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这个时候,正值八月份的酷暑季节,京师那边的人衣着都清凉得很,就连太医院的医师们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瘟疫而在吴又可的带领下到处免费治病。
这关外的朵颜三卫地界仍处在零下的气温的寒冬之中,相比之下,便是显得颇为寒冷。
不过这里却并没有下什么雪,草皮依旧枯黄,牛羊也还在屋外到处奔走,就只是气温干裂而大风呼啸,让人不得不裹成厚厚的模样,十分不舒服。
看着往首领屋中走去的明朝使臣,许多兀良哈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娇生惯养的天朝人会到自己这个地界来受罪。
其实也谈不上是受罪,一路过来,虽然外面的温度让人难受,但毕竟没待多久就到了温暖的屋内,对冯铨来说,此行既是皇帝要求,那便不得不来。
要么是身死塞外,要么就会是成就一个如同昭君出塞一般的传奇,当然,如果成功了,那史书上传颂的可能就是他建极殿大学士冯铨出塞招服兀良哈三部的故事。
冯铨很快就在兀良哈放牧人的引导下来到屋内,看见了一个正坐在炉旁烤火约莫四十余岁的鹰眼大汉,当下也是咳咳两声,站在原地一声不吭.
汉子方才已经从其他人口中听到明朝来人,这要是放在兀良哈其它的翁牛特与乌齐叶特部,是不会接见的。
翁牛特部的首领逊度棱娶了图尔格的女儿,是建州蛮夷忠诚的走狗,而乌齐叶特虽然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但多年以来,早就失了他们先祖成吉思汗的血性。
乌尔奇特部的现任首领叶度真虽然和建州也有血海深仇,但乌尔迈找过他无数次,这家伙一直都是胆小怕事,因为害怕报复,更是对建州派来监视的都统言听计从.
说真的,乌尔迈真不知道这货是怎么当成首领的。
如果这使臣去了另外两个部,多半会当成俘虏直接献给驻守在朵颜地界的建州都统请功。
&nbs
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儿了
“砰!”
听到这话,另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便是拍案而起,大声道:“这话不假,数百年来,这朵颜三卫的驻牧权便是给了咱们,何至于被那建州蛮夷夺去”
“别看那逊度棱是翁牛特的首领,和乌尔迈相比,他就是个在屋内等着生娃的娘们!”
“那翁牛特人和乌尔奇特人都是软弱的绵羊,他们不配称为兀良哈!更不配被叫做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后裔!”
“说得对,他们就是群绵羊,连南蛮子都不如!”
“你们别说了,要是被建州人听见,再来一次血洗怎么办咱们兀良哈是悍勇了,可是结果呢,天朝不管我们,自己又打不过建州,难道就因为这南蛮子的一句话,就去傻不拉叽的找死”
听到屋内大部分族人开始争论,乌尔迈眉头上渐渐升起不悦之色,只是轻微哼了一声,屋内便是鸦雀无声。
这时,乌尔迈神情略微松下来,沉声说道:“不知你家汉人皇帝,都说了些什么”
“说的多了,但要是总的复述起来,也就只有那么一条,皇上知道你们兀良哈的族人不好过,这回本官前来,是陛下感念你等多年以前的成祖靖难定策之功,要扶持贵部。”
闻言,从前一直都想要与明朝联合的乌尔迈这次却是哈哈大笑,大声讥讽道:“省省吧!这么多年以来,你们汉人丢失的领土可是我朵颜地界的好几倍了。”
“你家皇帝盛情扶持,我乌尔迈代表兀良哈部上下感念你家的皇帝的恩情,只是如今这情形可不是万历年间,更不是那永乐年间,我兀良哈部虽然在建州马蹄之下苟延残喘,但你大明自保也是歪歪斜斜,又比我们强了多少不成!”
