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敲门的是个小旗,后面那几个方帽脚靴的都是普通的番子,中间这位颐指气使的,显然是位从大内来的太监,并且从衣服上的麒麟纹饰来看,这位公公的等级显然还不低。
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妇人赶紧换了个表情,有些恭顺的请李凤翔一行人进门,有些担忧的说道:“公公请坐,这...粗茶淡饭的,怕是公公用不太惯。”
妇人麻利的将李凤翔一行人引到院中的石凳石桌前,又回到房中端了一杯满是杂质的茶水放在桌上,边用襦裙擦手边说道:
“孩儿他爹不是已经被朝廷上革职了吗,这次是出了什么大事,居然劳烦公公亲自跑一趟”
这妇人说话中听,两个孩子看见陌生人尽自己家不知道害怕还是怎地,也都是老实得很,紧紧拽住妇人的襦裙一句话都没说,只是用怕怕的眼神看着李凤翔和小旗一行人。
来到这个环境当中,也让李凤翔感到轻松和惬意不少,眉头逐渐松展开来。
听到妇人问话,李凤翔没急着回答,习惯性的拿起茶杯正要喝,低眉看见杯子里欢乐跳动的杂质,当下也是咽了下口水,不动声色的把茶杯放下,问道:
“这个嘛,高文彩什么时候回来”
“孩儿他爹早些时辰上市集买菜去了,看这天色,也该快回来了。”妇人弯着半个身子站在李凤翔面前,十分拘谨的回答道。
“高文彩没了北镇抚司的差,你家最近都用什么营生”
看着这屋子里的情形,李凤翔有些纳闷,现在就连那些没实职的卫所千户都能过的比这好,高文彩怎么说以前也是一个有实权的堂堂锦衣卫千户,就算被革职了半年,也不该混到这个地步。
妇人面上有些难为,犹豫一阵才是说道:“唉,公公也知道,这天子脚下虽然太平,但要是外地的人受难
第二百零九章:登莱异动
“天使来到曹州,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了”牟文绶将李凤翔请到平日聚将议事时的上首位置,自己则坐在下首,殷切问道。
这个时候,元帅府内众将均已来齐,参将牟文举亦在其列,看着下面这些五大三粗的将领,即便李凤翔也是不敢托大,笑笑说道:
“咱家这次来不是传旨,但也差不多,是传陛下的口谕,问问牟总兵的意思。”李凤翔咳咳两声,见道牟文绶等人没有什么异色,这才继续说道:
“牟总兵应该也从文书上听说了,经内阁与诸臣议定,朝廷拟在京增设军校,就和文官之中的国子监地位差不多,今后还要在南京那边增设一个分校。
英国公、新建伯、宣镇的高总兵还有蓟镇的黄、杨两位总兵也都让各自的子侄择日前往京中就读,咱家听闻牟总兵之子年已十九,正该是到军校就读的时候。
要知道,出来之后可就是天子门生,在外办事也会方便许多。”
朝中的消息牟文绶也是昨日才知道,当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自己儿子到军校就读,其实他的族弟牟文举也是这个意思,还想让他的儿子也去。
牟文绶不是刘泽清,更不是左良玉,牟部与刘部、左营也是截然不同的官军,这种事对牟文绶这种忠于朝廷的军将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稍微想了想,牟文绶便是说道:“公公请放心,末将也正愁犬子无处历练,京内开办军校,实在是天大的好事,再过几日末将便让犬子动身,可这还有一个请求,望公公准许。”
本来李凤翔最担心的就是牟文绶这里不对付,要是身为山东总兵的牟文绶都不去,就更别提屯驻在武定州的副总兵邱磊,还有屯驻在蓬莱的登莱总兵陈洪范了。
若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一定会想尽办法推辞,到时候交不了差,自己怕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心中再无顾虑的李凤翔也放开了很多,便是直接笑呵呵的说道:
“何必用请求,牟总兵说出来,咱家怎么能不给面子”
“既然这样,文举,你来说吧。”牟文绶说着,侧身让开一个身位,从后面补上来一个满脸胡茬的糙汉,纳头拜道:“末将山东参将牟文举见过公公!”
“这...,牟将军何意啊”李凤翔有点捉摸不透对方的意思了,声音又透着谨慎小心。
“犬子大壮今年十八,平日在军内也是游手好闲,空有一身蛮力,没有什么战功但却十分自负,末将想着公公能否通融通融,让大壮也跟着国玺去学习一番,一来让他开开眼界,混个天子门生的名头,二来也能学学末将没有的东西,更好的为国朝效力。”牟文举显得十分拘谨,说话的时候连头都不敢抬,似乎对李凤翔这位天使十分尊敬。
“原来如此,好说好说。”李凤翔暗自擦了擦汗,说道:“皇上对此事早有提及,这次军校开招,不是专向军将和勋戚子弟,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这一点牟将军尽可放心,只要诸位的儿子去了,那就能顺利进去。”
牟文举也是头一次听说这回事,当下也是异常惊讶,问道:“可若是这般,那军校不是什么人都能混进去了吗,这天子门生的名头便也不值钱了。”
“文举,天使面前怎可无礼”牟文绶皱着眉头沉声说道。
“天使见谅,咱是粗鄙莽夫,不懂规矩。”牟文举也是老实的很,二话没说,直接认错。
“无妨无妨。”若不是牟文绶提了一句,李凤翔还真没注意到,当时也是摆摆手笑着说道:“自然不能什么歪瓜裂枣都能混过去,不然这军校不就等同于不设了
国子监花点银子进去就成,军校就算你进去了那也还只是个开头儿,要一批一批往下筛,这些人今后可都是要出去任实差的,自然马虎不得。”
......
