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林荣把目光转向了侯云策。道:“侯爱卿,你怎么看此事”

    侯云策虽是新任的宰相。但是在朝中时间极短,率军来到楚州以后,除了献计用火药破楚州城以外,基本上没有对国事发表意见,此时,林荣点名,侯云策也只有拿出自己的观点。

    侯云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道:“总体上来讲,臣赞成先北后南的主张。”

    范质是孤独的“先北后南派”,见侯云策开宗明义的支持自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高平之战时,李重进的地位远远高于侯云策,曾短暂地做过侯云策的上司,不过,侯云策很快就被林荣调到张永德手下,当时张永德和李重进矛盾极为尖锐,已经到了水火不容地地步,李重进颇为恼怒侯云策由侍卫军调至殿前司,曾经借故多次刁难过侯云策。

    李重进万万没有想到,数年时间,当年地一名中级军官居然一跃而成为了皇亲国戚,官职也是一升再升,不过五年时间,就由黑雕军都指挥使变成了大林朝宰臣。此时,听到侯云策的表态,李重进英俊阴冷的脸颊轻轻抽动了数下,随即又平静了下来,此时的侯云策已非吴下阿蒙,轻易树强敌是极为愚蠢地。

    “臣所说的先北后南,准确来说应是先北后南再北,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扫平长江以北的残敌,趁胜夺取舒州、蕲州、黄州等地,彻底将南唐势力赶到长江以南;

    第二步,集中我军主力,夺取幽云十六州,只要能够夺取这十六州之地,以此为屏障,契丹人就难以轻易跃马中原,臣所说的向北,主要就是夺取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而不是与契丹人决一死战;

    第三步,稳住北方之后,就可以再次挥军南下,先攻稍弱地西蜀,次攻南唐、南汉等南方势力,南方大定之后,再返身向北;

    第四步,统一天下之日,便与契丹人决战,此时挟全国之人力物力,大林军必将纵横大漠。”

    侯云策说到这里,提高声音道:“不出十年,陛下必将扫平天下,建立不朽之功勋。”

    林荣不动声色地听完侯云策的陈述,仍然没有表态,他自己动手,舀起一碗滚热的肉汤,随意道:“今天这羊肉汤还真香,大家别愣着,都喝一碗吧。”

    林荣是马上帝王,多年军中生活让其形成自己动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重臣议事之时,林荣特别不喜欢太监、宫女站在身后,总是把他们赶到屋外等候。

    范质等众臣也依葫芦画瓢,舀起了肉汤,一时之间,屋内“呼哧”声不断。

    &n




第237章 破水师
    銮江口已在长江下游,江面极为宽阔,几只鱼鹰在不知疲倦地江面飞翔,发出清脆的叫声,穿透了清晨的霜雾。

    在长江南岸的水军大营中,南唐兵部郎中张河源起得很早,上了楼船顶部,他伸出手,搓了搓有些紧绷绷的脸,看着滚滚长江缓慢向东而去,心中若有所思,低声吟道:“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站在一旁的参军**杨身上的厚裘似乎也被这浓雾所浸湿,接口道:“这长江如此雄浑,又如此的让人心生愁绪,难怪杜子美会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扬是张绅休的侄儿,两人年龄相差不大,没有外人的时候,说话向来直来直往,又道:“长江以北看来是保不住了,幸好大林军水师弱小,否则,恐有亡国之祸。”

    张河源个子瘦小,脸上神情却甚为坚毅。他曾是南唐军中著名的将领,和吴越、大林作战屡有战功,不料却突然被调到兵部任郎中,虽说职务升了,却如龙困浅水,有力使不上了,颓然道:“你看我干的是什么事情,堂堂的兵部郎中,大林军南侵之际,不是率兵迎敌,反而是向大林军上贡求情。大林军虎狼之师,又不是草原胡人,区区财物岂能打发,林荣是冲着江北之地而来。”

