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元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彩梦幻小哥

    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满朝文武。

    于是诡异的朝堂一幕出现了。

    无人敢开口,他也没有人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

    大殿中充斥着压抑。

    站在御座前的大太监韩振却有些瑟瑟发抖,这是要变天了。

    杨老太傅自怀中取出一封奏章,扔到众臣面前,淡淡的开口道:“这是永王写的折子,说自己德不配才,而如今国运不臻,民生多艰,自己德薄能鲜之身,恐难继大统。”

    群臣面面相觑。

    只是那封奏章被扔在地上,散落一团,离得近的大臣们分明瞧见了上面空无一字,一片雪白。

    只是,面对权倾朝野的杨老太傅,谁敢说话

    太后坐在珠帘之后,一双拳头几乎快要捏碎,浑身颤抖的看着这个苍老的身影。

    靖安公转过头,朝着后面不远处的几人使了几个眼色,当即便有人站了出来。

    只是那人刚上前跨出一步,便看到最前端,一个身影缓步走出,将那封空白的奏章捡起。

    那人吓得顿时不敢动弹。

    因为捡起那封奏章的,是当朝首辅,柴信然。

    其余四位内阁大臣用着奇怪的眼神看向这位向来明哲保身的首辅大人,有疑惑,有惊讶,有愕然。

    柴信然捡起那封奏章,似乎是凝神观看了一会,这才抬起头,正视着杨老太傅。

    “的确乃永王所写。”

    此话一出,帝位再无争议。

    太后颓然的放下手,半靠着椅背上,揉着眉心不再言语。

    “诸位,王公所言振聋发聩,真乃千古之言,在下被骂的是如梦初醒。”

    “在下身为首辅,在此风雨飘摇之际,竟不能带领群臣早定新君,以至于天下人心惶惶,众臣议论纷纷。先帝之子赵广源,德才兼备,宽容仁厚,有先帝风范,陛下膝下无子,天位空悬,在下便以首辅身份,请立赵广源为帝,众臣以为如何”

    殿中重新恢复安静。

    赵广源站在前面,看着这满朝低着头不敢抬头的大臣们,似乎能从他们的动作表情看到些什么。

    站在最前面的这四个人,也是极为有趣的。

    何景成面色发白,浑身颤抖,额头冷汗不断滴落,似乎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被计划的,自己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而已。

    靖安公依旧站的挺拔,但却用一种凌厉的眼神看着杨老太傅和柴信然,眼神中透露着阴冷,待看到赵广源看着他时,却不自禁的低下头。

    文华殿大学士魏恒的表情很是玩味,一双眼睛不断扫视着众人,一脸若有所思。

    观众生相,可观众生心。

    这是帝王心鉴的上父亲留下的一句话。

    朝中大臣是万万没想到,最后的赢家竟然是这位素未蒙面的先帝之子。

    虽说出现之时也闹得满城风雨,但终究没有人将其放在眼里,景永二王在朝中经营许久,岂是他能所匹敌的

    但如今局面摆在众臣眼前,让他们不得不去承认。

    兵部尚书李平纲率先出列,大声喊道:“臣附议。”

    朝堂之上那个人不是人精,瞧见这一幕也连忙上前,大声呼喊。

    无论是谁做皇帝,和自己有什么干系再说这皇帝如果是个小孩的话......不免有别有用心之人用眼光扫视杨老太傅和柴信然。

    篡国

    他们不禁打了个冷颤,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有的的确乃是中立之人,看着眼前这局势,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不过又想到这位殿下回京第一时间便是去祭祀祖先,想来也是品德纯厚之人。

    吴长起守在殿外,看着群臣山呼海拥一般,心中长长吁了一口气,但他还是不敢放松警惕提,如今的他,等于已是彻底与太后撕破脸皮,若是想在这后宫之中立足,那就要牢牢的靠紧赵广源。

    真正的风雨才刚刚开始,殿下只是走完这段被许多人事先铺好的路,剩下的日子,便要看殿下自己了。

    群臣汹涌,为首的几位内阁大臣也是一一走出,靖安公也是长长呼出一口气,向前一步低头道:“臣附议。”

