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至于被授为前锋的抚宁卫指挥使、永平总兵张鼐,则是在昨夜寻到了本地支持官军的百姓带路,率部向东罗关城挺进。
他们永平本处的兵马立下了军令状,克期三日之内拿下东罗关城。
张鼐打了一辈子的仗,此前都是跟着李自成和官军打,现在又是跟着朝廷征剿山海关,其实心中也没太当回事,毕竟自己手下的兵马可不再是流贼了,是建制齐全,军饷充足的官兵。
这其中的精锐又是与自己归顺朝廷的老营兵,这些人都打了老仗,不比那吴三桂的嫡系关宁兵差。
实际上,从临榆县到东罗城之间只有几里的距离,张鼐率部连夜出发,在本地百姓带路之下速度更快,天亮前就赶到城外的小树林。
看着对方城头晃动的灯笼,张鼐心中估算了一下时间,说道:“这个时候,想必后方大营的通州各地兵马也是出发了,顺子,你在城内的
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国柱的抉择
深夜时分,四下寂静,除了一些披着黑色盔甲的吴军兵士到处巡防,各个城门也多了不少拿着简单武器的民壮。
一个民壮持着发到手的制式长枪,看了看这枪身居然还是木制的,本就被强抓来的民壮神色更是鄙夷。
这吴军真是狗急跳墙了,逼迫百姓为他们效力,自己兄弟就是官军,等官军入城了,有这些卖国贼好看。
不过想想,此时张总兵的队伍应该是到了城外,不过方才自己四处张望,怎么全然不见丝毫动静。
官军没到,还是隐藏的太深就连自己这个知道内情的人都看不见
想到这里,他又仔细的朝外面的地方看了两眼,这次却突然见到几团明火在黑暗中摇曳,就像大海上的孤舟那样显眼。
西罗城本就不大,负责戍卫此处城防的民壮有不少人都已见到,不过他们都是打算出城归附官军的百姓。
见到暗号,这些人开始集中到一起互相询问,按照事先说好的,见到暗号就要开城,不过他们见到暗号,吴军又不是瞎子,同样看到。
不少吴军兵士指着外头星星点点的火光,有些奇怪,若官军来了,那该是大批火光直接攻城才是,是不是外头来了商队。
这东西两罗城作为通行山海关的必经之路,平日经过的商队自是大把,有时夜里也常人来人往。
远处商队打着几个火把,来回运送货物的时候,远远看上去就是这副样子。
“去看看运的什么货,要是粮食布匹什么的就直接扣下来,给兄弟们吃用,这个时候敢抢运的,估摸着还是曹家!”
守卫东城们的吴军百总指了指前方若隐若现的火光,朝身侧几名把总道,说完这百总还轻蔑的笑了几声。
“这些商人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运货,两军交战,你死我活,他们竟还想着赚银子,真是不怕死。”
听见这话,一个把总笑着道:“这些商人哪里会顾及其它,他们眼中之看得见白花花的银子。”
“上次三屯营朝廷和清军打的时候,那曹家先是连续不断的向清军运送衣甲和白米,战败之后又向他们高价出售了不少马匹,不然那多尔衮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跑出了关外。”
几个人都是面色吃惊,那个时候还有手段把马匹从关外运到鞑子败军手上,这曹家不怪乎能成如今北地最大的粮米商,能量该是不小。
旁边另外一个把总闻言冷哼一声,接道:
“这事儿前一阵子都传开了,都说那曹三喜也是如今的能人,也是个胆子极大的赌徒,押宝从来没押错过。上次他向清军运输粮草算是头一遭站错了队,就不怕朝廷处置他”
“曹家可不是那些晋商能比,凡是稍大一些的城镇,哪个没有他曹家的粮米铺子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哟!”
见这几个人聊的火热,都忘了查看外面军情,百总虽然也不信官军会来的这么快,但还是出面正色打断道:
“都仔细瞧着点,要是官军破了城,你我可都没命!”
正当这几人点点头打算仔细看看的时候,却忽然从远处跑来一个传令兵,却是来自镇守府的军令到了。
“胡镇守军令,西门城外出现大批官军,东门只留三百人,壮丁不动,余者速速支援!”
