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实际上崇祯皇帝心里明镜似的,就算主力在,倾巢而出,那也不可能




第五百六十九章:平辽将军
    “末将东江总兵黄蜚,率东江上下军民见过天使!”看见李凤翔和他身后的几名锦衣缇骑,黄蜚说话间也是笑了起来。

    “快起来快起来,黄总兵何须对咱家行此大礼。”李凤翔赶紧下马,连带着后头那些缇骑也是纷纷下马,巧笑嫣然道,“皇上对将军这些年来在东江一带的战绩可都是看在眼里,你猜咱家这次来是做什么的”

    “末将此前也在猜测,估摸着是有个**不离十。”黄蜚不好意思的拍了拍头上顶着的头盔,老大个汉子,看起来倒是有些滑稽,只听他说道:

    “那多尔衮篡权夺位,末将都侦测的差不多,那金、复一带,还有定辽右卫的清军都撤走大半,建奴这次是自取灭亡,公公此来,定是宣读圣上进兵辽东,收复故土的旨意来了。”

    “末将猜测的可对”

    “这......”李凤翔脸上的笑容凝固,转眼又是一副笑颜,“黄总兵,咱家方才也说了,皇上知东江镇将士劳苦功高,咱家这次主要还是来封赏来了。”

    “封赏,皇上没忘了我们!”

    唐世荣哈哈大笑,回身狠狠锤了旁侧军将一下,“是啊,我说什么来着,皇上东征大捷,国内定是逐渐平定,这辽东,早晚还是要收回来的!”

    “天使,皇上这次来给弟兄们赏了些什么啊!”

    “瞧你小子,口水都流了一地,赶紧擦擦,别给咱们东江镇的丢人!”黄蜚笑骂不已,心中却是有些失望,看来这次朝廷还是不会反攻。

    皇上如此圣明,怎么会看不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朝中诸位大人个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怎么会不提。

    难道是自己太心急了

    刚想到这里,就见李凤翔从一缇骑手中接过金黄色卷轴,郑重其事的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复设东江,委卿重任,然卿不负朕,自镇东江以来,战捷连年,朕又何以愧卿

    若使战捷武勇之将不加封赏,谁人进忠,若使百战生死之士无荣以冠,何人尊制

    着加封东江镇总兵官、援辽水师总兵官黄蜚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伯,赐券,三代世袭,领平辽将军印!

    朕每闻东江镇将士勇猛,今特赐‘东江军’号,直辖五军都督府,不隶兵部,自今日起,卿在辽东战守御进等皆可便宜行事!

    望卿仍能尽心勠力,为国朝效忠,厚赏勇夫,朕何惜也。钦此。”

    “臣领旨,谢吾皇万岁万万岁!”黄蜚大喜过望,怎么都没想到会如此丰厚,这份圣旨,他等得太久了。

    圣旨宣读完毕,后头的缇骑也便指挥随队护卫的京师城防军兵士们,将多达二十几箱的赏赐金银纷纷从船上搬过来。

    唐世荣上前迫不及待的用随身佩刀撬开箱子,“嘿,弟兄们快来看,真是饷银,好多白花花的银子!”

    闻言,周围的东将军兵士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和激动之情,上前围在这些箱子周围,每个人的眼中都是振奋。

    “还没完呢,快去帮忙,后头还有!”唐世荣抬起头一看,喊着话,自己头一个跑过去从城防军把总手里接过箱子。

    这次的箱子更大,全都是密封起来的,但拿在手里却比方才那装满饷银的箱子略轻,唐世荣正在纳闷,等打开一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李凤翔对这些军士的反应很满意,微笑起来,“黄总兵,圣上知道你复开东江镇不容易,瞧瞧这些将士穿的戴的,能打出这样的战绩,属实不易啊。”

    “这下好了,新的军械到了,可以鸟枪换炮,和建奴大干一场了。”李凤翔说到这里,还略有可惜的叹口气,“若咱家不是那无根之人,此次定也是要披挂上阵,看看我大明将士的英姿。”

     



第五百七十章:在辽东下一盘大棋
    黄蜚听后点点头,忽又问道:“皇上难道就丝毫没提到何时出兵,收复辽东的事”

    “收复辽东,恕咱家话说的直,黄总兵,你还想的太远了。”李凤翔笑了笑,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回答,他熟练的跨上马匹,“黄总兵,记住咱家和你说的话,要让鞑子伤筋动骨,东江镇,不能丢!”

