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这骆驼城还有两百里不到,走快点一天多就到了。”
李守成在马上答道,他看得出眼前问话的中年大汉不是普通人,那口官话可标准得很。
“不知诸位这是往哪里去。”
“咱们去投军。”
那老汉尚未答话,他身后骑着枣红色马驹的少年便自开口道,这时李进忠才看到老汉身后两个骑着马驹的少年,先前被那些骑马的精壮汉子遮掩住了。
这下子李进忠彻底放下心来,哪有强人带着两个嘴上没毛的奶娃娃出门的。
“大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
李守成瞪了眼自家儿子,蒲扇大的巴掌举起来,最后又放了下去,他年过四旬才生了这个儿子,平时宝贝得很,这回也是叫他磨得没了办法,才答应带他出来见世面。
“这位贵客,倒是叫您见笑了,咱们是往神木卫投军去的。”
终究舍不得教训儿子的李守成朝面前的中年大汉道,他年轻时往来河曲贩马,家里也算是本地大族,在族人里向来有威望,只是这些年官府盘剥越来严苛,他本来一把年纪,还投什么军,可是想到儿子年幼,才动了往神木卫投军的心思。
那位高阎罗能为了手下家丁杀上举人家里,把那作恶的管事杀了,还把举人剥光衣服吊起来抽个半死,自然叫李守成动念,大不了他舍了这条老命卖给这高阎罗,日后若有人欺他儿子,想必这位高阎罗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就是起了这样的心思,李守成才召集了寨里同样有投军之念的族人乡里,他自出了沿途的路费,领着几十号人往神木卫去投军。
“神木卫,可是那高先登在募兵?”
李进忠是个精乖的,他不知道神木卫是个什么情形,但多少爷猜得出来些,眼前这老汉看着不像寻常老农,那两条罗圈腿瞧着便是常年骑马的,再加上那十几条精壮的骑马汉子都紧随其后,显然也是这米脂县地方上的豪酋之长。
“高先登,不知道,咱们是去投那位高阎罗的?”
“那就对了,这高先登便是那高阎罗,他表字先登,我家老爷说了,这高先登乃是世之虎将,岂能用高阎罗这等诨号。”
听着李进忠言语,李守成便猜到这位中年大汉家的老爷怕不是个官儿,不然怎么能说出这种文绉绉的话来,当即他便显得有些惶恐起来。
“老伯,你也莫慌,我家老爷是个和气的,既然咱们顺路,不如一道同行。”
李进忠径直说道,他知道自家干爹这一路上其实也憋闷坏了,好不容易出趟宫,总还是想自在地和人打交道,眼下这老汉看着是个机灵识趣的,又不是寻常田间老农那般没有见识,正好可以去陪干爹说说话。
李守成有心拒绝也拒绝不得,最后只能答应下来,然后吩咐身边的人要守规矩,不要冲撞了贵人。
很快两边队伍便汇合到一块儿,早就藏好了仪仗旗幡的东厂番子们除了看上去有些盛气凌人,其他倒也没露出什么马脚,反倒是王安在宫里待习惯了,虽说没穿官袍,只穿了寻常衣服,可是那开口说话就露了腔。
好在李守成还算见多识广,知道这位贵人是位公公,倒也没多想什么,他以往去西安府贩马的时候,便曾听人说过,这些宫里的公公也都是苦命人,大都会在还没死的时候回趟家乡,趁着还有着职司的时候,彼此出钱在家乡寺庙多捐些香火钱,只求死后能有个容身之处。
见李守成还算机敏,看破不说破,自家干爹和这老汉聊得还算愉快,李进忠自指使着队伍继续前行起来。
到了傍晚时分,李守成他们沾光,跟着李进忠他们住进了驿站,这时候他底下那些族人们都纷纷打听起那位唤做王翁的贵人是什么来路,都被李守成给骂走了,自己这些族人什么德性他还不清楚,要是知道那位王翁是位公公,保不准言语里有些冒犯,万一叫这位公公手底下人听去了,岂不是要多生事端。
驿站的房间里,李进忠给自家干爹洗着脚,见这位干爹面色凝重,不由道,“干爹,何事这般?”
