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现在的朝鲜,是附清派占据了上风。
不用想都知道,如今的朝堂上一定是乱象横生,围绕着派不派兵,从哪里出钱出粮,还有朝鲜的事儿到底管不管这些问题,朝臣一定又是吵作了一团。
黄蜚不知道张名振和曹友义后面的动作,负气离开天津,后续动作果真如张名振所预料的那样,直接回东江镇调兵遣将。
正月二十的时候,孔有德所部在大连湾登陆,直奔西北十里地面之外的金县而去,动静那是要多大有多大。
站在城头的清军牛录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越有万把人规模的明军,一时也是瞪大了眼睛,怎么连个预警都没有。
金县是个小城,若是在以前,在金、复一带吃了不少亏的建奴,还在中左所、南关岛一带设了重兵,专防从大连湾、旅顺口登陆的明军。
黄蜚的舅舅黄龙是怎么死的,就是在旅顺口登陆以后被附近的清军夹击,这种深入腹地的行动,其实很难存活。
现如今不同,建奴内部出了变故,金县之前的清军已经尽数撤走,便是县城之内,也就只有一千七百余人的汉军旗和三百人不到的满洲兵在守着。
上次孔有德反正回皮岛,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事,便是多尔衮听了,也没想懂这狗奴才心里咋想的。
你说咱鞑清对他不好吧,那不可能啊,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还是三顺王之一,可这小子怎么就要跑回到大明做个参将呢
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寿归明 有德乱辽
说起孔有德这人,心思也非寻常,历史上被定国将军逼死的最后一刻,流露出了对从虏的悔恨之意。
事实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崇祯皇帝复设东江后不久,就带着余部亲信跑回这里,甘愿做个参将。
回到东江之后他这心思又活络起来,虽然往日心里归顺鞑虏的煎熬没有了,不再是汉奸了,可还是有些难受。
他没想到,毛帅死后这么久,东江竟然一切都是重头再来,根本和自己原本追随毛帅时那样,整日吃香喝辣坐船出海的日子天差地别。
朝廷也没对自己这等回来的人有什么表示,哪像当初老奴酋黄台吉那样,亲自迎接,还称自己为“天兵”。
到金、复州这等苦差事,他黄蜚为什么不亲自去做
皇帝也是,自己好歹也是带着红夷大炮又降了回来,怎么不给自己到中兴祠入个名位这竟是连崇祯皇帝也一起记恨上了。
不过想归想,如今孔有德就跟白广恩一样,再投回去指定是自己找死的节奏,这条路再怎么也要走完。
不过好在,现在他孔有德不是汉奸了,还是大明的将领,去蛮夷这么多年,实际上也把他们看透了。
“王爷,悄悄的进去”一旁,跟着孔有德投诚被封为东江游击的原清军汉军旗都统缐国安,低眉顺眼的问道。
听这话,孔有德不乐意了,“早跟你说过,不要再叫我什么王爷,建奴那王爷和大明的王爷能一样么”
“是,将军,城中满洲兵不多,直接冲进去算了。”缐国安连忙改口,继而再次提议道。
其实,孔有德这些原隶汉军旗的兵马,早就对鞑清看了个通透,毕竟在那边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奴才,什么都要看那些满洲人眼色。
这次孔有德反正归明,缐国安和许多人都是二话不说便跟随过来,毕竟都是实实在在的汉子,谁他娘的向做一世满洲人的狗奴才。
金县就和大多数此时城池差不多,外头住的差不多都是旗人,城里是汉人,地方分的特别泾渭分明。
孔有德所部原本就是汉军旗,各处都去过,对满洲这种人种等级自然深有所知,那就要对症下药了。
一大早,外边喊杀震天,这牛录却是一个激灵跳了起来,顾不得身上还没穿衣服,操起床头的虎头大刀就往外边跑。
刚到门口,就和前来报信的一个亲兵撞了个满怀,还没骂出口来,亲兵口中的消息却是让他魂飞魄散。
“不好了,汉兵来了,人数至少过万看不清!”
“怎么会忽然来这么多汉人,难不成是东江镇又闹了起来”这牛录一脸懵,赶紧带着亲兵跑出庄园大门。
没成想,他刚刚走出去,就见到缐国安一脸笑容的带着许多穿戴着新式明军衣甲的汉兵站在门前。
“没想到吧,你们也有今天!”
