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这样一来,渐渐的就必然会有那些自以为劳苦功高的大臣开始作威作福,绝对不能助长此风。
想到这里,崇祯脸色沉了下来,静静道:“把冯显高叫过来见朕!”
刚好今日轮到冯显高在户部当值,所以来的也快,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是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臣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不知皇上唤臣过来可有要事?”
冯显高言行举止很正常,看起来还并不知道崇祯看似平静之下隐藏的汹涌。
“要事?冯显高,你行啊!”
崇祯皇帝当啷来这么一句,给冯显高搞得摸不着头脑,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见皇帝陛下面色不悦,他也不敢多说,只是伏跪在地上,一副聆听圣意的样子。
“你是不是觉得你有了些功劳,朕就不会处置你了?”崇祯皇帝这话问出来,已经是带了冷冷的杀意。
这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使得暖阁内立即变得阴冷起来,就连侍立在一旁的李若链都浑身一震。
冯显高觉察到不同寻常,但紧张之下,居然是什么都记不起来,见皇帝面色逐渐变得更黑,情急的他只好喊道:
“臣,臣不明白陛下在说什么...”
“好,你不明白,李掌使,你来告诉他。”
“是。”
李若链点了点头,不过当掌使这么久,他自然也学会了一些小细节。
按往常他的性子,肯定是直接喊‘冯大人,你的事儿发了!’
可是现在,他却是走上前几步附耳与冯显高低声的说。
尽管不知道他都说了些什么,周围连大气都不敢出的众人只能见到冯显高原本就已经焦急不已的面色,听了这话后逐渐变得失控。
“皇上,臣,臣...”
“你怎么,朕倒要听听你解释,难不成收受王家和田家的贿赂,你还有苦衷了不成?”
崇祯皇帝说完这句特意等了一会,见冯显高支支吾吾半天,最后竟然不再解释,反而是认命般的跪在地上,也是冷笑一声。
“没话说了?”
“冯显高啊冯显高,你让朕说你什么好?上次选秀女的事儿,已经是看在你对国朝有功劳,朕才破例免你死罪!”
“你知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你这个当朝三品大员的前例,这些人才敢学着你去受贿、营私!”
“臣,臣愧对皇恩——”
憋了好半晌,冯显高也就才憋出这么一句话来,这已经算是变相的承认了自己干的那些勾当。
实际上,在拥有厂卫的崇祯面前,他早就和脱光了没什么两样。
大明朝如今的厂卫牛逼到什么程度,就连远在云南被赶出本族躲在深山老林的沙定海都能给你拽出来。
这些近在眼前的满朝文武想摸清谁的底细,那不都是举手投足间的事儿。
承认与不承认,有区别吗?
今天这位皇爷叫自己来这里,定然是打稳了主意想要严办自己。
当然这一切也都全怪他,在这个节骨眼上,满朝公卿都不敢做法,非好死不活的跳了出来。
要是首例,崇祯还能酌情减刑,给别人一个例子看看也就是了,可这货他偏偏已经是第三次了。
要是再不惩戒,那帮文官不还得一个个拽上了天?