“进忠啊,我听李老汉说,咱们那位高都护把一位举人剥光衣服吊在城门上拿鞭子抽了顿。”
李进忠愣了愣,他本是市井泼皮无赖出身,胆大包天,可是也没想到那位高都护胆大到如此地步,那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啊!
“这,这高都护这般做,总归是有个缘故吧?”
王安听到干儿子的疑问,当即苦笑起来,将从那李老汉口中听来的故事全讲了遍,“国朝如此厚待读书人,尤其是他们这些有功名在身的,哪个不是家里良田千顷,可还要这般强取豪夺……”
王安感叹不已,这回出了京师,到了陕西以后,他是感慨良多,难怪那陕西巡抚龙遇奇屡次奏请免了陕西税赋,这陕西如今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可官府从士绅那里收不上税赋,便只能转而压榨普通百姓,百姓不堪其重,便只能弃田投献,要要给豪强大户做佃户,要么便当了流民。
李守成不知道王安身份,只当他是宫里的寻常太监,回乡给自己安排身后事,所以但凡是王安询问,他自是一五一十讲得清楚明白,叫王安这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只听得浑身发冷,心里凉了大半,要知道他也是自幼在宫里读圣贤书的,和李进忠这个野路子进宫的干儿子截然不同,他对于读书人还是很有好感的,甚至觉得皇爷厌恶的东林党亦是有可取之处。
可这趟出京,却是叫他看到了煌煌大明,所谓盛世之下的刺骨阴霾,陕西已是这般,那作为国朝税赋根本的东南呢?
王安去年还听京师里的人说了件事,说是江南民抄董宦,他本以为是乱民作祟,可如今仔细想想,那位董尚书(董其昌)未必就是后来有司说得那般清白无辜。
“干爹,常言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国朝就是太过厚待读书人,这些人才不思皇恩,以至肆意妄为,皇爷派中官往地方上充当矿监税吏,不就是这些读书人帮着那些豪强富户抗税不交吗?”
李进忠为王安擦干脚,然后跪在地上说道,他要向上爬,除了要小心勤谨地侍奉这位干爹外,也要展露自己的本事。
“咱们皇爷不容易啊!”
王安叹了口气,然后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进忠道,“你起来吧,以后这等事情让别人做就是,等回了京师,你去东厂好生整顿下。”
“多谢干爹。”
李进忠听后大喜过望,干爹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可是干爹要在皇爷身边服侍,哪有功夫去署理东厂,这今后东厂便是自己说了算。
第三百六十六章 军前旨意
总兵府的后花园内,高进看着怀中比自家儿子只大了两个月的女婴,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当日带兵回到河口堡后,高进曾听木兰和他提过,杜弘域要和他结娃娃亲,直接连随身的玉牌都给了平儿,他本以为这件事兴许杜弘域只是说说,这过去了也就算了。
哪里想得到自己到了总兵府后,不但被留了下来,还被杜弘域引着拜见了那位已然辞官的前总兵杜文焕,更是被拉着参加了杜家的家宴,还见了杜文焕的三位妻妾。
杜文焕把他当子侄看,杜弘域的妻子唤他声叔叔,放在这个时代,杜弘域是彻底把他当成了可以托付亲人的至交好友。
可越是如此,高进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份情谊,神木县中亲手整顿那些胥吏和豪强大户,高进越是能看透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已经彻底病入骨髓,底层百姓活得不如猪狗,说句命如草芥也不为过。
要还这世道太平,要叫百姓能吃饱穿暖,就只有改天换地!
大明朝的反,他高进是造定了,可杜弘域却是世代世受朱明皇恩,日后两人说不定要兵戎相见!