说着,乌尔迈起身十分好爽的直接把冯铨看着都恶心的黄色土酒一饮而尽,擦擦嘴讥笑着道:
“既然如今你来了,那就让咱们算算这笔账!就这十几年的时间,你大明的京师被建州围攻了多少次边墙又被建州突破了多少次”
“扶持我们兀良哈部,你倒是说说,我本部上下数千勇士、几万老幼女人,还有牛羊和无数人丁,你们拿什么扶持!派兵还是派人”
乌尔迈冷哼一声坐下,拍着椅子把手说道:“我看是打着和那建州一样监视我们的心思吧让我们出人出力给你们干活打仗,一旦打败了,或是建州铁骑打来,估计又会和在辽东一样,夹着尾巴就跑了,才不会顾我们的死活,那所谓的成祖定策之功,怕也早就被你家皇帝扔到九泉之下了见先帝了吧!”
其实不等乌尔迈说完,冯铨心中就已经是怒火滔天,好个塞外蛮夷,咱们皇帝仁慈大量想要招揽你们,不感激也就算了,倒还竟说这种无礼至极的话。
只是冯铨何许人也,自天启朝就已经开始为官,先依东林、后附阉党,如今又跳槽到帝党之下跟着皇帝混,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看这冯铨整日嬉皮笑脸,但明眼人都能明白,此人心中的城府,可谓是丝毫不在东厂提督王承恩之下。
当下,冯铨面上看不出一丝一豪的气愤之情,微笑着问道:“敢问首领,这建州所谓的称汗建国有多少年,所谓的得玺称帝,又有多少年”
在座的都是比关内武将还要粗俗的蛮子,除自家成吉思汗分封兀良哈之日以外,又哪里会记得其它地方什么建不建国的,反正都是没几年就亡了,就连乌尔迈都是沉着脸摇摇头表示不知情。
见状,冯铨心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呵呵一笑说道:“既然诸位都不知道,那在下就直说了。”
&
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内迁
“那你倒是说说,你家的天子能许咱什么好处”看样子乌尔迈像是对冯铨的话信了个七七八八,不过面上仍然有迟疑之色。
“如今这朵颜三卫地界上早就不似原先,且不说建奴的狗奴才翁牛特部,还有那摇摆不定的乌齐叶特,近些年来,科尔沁和喀尔喀也没少来吧”
看乌尔迈的眼神,冯铨便已经知道对方的回答,既然这话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便是继续说道:
“照此看来,若时日久了,建奴会把你三部的族人远离朵颜大宁地界分开驻牧,到那个时候,你兀良哈本本部还算是存在吗”
“你个汉人大学士,说话磨磨唧唧,跟个娘们似的,要说什么就快点说!”乌尔迈越听越不耐烦,但是冯铨见他如此,面上却是愈发的高兴起来:
“首领先别急,我家天子说了,兀良哈本部与翁牛特、乌齐叶特等部不同,你本部乃突厥种,盖匈奴之别种,自唐灭突厥以来,突厥各部便是逐渐融入到我中原大地,在我天朝看来,也都是可造之材,如今关外形势危急,本宅心仁厚天朝之大度,我大明皇帝金口许尔族人内迁至关内,衣食住行,均由天朝承担。”
此言一出,就连乌尔迈都觉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自己与建州作对,正是担忧被分化和攻灭的情况,事实证明,这朵颜地界已经不再是兀良哈自家地盘,早就成了鞑清的草场,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留在这儿待着,就是鞑子的人质,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
自己族中男丁都是不惧怕死亡的勇士,但女人、孩子还有老人都是无辜的,凶残的建奴不似天朝一般大度,根本不会放过她们。
若干年以来,中原汉人一直都不是以武力著称,但却屡屡能让周边各国各部统一臣服,靠的自然不仅仅是建州所谓的武力。
在乌尔迈心中,虽然一万个对汉人的武力不屑,但他绝不敢说汉人不强大。
天朝之称,不是哪个国家可以随意担当的,汉人虽然武力不高,但汉灭匈奴、唐灭突厥,明亡故元,这些都证明了一个观点,汉人并不孱弱。
正相反,纵览历史,每当一个汉人王朝崛起之时,周边的草原和蛮夷部落几乎都是望风臣服,鲜少能有与之对抗的。
