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他身体内断了数根肋骨,此时已是动弹不得,躺在那里就要活活被自己的血呛死,无助的就像自己曾经屠杀过的汉人妇女。

    他双目圆睁地躺在地上,用满洲语喃喃说了一句:

    “不可能,这...这怎么可能,我不会这样死去!”

    ?与他一起被撞成半




第三百七十章:遵东奇捷(中)
    看着眼前风卷残云一般的战场,汉军统领耿仲明面色惨白,眼睛睁得老大:“这...怎么会变成这样,这还是原来的官军吗”

    “达延古自杀了!”正在这时,一个汉军兵士屁滚尿流的跑回来,边跑边喊,就连耿仲明的话都弃之不顾,转眼就跑的老远。

    “达延古都死了。”

    此人可是蒙八旗的都统,就连他都死了,耿仲明听到这个话,再看看此时已经开始败退的蒙八旗诸部,当即转身喊道:

    “撤,快往东门撤!”

    若说之前的汉军旗兵士还有一丝战心,耿仲明这一声命令喊出来以后,战场上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留下俩替清军作战的汉军兵士了。

    曾几何时,当耿仲明还是面前明军一员的时候,压根不会以为明朝还能延续下去。

    当时的明军简直是集各种弊乱于一身,对阵女真少有胜迹,截止崇祯十七年吴三桂放弃宁远进入山海关,辽左所有土地已经全部失陷。

    就连城池都把守不住,更别说如今这样出动出击,在城外将满洲八旗军打得满地找牙了,这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他偏偏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按说,眼下大明的情况就和当年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时候一样,甚至更危急,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肃亲王,撤吧,快撤吧!”城东头,刚刚从底下跑上来的贝勒尼堪面色惊慌的喊道。

    尼堪方才本来是殿后,为豪格拿下三屯营争取时间,但他和明军各部碰到一起,却发现该部明军显然不同,似乎是那汉人皇帝亲征的原因,都跟换了个人一样。

    他们所向无敌的八旗精锐,竟然被打得节节败退,尤其是对阵白杆军和新戚家军的那一头,仅剩下的数百名镶红旗步甲,如今已经被围堵在城脚下的一个小圈子里,周围全是手持长矛、长枪的明军,全部被杀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豪格仍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就这么败了,倍感有劲无处使的他,奋力砍死眼前一名因为援军赶到而变得奋勇无比的明军,放下心中惊异,回身问道:

    “多尔衮那边呢,怎么样了”

    “摄政王还没有话过来,不过到现在都没来支援,想必也该是早就撤了,我们也走吧,不然被里外明军包上来,那可就全完了!!”

    尼堪一丁点也不剩下什么战心,周围各镶红旗贝勒、贝子也都是面如死灰,不断劝说豪格赶快趁能走的时候走。

    就在豪格犹豫的当下,城下不知数量的明军后阵纷纷进压上来,远远地,他看到战场最后头有一个被众人簇拥环绕之人。

    这个人浑身上下都穿的金光灿灿,就连马上都披着金色铠甲,手中持着亮闪闪的宝剑,只是朝那里静静一站,周围明军就全都变得疯狂不已。

    “不可能,这不可能!”豪格一股牛脾气当时就上来,怎么说也不愿意直接逃,直接踹了尼堪一脚,吼道:

    “撤,你让我满洲勇士撤带着你的人回去督战,蒙古人和汉人想逃的,直接砍了,本王就不信,还打不赢这些孱弱的南蛮子!”

    尼堪看着面色狂躁的豪格,嗫嚅半晌,也还是没说出一个字,他又回身看了一眼城下压压的明军,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惧之情从心底出现。

    怎么说他也是久经善战的八旗贝勒,以往参战时,何曾有过这种畏惧的情绪

    面对尼堪率领镶红旗满洲兵最后疯狂的反扑,城下白杆军早有防备,甚至不等秦翼明和马万年下令,内中无数将官便是此起彼伏的喝令出声。

    “换阵,换阵!!”

    白杆兵放弃了追击那些溃逃蒙古人和汉军兵士的打算,稍加调整,便是和戚元辅率领的新戚家军兵士站到一起,静静肃立在城下。

    待尼堪所部清兵冲到五十步外,后头跟进而来的明军遂发鸟枪阵列从阵中走出,数千杆火铳密密层层举起,霎时间又是硝烟弥漫。

    正在冲击的尼堪头脑一片眩晕,再度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听见身侧镶红旗兵正在嘶心大叫,搭眼一看,见这批明军穿着崭新的灰黑色制服,手上端着的,也是清兵从未见过的新式鸟铳。