高进的眉头紧锁,虽然这个时代已经让他兑变成了合格的上位者,可他并不是天生的枭雄,杜弘域一直以来都对他有情有义,他岂能……
怀中名唤杜轻眉的小女婴忽地咯咯地笑了起来,让高进回过神来,这时候杜弘域亦是开怀大笑起来,朝高进道,“先登,看起来轻眉与你有缘,合该为你高家佳妇。”
高进闻言亦是笑了起来,有些事情多想无益,无论日后如何,杜弘域对他有恩情,大不了日后战场相见,饶了这位大公子兼亲家性命就是。
笑起来的小女婴极是好看,虽只有十个月大,但是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宛如雪梨般晶莹,高进看着生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杜弘域,又想到这个孩子的生母,虽是杜弘域的妾室,可是姿容清丽秀美,曾是秦淮河上梳笼前差点夺了花魁的清倌人。
这孩子以后的样貌必定差不了,而且爱笑的女孩肯定脾气不坏,看着冲着自己咯咯直笑的小女婴,高进这般想着,对于娃娃亲倒也不是那么抵触了。
“那就蒙杜兄抬爱,我就替平儿允下这门亲事了。”
高进开口说道,这结亲的事情一旦定下,那就无可更改,杜弘域也是笑了起来,说起来为了这桩亲事,他不但把这个庶出的小女儿过到了发妻名下,还把她亲娘取的名字改成了杜轻眉,这样才才配得上高进和木兰的嫡长子高平。
想到杜弘域把自家的传家玉牌当成定亲的事物给了自家儿子,高进本想也拿个与之相当的物件算作定亲的见证,可最后摸遍了身上,也只有那柄缴获自切尽部的马头金刀能称得上贵重。
只是这定娃娃亲的,哪有送刀的道理?
高进迟疑着,倒是杜弘域大笑着从他手里拿过了那把镶金嵌玉的马头金刀,“这门亲事既定,先登可不能反悔了。”
看着被仆妇们抱走的小女婴,高进正色道,“轻眉日后自当为我高家妇,绝无更改。”
……
骆驼城外,当李进忠让手下的东厂番子们打出宣旨钦差的全套仪仗旗幡,他自己也换了身太监的官服后,同行的李守成和他的族人们都被惊呆得手足无措。
看着那位和自己年纪相仿,但是却极和气的公公上了那辆掀去油布的华丽大车后,李守成拉着儿子和族人们跪在了地上。
李进忠打马到了李守成等人面前,他不无得意地朝被惊到了一众人笑道,“李老汉,你们都起来吧!”
曾经混迹于市井街头的李进忠知道自己要在东厂做出番事业来,非得有属于自己的班底来,李守成他们都是当年西夏党项的遗族,那十几条精壮汉子都是能骑善射的好手,最关键是身家清白,能叫他用的放心。
李守成领着族人们起了身,他身后那些族人尚未回过神来,谁想得到李进忠这么个大方豪爽的好汉居然是位没卵子的公公,一时间倒是叫他们难以接受。
李进忠知道眼下不是招揽这些人的时候,他只是朝能做主的李守成道,“李老汉,你不是要去找高都护投军吗,如今高都护就在城中,你随我们一起进城,有我干爹的面子在,你就是带族人投军,高都护也高看你们眼。”
李守成见李进忠开口相邀,自然答应,他身后的族人亦是高兴起来,都觉得李进忠说得有道理。
就在这时候,前方的骆驼城上旗帜大作,随后便是城门打开,有兵马疾奔而出,原本宣旨这回事并不需要这般隆重,可是这回来宣旨的王安身份乃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照道理哪有这等司礼监的内相跑来边镇给杜弘域高进这两个武夫宣旨。
若是换了平时,杜弘域高进还得去京师谢恩,不过这回万历皇帝不愿看着自己盼着的卫霍跑到京师受那些文官们的腌臜气,才任性地把王安擢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后让他来陕西宣旨。
三大征,朕都打了,哪怕这天下不靖,朕照样能提拔英才,再平定宇内。