虽然这些部落主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内心还是清楚的明白,单个汉人武力不高,但是他们人多,他们有着几千年文明堆积起来的各种知识可用于实践。
自古以来,所有草原上的部落都会说草原上有如云的牛羊可供宰杀,有肥妹的草场可供自己策马奔腾,但是这些一旦面对中原的鼎盛和繁华,立马就会变得毫无可比性。
至有明一带,汉人有着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各个方面都远超草原部落,他们的东西流转到草原来,那便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
就如同那茶马交易一般,区区几斤南茶便能换上几匹健美的草原良马,更别提其它的什么丝绸和瓷器了,这些都是草原上汉子做梦都想拿到手炫耀的东西。
虽然单个汉人武力不高,但是从汉灭匈奴、唐灭突厥、明逐故元来看,中原王朝的战斗力一样不弱。
面对汉人的时候,这些粗莽的草原汉子总会把孱弱这个词挂在嘴边,讥笑不已,但是实际上,这些正暴露了他们面对天朝时骨子里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发展到现如今的崇祯十八年,就在周边国家形成几种不同的情况,好一点的就是朝鲜,日本算是中立情况。
自大明开国以来,日本来到南京一带学习的人便是络绎不绝,一些文人骚客的字画被他们带到日本,以极高的价格拍卖、珍藏。
而且朝鲜这个国家,就连沿用至今的国号都是大明所起,整个朝鲜的国民一直都是引以为荣,二百余年以来,也一直都是听话的很。
&
第二百一十五章:订盟 六卫 册封
周边国家对汉人王朝的态度,无非就是以上几种。
要么是朝鲜一样盲目崇拜,甚至到可以将自己国家的国王赶下台的地步;要么就和日本一样,积极吸收中原文化来充实自身,企图有朝一日超越中原汉人王朝;要么就是和建奴一样,鼠目寸光,自以为天下无敌,怀着畸形的自卑感,誓要毁灭一切比自己强的事物。
说完这第一个条件,虽然大部分人都已经心动,但冯铨也明白,这并不是乌尔迈想要的全部,当下又是添了把火,笑眯眯的道:
“这辽左之地虽贫瘠,但却还是我大明的领土,或早或晚都要收回来的,你们入关南迁,也只是目前的权宜之计,待到了歼灭建奴那日,我天朝会给你们兀良哈两个选择。
“其一,是继续留在关内,和汉人一样生活,其二,便是前往建州安家落户。”
说着,冯铨冷笑一声,道:“毕竟,到了那时,辽左一带估摸着也就不剩下几个清虏了,或死或逃,反正这种吃里扒外甚至不如未开化野人的东西,留在国朝土地上也是无用。”
其实冯铨说准许兀良哈本部族人迁往关内的时候,在场十之七八的人就已经打算跟着明朝混了,建奴可不是什么好鸟,相比之下,还是文明古邦的大明更能给人安心的感觉。
中原繁盛,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汉人有许多草原没有的东西倒是其一,主要来说,还是中原人讲究信义,一旦双方要是签订了什么盟约,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封贡,不违背盟约规定,汉人那头儿基本上是不会出任何问题。
当然,在场这些粗莽的草原汉子只看到了眼前有利可图这一层,并不会和身在北京的崇祯皇帝一样没,去想什么后世民族人种融合和消灭对方文化的问题。
就算是乌尔迈,现在脑子里想的,无非也就是稍微深了那么一层而已。
就在所有人都兴高采烈觉得捡到大便宜的时候,乌尔迈却依旧是沉吟不语,用利剑一般的鹰眸紧紧盯住冯铨半晌,直看得脸皮厚如冯铨这般的老城府之人神情都有些不正常,这才是摆手沉声道:
“等等!我可不信你们能有那么好心,让我兀良哈一族入关,方才说的竟是你们大明给好处,天下间可没有白拿的好处!我族人要拿什么作为交换”
见冯铨要出声,乌尔迈故意又抬高声音道:
“要知道,我族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没什么能再失去的东西了,反倒是你们大明,要是惹怒了建州再打到你们京师去,怕是你们的皇帝又要杀一批人吧”
“哼,到了那么时候,我得保证我的族人不会陷到你们汉人那些阴谋诡计中去,再稀里糊涂的失了性命!”
