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这场战斗,直到现在崇祯皇帝仍是心有余悸,万一打输了怎么办,那历史的罪人可就成朕了,自己虽然不在乎这个时代文人的想法,却也决不能成为民族罪人。

    这个年头就是如此,你赢了你就是老大,随你怎么说,可你若是输了,自然一万个不是全都背在你的身上。

    这场战斗打胜了,崇祯皇帝说是御驾亲征,可实际上到那头干了点儿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无非还是和上次一样当吉祥物,喊两句话而已。

    可奇怪的是,自己往那一站,周围将士全都紧张的要命,自己喊出几句话,将士全都是热血沸腾的要命,难不成这就是皇帝身份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天,崇祯皇帝正在皇宫里瞎转悠,出了上次疯汉的事以后,身后便总是跟着一批御马监太监和大内侍卫。

    这个崇祯皇帝也觉得非常有必要,上次就是因为自己嫌这些人烦,才差点成了那狗娘养的刺客刀下亡魂,再出一次意外,保不齐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崇祯皇帝正在看花,心道真是天色好花也美,正悠然自得的哼了几句小曲,皇帝心情不错,后头太监和侍卫们的心情自然也就跟着好起来。

    “参见皇上。”

    正这时,崇祯皇帝听到一连串莺莺燕燕的问好声,先是习惯性的点头,后又觉得声音蛮哈搜听,抬起头瞧见三个宫女小心翼翼离开的身影,当即鬼使神差的叫住了她们。

    听到皇帝召唤,三个宫女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转身跪到地上,后头跟着的李春也不明白皇帝这是要干什么,难不成这几个奴婢有问题

    正在李春胡思乱想的时候,却见崇祯皇帝笑眯眯的弯腰下去,用右手将中间那宫女的下巴支起来,温言问道:

    “多大了,来自哪里,入宫多久了”

    那宫女看样子年岁不是很大,因为第一次面对皇帝而紧张异常,说话都有些结巴,头也不敢抬的道:“回皇上,奴婢是绍兴人,今年十九岁,入宫两年了。”

    “哦,十九岁啊,苏杭人,的确是长得眉清目秀的。”

    崇祯皇帝点点头,觉得不错,起身咳咳两声,正色跟李春说道:“你把她们三个安排到东偏殿去,洗干净,换上一身光亮点的衣裳,吃饱喝足了等朕晚上再去...咳咳...明白




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儿的崇祯
    “爽,真特娘的爽。”

    崇祯皇帝今日起了个大早,伸了伸懒腰,看着身旁仍然对自己又敬又怕的这三个宫女,哈哈大笑两声,心道来大明三年了,这才第一次享受到皇帝该有的生活乐趣。

    别怕,朕既然要了你们,就断然不会扔下不管,会负责的。”说完,崇祯皇帝叫来在外头侍立一宿的李春,先是正色问道:

    “此三女在宫外可有甚么亲人或相好的,家人要安排好的吃住,款待上,至于相好的...”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叹口气道:“就给些银子送她出宫好生团聚,朕也不好勉强。”

    听到这话,费娥显然是有些意动。

    李春连忙上前几步吸引住崇祯皇帝的注意,媚笑说道:“陛下放心,小的已经差人打听过了,她们三个家属都在来京的路上,小的断不会亏待了他们,至于相好的,那都是根本没有。”

    “真的没有”崇祯皇帝对宫女的选拔标准也知晓,随口一问。

    这一问倒是让李春和费娥都紧张起来,不待李春说出甚么话来,崇祯皇帝看见费娥似乎欲言又止,便上前盯着她问道:

    “你有甚么话就和朕说,朕会替你做主!”

    “回...回皇上...”费娥正要说出甚么,见到后头李春疯狂挤眉弄眼,她想了想摇头说道:“奴婢无话可说,陛下宠幸奴婢,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崇祯皇帝回头看了一眼李春,见这小子仍是一副媚笑,这才狐疑的点点头,想起什么正待在问,这时候却有一个御马监太监慌张跑来,低声说道:

    “皇上,懿安皇后那边儿有请。”

    “这会儿皇嫂请朕干什么”

    崇祯皇帝自语几句,见天色还早,便没急着去前殿等待群臣上朝,心道去看看也无妨,自己这位皇嫂三年了也没说超过十句话,总归是不好。

    不多时,崇祯皇帝来到寝宫外头,挥手示意身后众人退下,这才是小心几步走进宫内,见张嫣正抱着自己那两岁不到的第八皇子朱慈灼,心情顿时不错,遂笑着问道:

    “这一大早的唤朕过来,倒是有劳皇嫂挂记了。”【¥ #!最快更新】

    说完,崇祯皇帝大着胆子开始打量自己这位皇嫂,心下有些飘飘然,从前一是忙着保命,二是心中有所忌讳,一直刻意躲避,从没仔细瞧过。

    这历史上五大艳后之一果真名不虚传,张嫣今年虽然已经四十的年纪,但却仍然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不知为何,崇祯老是觉得,自己这位皇嫂身上比周后和袁妃都多出一种吸引人的气质。