这便是万历皇帝的想法,他不是不知兵的皇帝,晓得卫霍这等的将帅,不能受掣肘,所以他就没打算让杜弘域和高进跑京师来浪费时间了。
可以说,王安就是代表万历皇帝来的,要不是李进忠进了陕西后,沿途偃旗息鼓,只怕骆驼城的兵马早就寻到他们来接驾了。
不过饶是如此,眼下的阵仗也小不到哪里去,骆驼城里的将门全都把自家的具装甲骑都拿出来了,给杜弘域凑了三千重骑兵做仪仗,然后各家将门打出的旗幡迎风招展,看上去当真是气势如虹。
李进忠就算再有野心,眼下也只不过是个刚刚得了势,哪里曾见过这等三千全身披着重甲的铁骑汹涌铺天盖地冲来。
那轰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停下的队伍间,地上的碎石都跳动起来,李守成身后那些族人们同样头回看到这等铁骑地动山摇的景象,也是个个面如土色,倒是他的儿子看着这等壮观景象,少年的脸上满是憧憬。
王安命人掀开了车帘,这个一辈子没离开过京师的大太监见着这等铁骑奔腾,也是忍不住心中感慨,暗道难怪那小杜总兵和高先登能纵横塞外,打得套部溃不成军。
三千铁骑须臾而至,分成了左右两部在骆驼城外的旷野里勒住马匹,那人喊马嘶声中,过了许久烟尘喧嚣方才散去落定。
而这时候骆驼城中,又有骑兵奔出,比起先前那三千铁骑,这回出来的只有五百骑兵,但却都是清一色的白马,放眼望去极是夺目。
“这便是高先登的白马营!”
车驾里,饶是王安不懂兵事,可是见着那白马骑兵奔驰间齐头并进,宛如大潮一波一波而至,也看出这样的骑兵比起先前的铁骑高出不知多少去。
“阿大,我也要当白马骑。”
拳头攥紧的李鸿基朝着身边的父亲大声道,少年的心里此刻全都被以墙式冲锋推进的白马骑的英姿吸引,脑海里再没有别的念头。
李守成看着脸涨得通红的儿子,却是没有说话,他年轻时在河曲间贩马,曾见识过土蛮部汗王的大兵,可是这白马骑兵越是厉害,那上阵厮杀时便越是凶险,旁人只看到这白马骑的风光,却不知那兵凶战危,他可舍不得儿子去当什么白马骑。
“大丈夫,当如是也!”
李进忠看着那五百白马一波一波奔驰而至,行进间前后距离仿佛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也是看得目瞪口呆,随后喃喃自语道。
五百白马骑一**到了后,立马便是整齐的方阵,便是那些骆驼城的将门瞧了也是不得不服,大家都是上过战场的,当然明白在战场上能快速变化队形意味着什么。
整齐的方阵整齐裂开,露出了条笔直的甬道,杜弘域骑着那匹高进最早送他的神俊白马在前,而高进则是持着绣着杜字的帅旗在后紧随。
王安看着这对策马前来的将帅,心潮澎湃,他是代皇爷来看这日后的卫霍的。
“臣杜弘域率延绥镇三军将士恭迎天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杜弘域下马后,高进亦是紧随而下,随着杜弘域朗声说道,三千五百铁骑也都轰然下马,然后山呼万岁。
这等迎接的仪式可谓是场面做足,王安饶是太监之身,也是深为震撼,他知道皇爷年少时也曾向往过太祖皇帝、成祖皇帝的武功,可是奈何大明朝再禁不起一次土木堡之变,文官们也不许再有第二个武宗皇帝。
山呼万岁过后,杜弘域自把臂和高进一起上前恭迎王安这位前来宣旨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宣旨的内容,杜弘域早已知晓,可他还是忍不住心潮起伏,从今往后他也是大明朝的勋贵,与国同休。
“干爹,万军当前,不如此时宣旨,好叫这大军都晓得皇爷对小杜总兵和高都护皇恩浩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