不过还没等崇祯宣判死刑,冯显高却忽然又说道:“臣自知罪过深重,临死前还望陛下能放过臣全家的妻儿老小,臣定感激不尽,来生做牛做马为报。”
听了这话,本来打算严惩的崇祯皇帝沉默片刻,低头往桌案上一看,刚好见到兵部尚书朱大典关于蒙兀儿的奏疏。
蒙兀儿,即是后世所称的莫卧儿帝国,实际上是由突厥化的蒙古人在掌权。
朱大典的条陈里主要意思也就是让崇祯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与蒙兀儿为敌,要用温水煮青蛙的法子,麻痹他们,等大明这边全稳定下来,再考虑其它的事情。
实际上,崇祯压根就不想做什么齐宣王。
当时收澳门的时候已经和葡萄牙人闹掰了,估计收台湾还得给荷兰人一棒槌。
这时候再和印度开战,想停下来哪有那么容易,得一个个来,做齐宣王听着牛逼,但没有半点好处。
更何况现在的蒙兀儿皇帝是沙贾汗,还属于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当然就算这货再过几年病死了,在他儿子手上的蒙兀儿比现在还要兴盛。
据崇祯所知,尽管蒙兀儿正处于兴盛时期,但是内中弊端太多,葡萄牙人等很多洋毛子已经在打他们的主意了。
一六一三年,也就是崇祯四年的时候,蒙兀儿出了件大事。
沙贾汗对葡萄牙人在孟加拉地区的作为忍无可忍,居然命令当地总督率领军队狠狠镇压了这些葡萄牙人。
现在看来,这种做法与崇祯前几年派兵攻打澳门是如出一辙。
两人有了一样的敌人,自然有可能成为盟友。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忽然微笑起来,直让已经决心等死的冯显高心里直发毛。
但在这之后,他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在这位皇爷手下为臣这么多年,那些起码的套路冯显高还是能摸得清楚。
本来好好的挺严肃个场面忽然笑成这样,不是在故意逗自己,就是满肚子坏水要挖坑让自己跳。
果然,崇祯开口之后的话,让冯显高一脸懵逼而且防不胜防。
“本着宽大为怀,朕打算交给你个艰巨的任务,可能短期之内你是回不到大明了。”
“但是这个任务如果办得好,你全家都能活命,没准再回来以后,还可能高升一步。”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冯显高白了白眼,还在习惯性的考虑利弊,不过他又忽然想起来,这会儿容不得自己不接啊。
要么是跳坑,要么就是全家陪着自己一块玩完,选哪个,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陛下请说,臣一定为国朝尽心尽力!”
第七百一十三章:驻蒙兀儿大使
正德六年八月,葡萄牙人攻占满剌加王国王都,即后世所称的马六甲。
这里的失陷,直接导致了自武宗正德六年之后,大明彻底失去了对东南亚海域的控制权。
如果说葡萄牙人占领满剌加王都城,代表着大明失去了制海权,英宗土木堡之变以后,则标志着大明对外彻底失去了扩张能力,开始进入战略收缩阶段。
葡萄牙人攻占满剌加王都,使得东南亚一带广柔的海域被全部放弃,大明在东南亚的贸易、朝贡体系彻底崩盘。
而英宗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失去了大量精锐,国际地位权威日下,在亚洲的朝贡体系也开始消散。
在万历三大征取得胜利以后,大明又进入短暂的回光返照阶段,很多国家重新开始朝贡,恢复了天朝的地位。
但是自那之后,大明就进入了长久的衰弱期。
在崇祯十七年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很多国家的朝贡都已经接收不到。
在那个大厦将倾的年代,仍旧将大明奉为天朝上国,孜孜不倦前来表示臣服的,最著名还要属一个朝鲜。
可是自从黄台吉迫使李倧称臣之后,便是连朝鲜的朝贡也接受不到了,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大明,已经失去了全部的境外藩国。
现在崇祯要做的,就是要让大明作为天朝上国,重新扬威于天下,蒙兀儿是个很好的盟友。
“朕打算让你代表大明去一趟蒙兀儿。”
崇祯皇帝语出惊人,即便冯显高先前已经有了很多准备,还是被惊吓得不轻。
“去蒙兀儿?”
“对,你不是与徐百万很熟吗?走之前先去找徐百万。”
许久之后,走出暖阁的冯显高掐了自己一下,一时之间还接受不了如此变故。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让他去找徐百万,然后他们两个一块到蒙兀儿跑一趟。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一趟之后,冯显高要留在印度建立大明驻蒙兀儿使馆,全权处理当地的外交问题,徐百万肯定要回大明另外派人开始与印度建立贸易关系。
托后世玩过某款全战游戏的福,崇祯皇帝知道,钱不能老是从国内获取,贸易也是个很好的手段。
而且要是想征服一个地区,战争不是长久之法,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沙贾汗他儿子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值得我辈借鉴学习。
印度那个地方,只要在等几年沙贾汗一死,他儿子继位以后,就会慢慢开始大乱,到时候从中作梗想要一举拿下还不是轻松加愉快。
或者也可以在沙贾汗病重的时候,趁着蒙兀儿内乱争夺王位,不支持奥郎则布,扶持一个亲善大明的傀儡继位。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与正如日中天的莫卧儿开战绝非是明智之举,与他做‘朋友’才是双赢。
所以,崇祯皇帝对蒙兀儿的态度并非是和罗刹国、葡萄牙人那样见面即打,反而是听了朱大典的意见,先打算将那里发展成盟友。
印度的地理位置很不错,早年是仅次于大明的人口大国。
在大明经受了连年的天灾**之后,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现在蒙兀儿的人口大约在一亿两千多万,是罗刹国那些俄罗斯毛子的近十倍。
冯显高身为户部侍郎,这个官位已然不低,自然可以代表大明朝廷说话。
徐氏为江南首魁,在海外贸易这方面也有些话语权,最主要徐百万是个聪明人,知道跟着谁混。
现在大明的商人,除了已经扶不起来的金陵庞氏,崇祯实在想不出比徐家更好的向外贸易扩张的狗腿子了。
当然,决定这些以后,余的那十九家基本就都可以撸干净了。
不过崇祯并没有将他们全都清掉,留下了其中还不错的五六家以观后效,也有让他们在银行隐隐制衡徐氏的意思。
最后的处置,王家和田家被作为首恶诛九族,余的各家也都是抄家灭门。
尽管抄家灭门并非如诛九族那般惨无人道,可这么多家合算下来,几百人总归还是有的。
......