    **扬深有同感,忿道:“这三年来,年年上贡不断,这一次又送了罗縠绢布三千匹,乳茶三千斤,以及香药犀象无数,数年间上贡的财富。加上修筑宫殿的耗费,若是用来制造战船,大唐水师至少可以多造百艘楼船,你看看现在大的大唐水师,可乘坐百人的战船已经寥寥可数,长江天险,看来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江风吹过,长江水浪拍打着两岸。发出“哗、哗”的波涛声。浓雾似乎被江风吹散了一些,张河源一直注视着对岸,猛地一征,长江北岸似乎有一些战船的轮廓。

    楼船下面有专门负责观察地军士,他们也发现了异常,只听到几声惊呼:“大林军战船,全是大船。”

    “天啊,大林的战船。”

    又是一阵江风袭来。浓雾被吹开了一个大口子,大林水师完全出现在张河源眼前,长江北岸连绵不断都是大林军战船,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大型、中型战船,在北岸足足排了好几里。

    张河源大吃一惊。用力抓紧了船舷,手指关节有些发白,头昏目眩好一阵,张河源这才清醒过来。赶紧朝楼船下跑去,嘴里吼道:“王将军在哪里,赶快叫他起来,大林军战船打过来了。”

    銮江口的大唐水师主师刘琮并没有住在船上,而是住在水寨之中,只有副帅王延灵住在楼船中。

    此次出访南唐的正使是兵部侍郎陈觉,陈觉和冯延已、冯延鲁、查文徽、魏岑等五人在南唐大大有名,被称为“五鬼”。皆为诗文出众而长于谄谀之人,把南唐内政弄得一团糟。大林军再次攻打南唐,南唐主李景恐惧万分,派兵部侍郎陈觉到江北去上贡,请求罢兵。

    陈觉带着贡品来到了銮江口之后,他和刘琮是旧识。刘琮知道陈觉在朝中颇有势力。颇得李景赏识,就找来镇江美女无数。两人在水寨之中逍遥快活。张河源不喜飞扬跋扈的刘琮,更不喜欢小人陈觉,婉拒了刘琮邀请,住到楼船之上。

    几个亲卫听见有人从楼上大叫着跑下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历声吼道:“是谁,站住。”

    昨夜王延灵将军拥美而醉,若搅了他清梦,必然会挨顿鞭子,或者被砍上一刀。

    “让开,我是兵部郎中张河源,快叫王延灵起床。”

    亲卫已认出了这个瘦小的男子就是兵部郎中张河源,连忙立在一旁,不过,并不敢去叫醒王延灵。张河源怒火中烧,抬腿猛蹬房门,这房门颇为结实,张河源就觉蹬到一块铁板上,接连蹬了数下,门忽然开了,张河源一脚蹬空,身体失去重心,差点跃倒在地。

    披头散发地王延灵手提腰刀,愤怒地站在门外,看到是张河源,凶焰才稍减。

    “大林军战船攻过来了。”张河源急急地道。

    王延灵这才明白张河源为何如此着急,轻蔑地笑道:“大林军只有几十条小船,居然敢跨江而击,真是以卵击石。”

    张河源不想和王延灵啰嗦,拉着王延灵就往楼船顶部跑去。王延灵是大唐水师的老将,知道大型楼船的威力,看到大林军船队中有数十条大型楼船,脸色顿时煞白。

    大林军水师犹如从天而降,攻过来战船中有一艘五层大船,二十多艘三层大船,还有数十艘小型战船。

    大唐水师多年未添新船,虽有百余条船,除了三艘西江大船,十五艘南江中型船,其余皆为搭载十多人的小船,而这些大中型战船都使用多年,早就应修补或淘汰了,却仍为大唐水师的主力舰。

    张河源看见王延灵面现恐惧之色,抽出腰刀,历声道:“王延灵,组织船队敌。”

    王延灵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经过一阵混乱之后,南唐水师数十艘战船迎向了大林水师。

    双方渐渐接近了江中心,只听大林水师一阵鼓点响动,安置于玄龙船和玄蛟船前甲的投石车突然发动,数十块数十斤重的石块,带着风声,向南唐水师的三条大船袭去。

    大林地玄龙船和南唐大船,均脱胎于“五牙船”,“五牙船”在四面甲板还备有6架长达15米的武器—拍竿,拍竿相当于利用了杠杆原理的巨型长锤,靠下落能量砸击靠近的敌船,大林水师的玄龙船已经改拍竿为投石机。