“什么,官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这千总有些吃惊,顾不得再多说些什么,留下两个把总象征性的守卫东门,赶紧带着大部分的吴军支援过去。
奉命守卫东罗关城的,是吴三桂手下悍将胡国柱,此时他看着点城外虽鼓点整齐前进的官军,紧紧握住手中佩刀。
由于是夜晚,一时看不清官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只是见到城外到处火光,还有不少骑兵拿着灯笼晃动,想必人数不会比自己这边守军少了。
东罗城的守军很有限,只有五千多人,胡国柱
第四百六十五章:劝降
在张鼐的计划里面,即便是内应不开门,对方见吕威进攻东门,在西门也不会有所防备,到时候派出敢死队拼命打开城门,只要城门一开,自己率其余大部冲进去就是了。
一少部分人的牺牲,正是为了全局胜利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以往大顺军在与官军战斗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只不过这东罗城的吴军守兵看来真的不多,西门刚刚打起来,外头埋伏着的撼山营就见城头上不少吴军开始哗啦啦的调防。
没多久,东面的城门忽然从里面被人推开,外面罩着布衣的撼山营兵士在营官姜朗华率领下鱼贯而入,沿途竟是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城头剩下那几百个吴军兵士非常分散,等他们看见突然出现的大股兵马涌进城中时,任何的抵抗实际上已经苍白无力,城门开的太快,根本来不及了。
这个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扔下兵器跑回家去蹲着,祈祷官军进城后不会注意到自己。
外头等待的张鼐接到的第一个消息,竟然是撼山营未费吹灰之力便已经攻破了西门并且占据了半个城关。
按张鼐想的,皇上用叛军组建这个营,基本也是和大顺的流民营炮灰的作用一样,但是他没想到,这支败军组成的部队战斗力却和大顺的流民营全然不同。
据那撼山营兵士所说,城中民壮主动打开城门,继而尽皆归附,吴军多半也是没有任何抵抗。
就连张鼐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好,民壮们见到了朝廷官军,在城内纷纷鼓噪投降,就连吴军兵士大多数也是不做抵抗,要么跑回家中,要么就地跪地请降。
等张鼐带着大军进入城中的时候,一万多人行动起来,不管如何的谨慎,也是声势浩大。
起初张鼐还担心是胡国柱唱的空城计,所以才谨慎有加,后来到了镇守府才发现,特么居然就连这里的人都跑光了,朝廷毕竟是朝廷,人心所向啊。
官军大批从东门入城,动静太大了,想不被人发现是不可能的,何况东罗关本就不大,消息更马上传遍了东城。
东门洞开之后,城墙上的吴军第一时间就已经是发现,除了大部分投降逃跑的和少部分阻止起无力抵抗的,还是有人赶紧跑向西门传信。
官军已经占据的半个城关都是在大喊大叫,百姓们虽然听说了官军的仁义之名,但不免还是很害怕,大部分缩在家中不敢外出。
地主和豪绅们则是心中有鬼,他们往往都和吴三桂藕断丝连,一旦朝廷追查下去,势必要最宗族有所牵连。
听说了前面临榆豪绅被清洗一番,虽然不甘心,但眼下就连吴军都已经溃败投降,他们也就只能开始在家钻地窖或者跪地求神佛保佑,其余的更是什么都做不了。
不过无论怎么做,刚入城的官军虽然现在还对他们没有动作,不久的将来迟早也要有所动作,到底如何选择还是个难题。
城内轰鸣如雷的官军脚步声渐渐朝西门方向汇集,张鼐骑着马来到西门前不远的街道上。
他将手抬到半空中,本打算一声令下,就此结束了这场滑稽的战斗,却发现这里的吴军兵士并未直接开打,反而都怔怔看着上头的胡国柱,就像没见到自己和身后的队伍一样。
这个时候的天气按常理来说,已经不是很寒冷,但张鼐即便盔甲之中加增有毛毡的内衬,依旧是感觉到有些寒意。
胡国柱老大个男人,竟然在城头就直接哭喊得撕心裂肺,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张鼐来到永平之后常听人提起吴三桂手下胡国柱、夏国相二人的勇悍和韬略,对胡国柱这种反应感到不可思议。
不仅如此,张鼐甚至不信上头跪着的就是胡国柱本人,仔细看过确认以后更觉得奇怪,遂细问起来。
据下面兵士所说,是吕威搬出了胡国柱的父母和妻儿在劝降,并且看现在这个样子,胡国柱显然十分动摇,已经离放弃抵抗不远了。
骑在马上的张鼐面色动容,吩
第四百六十六章:慑服
“大人,方才西侧小门和东侧都有吴军的快马出城,应该是求援去了,这胡国柱是不是在演戏,拖延时间,好等待援军”
参将刘寿光来到旁边,低声禀报。
听见这话,张鼐接过他手中递来的千里镜,先是看了一眼这新奇的玩意,才是将眼睛探过去仔细朝城头去看,神色不动的回答道:
“糊涂,若你是这城内叛军,外头拿着家人招降,你能不能再演戏,而且当众演成这副模样”
“更何况圣上曾说过,如今怕的就是他吴三桂在山海关龟缩不出,咱们打的就是援军。”
张鼐说完继续观察一小会,又顺口问道:“城中各处控制得如何了,到时候不要后院起火。皇上来之前,城中要全部都控制在咱们永平官军的手里。”
“东罗关各处城门都已紧闭,南门,北门都有零星的抵抗,还有些大户联合了吴军的残兵败将想要反攻,不过都已被末将平定,牢牢控制在咱们手中。”
听见刘寿光的回答,张鼐叹了口气,继又问道:“那人可是胡国柱”
闻言,刘寿光抬头看过去,眯着眼睛观察一会儿,肯定的说道:“定是那胡国柱无疑,大人问这个干什么”
“没事,就是问问......”
