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曹化淳,你记住,西厂近期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吴又可和袁班治瘟顺利,什么都不如这件事重要!吴又可、袁班,还有他们找来那些游医郎中的家人都要保护好,要是有人敢动什么心思,别废话直接拿人!”

    曹化淳见皇上对吴又可如此信任,虽然找不到什么门路,但还是明白这时自己不该再多说,赶紧躬身连道遵旨。

    忽然间,门外的司礼太监李春的喊声传了进来:

    “启禀陛下,王公公说有要事面见陛下!”

    “宣!”

    不多时,王承恩走进来,行礼完毕后一五一十将知道的事全都说了出来,说完后就静静站在那里,等待着崇祯皇帝的爆发。

    听了这些,就连曹化淳都惊出一身冷汗,这种事全都告诉正处在气头儿上的皇帝,那不是让京师血流成河吗。

    要是真杀起来,那些东林文人岂会善罢甘休!

    两人等待了许久,却并没听到预料中的震怒声,抬眼一看,见到崇祯皇帝居然异常镇静的坐在那里,向他问道:

    “还有什么别的吗”

    王承恩顾不得再惊讶,赶紧说道:

    “回陛下,暂时就这些,东厂还在查。”

    “呵呵,这日防夜防,到底还是家贼难防!都到了这种时候,没想到西李还是死心不改,如此蛇蝎心肠的女人,留之何用!”

    “还有那个郑三俊,哎算了朕不想再多说了。”

    崇祯皇帝无力的摆摆手,实在是心累,照这个方法这么牵连下去,怕是只要大半个朝堂都要杀干净了,哪能有个头。

    忽然间想到什么,崇祯皇帝问道:

    “朕没记错的话,冯铨现在涿州老家赋闲吧,传诏,让他来京官复原职,任正五品东阁大学士,入内阁辅政,召王绍微进京见朕。”




第六十五章:飞速你老冯
    “动用士林、商贾中的关系,那郑三俊真是这么说的”

    两天后的早晨,锻炼身体回到暖阁刚坐下,崇祯皇帝就听见这么个让人好气又好笑的消息。

    “朕在暖阁坐着,这些没卵子的商贾又能干什么,派一群人冲进来刺杀朕,还是把忠于朕的医师全宰了”

    “亦或者恼羞成怒,到处散播关于朕是桀纣之君的谗言除了嘴炮能耐,这帮猴子还能干什么”

    一旁站着的王承恩闻言也是禁不住笑了出来,的确,现如今的京城虽然还算不上是铁桶,但却可以说是天启年以来最安全的一次。

    三厂一卫分工明确,番子遍布城内各个街道,无论大小衙门,皆有东西两厂番役坐堂看关,而五城兵马司已经逐渐被团营、京营取代,神武军又接管了京城戍卫。

    只要那些东林党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各厂卫绝对是比他们先动手的那个。

    甚至于崇祯皇帝的旨意可以直达军营,以平乱之名动用兵力给京城来个大清洗,这些东林党在北京就像秋后的蚂蚱,现在蹦跶的越猛,就越说明他们已经蹦跶不了多久了。

    东林党不想让冯铨和王绍微这两个阉党还朝那是铁定的,现在满朝文武基本都是所谓的东林清流,说话时都特么打着一个腔调,办起事来也都是同气连枝。

    这些东林党就指着朝堂上的功夫和你皇上唱反调,可自打十七年开始,崇祯皇帝就特么基本不上朝了,有什么事儿都是吩咐厂卫和心腹私下办,可真是愁死一群东林党。

    对崇祯皇帝来说,在这上吊在即的紧要关头,上不上朝已经不重要了,攥住刀把子推行中旨,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才是要紧事,难道还有谁敢在明面儿上不尊行

    什么,你说有,那正好!让厂卫顺手给办了,省个麻烦,还能抄出不少银子充实国库!