    南唐西江船仍是使用拍竿,没有装备投石机。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水师素来无大船,多用斗舰来袭击南唐水师。斗舰特点是船壳用多重木板加固以利冲撞,南唐水师为了有效对付斗舰,仍然采用拍竿来击毁靠近大船的斗舰等各式小船。

    此时,大林水师开始用投石机远程攻击,南唐西江船缺乏远程攻击能力,只能挨打而全无还手之力,转眼间,两条西江船地船体已被飞石击穿。江水汹涌而入。

    王延灵的中军指挥船受到了重点照顾,受创最重,船体很快失去了控制,向着下游漂去,顺江而下不过一里,就沉于江中,中军船上带有两只微型小舟,是危急关头逃生所用。水军副帅王延灵和兵部郎中张河源爬上了小舟,顺水漂了数里,才在一个回水湾上岸,这才逃得一条性命。

    中军船受重创,南唐水师失去了统一指挥。在江中乱成了一团。双方还没有靠拢之时,上游又出现了一支大林水师,水师是清一色的海鹘船。

    海鹘船出现在大武朝,船型头低尾高。前大后小,船的外形模仿善于穿风掠浪的海鸟,适合划浪而行。船上左右设置浮板,在风浪中具有稳定船只的作用,又可阻挡侧浪,减轻船体横向摇摆,是一种比较不怕风浪的战船,大林水师在船舷两侧加装铁板。增强防护能力,又在船首加装犀利的铁尖,用来冲击敌舰,这种战船拥有一千料地载重量,长十丈,宽一丈八尺,深八尺五寸,底板阔四尺。分成11个水密隔舱。两边各有5支橹,可以载士兵108人。水手42人,新式海鹘船是一种结构坚实、战斗力强、能冲击敌舰的新型战舰。

    顺江而下地海鹘船有二十多艘,速度极快,锐不可挡地冲入南唐水师的阵营里,南唐水师西江船船仅剩下一艘,其余皆来南江船和小型战船,这些中小船哪里能够承受海鹘船冲撞之力,挡者披靡,纷纷被撞翻在水中,很快,南唐军士在水中飘浮了一片。

    大林水师有许多小船,这些小船操纵灵活,船上不过十来名军士,他们在大船空隙钻来钻去,船上军士弯弓搭箭,对着江水中落水军士射击,而有一些军士手持长枪,不少靠近小船的落水军士被刺杀于水中。

    尸体和鲜血顺着江水,向下游飘去,形成一条长长的血带。

    南唐水师军无斗志,剩下的一条西江船也



第238章 南唐割地
    长江岸边,弯月如钩,江水泛着清波,潮湿的空气在拍岸的涛声中缓慢地流动。数匹快马从江边小道快速地奔跑,急促的马蹄声,惊动了长江里的鱼群,只听“卟通”之声不断,一尾尾数斤重的长江鱼跃出了水面。

    林荣孤独地坐在帐中,十二盏大油灯把军帐照得如白昼一般,两天以来,来自京城各地的奏折已有数十份,林荣每一份都要认真批阅。晚睡早起成为林荣的生活习惯,幸好长期军旅生涯打磨了一幅好身板,要不然,早就被繁重的军务政务累跨了。

    范质、王薄、侯云策、李重进、张永德、杨光义这六人是林荣最为倚重之人,享有见林荣之时不用通报的特殊权利,杨光义来到林荣帐前这时,御前亲卫直接把急急忙忙赶来的杨光义领入帐中。

    杨光义解开布袋,里面全是珠宝,在灯光中更是显得璀璨无比,然后跪在一旁道:“这是南唐送来的珠宝,意图赌赂于臣。”

    林荣揉了揉太阳穴,看着堆放在桌面的珠宝。

    杨光义看林荣并未发怒,接着道:“来者名为马闲,是臣在洛阳时的故识,自从臣从军以来,已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今日突然来访,说是南唐主李景要结识江北英雄。”

    中年男子马闲见过杨光义之后,开门见山说明了受南唐主李景之托,来结识江北英雄,并奉上了价值千金的珠宝。杨光义闻言大惊,不敢怠慢,把来者稳在军中,然后亲自带着珠宝来到了林荣大帐。

