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原因,自然是因为一成不变的钱粮。
地方很容易找,现在到处都是衰败的城镇和村庄,只要给百姓吃的和工钱,他们会携家带
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转败为胜
根据一些府县的公文所奏称,那些前来投奔的人中,有一些还是单独的女子,这就很是难办。
往常的流民当中,都是以单独男子或拖家带口为众,鲜少有如此多无亲无故的女子前来,她们大部分是寡妇和死了爹娘的女儿,安置非常困难。
永平知府唐世熊奏请,在滦州附近增设几堡,将这些女子安置在新建的堡内,并且由滦州出兵负责保护。
九边分民屯堡这个制度早就存在,时下来看,用于暂时安置这些女子,委实算是不错的选择。
崇祯皇帝当即首肯,批准在滦州附近建立屯堡,用于单独安置那些无亲无故的女子,避免她们受到外界滋扰。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让滦州守备负责这些新建屯堡的事宜,谁知道这些地方上的官兵,会做出什么让人后悔的事来。
崇祯叫了一名京师的禁军千总,将他外放为抚宁卫千户,率领一千多名禁军兵士,负责这些屯堡的防务,再由张鼐从抚宁卫调兵到周围统一布防。
相较于原本各地的官军,崇祯还是对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禁军更放心。
安排好了这些女子,正在大营内与众将领进军商议的崇祯,却见到前方山东军的大营内跑来一骑,说是又有一批流民前来投靠。
......
吴三桂在西罗城被破大约五日后收到消息,看着眼前这个从西罗城逃回来的把总,他却深深皱起了眉头。
这个把总说,朝廷至少有二十万人马,但是在战时却根本不讲什么章法,各部往往各自为战,就像萨尔浒之战那样,进军快慢速度全然不同。
吴三桂又问起朝廷有没有什么厉害的留着,那把总回答也很干脆,说朝廷有了一种新式的鸟枪。
这东西发射起来比火绳枪还快,威力巨大,而且不受天气影响,除此之外,还搬来了一大批火炮。
但是他说没见到红夷炮,大多数都是各处调来的城防铜铁炮,不过他见到了十几门身为将军炮,那些红夷炮估计是留着守北京城去了。
没等吴三桂说什么,外头又跑回来一个把总,他带来了刚从临榆城传回来的另一个消息。
朝廷军队在临榆一带被击溃,作为前锋的五千山东兵居然被自己全歼,而且那个叫牟文举的参将也战死了。
这把总话说的很激动,这些朝廷兵马的刀枪全都是崭新的,就算先被伪装成难民给突破了阵线,也硬生生砍倒了自己不少弟兄。
尤其是那个叫牟文举的参将,尤其顽强,一个人杀了二十几个,最后才被自己这边一拥而上砍成肉泥。
并且这把总还说了,朝廷盔甲也是新式刚发下去没几年的,后头据说还拉着不少红夷炮和新式火炮。
听到这个消息,本该高兴的吴三桂却异常沉默。
胡国柱站在一旁不吭声,就算是他脑筋这么简单的粗汉,也听出了些猫腻,这两个来一个脚前一个脚后来报信的,前后说法截然相反,那肯定是有问题。
一个说朝廷兵马松懈,各自为战,一个说朝廷兵马战斗力超强,建制完备,进退有序,上下都是崭新一体。
前者的说法,符合吴三桂对朝廷的一向了解,再者说了,红夷炮是重炮,守城拉上去都费劲,怎么可能拿出来野战。
况且朝廷禁军分发了新的鸟枪,这也是人人都知道的实际情况,可后面临榆那个说的,就有点夸张了。
照这么说来,朝廷兵马战斗力噌的一下上涨了一大截
五千人在被偷袭破阵的情况下,又是人数劣势,竟然能旗鼓相当的和自己关宁军杀个两败俱伤,怎么想都根本不可能。
在他的印象中,朝廷其余兵马全都是土包,也就九边的还有些战斗力,这次高杰和白广恩的宣大军还在山西和闯贼打,根本没来。
京军一向吃干饭不做事的,前些时日自己老爹还来信,说京军虽然改组成了禁军,但依旧还是被勋戚占了名额,战斗力高不到哪里去。
吴三桂虽然也想到自己老爹是被迫写的这封信,但毕竟如今掌管禁军的正是勋戚大头头英国公张世泽,这话倒是有几分可信度。
朝廷兵马怎么可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完全换了一副样子,吴三桂打心底也不肯相信这个结果。
&n
第四百五十八章:为公,也为私
崇祯皇帝一声令下,整个永平府都开始轰轰烈烈的拆、建行动。
拆除的是那些早已荒无人烟的村镇和民房,官民同心协力,在朝廷的支持下,修建出许多营房来给难民居住。
一些屯堡也开始动工,那些营房多是选址在州府县城周围地带,由于官兵驻扎较近,遇事也可以得到支援。
毕竟眼下这个年头可不太平,永平府本处的劫匪也不少,只是自打张鼐任了指挥使,原本几处较大的马帮和贼匪,由于曾与他是旧识,如今都被招安。