张鼐神色黯淡下去,再次嘱咐各营不要轻举妄动,这才又将千里镜对准了西门城头上。
“儿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
当他看过去的时候,刚好听见已经来到城下的胡母在哭喊,神情又是动容,看来跪着的还真的是胡国柱啊。
虽是两军交战,但城头的吴军兵士都对胡国柱十分敬服,更无人敢加害胡母,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是低着头放下刀枪。
那个从东门赶过来支援的千总问完了情况,居然带人将城门打开,看那意思,是想要放胡国柱一家进城。
城下几个吴军千总互相聚到一起,此时胡国柱态度不明,所以他们要做两手准备,胡氏一家肯定不能动半分毫毛,也不能让官军害了他们。
这千总开了门之后,就招手让胡氏一家进城,外头的官军将领见了顿时紧张起来,要是这一家进城了,怕是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胡母念子心切,想都不想的就要上城找胡国柱说清楚,娥儿小丫头也是许久没见到父亲,拉着自己母亲就要进去。
眼见人质要被放走,城外的吕威考虑再三,还是挥手示意鸟铳手上前战列。
鸟铳手们虽然于心不忍,但毕竟军令如山,还是举起铳纷纷对准正在城门的胡氏一家背后,若有丝毫不对,便会一发排枪齐射过去。
胡母她们刚走了几步,就被胡父拦住,只见胡父冲她们摇摇头,与胡母说了几句话,胡母竟也是不再动弹一步,就站在城下喊着:
“你爹和我都没有受辱,官军待我们好好的,我们家在京郊有了地,娥儿也被送上学堂,这些都是朝廷出的钱,京城百姓日子过的好,为什么你非要和朝廷作对啊!”
胡国柱的发妻也是喊道:“是啊擎天,朝廷上对待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现今每月都有了抚恤,快投降吧,不然女儿还怎么见人哪!”
听到一家老小的话,看着他们央求自己投降朝廷,胡国柱彷如受到晴天霹雳一般。
和朝廷作对,他又何尝想与朝廷作对,可是吴三桂对自己可称仁义有加,自己就这么弃他而去,又怎么忍心。
“爹,娘,儿子...儿子...”
胡国柱哽咽着正要说出什么,却见母亲拉着自己妻女跪了下来,口中还不断哭喊着:
“儿啊,你是不是要我们全家都求你,你才肯归顺朝廷,你为何就这么犟呢,归顺朝廷和从贼,取舍之间分不清了”
后头吕威见了,也是有些放下心来,再一挥手,那些鸟铳手便全都放下手中火枪,但仍是心存警惕的紧紧握住。
胡父还不知道他们全家方才因为自己的几句话而逃过一劫,听到城上胡国柱两面为难的话语,显得很生气。
他冷哼一声,打断了胡母拽自己跪下来的手,指着城头的胡国柱当头骂道:
“跪什么,我胡三一世英名,乡亲父老都称我仁义,可没想到,却养出了这么一个死要从贼的孽子!”
&n
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
“南人素来体弱,就连他们的皇帝,都久居在深宫大院,整日燕窝鱼翅,真是羸弱不堪!”
“但是朕,可挥刃上马,亲领我八旗兵马,扬鞭断流,杀南人何止数百朕率我八旗铁骑挥师入关不过弹指一挥间,南人皇帝,可有朕这般文武两全!”
“这大明朝,就如百足之虫,死而未僵,朕今日就在这里与你们这些人说说,我大清代明乃是天命,天命不可违!”
看着率领朝廷大军远远过来的崇祯皇帝,胡国柱耳畔忽然回荡起昔日宁远城前,那老奴酋黄台吉的一番蔑视之言。
黄台吉当时身旁站着多尔衮、多铎等人,他们个个都是哈哈大笑,仿佛关内全都是群土鸡瓦狗。
当时,自己虽然心下气氛,但也为国朝无从辨起,毕竟那个时候关宁军的饷银已经许久未曾发放,全是本地百姓支撑才能守住。
更何况这黄台吉虽然可恨,但说的的确不错,大明皇帝自太祖、成祖和武宗以来,几乎没有再能骑马上阵的。
胡国柱甚至没见过时下这位皇帝,更别提对他有多少钦佩之情,当时的关宁军众将虽然恨得直咬牙,但居然无话可对。
现如今,胡国柱见到这位骑着高头大马亲来征剿山海关的大明皇帝,就像是见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朝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