    林荣随手抓起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对着灯光看了看,宝石在灯光下发出柔和蓝光。看上去就如一只猫眼。他素来不喜这些无用之物,却也赞道:“好一颗猫眼宝石,胡商最喜欢这种猫眼宝石,我估计得没错,这种质地的猫眼宝石可以换得战马五十匹。”

    他看到杨光义仍然跪在地上,就笑道:“爱卿起来吧,看来南唐主已是六神无主了。才会用这等幼稚之计来离间我君臣。”

    听到林荣如此下结论,杨光义悬在心中的石头才踏踏实实地落了下来,起身道:“这个马闲本为中原洛阳人,却为南唐主充当说客,臣回去之后,就以奸细之罪杀掉马闲。”

    林荣放下手中的猫眼石,道:“这倒不必了,杨大郎让这个马闲带话给南唐主。给他说,朕亦知道此事,有多少宝物尽管送来,朕照收不误。”

    杨光义笑嘻嘻地退了出去,一路上快马加鞭。心情极为愉快。

    南唐已是日落西山,眼看就要亡国了,杨光义才不会上这条破船。

    林荣又取过一封密信,这是一封来自契丹的密信。内容很简单:“南唐李景使臣已到达上京。”

    在第二次南征之际,南唐主就通过海路和契丹进行频繁联系,如今,双方联系更加密切了,大林水师已经数次在海上拦截到从南唐北上的使臣。此事让林荣内心颇为焦急,若南唐和契丹真正联合起来,南北夹击大林,则大林立刻就会陷入被动。

    看过此信。林荣一时有些心烦意乱,在帐中不停地来回走动。

    第二天,大林大军逆水而上,军旗连绵十数里,站在长江南岸的南唐军士,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行进中的大林军队。

    很快,报信的南唐军士来到了金陵,南唐主李景正和冯延已等人正在花园中咏梅作乐。

    冯延已一袭淡绿色的长衫,摇头晃脑地道:“大武人咏梅诗确非前朝可比。譬如李义山这首诗,‘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实是咏梅诗中的魁首。”

    李景并不以为然,道:“不然,不然,杜子美颇有几首咏梅诗,意境较李义山之诗更为深远、开阔。”

    杜子美就是杜甫、李义山就是李商隐,两人都有不少咏梅诗,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李景、冯延已为此事争论的次数也不在少数,这也就是所谓地文人之乐,没有登堂入室者,难以领会其间的愉悦。

    正在此时,查文徵、魏岑两人面色惊惶地赶进宫来,道:“快马来报,大林军水陆两军从泰州出发,最多明日就要到达金陵对岸。”

    李景即位时间已长,虽说肚子有些微微凸起,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飘逸之人,闻听此言,一屁股坐在胡椅之下,喃喃道:“这可如此是好,这可如此是好”

    冯延已是当朝宰相,军国重事多由他在掌控,道:“也不知派往契丹和北汉的使臣把事情办成没有,若契丹或北汉当真出兵,当可解今日之困。”

    李景对于借兵契丹之事总有些疑虚,石敬塘虽然当了皇帝,身后却是骂声不断,不过,若不与契丹或北汉联手,眼前的困局却实在无法解开。

    查文徵见李景呆呆地不发一言,道:“几日来,有一些难民从楚州逃了过来,大林军攻占楚州以后,屠城一日,城内百姓,只有不到千人逃得性命。若大林军攻入金陵,恐怕又有一场大屠杀。”

    一旁的魏岑正在为此事着急,补充道:“城中数千军民已知大林军逼近金陵,他们围在皇宫前,要求放出兵部郎中张河源,由他率军抵抗大林军。”

    张河源是南唐少有的敢打硬仗的将领,在南唐军中素有威名,和刘仁赡、张彦卿并称为南唐军三杰,目前,刘仁赡降敌,张彦卿阵亡,三杰只余张河源一人,他却因为銮江口之败,被押入了天牢。

    李景是造旨非凡地文人,成天醉心谈词论文,只觉政务索然无味,政务全部交由冯延已等人操办,张河源入狱,正是冯延已一手经办。

    当魏岑说起张河源之时,李景一时没有想起此人是谁。
1...103104105106107...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