曹州这边李凤翔算是比较顺利的就让牟氏一族把各自的子侄交到
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观望,屡辱天使
说起左良玉,人人听到了几乎都会恨的牙直痒痒。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当时的督师还是侯恂,朝廷为振奋军心,发帑金五十万犒赏左良玉所属左营兵,左良玉随即奉旨进讨李自成,左营与闯营会战于朱仙镇。
时左营兵二十余万,闯兵也有几十万,两方激战数日,左营大溃,退至襄阳。
闯军穷追不舍至襄阳,两军再战,左营兵又败。
退至开封以后,闯军大将李过和高一功来追,左良玉不得已而迎战,未想部属却一触即溃,自己也只好换上兵士的衣甲才能逃得一条性命。
朱仙镇一战,闯军穷追左营兵数百里,一路上,左营兵丢盔弃甲,战心全无,被打的溃不成军,就连最基本的编制都被打散。
左良玉本人也被李自成打得三魂没了七魄,自此之后就像是得了“畏李症”。
李自成挥军追杀,左良玉闻讯便忽视朝廷抵抗的旨意,直接撤兵至武昌,李自成再追,左良玉更是将督抚大员视作挡箭牌,直逃往江边。
说来也怪,左营兵与闯营作战时每每都被打的溃不成军,但南撤的沿途却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欺负起百姓来是一个顶俩。
由于左军暴行,致使武昌一带十里断炊,村堡如同鬼蜮,遍地尽皆尸骨。
左良玉经朱仙镇一败之后,麾下聚众仍有十余万之众,但左营已是丢盔弃甲,兵无军心,将无战意,难以为继,急需银两和粮草来维持。
就藩武昌的楚王朱华奎袭封已有六十余年之久,王府内钱财早已堆积如山,鲁王府又是武昌城内最大的地主,钱财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左良玉遂决定向朱华奎索要给养,并且想着得到给养之后便引兵南下,以避李自成。
当时武昌城内的文官武将都齐聚在楚王府内,说时下武昌城中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事惹得左贼一怒,真打起来也没兵,同声恳请朱华奎明晓现状,出资满足左良玉,好将这瘟神打发走。
然而朱华奎却直接带着他们来到洪武皇帝朱元璋御赐给楚王府的金椅前,严辞道:“此可佐军,他无有!”
洪武皇帝御赐给勤亲王的怎么能拿来佐军,朱华奎是要当铁公鸡,任凭火烧眉毛也还是决定一毛不拔,反正这是你们武昌城的事儿,也不是老子鲁王府的事。
就算左良玉破了城,也不会敢动本王。
没得到补给,这在左良玉看来,就是在当面抽自己的脸,加上前些时日被闯营落汤鸡似的到处追着跑,一怒之下,左良玉遂挥军掠夺武昌,守城官兵一触即溃,城内百姓被屠杀者甚众。
不过左良玉确确实实没有去动楚王府这个大金库,掠夺武昌之后,他便是立即下令撤到九江一带不断聚拢兵马,再度拥兵二十余万,观望自保。
后张献忠再起,挥军攻克武昌,大掠楚王府,逼朱华奎溺水而死。
当时的崇祯皇帝因失地献藩而大怒,严旨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这才找准时机,出战击溃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
说来也是,左良玉对战李自成几乎从无胜迹,但征剿张献忠的时候却每每常有大捷,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杨嗣昌便有意以贺人龙取代左良玉。
但是恰巧,左良玉在玛瑙山大破张献忠,这才引得杨嗣昌改编主意。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现在这位崇祯皇帝正忙于保命的时候,张献忠被左良玉打成只有几百个骑兵狼狈入蜀,意图东山再起。
左良玉
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报
“就是,朝廷国子监养了一群只知道耍嘴皮子的读书人,一个个上了阵就屁滚尿流的,去年更是争先恐后的投降闯贼,眼下居然又打起咱们武将的主意来了”马士秀赶紧大声嚷嚷说道。
马士秀虽然只是参将衔,但素来都是左良玉最为信任的心腹爱将,现在更是带着左营中最为精锐的家丁队,听完自家大帅的意思,自然要对自己的立场有所表示。
“马将军说的不错,这简直是天下的笑谈!”
“哈哈哈!”