    什么江左大家,什么复社才子,什么东林党的各个清流、门生,能叫上姓名的那些著名人士随便拎出来一个查查,再公之于众,让天下军民看看清流老爷们的真实面目。

    起初崇祯皇帝并不在意什么朝堂党派的问题,反正全是东林党、卖国贼,有一个杀一个,杀他个人头滚滚。

    等时间长了,却也发现逐渐力不从心,因为崇祯皇帝发现根本就杀不完,好像全天下有头有脸的汉奸全聚在这大明朝京城里来了。

    崇祯的心腹大都是后世记起来那些勋戚和战死的太监,这些人有实权的还是少数,即便降旨给他们实权,但他们还是没有兵力在手,京城之外,皇权已经虚弱到了几乎不存在的地步。

    崇祯皇帝的心腹在这北直隶去办公务,到了地方上莫说是衙门官员,就连路边的恶狗都不会多鸟你几眼。

    就连北直隶都是这般,江南一带的情形就已经可想而知,皇帝还在不在于江南士绅来说其实已经没什么分别了,反正皇命连直隶都出不去,更别提到江南了。

    这几个月以来,天下间的大事小情,除了后世记忆以外,基本全靠崇祯自己用厂卫去探听发现,想从文官嘴里知道什么真实消息,那就是太天真了。

    东林党仗着人多,满朝都打定主意,是根本不会主动说的。

    只要上朝,面对的就是那些僵尸脸东林党,除了弹劾这个要杀那个以外,根本是屁事儿没有。

    崇祯皇帝逐渐发现,自己还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光有厂卫和武将还不够,没有几个忠心耿耿的狗腿子在朝堂上搅和,有些事儿办的还真就没那么顺利。

    换句话来说,东林党把控朝政时间已经够长了,大明朝堂上的冠冕堂皇的‘正人君子’也够多了,该找些不要脸的臣子来把京师这趟水给搅浑了。

    崇祯皇帝不怕水浑,怕的是这水太



第六十六章:双刀出鞘(为堂主诚信敬业友善贺!)
    “陛下圣恩,臣毕生难忘,该当穷尽此生,为大明,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着眼前不断表态忠于自己的冯铨冯大学士,崇祯皇帝微微一笑,将他扶起来,说道:

    “老冯啊,你才刚回京,这就直接交给你一件差事,本是不好...”

    冯铨听了,赶紧又是跪下来,喊道:

    “陛下只管吩咐,臣自当照办!”

    “好!”崇祯皇帝哈哈一笑,看样子非常高兴,不断拍着冯铨的肩膀,指着外面他来的方向,脸上出现一抹戏谑之情,说道:

    “这些文人士子是不敢再敲登闻鼓了,但却还是围着紫禁城不走,朕心烦,冯爱卿是不是先替朕去解决解决”

    来的路上,冯铨的确见到士子们正在承天门外聚集,很多人看见他还曾辱骂阉党、乱国云云,如今崇祯皇帝这么说,冯铨明白,是想借此试一试自己是否能为皇家办事。

    事到如今,冯铨重回内阁,除了死心塌地给皇帝办事,也没有第二条出路,很多人说他是阉党,呵呵,其实冯铨自己并不这么觉得。

    冯铨一直都认为自己并非阉党,而是帝党,为皇帝办事,才是真正的为大明办事,至于那些所谓清流,是时候该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想到这里,他没有半分犹豫,山呼喊道:

    “陛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处理。”

    “王承恩,带着内厂的人去协助一下。”

    待冯铨和王承恩离开,崇祯皇帝转头看向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方正化,冷哼一声道:

    “朕本欲等冯、王二人入京后,再观后效,如今看来,却是朕高估了这些东林党。”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正色说道:

    “司礼监拟旨,察李康妃与吏部尚书郑三俊合谋毒害天子,证据确凿。其二人行此人神共愤之事,宜昭告天下,咸使闻之。”

    “兹令:废李康妃尊号,公斩于西菜市口,由内阁首辅魏藻德监斩,株连李氏九族,就地诛杀。剥夺郑三俊一切职衔俸禄,妻、妾、女充入教坊司,夷十族。”

    “着,东缉事厂、内行厂、刑部、大理寺联合抄家,一切资产,全部充缴国库,广发布告使百姓知道。”

    方正化以及李若链浑身一震,齐声躬身道:

    “奴婢(臣)遵旨!”

    ......

    承天门外,此时已经聚满了几十个大喊大叫的东林士子,看来是崇祯上次只搞了一个芝麓书院,还没有把他们杀怕,这些人依然深信法不责众。

    “我说,你们还是赶紧走,触怒了皇爷,到时想跑都来不及。”

    把门的京营把总是张世泽亲自挑选,看着眼前这些耍猴似的士子们,心有不忍,便是好言提醒。

    但是这些士子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甚至有人将手中的书卷扔到京营兵士脸上,辱骂之声连绵不绝,好像人人都是正义执言的清流。

    京营兵士一动没动,但却能从他们逐渐紧绷的表情中看出来,显然也是受够了这些士子的无理取闹,不少人都处于极度愤怒的边缘,似乎只是等着一声令下。

    不多时,承天门开启,一名身穿小杂花纹青袍官服的官员大步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一群头戴尖帽,脚踏白虎靴,腰悬双刀的东厂番子。

    看见这些人,辱骂和议论声顿时寂静下来,冯铨出来后,看了看哄乱如菜市场的承天门外,厉声道:

    “放肆!你等眼里究竟还有没有天子,还有没有当今的圣上这里是承天门,不是你等那小儿科的书院!”