从暖阁出来,冯显高回家和老婆孩子交代一番,又苦哈哈的告了别,第二天就赶紧带着行礼和盘缠乘船往江南去。
只是才刚进了金陵城,就迎面撞见一队气势汹汹的红衣番子。
稍微想了想,冯显高就明白此时遇见了什么事。
从前都是在京师听说东厂对官员如何如何的狠辣,看西厂捉拿商人倒还是头一遭。
反正去蒙兀儿还早,倒不如看看热闹。
皇帝陛下可是说了,这次出去至少要待三年,这会不多凑凑热闹,日后想凑都是没有了。
想到这里,冯显高来到路边一家茶馆,点了一碗淡茶,将铜钱放到桌上,就开始静静的看戏。
这批番子为首的是个档头,手里提着一纸公文,也不敲门,来到田宅门前直接一脚踹开。
这一脚,不仅将田宅内外吓了个半死,就连远远看着的冯显高都惊了。
现在想想,自己接了这份苦命差事还是挺值的,不然此时自己家也应该正被东厂番子查抄吧...
这档头看着惊怒交加的田老爷,挑衅似的冷哼一声,张口道:
“小的们,田高勾结倭人,意图谋反,皇上有旨,诛杀九族,家产尽数充公,给老子拿了!”
“噗嗤——”喝茶的冯显高直接一口喷了出来。
早听说厂卫善于罗织罪名,可没想到居然这么会安。
皇帝下旨说诛九族,这西厂可倒好,直接扣了一顶勾结倭人,意图谋反这么一顶天大的帽子。
王家也差不多,被扣上一顶勾结建奴欲要谋反的帽子,反正也是配合皇帝诛九族这旨意来的。
要是罪名不重,怎么能把皇帝将他们诛九族这种暴君行径描写成英明神武。
厂卫是干什么的?
崇祯皇帝用的实在是炉火纯青,背黑锅你来,脏活累活你全干,而听起来光鲜的永远是朕。
曹化淳也一早就想明白了,只要崇祯不把这些黑锅当回事儿,背再多的黑锅又怎么了。
反正都是给皇爷办事,外头骂的越欢,说明这事儿办的就越是漂亮。
以冯铨和魏藻德结局来看,这位皇爷还是很够意思的,起码能让你功成身退回家养老。
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
“皇上真是这么说的?”徐百万看着坐在眼前的冯显高,眼中露出星星点点。
蒙兀儿可是一片未知之地,虽说徐家早有向外发展的想法,可毕竟这不是谁都能和曹三喜那样有远见卓识而且真的敢做。
徐氏在江南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向外发展,那就意味着必须要放弃一些原本已经的稳固产业。
这是高投入而且回报未知的事,便是徐百万,往常虽然脑海中常有想法,却也并不是很容易下这个决定。
眼下不同了,按冯显高的意思,崇祯皇帝会帮助他们去向外开拓贸易市场,但是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徐氏必须是为了朝廷办事,作为回报,朝廷会尽可能的在国内外给他们支持。
冯显高这次出来,就是代表大明朝廷去和沙·贾汗商谈,以外交手段帮助徐氏在蒙兀儿境内获得特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