自己刚要说话就被对方打断,老奸巨猾的冯铨自然明白乌尔迈是故意的,当下也是强忍住心中不快,头脑飞速转动。
毕竟冯铨也是天启朝一步一步混到内阁去的,虽说依附魏忠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但若说是个庸才,那倒却也不尽然,不消一会儿,他便又是笑着应道:
“首领倒还真心急,本官这话才说了一半还没说完。我天朝虽地大物博,繁荣鼎盛,但却也害怕再出一个施救之恩却换来恩将仇报的事儿,就像现如今的建奴,若不是成祖永乐皇帝搭救,他们一早就灭族了,又哪儿来如今的伪清”
“方才本官也说了,你等兀良哈部南迁,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灭了建奴之后,是留是走,本官现在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我天朝绝不加干涉。”
“说破了天,到时候你们想找个地儿永远驻牧也好,想建汗国也罢,只要继续对我天朝称臣封贡,这边儿都是不加干涉的。”
看着对方忽明忽暗的脸色,冯铨心中却是冷笑不止。
实际上,这种话崇祯皇帝是一个字儿都没提过,完全是这老小子自己临场发挥,反正他脸皮也不薄,到时候一个抵赖也就全过去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区镇守将军
“恭喜了,乌尔迈首领,待进了关,你可就是当朝国丈了,做我大明朝的国丈,兀良哈各部祖上可曾有过”
冯铨其实还挺自豪的,咋儿说自己如今也是奉了皇上的令旨开了个先河。
大明朝自洪武立国以来,还真就没有哪个妃嫔是外族女子的,咱们这位皇帝去年就披上盔甲整了一次御驾亲征,如今纳外族女子为妃,更像是厌倦了内宫里的莺莺燕燕,难道是像体验一番征服塞外女子的快感
听到方才的话,对乌尔迈来说,倒真不知是福还是祸了。
“国丈,这个官儿有多大”
听到他的询问,冯铨哈哈大笑起来,手向上抬起一个夸张的程度,说道:“我堂堂大明皇帝的老丈人,天下间又能有几人就比那建奴伪帝都要大,您说,这官儿该有多大”
现在的乌尔迈一下子没了方才的精明和锐利,眼眸中闪烁着不知所措,冯铨看了也说是觉得有些好笑,遂添了把火候,道:
“我大明立国至今近三百年,还从无册封外族女子为皇妃之事,这种事儿在朝中已是起了争议,至于我皇明祖宗皇帝有训,就连当今天子也是非遵行不可,所以本官私下里给国丈提个醒,为避免难事,这汉籍,你们还是入了的好。”
“再者说了,托娅姑娘和国丈一旦入了我汉籍,那从此以后便是我朝的子民,而不再是塞外番邦,我大明皇帝可是个任人唯亲之人,再拿这个说事儿,给你们颇多好处,也就是方便的很。”
“方才相交虽然不久,但是在下却看得出来,国丈是个为长远考虑的人。若是日后灭了建奴,你是想让族人留在关内继续讨生活,还是回到塞外那苦寒之地继续放牧”
“若是入了汉籍,皇帝陛下想让你们留下,那也是名正言顺的事儿,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在下说的这个理儿”
冯铨就像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每一句话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然而乌尔迈现在的心绪已乱,根本没有精力再和冯铨推太极,紧张加犹豫之下,竟是被牵着鼻子走,点头应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