余下那些还在作乱的也大部分都被清剿一空,现在朝廷大军来到,各个衙门如有神助,更是开始到处搜捕劫匪。
皇帝此时就在永平,全府安平之日想必不远,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他们可以随处修建营房,不必非得在城池旁边修建的时候了。
崇祯二十年五月初七的这天,守城的关宁军士正在闲聊。
“把总去报捷也有多日,想必早就该回来,爵爷的赏赐也该到了,却为何现在人都没回来,赏赐也没看见就好像咱们根本没打了这个大捷的样子。”
这兵士说完,另一旁靠在墙上的兵士想了想,还是神秘兮兮地道:“我可是听说了消息,爵爷不信咱们能打赢,把总大人被抓起来,消息都封锁的严严实实。”
“既是封锁严实,那你又是如何得知”很快,就有一个兵士提出了疑问。
那人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又说道:“我表哥在做百总,他来信给我说,现在山海关内已是一片战火,原本那些高总兵和唐总兵的部下闹了几次事,差点就把关城给夺了下来,就连那唐通,也已经不知所综!”
一个把总走到旁边,正要阻止他们闲聊,听到这话却来了兴趣,插进来说道:“不会吧,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咱们临榆却什么都不知道”
“麻二,你要是敢骗人,当心老子打断了你的腿!”
那麻二见到把总来了,却也没什么说谎话的模样,反倒点头道:“我怎么敢说谎,我那表哥还说,现在关宁军内人心都散了,有传闻爵爷要投那些辫子兵做奴才去!”
“好家伙,我说怎么突然被朝廷围剿,却是这个原因,老子可不想带着家人到关外去做奴才。”
“这可怎么办”
“妈了个巴子,说的老子心里直犯怵,消息属实不,到底是真是假啊!”
“兄弟们可别忘了,咱们灭了朝廷前锋,那可是五千多条人命哪,要是投降,能行吗。”
正在说话间,一个兵士提着长枪跑来,却见到是在外头抚宁卫有亲旧的小六子,把总问了几句,只听小六子回答说道:
“哥几个,别打了,消息都传开了,吴三桂要投鞑子,山海关内的关宁军自己都打起来了,那些高总兵和唐总兵的部下也都闹起来了!”
这时候,麻二又是肯定地说道:
“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夏国相要投朝廷,不少兄弟都跟着反了,我在永平府的亲戚也说,朝廷正在安置流民!”
“据称是建了不少屯堡和营房,供给吃住,别打了,再打,死活不论,咱们可都要去关外做奴才去啦!”
这时候,那把总回头看了麻二一眼,问道:“麻二,你小子什么时候又在抚宁卫有亲戚了”
麻二腼腆的笑了笑,说道:“那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旧亲戚去了,不过消息的确属实,要是不对,脑袋叫把总大人摘了也无妨。”
这个时候,从另外一侧跑来几个把总,他们寻到这个把总,没成想说的竟也是这些事情。
这些流言蜚语不知怎么的,就在城内外传遍了,朝廷大建营房安置流民,而且各处相继开仓放粮,据说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户部还在从京师调粮过来。
不仅城中各处守军在谈论,城内的县衙和千总官厅内,各文武也都是谈的火热,这个时候众人心绪乱飞,早没了什么再打仗的心思。
朝廷可是正统,就连建奴都被击溃了,硬守肯定也守不住,一旦被破城,自己这些人可都是要被杀掉的贼首。
不过这守城千总韩能有些担忧,前几日自己还刚全歼了一支朝廷兵马,用的也是不可言语的下三滥的招数。
据说那支官军领头的还是个参将,杀了这么大的官儿,要是自己投降,真的能被原谅吗。
&
第四百五十九章:过临榆,降东罗
牟文绶并不知道,自己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官军的威风,更难能可贵的是,官军从西罗城一路打到临榆县之间的,几乎没怎么遇到抵抗,声势更足。
就像一六四四年大顺军北上时那样,一路上纷至沓来的都是屈膝投降,这也侧面严整了传闻的可靠性,在崇祯带领下的大明朝,威名已然是开始重新显露。
很多人面对如今的朝廷大军,就像曾经面对大顺军那样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力。
大顺军靠的是人数,崇祯靠的是他那御驾亲征连战连捷的战绩,靠的是各支官军对自己这个皇帝的真诚信服。
就算桀骜如那宣镇高杰,见了崇祯,一样口服心服的像只绵羊,全然见不到半分不敬之色。
这,就是人称的天威。
从万历末年开始,朝廷大军征剿就已经少有这种不打仗就见对方纷纷投降的情况了。
当然,这些人投降朝廷的说法,那可比历史上归附顺贼和鞑清好听多了,最常用的一种说法,就是弃暗投明。