    杨老太傅与首辅柴信然对视一眼,同时转头看向赵广源。

    两位老臣这种时刻选择站在了一起。

    这么多年,内阁处处受制,杨老太傅实则在暗中把控朝政,皆因陛下登基时的一道谕旨。

    “朕初登大宝,诸多事宜实难决断,烦请内阁诸公与杨太傅共议。”

    自此六年之内,内阁虽行宰相之权,但暗中经常被杨老太傅掣肘,落入下风。

    有人说自己这位首辅大人当得太过憋屈,自己却不以为意,因为他明白一件事。

    两人看似处处相争,但自己明白,看似浮在表面的权争是假,实际上两人只是因为政见不合,多有分歧而已。

    在两人心中,都还站着一个人。

    那就是武帝,由两人亲手培养出来的武帝,那位文功武治,有一代英主之姿的武帝。

    或许在这两人心里面,年轻时都存着济世救国的心思,但几十年宦海沉浮,都成为了老谋深算,胸有城府的权臣。

    有的人或许会就此沉沦,柴信然便是如此。

    若非是几年前那位书生,朝气蓬勃,指点江山,将他痛骂一顿,虽是最后锒铛入狱,但即便在酷刑之下也不曾松口,让他又一次扪心自问,自己像他这般年纪,想的是什么

    于是他使了些手段,以假死之名放走了他,送他去了西凉。

    他想看看,这位大放厥词的书生,在经历酷刑流放,假死之后无名无姓的情况下,在那兵荒马乱的西凉之地,能做些什么。

    结果看来是自己想错了。

    这些年他也在反思,人生




第二十章 风云初起
    整整数日,赵广源都沉浸的麻木的痛苦中。

    这种痛苦倒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痛苦,而是一种因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感到无聊的痛苦。

    他的身份也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些宫女宦官们,已经不再像如马车上那般,不愿与自己说话,而是一个个的对自己笑意吟吟,止不住的谄媚。

    赵广源便在这陌生的环境内,被一群宫女太监,从这样一个房间,待到另外一个房间,所需做的,也不过都是洗澡、换衣服以及发呆。

    或者说是斋戒。

    只是这日,在赵广源乘着龙撵前往宫内另一处时,无意间经过一间宫殿,发现不仅是出入的太监都带着嫌恶的匆忙出入,便是连脚底下的宦官们,都不禁加快了步伐。

    “停下。”

    龙撵平稳的落在地上,吴长起小心翼翼的走上前问道:“殿下有何事”

    “这里感觉看上去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是什么地方。”

    面对赵广源的好奇询问,附近的宫女太监齐齐跪倒在地,匍匐着浑身颤抖。

    吴长起面色也有些僵硬,瞥了眼这些下人们,知道他们都在担心些什么。

    不过他终究是知晓这位皇子殿下的仁厚的性子....哦不,现在已经是陛下了。

    只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非是大乾的新皇帝,至少未完成登基大典之前,还不是。

    “殿下,这里面是......”他弓着身,压低嗓音,嘴巴都快贴到赵广源耳朵上了,“是陛下的遗体,还未被收敛入棺。”

    赵广源震惊了。

    对于这位素未蒙面的皇帝,他只隐约知道应当是自己的叔伯,只是现在竟然......

    他罕见的脸上有了一丝怒意,质问道:“为什么还不入棺下葬”

    连寻常百姓都讲究个入土为安,何况帝王之家。

    吴长起连忙跪倒在地,解释道:“殿下息怒,陛下于半月前驾崩,太后便封锁了这内宫,在这大乾宫里,太后的意思便是内宫的意思,没有敢违背,因此.....因此陛下的遗体便一直留在这,无人敢动。”

    赵广源沉默了。

    “那这些天,太后都在做什么”

    吴长起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有所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太后封锁了皇宫,将大臣们囚禁在内阁之中,还.....还秘密调兵想要包围京都,只是恰好平凉侯率军护送殿下回京,将太后部署打乱,而杨太傅又随即入宫,让太后释放群臣,总的来说,便是为了能将景王扶上皇位,应当是....无暇顾及这里。”

    赵广源听完,站在原地良久。

    “都起来吧。”

    一群战战兢兢的太监宫女们这才小心翼翼的爬了起来,但仍低着头不敢说话。

    殿内的小太监们也瞧见了这位现如今皇城的主人,吓得连忙跪成一排,大气也不敢出。

    赵广源没有回到龙撵之上,而是转身走入殿内。

    吴长起连忙追上拦下赵广源道:“殿下!殿下这样进去,唯恐粘上了晦气。”

    赵广源扭头看了他一眼,开口道:“庄子里有老人去世,也是我去尽孝扶棺,也没有见到什么晦气。”

    “这.....”