缐国安在汉军旗被满洲将官欺负惯了,这次翻身农奴把歌唱,自然要狠狠收拾收拾这帮满洲兵。
且不说孔有德迅速拿下了只有两百多满洲兵守卫的金县,便是再向前不远的金州城内,也只有一名甲喇额真驻守。
本来金、复两地就是鸡肋,再加上本地汉民民风彪悍,几乎年年都要揭竿而起,黄台吉时便时设重兵,时而空虚。
自崇祯皇帝复设东江以后,这孤悬于外的大明军镇,就像一颗钉子一样狠狠插在了建奴的心侧,使他们不得不设置重兵。
这次清军盛京内乱,多尔衮为保证夺权顺利,将本地大部驻军调往盛京,导致防备空虚。
说起闹乱子,孔有德的部下可早有经验,早年山东闹出的兵乱,一度让明廷损失惨重,拿下金县以后,很快就趁势攻克了金州。
&nbs
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
听见孔有德这三个字,祖大乐便是满脸的鄙夷,只听他说道:
“将军,孔有德此人是个墙头草,有奶便是娘,如今先我们一步归顺朝廷,又趁机在辽东作乱,难保被建奴大军所围不会再降。”
“大乐兄弟说的不错,孔有德这个人在辽东对那些建奴鞍前马后,就跟范文程那些狗奴才一样,我信他不过!”金冠也是冷哼一声,说道。
“现在辽东还是以前的辽东吗”祖大寿自嘲的笑了笑,静静走到窗边,任辽东的阳光射到自己脸上,他伸出手挡了挡,“他孔有德投降蛮夷,我们也一样,都是禽兽不如,背弃祖宗,怎么,你们还非要分个高低贵贱出来吗”
“这种事还要分个高低,与那范文程、孙之獬又有什么区别,引人笑谈不说,也叫皇上寒心!”
不得不说,祖大寿虽如今投了建奴,但威望依旧很足,见他神情紧绷面色愠怒的样子,祖大乐和金冠对视一眼,低下头默然不语。
崇祯二十一年正月的关外,草长鹰飞,碧空如洗,大地原本的荒凉已经上了一丝苍翠之色,阳光毫无阻隔的播撒下来,似乎视线可及的每一样东西都显得那么清晰和生机勃勃。
但是,就在这明面上的生机勃勃之中,却处处透露着荒凉和破败。
微风吹过,带下几片摇曳的树叶,但随即被路边不知何人何时撒下的头盖骨所掩埋,不知所踪。
“得得得......”
疾驰而过的马蹄疯狂踏在路上,这名身着正黄旗盔甲的兵士,虽然在辽东的土地上疾驰,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
因为速度的原因,微风拍打到他的脸上,已经变成了大风,即便如此,这名正黄旗汉军依旧满脸的汗水。
“快,快啊!驾!”
他嘴里嘟囔着什么,一边用马鞭拍打着坐骑侧边,很快就消失在了路边。
这条路的尽头便是海州,也就是原隶大明的辽东都司下辖海州卫治所在地,这里是四战之地,也是清军入关必经的桥头堡。
辽河自辽东湾而入,支流途经海州城,北面便是关外有名的东胜堡,当然,如今那里已经被清军毁城,汉民也都被强令迁徙,早成了一副荒凉景象。
建奴的习性使得他们对居住在城中十分不习惯,尤其是那些曾令他们损兵折将的镇堡,他们攻入之后无一例外的都是毁城而走。
此时关外大部分都不复原属大明时的繁华场景,变得极度荒凉,只有一些诸如海州、自在州这些不得不设置城镇的重地,才会有些“人气”。
汉人百姓们在长久的压迫中除却一少部分人还在憧憬着关内的朝廷以外,其余大多数也都麻木的苟且存活了事。
多年以来,无数的汉民在不断的起义,他们就如飞蛾一般,明知会遭受建奴的大军围剿,依旧对关内的汉人朝廷抱以希望。
可事实上,关外义军死了一批有一批,数十年的时间内,无数汉人倒在了满洲兵的屠刀之下,大明朝廷不但没有丝毫打回关外的消息,就连京畿一带都是摇摇欲坠。
若仅存的汉人朝廷覆亡,他们又将何去何存可自从崇祯十七年之后,一切开始变得不同。
明军不断打赢一些关键性的会战,良乡大捷、固关大捷、收复山海关之战,收复太原之战......
一支百战百胜的禁军出现,明军开始脱胎换骨,涌现出了无数名臣名将,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关内局势逐渐扭转。
流贼败退出山西,北部蒙古部落臣服,便是建奴,也接连损兵折将,再也无力入关。
在许多人的眼前,崇祯皇帝就如天帝下凡一般,文御群臣,武杀建虏,就如一些老者所言,汉人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英雄。
如今
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击
听着城外呼嚎不绝的喊杀声,李率泰直接软倒在地上,许久以来,他第一次为自己父亲李永芳做第一个投清的汉人感到后悔。
祖大寿不会放过自己,打是打不过的,跑又跑不了,投降的话他也绝对不会接受,看来今天是逃不掉了。
如果没有那事,自己可能今日也就不会死了,刚想到这里,大门忽然被人打开,却是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次子祖泽波拎着血淋淋的钢刀踏了进来。
“哈哈哈,爹,你真该出去看看,那帮满洲人跪地求饶,满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实在是太解气了!”