    “洪武爷定制,生员不得议论国政!你等难道忘了吗身受家国厚恩,就是如此报答的吗”

    冯铨说完,士子们当然不服气,立即就有几个士子出列怒斥,甚至有人当场一口浓痰甩出来,看这场面倒不像是士子忧国,却像是一群泼妇在菜市上互相攻讦。

    “阉党!我辈聚集于此,正是为了死谏!”

    “阉党!休要听此人胡说!”

    “料定这狗昏君定不会轻信我等,所以早就是做好了必死的打算,为君为国、为社稷苍生,死又有何惧”

    &



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
    “皇上有旨,株连李氏九族,夷郑氏十族!”

    “李康妃密谋毒害天子,现已被废,原吏部尚书郑三俊与之合谋,两家就地处斩,违者、匿者均以同罪论处!”

    “锦衣卫、内缉事厂、大理寺、刑部联合查办!”

    东厂在承天门大开杀戒,但这显然还没完,没多久便听到城内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内厂和锦衣卫从两门分别跑出来,对眼前血腥的场面视若无睹,都是径直穿过广场,直奔目的地而去。

    方正化在宫中护卫皇帝,西厂番役由掌刑千户带队,出来之后没什么废话,分别向冯铨和王承恩行礼,便是匆匆离去。

    李若链明白这次事态的重要性,京城内可能会因此而血流成河,所以也是亲自带队,见到王承恩后抱拳笑道:

    “王公公!”

    王承恩现在还不知道崇祯皇帝下了这个旨意,冯铨见到这等大动干戈的场面,也是满脸的惊愕,但却没敢直接说话,最后还是王承恩开口:

    “李掌使,这是怎么回事”

    “王公公还不知道吧,您才刚走几刻钟,皇上就降下旨意,这次可真是要动真格的了。”说着,李若链回想起当时崇祯皇帝的表情,仍是心有余悸的道:

    “这次皇上明面儿上虽然没说什么,但皇上那阴沉如水的脸色,王公公您是没见到。哎!不说了,咱们锦衣卫今天要抄的地方太多了,有得忙活,告罪告罪!”

    “邓百户,你去西街,老韩,你带着人去镇抚司调人手,东街交给你。都记着,旦有反抗,杀无赦!”

    “明白!”

    同一时间出动的还有刑部和大理寺的衙役们,这两个衙门的人虽然不是天子亲军,崇祯皇帝在其中也没什么心腹,但毕竟也是公面上大明执掌刑狱的最高衙门,三法司之一。

    如今皇帝下旨,刑部和大理寺怎么敢拧着不动弹,万般无奈之下,也都是象征性的出动了一些人手去跟随。

    当然了,这其中还是少不得一些内幕。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都是东林党,这种差事一般都是让内部受到排挤,或是毫无背景的衙役办理,事后也好找个由头处理掉,不留下什么痕迹。

    不过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次三法司出动的差役们就是最好拉拢的对象,因为只要不是傻子,此事之后就该明白,除了跟着自己以外,他们已经别无所依。

    京城内到处都是抓捕钦犯的厂卫和差役,到处都是混乱一片,然而此时此刻的内宫却也并不平静。

    “什么,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皇上废了康妃,要株李氏九族”

    京城突遇大变,正在坤宁宫纹绣的周皇后听见了同样是脸色大变,直接放下手活儿猛地站起身,满脸都写着焦急。

    听到皇后问话,秀梅自然不敢怠慢,赶紧跪在地上,说道:

    “回禀皇后,东厂王公公查出吏部的郑大人和康妃勾结,皇上大怒,还要夷郑家十族。奴婢方才所说句句是真,您还是快去看看吧。”

    “皇上怎能做此糊涂之事!”

    此前那些触目惊心的诛九族,夷十族案例已经让周皇后接连几个日夜睡不好,如今又横生大变,她便是再也坐不住,走下凤案,直奔康妃冷宫而去。

    路上正遇见方正化带着一群内厂番子对康妃连拉带拽,丝毫不曾留手,秀梅情急之下大喊一声:

    “皇后娘娘到!”

    得知事情败露,周围的番子们就要将自己押到那暗无天日的大牢里去,西李挣扎不得,面目惊恐,听见喊声好像抓到最后一根稻草,嚎哭着扑倒在地,凄厉喊道:

    “皇后救我!皇后救我,我冤枉啊!!”

    “撒手!”

    方正化见西李竟然朝周皇后扑腾过去,顿时瞪圆了眼睛,这还得了,要是让西李伤到皇后一根汗毛,崇祯皇帝岂能饶恕自己的失职治罪。

    想到这里,方正化拎起木板就要朝西李击打过去,可木板还没等接触到西李就被周皇后用手拦住,紧跟着,周皇后猛地一扇。
1...1819202122...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