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都督,你看!”冲击途中,一名老营忽然意识到什么,一脸惊愕的指着左侧。

    李过闻言顺着手势看过去,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面对官兵的进攻,刘汝魁带着的野战营竟然已经开始崩溃了。

    不过还没有完全崩散,依旧有不少人在顽强的厮杀,硬将高杰和白广恩他们的步伐,阻止在了城门洞的中间。

    李过看来,即便如此,城门也已经岌岌可危,一旦城门被攻破,那潼关丢失也就是铁定的事了,这可不行。

    若自己不去管一管,只怕再有几刻钟的功夫,城门处野战营就会完全崩溃。

    到了那时,即便将火器营屠得一干二净,那也于事无补,潼关还是会丢,闯王交待的任务也还是没完成。

    “李来亨,你带着一半的老营,去支援刘汝魁,无论如何,城门一定要守住,等我杀溃了狗官兵的火器营,就会回来帮忙!”

    李来亨是李锦的义子,原本也是孩儿兵的统领,自幼跟随李自成,深得信任,但一直没什么较大战功。

    历史上,李来亨也是李自成死在九宫山,刘宗敏、高一功、党守素等人一个个的全都战死以后,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这个时候的李来亨,不过也才二十余岁的年纪,有些年少方刚,听了李过的话,他点点头,分出一半人马停了下来。

    后面都挤着自己的人,骑马肯定是不行了,现在这个时候,也就只能下马去和宣大军硬抗。

    有老营压阵,想必也能稳住阵脚,等李过回援了。

    说做就做,李来亨随即指挥半数的老营,将马匹放在路旁,各取出刀枪,逆着溃兵,奔城门处的宣大军杀去。

    城门处的战斗很是血腥,双方几十万的人马,都要在这几个小小的门洞子里互相搏斗。

    官军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守卫的闯军也并不好过,由于对方长枪手较多,这边刀兵的长度不够,所以基本都是四五人的伤亡才能换官兵一个。

    战斗集中在几个门洞里,从局面上来看,是官军占了上风。

    刘汝魁自己独木难支,显然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抗住高杰和白广恩率领下秩序井然的宣大军,更别说后头还跟着其它诸如新戚家军等各地兵马。

    事实上,刘汝魁刚才就和高杰过了几招,打得他叫苦不迭,为了自己的小命,他也是连滚带爬的撤出战斗。

    爱谁去谁去,反正他是不去了,明知打不过,还上去做什么。

    这高杰凶煞的名头可真不是随随便便传出来的,几招就把刘汝魁双手虎头震得发麻,天知道要有多大的力气。

    后来他也和白广恩对了几手,发现这货也不是好惹的,力道也不小,虽然和高杰还有些差距,但起码不比自己弱。

    最主要的是高杰作战向来使用蛮力,刘汝魁起码可以能有些预测,但白广恩不一样,尽是些下三滥的招数。

    刘汝魁早就听人说过,大同镇这位总兵白广恩,在战斗中为了干死对方,他会无所不用其极,今儿算是见识到了。

    就说刚才,只是打了几下,这货居然招招都是直奔下三路,让你防不胜防,胸甲里还备着石灰,保不齐冷不丁给你撒上一把。

    刘汝魁不明白,就这么个货,打仗基本全靠阴,遇到危险跑的比谁都快,竟然也能得到皇帝重用,成了实镇一方的总兵。

    这是不是侧面说明了,这个崇祯皇帝识人不明,用人全靠感觉,是个十足的昏君

    反正这些疑虑刘汝魁是没功夫再去想了,作为主将,他现在面临很严重的抉择,照这情形来看,潼关显然是守不住了。

    &n




第六百四十九章:谁人知返,何人不从
    “将军,李来亨来支援了。”

    这时,一个浑身是血的亲卫喊了一句,刘汝魁听到以后没什么兴奋之情,反而在想,这货早不来晚不来,非这个时候来。

    早些时候,刘汝魁还没想过投降的事儿,现在刚想明白跟着李自成混没出路,李来亨倒来了。

    “这是上天赐给将军的机会。”一旁亲卫也跟了他很久,自然明白刘汝魁的心思,悄声提出了一个绝好的建议。

    “什么机会”

    “李来亨的人头。”

    闻言,刘汝魁有些震惊。

    他震惊的不是自己亲卫会说出这种话,此时此地,这也情有可原,他是惊讶自己居然会感到心动。

    说起李来亨这个小子,在他印象里,其实一直都是个孩子。

    早些年还是‘义军’的时候,刘汝魁就见到这个小子屁颠跟在李自成旁边,现在他二十多岁是年少方刚,自己也近四十了。

    本来,这个时候李来亨要么为了生计奔波,要么就是参军入伍为国家建立军功,而自己也该还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可如今,一切全都变了样,他们都是令人切齿痛恨的流贼。