“是啊,咱们汉军弟兄都被满洲人欺压得不轻,今日终算是翻身了,何时渡海归附朝廷”
“不急,随为父出出迎孔有德。”祖大寿振了振盔甲,起身就向外走,祖大乐用刀指着蜷缩在地上不断求饶的李率泰,问道:
“将军,这狗贼怎么处置杀了算了!”
祖大寿想了想,“咱们将城交给孔部以后,就将这李率泰的人头一并送过去,也好让他无法再降。”
祖大乐闻言嘿嘿一乐,再看向李率泰的时候,那满眼的笑容却是让后者不寒而栗。
就在祖大寿和孔有德交接海州城的时候,宁远卫以南的觉华岛外,却有密密麻麻的不少小船悄悄驶入军港,鼓足风帆,向岛上行驶而去。
这支船队的率领者,是东江总兵黄蜚麾下副将薛去疾。
这薛去疾与缐国安不同,后者早年便开始转战各处,后来才来到黄部,他早年便是黄蜚舅舅黄龙的部将,一直在皮岛。
后来皮岛失陷,朝廷没消息,他便跟随黄蜚在渤海一带四处漂泊,直到崇祯十九年再随前者复镇东江。
接到黄蜚的军令之后,薛去疾便是定下计划,匆匆出海,这支船队虽然小,士卒却有近万人,另外还有三十余艘广底船,负责运载大批的辎重。
“上,不要引灯!”
薛去疾一声令下,所有的士卒全部都脱下了军服,改为便装,号令却是丝毫不乱。
东江军的水兵都是海陆两栖,即使在黑夜中下船,如此庞大的船队也没有发出任何的杂音,各船之间凭借着桅杆上的昏暗明灯有序的前进。
他们下船后不久,三个黑影凑在了一起,其中一个瘦高个子悄悄的看了看岸边黑压压的人群,再看看前方不远处已经昏睡的清军哨兵,冷笑一声:
“看样子这些建奴是根本没料到我军会奇袭,老李,你带着三千人迂回到后侧,老六你带另外三千人到两侧,听我号令行事。”
“尊命,今日就干他一票大的!”两人相视一笑,带着一批黑影静悄悄的从岸边离开。
不远处的清军寨楼上,两个步甲正在靠着墙边大打哈欠,便是身后的小佐领也没有留意到前面的黑压压与往日有何不同。
忽然间,寂静中陡然出现“嗖”的一声,后方睡眼惺忪的清军佐领应声落下寨墙,余下那两个还没来得及揉出眼屎,便听见一阵震天的喊杀声。
这些喊杀声自四面而来,陡然出现无数个火把,将原本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清兵一见,顿时吓得屁滚尿流。
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的四周已经摸上来无数东江镇的明军,这些明军皆穿戴着与京畿明军相同的制式铠甲。
觉华岛上的三千满洲兵还有七千余汉军旗分布得很散,薛去疾的东江军虽然人数和对方差不太多,但胜在出奇制胜,还是夜袭。
很快,觉华岛上的清军便被分割包围,诸部歼灭,然而在这个时候,余下的几个地方也同样掀起了战火。
......
巍峨的山海关,依旧是大明的金黄色艳阳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明军无数的长枪手正挺立其上,看着远处的山峦,个个面色严肃。
山海关东面的上层额枋前悬有“天下第一关”的巨幅匾额,楼下则是山海关的东城门。
“天下第一关”匾额,用现代的话来说,长至少五米多,高一米半,便是每个字都一米有余,这副匾额,其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匾额没有留下任何落款。
时人曾讹传是权臣严嵩所书,其实黄得功就任以后问过本地人,这副匾额是由本地一个唤做萧显的汉人所书。
相传,“下”的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萧显将蘸
第五百七十六章:历史的小偏差
八里铺,铁场堡、永安堡、三山营堡......,松锦之战失败多年之后,明军首次踏出山海关,来到关外土地上。
身在盛京的多尔衮一日之内接到了至少四处告急的线报,往近了说,中山狼孔有德已经接连攻陷金州、复州,镇守海州城的祖大寿也在此时率部归明,怕已经在前往天津军港的路上。
听到孔有德越过海州,直逼盛京的前沿重地自在州的消息,便是多尔衮也不淡定了。
自在州原属大明辽东都司,被建奴窃占以后,一直承担着转运兵马和物资的重担,不容有失,多尔衮随即下令多铎率正白旗前去。
出人意料的是,就连觉华岛也有明军官兵活动的迹象,甚至黄得功的部队都已经出关开始围攻广宁,前方堡垒几无抵抗便纷纷易换旗帜。
蔺养成同样率部北进,将清军早就撤离的朵颜三卫一带,再次收纳到大明的疆域之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