    “真是奇了。”唐世荣上前几步,身上的佩刀不知何时已经换成了京师运来的钢刀,“如今我朝真是重武了,便是连这么一个阉人都能驭马而行。”

    黄蜚有些吃惊,连忙声色俱厉地道:“不要胡说,李公公可是司礼监的第二掌印,当今皇上跟前的红人,极有可能就任掌印,岂是一般的阉人”

    “要想朝中没有什么对咱们的风声,这些大太监还是得靠一靠,这些大太监比只知清名的东林可好多了,起码能做实事,关键时刻不会倒打一耙。”

    唐世荣点点头,自然也是听过如今三厂一卫所谓阉党把控朝政的传闻,对这话不置可否,“对了大帅,天使可有说这次哪支兵马配合咱们反攻”

    黄蜚没有回答,望向李凤翔带着缇骑和京军离开的身影,良久才是说道:“李公公说朝廷主力正在中原在围剿闯贼,看来这闯贼如今只怕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皇上的意思,是叫咱们咱这节骨眼上在建奴后头闹他一闹,不能叫多尔衮太过安生的掌控政局。”

    “据说如今的督师是堵胤锡,末将在山东援剿之时也曾听说过此人名讳,若消息属实,这次流贼只怕真的要完了。”

    唐世荣听明白不会反攻的意思,也便没有多问,不过他眼前一亮,很快说道:“末将探子有消息说是金、复二州有人内应,要不去末将领兵到那边儿闹上一闹”

    “不必了,金、复两州让孔有德去就行了,正好也试试他是不是对朝廷忠心。”黄蜚摆摆手,坚定的拒绝掉,又道:“本帅所料,仅凭金、复两地怕难以让多尔衮回援,这次皇上看着,所以要玩就玩把大的。”

    “大帅的意思是——”唐世荣不明所以,但脸上已经有些兴奋和忐忑。

    “彻底灭了曹家。”黄蜚冷冷一笑,“去年皇上下旨,收取商税、地主税,曹家因同白莲教勾结,在中原的分号几乎被一网成擒。”

    “可这曹家大本营在关外三座塔村,朝廷如今还管不到那头去,多尔衮此时无暇顾及,正好咱们来个一窝端!”

    “这...,大帅要三思啊。”唐世荣有些担忧,“自本镇去往三座塔村要经过宁远、锦州一线,那里清军虽说撤离不少,但为数依旧甚巨,要是硬闯,末将只怕会折在里头出不来。”

    黄蜚自信一笑,道:“本帅已有计定,你且上前来。”

    他拿起一根数支,蹲下在沙地上比比划划,“彼时孔有德在金、复两地大动干戈,建奴大部注意定集中于此,此时便可布下疑兵,突袭觉华岛。”

    “末将觉得,突袭觉华岛的人选,薛去疾最为合适。”

    ......

    黄蜚计划已定,但他这盘棋太大,仅凭东江一镇实难完成,必须要有其余兵马从旁协助。

    所以很快,他乘船来到位于天津的大帅府,亲自拜谒天津水师总兵张名振。

    因为崇祯皇帝特意下旨取消了所谓的门房制度,所以黄蜚几乎没受到什么刁难,凭借总兵腰牌便顺利进到府中。

    但没想到的是,等他来到正厅的时候,一身便服的张名振居然已经在大门口等候了。

    这让黄蜚吃了一惊,脸色也是不由得一变。

    这个张名振,可是如今大明水军将领中的头一把交椅,原任台州水师游击,率军参与过郑氏与荷兰之间的金门海战。

    后来由东厂提督太监王承恩推荐,崇祯皇帝一旨令下,破格将他转调到天津任水师参将。

    自那之后,张名振组建起了如今大明各水师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天津水师,守卫天津,驰援辽东,还曾在五日之内赶赴金陵。

    这支令



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棋越下越大了
    崇祯二十一年初,经内阁议定,朝廷拟收回京畿、山西、山东、宣府、大同几处的总兵关防、督抚印信。

    这份命令将在今年的头一个月全部完成,会由兵部、吏部协同印制,下发给各地文官武将新的关防、印信等身份证明物件。

    这种举措,旨在统合自万历年便已繁多不可尽述的各地文官武将,之前的撤销繁多督抚一旨,便是崇祯皇帝为这项旨意的先行基策。

    可以预料,新的关防、印信下发之后,原本许多实无权柄,但却占据督抚、总兵之名的军将、文臣,都会被革职。

    留下的那些,要么是崇祯朝以来建立军功的武将,要么就是在京师六部中行走历练之后,外放为官的才能之士。

    绝不会再出现总兵、督抚之间辖区重叠,无法分清主次,导致让地方小贼做大,遇事无法及时向朝廷上报或镇压的情况出现。

    张名振如今是天津水师总兵,这个名称其实是不正确的,属于本朝崇祯皇帝穿越过来之后的首创(胡编乱创),不过他在今年正月也得到了正式的称呼。

    原本并没有天津水师总兵、提督、总督这些称谓,全都是崇祯皇帝为建立水师随口册封的,既然山西、京畿皆已收复,也就不能再如此随便行事,需要改成更为正规的官名。

    万历二十一年,明廷曾专设保定副总兵负责天津海防,添为天津海防副总兵,初驻保定,后移镇天津、旅顺,还铸有关防。

    就此看来,“保定副总兵兼天津海防副总兵”算是此前比较正式的称呼。

    建奴趁大明内乱兴起之后,天津成为集兵供饷的桥头堡,万历四十七年前后,万历皇帝命周于德充任“提督天津、登莱、旅顺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驻于旅顺。