    一轮排铳下来,尼堪带领的最后一批精锐镶红旗步甲一下子成片倒了大半,余下的再也没办法向前



第三百七十一章:遵东奇捷(下)
    杨御藩在东门外的情况和蔺养成西门状况差不太多,唯一的出入,就是由于东门外清军是由多尔衮亲自压阵,攻势较西门外更为猛烈。

    伤亡情况,东门和西门的清军全然无法相比。

    三屯营成东门外山岗上,多尔衮与一众满清王公贝勒站在一起,看着已成定局的战场,却是皱紧了眉头,没有丝毫高兴的感觉。

    眼前这个唤做三屯营的小关还只是复建了不到两年,自己率领大清的精锐步骑,还带着几门红夷大炮,竟然打的有来有回,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那杨御藩已是强弩之末,早晚都是要死,摄政王该高兴才是,却为何闷闷不乐”同样是骑在马上的洪承畴忽然转头发问。

    多尔衮猛地转头看了一眼,却使得洪承畴心下一惊,不过他仍故作处变不惊的模样,单从表面上也看不出来任何不同。

    这次多尔衮没有直接回话,却是叹了口气才说道:“西面还没有消息过来,本王心中七上八下,总是有些担心会出了变故。”

    “摄政王勿忧。”洪承畴笑了笑,说道:“关内的探子不是回禀了,说明国皇帝正忙于处理溃兵,不会出甚么乱子的。”

    “希望如此吧。”

    多尔衮点点头,转头看向战场。

    忽然间,远处出现一片旗帜,大约三五千人朝这边狼狈逃窜,起初多尔衮还以为是明**队的溃兵过来了,正要下令拦截,却忽然盯紧,那不是大清的衣甲吗。

    正在八旗各王公贝勒互相议论的时候,远远灰头土脸的跑回来一名镶红旗马甲,他直接下马趴在地上,话中甚至带着哭腔:

    “摄政王不好了,西门有明国援军,蒙古都统达延古、尼堪贝勒阵亡,汉军统领耿仲明不知所踪,现在大队明军已经汇合,正在向这边追击过来!”

    “启禀摄政王,城内明军忽然多了起来,像是西门的明军增援过来,请摄政王示下!”图尔格忽然驾马回来,远远问道。

    多尔衮的反应并没有其余人那样大,看不出是震惊还是吓傻,反正没有丝毫变化,只见他重重叹口气,没急着下令,只是抬头看向远处。

    就在豪格所部镶红旗溃兵的身后就是兀良哈骑兵,这些兀良哈人和满洲人有着深仇大恨,但是追击途中也防止自己孤军深入,是追追停停,不断给镶红旗清军造成伤亡。

    “这些兀良哈人,没想到入了关竟然这么勇猛。”图尔格叹口气,说出了不久前兀良哈骑兵充当前锋,甘愿为明**队做马前卒的事情。

    “勇猛,他们能比我大清铁骑更勇猛”听见这话,鳌拜不服了,当即策马出来狂呼道:“摄政王,让我鳌拜去,只需两千马甲,就能让这些兀良哈人满地找牙!”

    “万胜!万胜!”

    “皇上万胜,大明万胜!”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响起震天的吼声,却是黑压压一片不知多少人的明军结阵上来,这些明军都穿着崭新的盔甲,手持带血的刀枪,没有往日野战遇到清军那般惧怕的样子,都是边走边高声大喊,士气如虹。

    多尔衮朝那侧眺望良久,见身旁一众贝勒都是副惊心动魄的神情,又考虑到八旗军已是激战一日,仅凭自己这正白旗独木难支,这才回头缓缓扫视众人一眼,静静说道:

    “该部明军与往日不同,我大清军苦战一日,此时迎击于我不利,来日方长,不必急于决战。传本王的话,命各旗收拢兵马,带好物资,退兵,出关!”

    身旁各旗王公贝勒其实早有退意,他们很多人没有多尔衮的野心,根本不赞成打这一仗,在他们看来,本来入关就是为了劫掠,既然已经拿下蓟镇和那么多地方,又何必孤军深入。

    听见多尔衮的最终决定,他们都是松口气,同声忙道:“摄政王英明!”

    ......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丙戍,三王之乱发生的一个月之后,多尔衮在得到朵颜三卫之后,破喜峰口边墙而入。

    清军沿途烧杀劫掠,每下一城,必毁城、屠城而走,京畿由此戒严,各地明军严防死守,接连向京师告急,却是人心惶惶。

    &



第三百七十二章:以胜虏昭告天下
    崇祯二十年正月初八,京师外城永定门大街。

    连日以来,由于清兵入寇而戒严多日的京师,在这一天终于传下话来,说是朝廷在三屯营大捷,解除戒严,皇帝正在率领得胜之师还朝。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官军取得什么胜利都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是,官军这次大捷是将满洲兵打出了关,这满洲兵一旦出关,烦人的戒严就会解除了。