其实,左营中军将们各自的看法都差不多,就国子监那个烂地方,全都是只知道夸夸其谈的读书人,读几本破书就出来做官,那也能叫官
说国子监这些学生,人数真不少,但是要说有大成就的,不是没有,也就占了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到,吟诗作赋和背后念叨都有一手。
一旦你把刀明晃晃的摆在他眼前,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会直接吓得尿了裤子,平日挂在嘴边的仁义道德到那个时候,全然都成了狗屁。
“不不不。”司礼太监张国元此时就像一只担惊受怕的小鸡崽,看着周围一群黄鼠狼,就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连忙摆手道:“众位误会了,国朝这军校与国子监并非全然相同,只是......”
不待他把话说完,就听左良玉十分不耐烦的闷声说道:“行了,你且回去告诉皇上,就说吾儿梦庚身为平贼将军,自是有繁忙军务在身,这武昌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吾儿出行亦多有不便。”
“再说了,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劳什子的军校我看也是无甚么鸟用,不去也罢!”
张国元这次出来可是代传天子口谕,便是地方的督抚大员见到了,也得尊称一声天使才行,左良玉不尊敬倒也罢了,居然还这般说话羞辱,简直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不过张国元也就只能在心里怒骂几句杂碎,为了保住小命,面上还得毕恭毕敬的待着。
“这这这...”张国元浑身哆哆嗦嗦,说话都是结巴起来,但还是不肯走,说道:“宁南伯,这军校可就连——”
这次打断他话的是马士秀,只见他在众人眼前上前几步,拎小鸡似的把张国元拽起来,边往外走边嚷道:
“管他谁去谁没去,咱们左营可是天底下最强的官军,岂能和那些鼠辈占到一块儿去”
“说的是!”这时候,一个披着大明制式铁甲的糙汉跟着说道:“你这天使也真是的,不会说话,更不懂甚么察言观色,咱们伯爷都这么说了,你还不赶快滚蛋,跟大爷们在这磨叨什么呢”
“快滚快滚,耽搁老子们喝酒吃肉的兴致,当心把你扔到城外去喂了流寇!”
“哈哈哈,瞧这死太监吓的,你好歹给天使留点面子啊。”
“留个屁,能生蛋不成!”听见这话,起先的糙汉依旧不依不饶,看那神情,若不是在大帐之中,就会当场冲过去把张国元撕碎了。
张国元此行可谓是一波三折,第一站在武昌就被左良玉当众羞辱,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一些小地方无权无势的文官武将们还看不出甚么,毕竟他们可不比麾下二十几万大军的左良玉,要是忤逆了天使,想完蛋也是很快的。
可是等张国元强打精神来到第二站凤阳府的时候,却在刘良佐那儿遇见了同样的情形,只不过这花马刘还不敢像左良玉做的那么绝,就只是找了个借口。
山东那边儿有牟文绶和邱磊等权势最大的正副总兵作则,各地的军将自然不敢单满,没几天就都是老老实实的派自家子侄先行前往京师等待。
湖广这边,由于左良玉和刘良佐的事到处传播,张国元可谓是寸步难行,到最后,就连一些小地方的县官都干当着他的面讥笑。
无奈法不责众,几乎整个湖广都是这个卵样,朝廷的旨意在这边早就不成什么作用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儿了
“砰!”
听到这话,另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便是拍案而起,大声道:“这话不假,数百年来,这朵颜三卫的驻牧权便是给了咱们,何至于被那建州蛮夷夺去”
“别看那逊度棱是翁牛特的首领,和乌尔迈相比,他就是个在屋内等着生娃的娘们!”
“那翁牛特人和乌尔奇特人都是软弱的绵羊,他们不配称为兀良哈!更不配被叫做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后裔!”
“说得对,他们就是群绵羊,连南蛮子都不如!”
“你们别说了,要是被建州人听见,再来一次血洗怎么办咱们兀良哈是悍勇了,可是结果呢,天朝不管我们,自己又打不过建州,难道就因为这南蛮子的一句话,就去傻不拉叽的找死”
听到屋内大部分族人开始争论,乌尔迈眉头上渐渐升起不悦之色,只是轻微哼了一声,屋内便是鸦雀无声。
这时,乌尔迈神情略微松下来,沉声说道:“不知你家汉人皇帝,都说了些什么”
“说的多了,但要是总的复述起来,也就只有那么一条,皇上知道你们兀良哈的族人不好过,这回本官前来,是陛下感念你等多年以前的成祖靖难定策之功,要扶持贵部。”
闻言,从前一直都想要与明朝联合的乌尔迈这次却是哈哈大笑,大声讥讽道:“省省吧!这么多年以来,你们汉人丢失的领土可是我朵颜地界的好几倍了。”
“你家皇帝盛情扶持,我乌尔迈代表兀良哈部上下感念你家的皇帝的恩情,只是如今这情形可不是万历年间,更不是那永乐年间,我兀良哈部虽然在建州马蹄之下苟延残喘,但你大明自保也是歪歪斜斜,又比我们强了多少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