    自此之后,天津海防正式提上日程。

    由于旅顺已经陷落,朝廷上对此事避重就轻选择性失明,导致天津直到崇祯十八年穿越而来的崇祯皇帝以张名振为海防游击开始,才又有了新的海防将领。

    如今,张名振和曹友义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关防、印信。

    正如前者为黄蜚出示的新铸关防上所书,如今他的正式称呼,是“天津海防总兵官”,率水师屯驻天津,已经不再是之前那闻所未闻的水师总兵了。

    至于曹友义,关防上刻印的自然还是“天津总兵官”这一亘古不变的称呼。

    张名振作为海防总兵,职责上自然是协助天津总兵曹友义统领武将,防备海患。

    除此之外,他又要负责水师水兵的训练,与抚选官兵增援蓟辽、护卫漕运、镇压起义或兵变及巩固海防等事。

    原本这类职务都是驻在旅顺,如今不得已才又移回天津,实际上,张名振负责的许多事情,曹友义同样负责。

    两者的职务上已有重叠,这导致曹友义和张名振久有冲突,新的关防、印信下来之后,倒是从根本上避免了这种冲突。

    朝廷让东江镇牵制辽东的消息传到这一带,便让许多高官们头疼不已,首当其冲的是黄蜚,张名振和曹友义自然也不排除在外。

    甚至,就连如今刚到莱州就任文登营坐营官不过半月的刘体纯,也被这件事呈上了桌案,文登营负责的其实也有抚兵往援辽东一事。

    相比前三者,刘体纯实际上可以算是中层军将,但即便是他,也已经被这件事烦得不轻,更别提黄蜚等人了。

    曹友义听闻黄蜚来到天津,原本正要去会会,听后者径直前往海防总兵张名振府中的消息以后,正考虑要不要再去,却又见到张部的水师水兵来请他前去商议。

    朝廷牵制建奴的政策,整个辽左附近的文官武将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何况还关系到能否收复全辽的大业。

    别无他法,历史



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经耗不起的建奴
    几天过去了,张名振这段时间前往山东去找文登营的坐营官刘体纯、山东总兵牟文绶还有山东巡抚邱祖德等人,商议具体出兵配合事宜。

    为什么刘体纯不过是个小小的坐营官,还值得张名振亲自去找呢,因为要下大棋,就得把所有能用上的全用上。

    这段时间文登营据说被刘体纯管得不错,才到任不过快一个月,把原来军备废弛的文登营管理成有模有样的。

    文登营也有负责登莱海防,有了些战斗力,刘体纯做流贼那阵子战斗力也比很多官军都要强,叫他去出兵协同也是多一分力量。

    天津总兵曹友义在等候张名振和蔺养成方面的消息,同样也没闲着,将信使送到了山海关的黄得功镇所。

    堵胤锡在山西前线协调各镇,目前朝廷上依旧是较保守,没有继续出兵山西的消息,所以各地依旧是轰轰烈烈的重建和安定活动,他一连向朝廷发了几道急奏,要钱要粮要兵。

    朝廷方面反应也很迅速,知道山西一带百废待兴,没有钱粮就不可能稳定住军兵和流民,这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崇祯皇帝示意内阁商议,并未过问此事。

    然而这种事毕竟是要拿大笔银钱出去填坑的,崇祯皇帝的心思谁能摸得清,说不管就不管那肯定是不可能,毕竟那么多厂卫不是吃干饭的。

    六部尚书和内阁的三位阁臣就此事商议了差不多两天,总算是拟定了章程,由城防军的都督牛大虎负责押运,向山西输送第二批三百万两白银。

    看着运出去一车车白花花的银子,崇祯的心在滴血。

    这么多银子没日没夜的往外送,花钱容易挣钱难啊,这还不是后世的快递,钱花出去之后几天就能看见“成果”,还有点拆礼物的小惊喜。

    崇祯身在京师,外地就算是有啥变化自己都看不到,所以总有些钱花出去打水漂的感觉。

    这批银两在堵胤锡这,就好像火种送炭似的,让他很快稳定住了各地流民们流窜多年而成惊弓之鸟的小心脏,并且告诉他们,朝廷有钱,会管你们滴!

    可不像那闯贼,战时让你们做炮灰,一有点事儿火烧屁股似的跑回西安继续做他的土皇帝去了。

    除却一些别有用心的贼人,大部分流民的心思还是很简单,有地耕有房住,能吃饱穿暖就行了。

    这年头,能活着不容易啊......

    当然,崇祯前十几年那大灾和乱子接踵而至,就像说好了似的一块涌过来,想要满足他们这些最基本的诉求,朝廷上也得花不少力气和时间。

    至于黄蜚前阵子向朝廷上奏的折子,却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讯,这是因为朝中最近在商量另外一件大事。

    这件事儿飘扬过海来到大明,是林庆业奏给崇祯皇帝的,主要内容是说朝鲜里头出乱子了,有一场政变。
1...155156157158159...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