崇祯觉得这话还挺押韵,弃暗投(大)明。
毕竟崇祯是正统的大明天子,这是包括关外的鞑子小皇帝福临在内,所有人都比不上的优势。
跪在地上的关宁兵们,有不少就是吴三桂用家人逼迫来为他卖命的本地人。
牟文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处置了韩能几人以后,并没有为难这些人,只是命人将他们看押起来,等待后方大军来到之后发落。
崇祯皇帝来到以后,站到这些人前面,就这么看着他们,直看到这些曾为卖国贼吴三桂的人面红耳赤,才是上前扶起其中一个青壮。
这个动作,不仅让那些降兵意想不到,更是引起了周围官军的连锁反应。
张世泽下意识的抽刀,周围官军也是纷纷放下手中活计,不少人带着刀枪围过来,警惕的看着这些降兵。
崇祯皇帝打掉了张世泽的刀,又扶起一个中年男子,说道:“朕知道你们都是被迫的,都是被那吴三桂给逼的,所以朕不怪你们,朕怪自己。”
“朕怪自己,就连保护自己子民的能力都没有,让你们妻离子散,让你们数次对朝廷失望,最终不得不选择对朕拔刀相向。”
这话说出来,那个青壮已然是从最初的不可置信变成泣不成声,那中年男人也是慌忙跪在地上,高呼皇上万岁。
霎地,周围降兵都是跪成一片。
牟文绶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是暗自吩咐身后的周世锡和亲兵们放下刀,静静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朕在这里向你们保证,只要山海关握在朕的手里,朕就能彻底将那些鞑虏挡在关外,朕会让这大明,一步步强盛起来。”
“朕不一定让你们都能全家团聚,但是朕一定会尽力而为,你们每个人,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朕的子民,都是朕的儿女。”
“朕有一个梦想,就是能见到大明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的那一天!这一切都需要大家和朕共同去完成,你们愿意为了朕,和那吴三桂决一死战吗”
这些降兵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内中渐渐生出了嗡嗡的议论声,突然间,爆发出猛烈的欢呼声。
“愿意,我们愿意!”
“我们都愿意跟着皇上,救出家人,夺回山海关!”
“夺回山海关!”
看着眼前这些人的呐喊,崇祯皇帝道是民心可用,转头吩咐道:
“英国公,将各地归附的人全都编入一营,就叫撼山营,发给他们刀枪和盔甲,编入正兵。”
后头牟文绶显然有话说,张世泽却制止他,抱拳上前说道:“陛下天恩浩荡,安民如子,臣知道怎么做了!”
兵不血刃拿下了临榆,山海关近在咫尺,众人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唯独山东军显得格格不入。
&
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
刚才那一仗,已经是把吴三桂在山海关之前所有可以仗恃的力量全部打掉,那些平素交好的豪强们甚至连逃跑都不敢。
一方面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仓促之间难以转移全部财产,除非搬家到关外,不然到了哪里,朝廷迟早都要讨债上门。
另一方面,他们作恶这么多年,在本地至少还有吴军可以庇护,到了外面仇家更多,如果不尽快向朝廷伏罪,恐怕下场会更加凄惨。
原本若是抵抗官军的,各将帅之间都没什么好说,直接下令镇压拿人便是,但这些主动投诚的,却不能完全相足而谈。
这其中固然一大部分都是曾和吴三桂同流合污的卖国贼,但其余那些究竟是否作恶,作的恶至不至于抄没满门,这还需要查抄完庄子,问了那些本地百姓的风闻,汇总全部信息以后才会知道。
仅在前三日的各部官军汇报所称,在临榆一带针对那些豪绅的查抄家产行动,居然就起获了金银差不多三万四千多两。
这些还只是能明眼见到的现金现银,还有不少没来得及估价的珍宝古玩和多年以来他们侵占的官田、军田和民田地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铁证。
牟文绶汇报称,本地豪绅吴家的地窖里面藏着十五六个被掳来的姑娘。
这些姑娘非常可怜,有几个甚至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意识,变得麻木不堪,很显然没少遭受折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