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说到这里,后头吕威带着一队永平府的官军,推着几辆马车上前,撩起一看,赫然是吴襄和陈圆圆等人。
城头的吴三桂即便早已下定决心同家人决裂,但看到此情此景,也还是身子一颤,下意识按住城砖。
口中喃喃道:“爹...圆圆...我,我......”
不过他听见胡国柱下面喊出来的话,眼中尚存的一丝温情转瞬消失,变成深深的嫉恨之颜。
“这狗贼为了自己的一身利益,便是要将大家的性命全都搭进去,这是何等的狼子野心!”
胡国柱骑在马上,用手指向关外宁远方向,破口喊道:“你们想想,若是等那多尔衮入了关,或是你们卷铺盖跟他跑到关外,不就是那些鞑虏的奴才了”
“这些鞑虏全是小肚鸡肠之人,咱们宁远旧部早于他们是不共戴天,又岂能善待于你”
“你们还在京内的亲旧,即便圣上皇恩浩荡,不加追究,可他们又如何能挺起胸膛做人,有一个做了二鞑子的儿女,你们的父母又岂能苟活于世!”
胡国柱朝后方崇祯屹立的元戎车方向拱了拱手,喊道:
“我大明,乃煌煌天朝也,圣上御驾亲征,屡获大捷,西北剿匪之事同样节节胜利,闯贼时日无多,收复山海关更是一朝天命所在!”
“兄弟们,不要再为这吴三桂卖命了,你们不值得!我们日后还要跟着陛下打出关去,收复全辽!”
这话落地,城头七卫十关口的吴军全是议论纷纷,吴三桂面色惊恐,方才他的喊话全都被胡国柱这大嗓门盖过去,此时又赶紧道:
“你们不要听信了这叛贼的话,长久以来,他便是披着一副忠义之皮,若朝廷真正厚待家人,又岂能以此相要”
不过他的话,在接下来
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
“呦呵,长本事了,敢冲撞本将,知道是多大的罪名吗”
柏继祖起初听见有人和自己抬杠,还有些意外,见到不过是个小小的千总后,却忍不住笑了出来,道:
“爵爷有军令在先,擅自离城,便是脱逃,本将自然可以将他们就地正法,有疑问吗”
其实这话说的没错,这柏继祖原本就是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得力部下,如今虽然在吴三桂手下做事,但毕竟他才是守城的参将,如何决断也还是他说了算。
“千总,算了吧。”
原先那几个兵士此时也觉得是自己太毛躁,虽然心中痛恨,但也无话可说,自己和人家堂堂的参将怎么斗。
“不行,你们也是本官的弟兄,无缘无故被杀了一个,这口气怎么能咽下,我要去找吴三桂理论!”
这千总也不想在柏继祖的地盘和他多说,直接向前用身子撞开柏继祖,看方向是朝主关城去了。
“将军,怎么办,他要去找爵爷。”
“找爵爷又能如何,私自脱逃,他还有理了”柏继祖冷哼一声,毫不在意。
不过看着这千总的背影,他又转念一想,这厮看现在是这么说,到了爵爷那儿添油加醋的,能怎么说谁又知道。
况且这是自己的地盘,让他为所欲为岂不是威严尽丧,日后又如何统兵打仗,到了关外,会不会那些辫子贼被小瞧了自己的本领,任低了军职。
想到这里,柏继祖从亲兵手上接过弓,张弓搭箭对准了那千总的背影,嘴角微微一咧,心道叫你和本将作对,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在他手中箭簇即将离弦而去的前一刻,一个人影忽然扑了上来,却见是方才那个带头要出去的吴军兵士。
他紧紧抱住柏继祖的身子,柏继祖也是横遭变故,惊怒交加,早就没了任何理智,猛地一甩就将这兵士甩到一边。
他“噌”地一声抽出刀,指向这阻拦自己的兵士,气急败坏地道:“妈了个巴子,本将都没婆娘,想跑出去见自己婆娘下辈子去吧!”
言罢,柏继祖挥刀子向前一砍,鲜红地血液从兵士脖颈之间涌了出来,周围吴军更是瞪大了眼睛,轰的一下议论开了。
由于方才兵士的阻拦,那千总逃过一劫,箭簇不偏不倚地从他左侧脸颊旁边射过去。
此时他心有余悸的他回过头去,刚好见到了柏继祖甩开那兵士,继而一刀将其砍死的一幕。
这个时候,那些亲兵纷纷上前,将正要逃走的千总押到柏继祖面前,拳打脚踢以后,很快他便浑身伤痕累累。
柏继祖上前推开一名亲兵,一边朝这千总身上踹,一边骂道:“你不是要告本将吗叫你告,叫你告!”