    “算了,还是不要伤他的性命,找个机会将他绑起来,就像白广恩绑李岩那样。”刘汝魁还是没能痛下杀心。

    毕竟,罪魁祸首是李闯,并非是自己,也不是李来亨这个从未做过什么坏事的小子。

    至于交上去以后能不能留得性命,就要看当今皇帝怎么处置了,刘汝魁如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亲卫也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很快便带人悄悄摸下去,在人群之中接近正在砍杀的李来亨等人,敲了一闷棍。

    李来亨正为眼前明军的战力所惊异,被长枪攒刺搞得疲于应付,哪里会想到危险来自身后。

    他被敲晕之后,周身一下子炸开了锅,几个老营一脸茫然的面相身后,却被明军的长枪毫不留情地戳成了血洞。

    “愿降,我们愿降!”

    “大家扔下兵器,官兵不会为难大家的!”

    闯军之中,随即响起了无数道类似的声音,许多刚因老营加入而稳定下来的流贼,一下子又慌乱起来。

    许多人想也没想就下意识扔下刀枪,这种局面下,便是有心抵抗的,没再见到李来亨的身影后,也变得不知所措起来。

    难道他已经死了

    又或者李来亨和刘汝魁一样,也降了朝廷

    不安的氛围开始在闯军当中蔓延,这些本就军纪不怎么良好的流贼,以往作战大部分时候都是跟着呼喊冲锋,这时候大概率也要随大流,扔下刀枪投降。

    对面的明军则对眼前这一幕有些无措,刚刚还打的激烈,怎么忽然间,就一片一片的开始投降了。

    外头压阵的高杰和白广恩聚到一起,看这一幕,也是短暂的没有反应过来,打了这么多年仗,这种集体在城门投降的场面,倒还是第一次见。

    “这怎么回事,会不会有诈”白广恩揉了揉有些生疼的左臂,言语之中,显然是觉得这些流贼又在耍什么花样。

    如此反常,便是神经大条如高杰,那也有些怀疑,他道:“不可轻信,我们先聚起各自部下,见机行事。”

    “好,我先派人把这消息回禀给督师。”

    标兵上马以后,奔着后阵疾驰而去,可还没等他离开多久,闯军阵中忽然分开一列。

    从中走出几人,高杰看去,见到是刘汝魁与他的亲卫,当即有些警惕起来,下令部下随时准备进攻。

    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刘汝魁手里还绑着一个人,仔细一看,这不是刚才带着老营过来支援的李来亨么,怎么让自己人绑着

    难道......

    果不其然,刘汝魁站在中间,直接向北面屈膝半跪下来,“罪徒刘永奎,以往被猪油蒙了心,丧失心智,居然纵兵行乱,与朝廷天军作对。”

    “今日罪徒迷途知返,但自知罪不容殊,法外容情,还请督师向圣上禀明,归顺以后,罪臣愿率兵北上,抗击建虏,为朝廷建功立业,以争自赎,不敢居功!”

    看这情形,这姓刘的要玩真的,临阵倒戈。



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荫,真龙天子
    “住手!”

    虽是一介文士,情急之下,堵胤锡却伸出手接住了高杰手中利刃,并且出口呵斥。

    这一幕,不仅使得高杰浑身一颤,便是余的军将、兵卒,也均是目瞪口呆。

    过不久,高杰‘咣啷’一声扔下刀,抱拳喊道:“督师在上,请恕末将无礼之罪!”

    高蛮子都服软了,白广恩就更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用自己的个人恩怨去强杀了李来亨,照他的估算,强行这么干,只会让朝廷不满意,属于典型的嫌活得长。

    很快,姓白的也嘿嘿笑着,若无其事的拍了李来亨一把,“督师请便,咱不去招他就是,一切听凭督师定夺。”

    李来亨一时也有些疑惑,这堵胤锡还是个士人吗,怎么披挂着盔甲,骑着战马,就连高杰的刀都敢用手去接。

    难道,他就不怕高蛮子一时兴起,将他也砍了

    李来亨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在伪顺里混迹惯了,李自成那边没什么组织性,刘宗敏在的时候两个人根本就是平起平坐,很多人自己带着兵,都是各干各的。