    张嫣却没急着说话,命宫女将朱慈灼带到宫外玩耍,这才板着脸问道:“皇帝可知道哀家命宫女唤你前来所为何事”

    崇祯皇帝想了想,笑着打趣道:“想必是皇嫂挂念臣弟,想找人说说话,或是慈灼那小子又不老实,惹得皇嫂生气。”

    说着,崇祯皇帝朝外头正在玩耍的朱慈灼看去,说道:“臣弟还是去叫周氏来,好生管管这家伙。”

    “糊涂!”张嫣一脸恨铁不成钢,摇头叹息说道:“皇帝昨夜身在何处”

    听见这话,崇祯皇帝脸上一呆,这才发现自己这便宜皇嫂是管起自己的事儿来了,脸色当即一沉,问道:

    “皇嫂问这话,是甚么意思”

    强自打起精神,张嫣也是语重心长的说道:“皇帝如今肩扛大明社稷,可万万不能听信那些信口谄媚的小人之言,需得克谨自身,切勿贪恋美色,荒废了国事!”

    “呃...皇嫂你这...”

    崇祯皇帝一脸懵,自己特娘的这不就是来了个愉快的三p么,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身为皇帝,这种事儿还算得上甚么大事不成,居然把自己这一年到头说不上几句话的皇嫂都惊动了。

    感情一大清早叫自己来,就是专门为了这事数落自己一顿的

    自打穿越过来,崇祯皇帝杀的人头滚滚,在朝堂上崇祯皇帝一向都是令人畏惧,更是没有任何人敢忤逆,这第一次遭人数落,心下顿时有点接受不了。

    &nb



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
    “皇...皇上,这地方官员上奏,总还是把话往严重了说...”蒋德璟自打任了这内阁首辅,性子和从前大不一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从前干御史和言官那阵子,蒋德璟可以说是现如今朝堂之中最接近海瑞的那个,相当于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去年的超会上,这家伙可把崇祯骂成狗血淋头。

    若不是这家伙真正在为国朝考虑,崇祯皇帝这小暴脾气,早把他一撸到底顺便来个诛九族什么的了。

    可是现如今蒋德璟在暖阁说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在安慰崇祯皇帝,周围冯铨也是有些惊奇的看向这边,心道这家伙难不成换心性了,还是以前都是装出来的。

    想归这么想,换了他,也还是会这么说。

    冯铨也是上前嘿嘿笑着说道:“皇上毋需惊扰,这等小乱,地方上说平定也给就平定了。”

    听见蒋德璟的话,崇祯心底有些欣慰,心道这厮总算是会说两句好听的了,不过心情却并未因此变好。

    冯铨说完,崇祯才是冷笑几声,反问道:“朕什么时候受到惊扰了,再说这也不是小乱子了吧,全国的勋戚集体跟朕不对付。”

    冯铨看崇祯脸中带有杀气,一下子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认错,却是一个字也不再再说。

    蒋德璟连忙出来当和事佬,说道:“冯阁老是好心说错了话,皇上吉人自有天相,乃是天命之子,这等不大不小的乱子,地方上用不多久时日也就平定了。”

    朕还真是天命之子,自打穿越过来就没赶上过一件好事儿!

    忙活了三年,好不容易让形势好看了点,没等高兴几天,三王之乱一下子演变成多王乱国了,就连一些远得没边儿的勋戚们也跟着出来凑热闹。

    在崇祯看来,他们凑的这是热闹么,那是上赶着来找死!

    看起来好像全天下都用尽了法子让大明玩完,可是朕偏偏还就穿越到朱由检的身上,皇帝不是白做的,大明玩完了,自己也就玩完了。

    自己是后世的人,东林党那些正人君子们历史上真正的丑恶嘴脸再明白不过,对于复社等各种团体自己不遗余力的打击,还有对于商税,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就是为了让这帮卖国之人老实点。

    可是崇祯怎么就想不通,到底是什么,让这帮子各个阶层的人,平时甚至互相明争暗斗的人,在卖国这种事儿竟然上如此的步调一致,甚至可以说是前仆后继。

    最开始崇祯觉得是利益趋势,现在他明白了,这帮人就是骨头贱,想跪着做奴才,不想站起来堂堂正正的做人。

    其实想一想,崇祯皇帝觉得自己挺冤的。

    明面上看来,自己狠狠“屠杀”一波所谓的清正人士,在民间把复社和他们的书院一棍子全部打死,但是那都是为了什么,说白了都是形势所迫,为了保命!