踹了几脚,柏继祖仍觉得不出气,拿过刀用刀柄狠狠怼到这千总后背上,直怼得他不断咳出鲜血。
那千总虽伤痕累累,犹自张着血口骂道:“老狗,大明养你千日,不思报恩,竟然想投靠异族满虏,谋害忠良,何其可诛!”
“早年高总镇待你何等厚恩,而今你竟思谋归附国贼,投奔满虏,真是忘恩负义至极。”
“弟兄们都知高总镇忍辱负重,对那吴贼面亲和善,全然为了朝廷大计,可你却彻底薄待了他的恩情,就连大家想见到失散已久的亲人你都横加阻拦。”
“柏继祖,你还是人吗你九泉之下如何面对自己的祖宗,你会不得好死!”
不等柏继祖答话,却是从后面横空蹦出一个“好”字。
东翼城内吴军兵将纷纷回头,却见是一个极其熟悉之人,披挂着朝廷的总兵官衣甲,左手拖着一口钢刀,但此人却披头散发,看上去倒有一番别样威严。
来的除了在城中隐忍多日的定西伯唐通之外还有谁,他自从与那兵士谈话听了东翼城是高第旧部在守的消息,便直接赶到这边。
路上遇到不少吴军巡卫兵马,但这些人多是来回跑动,鲜少有注意到一个披头散发的乞丐,换了衣甲以后他便正巧赶上这出好戏。
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就好像这些吴军兵士的主心骨,很快就有尚忠于高第的旧部认出唐通,指着喊道:
“是定西伯
第四百七十二章:入关
此时的山海主关城之前,朝廷大军漫山遍野都是,正在呈一个“v”字形朝关城逼近,最排头的队伍便是胡国柱率领的八千关宁降兵。
这些人,实际上有很多都是关上守卫吴军的兄弟和亲旧,见到这些熟悉的面孔,不少本就是心中动摇的吴军兵士,更是不自觉的放低了刀枪。
“爵爷,柏继祖在东翼城归降朝廷了!”
吴三桂正为如何挽回军心而焦头烂额,却又忽然听见这么一道声响,赶紧回头不可置信地喊道:
“你说什么,就连他都归顺朝廷了!”
在吴三桂的印象里,柏继祖这个人虽然不可信,但是与自己同样是走投无路,只有降清一途,这才是他让柏继祖把守东翼城如此重要城关的原因。
东西两翼城,一个是吴三桂的亲信郭壮图在守,一个是这柏继祖在守。
前者不必多说,那是长期跟随吴三桂的亲信,还是女婿,可是吴三桂自忖后者也不会有任何背叛他的理由。
“消息属实柏继祖归顺朝廷,那不是嫌自己死的晚吗,你可不要妖言惑众!”
吴三桂怎么都想不明白,胡国柱起码还有些缘由,但这柏继祖除非脑子被门挤了,不然怎么都不会做出这等背叛自己的蠢事来。
那报信的兵士没想到吴三桂在这种焦急的态势下居然还能觉察出端倪,根本没准备什么,一下无话可说。
他吞吞吐吐半天,眼神猛地一变,便是从怀中掏出一把利刃朝吴三桂刺去。
“卖国贼,看刀!”
“嘶——”
吴三桂倒吸了一口凉气,但毕竟在辽东征战多年,这点反应速度还是有的,一把攥住这传信兵士的手,稍一用力,那兵士吃痛便不得不松开手中短刃。
吴三桂一脚将他踹下去,夏国相观察半天,早见到这兵士用来刺杀吴三桂的刀是唐通的佩刀,面上看着毫无波动,但心里早就是热锅上的蚂蚁。
此时他逮住机会赶紧上前按住那兵士,讨好似的问了句该拿他怎么办,吴三桂也没有丝毫怀疑,情急吼道:
“国相,把他押下去严刑拷问,若是不说,就直接杀了!”
“爵爷放心,我亲自去办!”
夏国相心中大定,点点头,在吴三桂注目下,有些慌乱的押着还在不断挣扎的兵士转身就走。
见到夏国相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样子,吴三桂倒也没多想,只觉得有些疑惑,不过他对夏国相还是最为信任的。
“爵爷,唐通在东翼城杀了柏将军,竖起朝廷旗帜,整个东翼城还有三卫城,都跟着哗变了!”
“爵爷,西翼城周围的两卫城竖起朝廷旗帜,叛军正在围攻西翼城,郭将军不敌,请求增援!”
忽然间,数个令兵飞奔而来,说出了令吴三桂更加不可置信的消息,他连忙询问:
“唐通不是死了吗夏国相,夏国相呢!”