    现在的官军,每个兵士都重新入了军籍,在已安定地区定居下来,安居乐业,早没了原来募兵制的军阀弊端。

    高杰虽然是手握兵权,实镇一方的大将,但他本身除了朝廷以外没有任何去处,手下兵将,均也是各地的定居人士。

    一旦与堵胤锡发生争执,只怕没几个人会抛弃在家中妻子,跟着他去以下犯上,这就是如今崇祯治下稳定局面的基础所在。

    就算军将有二心,下面的兵士也绝不会答应,李来亨在混乱的伪顺制内多年,自然不会理解如此等级森严的从属关系。

    “无妨,都起来吧。”

    堵胤锡显然也无心惩处这两位战功卓著的大将,将尚处在不可置信神情的李来亨扶起来以后,他道:

    “来人,将他带下去,护送到京师。”

    “尊令!”君子营的坐营官李元胤立即上前,亲自挑选一队精锐兵士,就要将李来亨带下去。

    话音刚落,从后阵匆匆跑来一名标兵,远远喊道:“督师,各位将军,皇上御驾亲征来了!”

    “等会儿,谁来了”刘汝魁有点懵,皇上,难不成是朱由检亲自来了,自己这实在有点背。

    让堵胤锡报上去,好歹能给说点好话,崇祯皇帝亲自来战场上,看见这惨像,还不得活劈了自己给战亡官兵报仇啊!

    想到这里,他面上一副惨白之色,前面被李元胤及君子营兵士押住的李来亨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这,这可是大明的皇帝啊,正统的天子,自己这辈子还没见过,当即也是满脑子的狠话都忘了个精光。

    “轰隆隆......”

    天空中再度传来一声闷雷,雨点开始变小,天空迅速放晴,一阵清新又有些凉爽的微风取代了原本呼啸了一整日的狂风,雨后的夜晚显得那样明亮。

    “恭迎皇上,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万岁!!”

    陡然间,后方传来山呼海啸一般的叫喊声,清一色灰黑甲胄的禁军,如排山倒海一般的向这边进发过来。

    他们人人精神抖擞,又推着不少各式火炮,两侧小跑跟着手持遂发火枪的枪手,足以蔽空的玄鸟旌旗迎风飘扬,还有身着土黄色亮甲的皇家火枪骑手紧随而至。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如众星拱月一般被围在中间那人。

    此人穿着金黄色衣甲,腰系一把宝剑,坐下的坐骑,在场许多久经阵战的将军一看便知,那是一匹可日行千里的神驹。

    没有意外,这个人就是崇祯皇帝,堵胤锡也没什么迟疑,连忙带着还在惊讶中的高杰、白广恩等人迎上前去。

    “臣堵胤锡,率五省官军各部,恭迎吾皇万岁万万岁,前阵危险,还请圣上移驾万金之躯,到后方观战!”

    其实崇祯皇帝来了,堵胤锡松了口气。

    因为自打继任督师以来,成了朝廷在中原、西北一带的军政总指挥官,每一步他都走的谨小慎微,唯恐有半点出差错,毁了数年来的剿匪大业。

    现在比自己更大的来了,许多事情也就没了那么多顾虑,甚至不需要报上京师,在这里就能解决



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劝降
    “收拾收拾,上路了!”

    “将军,我们不想走......”

    听见这话,许多跟着归降过来的闯兵都是互相看了看,满脸为难,却没有一人率先走动一步,因为他们是真的不想就这么各奔东西。

    说来也是,多年以前,在场这些人大部分还都是青壮时,他们因饥寒交迫而不得已做了流寇。

    多年以后的今日,大明中兴,皇帝宽宏大量,饶恕了他们这些年的违逆之举,并且让他们自由选择。

    许多人如今都和刘汝魁一样,已是三十而立,有家有室的汉子,不想继续做贼寇,也不想打打杀杀,选择了回乡老老实实种田,了此一生。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他们大多选择听从朝廷的安排,前往各处从底层干起,在这百废俱兴的年代,做一番大事,建功立业。

    听见这些老兄弟的话,刘汝魁沉默了,其实他又何尝舍得,但其中原因实在很繁杂,阻力不是他们所能抗衡。

    皇帝能让他们分散各地继续效力,这已经是没有想到的大度,个中缘由很多人也明白,就是害怕他们这些曾经作了贼的人再聚到一起,为祸地方。

    这也没有办法,朝廷对归附的流寇向都是这么处理,高杰、白广恩还有蔺养成和张鼐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想到这里,刘汝魁拍了拍说话这兵士的肩膀,苦笑道:“皇上待我等已隆恩备至,若不分开,只怕许多人都不会容得下我们。”

    “其实日后也未必再不会重聚,只要咱们如高杰、白广恩、张鼐一样,证明自己不会再从贼,好日子早晚都会来的。”
1...17717817918018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