    可是实际上相对于东南或者说江南之地东林党徒的根基说来,自己干的这些还能算得上是什么事儿

    蒋德璟来的前一天晚上,三厂一卫的密奏就分批次呈到了暖阁,从那个时候崇祯心底就在寻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说起来这帮人也真是蠢的可以,怪不得历史上被鞑清一个一个的往死了收拾。【#… #最快更新】

    说是造反,那你起码得有个统一的领导吧,他们没有,东南和江南各处到处都是各种称帝的王爷,一个个吹的天花乱坠,连朱常淓都算不上其中最正统的那个。

    朱常淓也是,鞑清还没有勾搭上,就先把自己所谓联虏复国的消息散的到处都是,这不是蠢是什么,对,这是蠢到家了。

    崇祯冷哼几声,仍是阴沉着脸说道:

    “哼,这不乱还好,一乱起来,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蹦出来了。”说着,崇祯皇帝忽地冷笑几声,又道:

    “



第三百七十七章:内阁大学士李建泰
    反正说来说去,崇祯皇帝今儿算是打定了主意,铁定要让孔府那帮吃里扒外的软货吃不了兜着走。

    现任的衍圣公是孔胤植,历史上鞑清入关之后,就连中原大地上许多百姓都没打算接受鞑清统治,这货却忙不迭的带着曲阜孔府给鞑清小皇帝顺治进了一封顺表。

    正是在这篇文章之中,孔衍植将自己满腹经纶都用于阿谀奉承之上,极力歌颂鞑清小皇帝顺治的伟大。

    甚么“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云云此类满篇都是。

    不仅如此,孔衍植还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

    崇祯皇帝想想就起不打一处来,这就死去之后的人有灵魂,看着生前器重之人对着你的尸体向新主子谄媚,全特么是屁话。

    鞑清杀的人还少

    历史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这话虽然是孙之獬那个龟儿子提出来的,可是鞑清在推广过程中杀起无辜汉民来,那可是毫不手软,可曾见这孔府仗义执言了。

    仗义执言没见着,鞑清在这边杀人,孔府却在那头歌功颂德,这一整个府的龟孙子,留着甚么用!

    这一笔笔的帐,崇祯皇帝全都记在心里。

    前三年没处理你一是忙着保命,不敢让事情闹大,现在反正南边儿已经乱成一锅糊粥了,大不了也就是更乱,朕还不信再乱能乱到甚么地步。

    照孔胤植这么说,鞑清真是仁德得不得了,那些汉人全都是自己羞愧自尽的,鞑清那是一个人都没杀,太太平平取得了天下,那小皇帝顺治比也自己不知道圣明了千百倍去。

    历史上的崇祯处置不了你,现在朕来了,凭什么还让你这狗娘养的这么跳

    自打开国之初就有南北榜,哪怕洪武皇帝杀得人头滚滚,那该跳也还是跳,哪怕是一个区区的秀才,都他娘的有人上赶着有人把土地投到他们的名下。

    为的是什么,不就是避税

    后世的人常说“穷酸”秀才,可那是鞑清的秀才,咱大明的秀才们虽然算不上富得流油,好歹也比泥腿子们强的多!

    自从魏忠贤没了之后,矿监也撤了,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土地上面的赋税根本就没多少能收得上来的。

    这也是崇祯皇帝直接下诏免赋和除三饷的一个原因,反正崇祯十六年江南几省的茶税统共就不到十两银子,干脆就拿来收买人心算了。

    老子穿越过来以后,每天都得提心吊胆的活着,敢问历史上除了自己哪个皇帝活的有自己这么累

    现在好了,无论剿贼还是御虏的局面都已经好上不少,可以说稳定下来,可是半个月不到的功夫,又被这些别有用心之人搞得大半个国家都乱了套!

    各处本来养猪的勋戚们一个个都被这些文人们忽悠得不轻,开始你争我抢的称帝建国,说白了这些本来被当成猪养的勋戚们哪有甚么大志向

    还不是读书人虚荣心和一些武夫的野心在作祟,想当个甚么开国功臣。

    当天无论朝廷上如何争论,最后的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崇祯皇帝带着几万大军又上路了,这次是去自己地盘,直奔着山东曲阜县。

    这次出京的部队还是上次那些,只不过城防军原样留在京城,崇祯皇帝调来西北大营的两万新军,还有白杆军、新戚家军等各支入京援剿的官军一同前去。

    说起来,对于这次出京,崇祯皇帝也是满心期待。

    前两次都是迫于形势,带着干不过就挂歪脖子树的心思去玩命,这次挺



第三百七十八章:恩与威
    说起李建泰这个人,崇祯皇帝印象中,自己前任对他还算是满心期待。

    这家伙三年前带京营兵出去的时候,那也是拍着胸脯说是要和流贼死战,历史上那位把能给出去的全都给了,可是一眨眼,还没和流贼干上,他却先把自家的县城拿下来,搞了一出荒唐闹剧。

    此后,这家伙也是大顺来了投大顺,官军来了投官军的主,虽说能力还有一些,可这种过于“机灵”之人,留着也是没甚么用处。
1...102103104105106...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