    每当建奴入寇,或是京畿附近有什么重大战事的时候,朝廷就会下令戒严,以往的近三百年间京师戒严并没有发生过多少次,但是在崇祯朝却屡见不鲜。

    崇祯一朝,建奴声势浩大的入寇就又有四次,这是第五次,前四次都是建奴抢够了自己主动退出关,又一次甚至直逼近到京师城下。

    戒严听起来简单,实行严格管理就行了,但影响却是多方多面的。

    戒严之后,各地来往的漕运、商旅都不能进入京师,京内的市集等商贸活动也要缩减到每日不到一个时辰,几乎是发展停滞。

    对于个王朝的都城来说,这种情况影响就更大了。

    百姓们听说建奴又入寇了,当即都是惊慌失措,毕竟这些满洲兵可杀人不眨眼,据说几处被攻破的城池都被屠戮一空,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是个头。

    本以为这次还是如此,但却没想到,朝廷竟打了个漂漂亮亮的胜仗。

    这天一大早,一骑自京师南永定门而入,手中高举金黄色诏书,这骑兵脸上挂着笑容,边策马狂奔边大声呼喊:“大捷,我王师在三屯营重挫清虏,枭首七万,今日大军就将还朝!”

    “大捷,大捷——”

    路边酒馆之中,两个汉子正喝得昏天黑地,其中一个听到外头马蹄声“得得”而过,他晃了晃晕乎乎的脑袋,问道:

    “是不是俺听错了,官军打赢了”

    “没,俺,俺也听见了。”另一个汉子摇摇头,仔细想了想,又是说道:“官军能打赢清虏,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说着,他起身揪起茶馆老板,道:“你听见了没,方才喊的什么话,是官军败退了,还是打胜了”

    “大捷,大捷啊!”那老板被一个壮汉揪住,另一个壮汉又在虎视眈眈,当下也是怕的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这两位爷砸了自己的摊子直接走人,好声好气的说道:

    “这位爷没说错,现今京城都传开了,皇上御驾亲征,在三屯营击退了清虏的围攻,枭首七万,那可是七万清虏哪!”

    为给那老板解围,一名稳稳坐在东侧的士子微微笑了笑,说道:

    “可不是,据说这七万颗清虏的脑袋,还要在西四牌楼等几处堆叠成观,若真的都是清虏脑袋,那可真是了不得!”

    起初那汉子扭头看了一眼,却是且了一声,道:“你们读书人说的话没一个可信的。”

    那士子闻言摇摇头,倒也不敢多说几句甚么,毕竟眼前这两位仁兄五大三粗的,如今可喝得醉醺醺,若是一个不对付动起手来,自己怕要被揍得满地找牙,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正在这是,只前方街角处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却是英国公张世泽亲自带着大批城防军官兵黑压压而来,他们赶到永定门下整齐列队,一丝不苟,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归来。

    城防军的身后,跟着顺天府衙门和五城兵马司的大队差役,各街道的差头们无论有假还是轮岗的,此时都是亲自出马领队,将各京师大街小巷打理的滴水不漏。

    一些厂卫番子也开始暗中隐藏在人群中,观察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将他们的长相和说过的话都记在心中。

    见到街角处有三个貌美的单身女子,几个番子聚在一起讨论几句,便是有一人匆匆而去,看方向,该是朝东厂某个分衙去了。

    这个阵势,就算傻子都猜得到,皇帝陛下要带着朝廷大军得胜还朝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很快永定门街道两侧就围满了各色人等。

     



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
    这时候消息传播速度属实太慢,崇祯皇帝也明白,自己虽然在京师单方面的“昭告天下”了,但若不后续操作操作,这个昭告天下怕是一个月都出不了北直隶。

    按照规矩,各镇兵将都不允许进入京师,崇祯皇帝这是一高兴又破了个祖宗之法。

    但是这个破是值得的,在崇祯皇帝看来,这场战斗属实和自己没太大关系,这帮高喊着为了自己而拼命的将士们,无论是不是真的有这份心,起码都有这个装逼的权利。

    再者说了,如今京师全在崇祯掌控之中,还能掀起甚么风浪。

    其实对崇祯皇帝来说只是随口吩咐的事情,在底层的将士们看来,却是皇帝陛下的恩泽备至。

    大家都知道外地兵马不许入京的祖制,可是这位皇帝为了让咱们进京就给硬生生破掉了,那可是祖训啊,这得下多大决心,这得多喜爱咱们这些兵。

    然而那都是历史上崇祯的顾虑,现在这位才不会管甚么祖训,每天都在破着玩,就连张嫣都懒得再说这家伙了。

    当天回到京师之后,各部都在忙于验功处理后事,顺天府衙门和五城兵马司也都忙着验封堆叠鞑子首级成观,所有人都忙活的要死,崇祯皇帝却没心没肺的回宫找皇后直接造孩子去了。

    下面人考虑到从前这位爷的心性,都觉得皇帝的心思就是叫人捉摸不透,该紧张的时候人家不紧张,就算在战场上都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帝王心思真是叫人捉摸不透。

    这帝王家的孩子不嫌多,崇祯皇帝稀罕自己这亲儿子,算是弥补了前世没有儿女的遗憾,但是这儿子将来肯定能成器吗,那可没准。

    要知道,朱五四当年可是足足生了八个,才生出了这么一个“朱重八”。
1...101102103104105...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