    吴长起顿时低头不再言语。

    刚过一道厚重的帘幕,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便扑面而来,两人顿时眉头紧皱。

    难怪这些太监们一脸不情愿的呆在这,赵广源心中暗暗想到。

    烛光昏暗,屋内密封的严实,即便外面的清空烈日,屋内也没有丝毫阳光透入。

    两人越走近床榻,那恶臭便更为浓烈,但便是这样的情况下,赵广源竟然看见一个身影,一动不动的跪坐在床榻之侧。

    饶是向来胆大的赵广源,也是被这人狠狠的吓了一跳,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

    吴长起赶忙扶住赵广源,他瞧的清楚,倒也没有害怕,而是低声在赵广源耳边悄悄道:“殿下,这是常公公,是自幼服侍陛下的老人了。”

    赵广源这才强压着剧烈跳动的心脏,长长舒了口气,又朝前走了几步。

    那常公公微微转过头,年纪看上去并不是很大,只是烛光昏暗,看上去有些死气沉沉。

    他似乎很久没说话了,开口声音有些嘶哑,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吴公公,这位是......”

    兴许是灯光昏暗之下,这位常公公并未看清赵广源穿的衣服,不过到是认出了吴长起这个宫中老人。

    吴长起刚要开口,却被赵广源抬手打断,他向前一步,捂住口鼻,看着床上已经微微有些肿胀腐烂的尸体,沉默片刻后,突然退后一步,面朝着床上跪下,恭敬的磕了三个头。

    吴长起讶然道:“殿下这是......”

    “殿下”常公公也回过神来,浑浊的眼珠紧盯着赵广源,似乎想在这幼小的身影上看出些什么。

    “他是我父亲的弟弟,若是算起来,他是我的叔叔。”

    吴长起恭敬道:“的确如此,陛下乃是殿下的皇叔。”

    “你派人来将他入棺下葬吧。”

    “这.....”吴长起有些犹豫,“陛下......”

    赵广源转过头,皱眉看着吴长起道:“怎么,吴公公,不可以吗”

    吴长起连忙解释道:“殿下,这自然是可以的,只是......”

    他瞧着赵广源,有些话实在是不好说出口。

    倒是常公公说出了吴长起的顾虑。

    “殿下应该尚未登基,依照祖制,若是将陛下入葬,难免会耽误了殿下登基大典。”

    他虽不曾出去,但听这几日进出的小太监们言语之中所谈,也知道这座皇城换了主人,并不是景王和永王其中的一位,而是刚入京的先帝遗子。

    他紧盯着赵广源,烛光昏暗,三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看不清。

    “还望殿下三思啊。”

    赵广源眼神有些奇怪的看了吴长起一眼,开口道:“死者为大,这道理我都知道,怎么你还不清楚”

    大乾以仁孝治国,“死者为大”便是其中虽不成文但却被人恪守的道理。

    这是对死者的敬畏与尊重,其余任何无关的事,都要为之让路。

    这也是赵广源奇怪的原因,即便是那秋后问斩的死刑犯,最后一餐也都好酒好肉的伺候着,吃饱了最后一顿再上路。

    吴长起心中叹了口气,脸上却是恭敬道:“奴婢明白了。”

    常公公凝视着眼前这一幕,沉默的朝赵广源磕了个头。

    这里面的恶臭着实难闻,赵广源实在是有些待不下去,连忙走了出去,大口的喘着粗气。

    消息很快便传遍宫中。

    这座沉寂已久的大乾宫,如今迎来的新的主人,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它似乎也渐渐苏醒了起来。

    赵广源第一次见到皇帝的力量。

     




第二十一章 说书人
1...91011121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