下看上去有将近八百训练有素的精兵,但考虑到河口堡和古北寨要留军队镇守,高进最后能拉出去的队伍不会超过五百人,里面真正的精兵不会超过三个百户。

    到了关墙外,这五百人的队伍可说不上有多强悍,所以高进决定带上炮队作为杀手锏,那些宽大的木筏子,足以让炮队有个安稳的炮兵阵地。

    对于把火炮拉到木筏上,对于众人来说可谓是新鲜,也就张坚这个在武学正儿八经读过兵书的将门子没有太过惊讶,毕竟大明朝的水师,战舰上也是有火炮的。

    随着靠岸的筏子,郑瘸子迫不及待地跳下来,看向杨大眼他们道,“准头怎么样”

    水库的河面上水流平稳,刚才几门虎蹲炮试射了三轮,从岸边直到河中央,虽说在水面上木筏有些微的晃动,但是郑瘸子觉得影响不大。

    “十中三。”

    杨大眼报上了最后那轮试射的标靶中的数,听着好像普通,可比起这年头官军那感人的火炮命中率,这已经是相当准的了。

    郑瘸子也不禁笑了起来,然后他更加期待起老爷口中的大家伙,大明朝的火器五花八门,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往往会造出些莫名其妙的火器出来,可对他这个参加过大战的老炮手来说,名字越长听着越唬人的往往都是些花里胡哨的废物,还不如戚爷爷造的虎蹲炮好使。

    边军使用的火器名目,足有百多种,可是真正好用的还就是虎蹲炮、佛郎机、红夷大炮几种,虎蹲炮虽然不错,可是射程和威力还是差了点。

    就在范秀安和刘循赶往回龙湾的时候,从铁匠坊里驶出的几辆马车里,打头的那辆上,孙泰不时回望着身后车厢里那安静躺着的青铜火炮,就是在骆驼城里他也从不曾铸造过这等口径的火炮。

    大明朝如今的铸炮手艺,多是学得佛郎机人,所谓的大将军炮,便是红夷大炮,只不过这种火炮极耗银钱,孙泰早年也就是听师傅说过,这种红夷大炮只有南方濠镜澳的佛郎机人造的炮最好,至于国朝倒不是造不出好炮,只是官吏上下贪墨,连那铸炮的物料都不能保证,他们匠户就是本事再大,也铸不出真正的好炮来。

    还是高爷大方,舍得花重金铸炮,也叫自己了了个心愿!

    孙泰回过头,看向就在不远处的回龙湾,心里也是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他也想知道这红夷大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范秀安和刘循到了回龙湾的时候,两人都是看到了那沿着岸边搁浅的长长一排大型木筏,范秀安先是愣了愣,下马后便立即到了最近一处的木筏仔细看起来,这木筏上面已经装满了载货的木箱,上面盖了油布,又用绳子固定着。
1...145146147148149...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