得到令兵肯定的眼神之后,吴三桂瞪大了眼睛,又从接下来几个令兵口中得知同样的消息,他立即向周围各卫城关口环视。
只见这个时候,朝廷还没打过来,甚至还没到箭支和三眼铳的射击范围内,七个卫城就已经降了五个,十个关隘有两个竖起朝廷大旗,余下的也不说是全部稳定。
许久没听见夏国相回音的吴三桂,朝下面一看,见夏国相的那些亲兵早已散了大半,他心中有些意识到什么,赶紧捡起地上那个兵士用来刺杀的短刃。
见短刃上刻印的“唐”字,吴三桂猛地瞪大了眼睛:“唐通果真还活着,夏国相到底背叛了本爵爷多久!”
“爵爷,爵爷,郭壮图归顺朝廷了!”
正这个时候,又一天塌地陷的消息传来,方才还跟自己出谋划策的郭壮图,竟然也背叛了自己。
吴三桂睁开了血红的双眼,他就知道,自己根本什么人都不能相信,因为什么人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根本不可信。
那多尔衮早说了会支援,可是到现在了人呢,还不见一个,吴三桂看了一眼依旧风平浪静的关外,彻底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喊道:
“集结关宁铁骑
跨年了(免费)
再有两个小时,就是崭新的2019了。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每一年,我们的生活都在悄然变化,这包含各个方面,今天石头就只说书的事。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更扫明,没想到这本书会有如今的成绩。
首订一千,三江、首强、限免.....
这些都是石头从前只能羡慕而绝不可能登上的推荐,但是在今年,石头全都上了,说实话,石头已经很满足了,做人不能贪得无厌,石头从没有别人一步登天的运气,当然也没有那个水平,所以只能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走出来。
这全都要仰仗各位书友长期以来的鼎力相
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战
清军开始拔营,并且以阿济格为主将,分出两万左右身穿正白旗全身铠的满洲骑兵率先朝山海关进发。
这些满洲兵挥舞着虎头大刀,正个个鬼哭狼嚎着向关内冲锋,另一头的明军,也已经在英国公张世泽指挥下开始对山海关发起最后的总攻。
“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无数明军组成严整的队列,他们举着手中刀枪,在各个总兵、参将的率领下整齐前进。
与此同时,后方炮手也开始调转炮口,开始七手八脚整箱整箱的运送铅弹和火器。
在崇祯皇帝看来,自己促成这一幕又和历史上大顺军东征山海关何其相似
只不过现如今东征的变成自己,而不是李自成,漫山遍野的不再是大顺军,是自己统率下的大明军队。
自己不是李自成,当然也不是历史上的崇祯,我还是那个我,绝不会让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就算今天朕要自己上一次战场,就算今天朕要亲手杀敌,那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仗。
当然,长久来看,这山海关还只是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日后肯定也是要迈向关外,让大明的旌旗重新飘荡在辽左之地,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崇祯皇帝嘴里有节奏的的呢喃着什么,忽然听见探马回报的消息,却又是忘记了好不容易记起的节奏,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吴三桂何其凄惨,非要和朕作对,如今可真成了孤家寡人,就连三个女婿都已经全都投降了朕,啧啧啧。”
方才探马回禀的消息,正是夏国相得知唐通刺杀吴三桂不成,遂率至少一半关宁军临阵起义,归附朝廷的事情。
胡国柱能晓明大义,归顺自己,这就已经让崇祯心中惊讶不已,夏国相的向背,更让崇祯觉得震撼。
印象中,历史上的夏国相是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文武之才,最后却没能成就大事的典型。
这次他投降自己,已是和历史上的轨迹脱离开来,崇祯很期待,这个历史上的文武全才,究竟能不能成为自己手下的名将
顺带着,那兵士也把吴三桂最后一个女婿郭壮图归顺的话传了回来,这听得周围不少人都是哄然大笑。
说来也是,能让吴三桂选为女婿的,肯定各有各的本领,虽然胡国柱投降的一波三折,但最后也还是选择了朝廷。
如今他们继胡国柱之后全都投靠朝廷,这不正说明如今大明在圣明君主统治下的蒸蒸日上吗。
山海关并不只是一座城关,在徐达以及为数众多的名臣名将修缮下,这里早已成了一座联通长城的整体型要塞。
西门瓮城外又建了两座卫城,若是要进攻瓮城,继而攻打西门,就要先夺下这两座卫城。
加之山海关的地理优势,只要有一座卫城没能拿下来,想正面强攻就可以说难如登天。
西门外的地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土坑,多半都是吴军在得知朝廷大军即将到来之前布设的陷阱,看这样子,寻常行走都困难,更不要说攻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