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于是雷大太监觉得自己被蔑视了。“山陵事”乃极大的荣耀和特权象征,阿猫阿狗们都去主持大局,为何我堂堂皇宫第一大太监反而被隔离在外这不行!于是他直接找到了刘太后。强烈要求为先皇站好最后一班岗,您就让我去挖坟吧…可刘娥摇头“雷,你要想清楚。不是我不让你去。而是考虑到你从小进宫,从没担任过外事。一旦到了外面,不懂的事太多,而你现在又位高权重,下差们不敢对你违逆。你如出错了怎么办那样就是在害你了”但雷允恭连哭带嚎,一定要去…

    于是他如愿以偿了。刘娥给了他山陵都监的身份,去洛阳主持修陵大事。在他兴冲冲一路狂奔的烟尘背后。想必丁谓和刘娥都露出了截然不同的两副嘴脸。

    丁:该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死皇帝重要,还是现在活着的皇帝、太后有威胁跑那么远,真出了事怎么办难道你现在跟我不是一伙的

    刘:嘿嘿。这是你自找的…哀家一切都满足你们了…

    3月6日,雷大太监火速冲到当时最拉风的挖坟现场,并立即进入角色。这时大宋顶级风水大师、司天监邢中和突然有了新发现,找到雷大太监,郑重报告“根据最新风水研究,如把先帝的坟往上挪100步远,就会像汝州的秦王坟那样,对子孙后代有极大好处”雷允恭立即两眼放光“那还等什么快挖”“可…”邢中和变得吞吞吐吐“只怕那里石头太多,且会有地下水”那是修陵墓最忌讳的东西。阴宅入水,死者不安,生者即为不孝。这要担天大的罪名。但雷允恭己彻底听不见任何负面警告“不许乱讲!先帝只有今上一位后嗣。如真能像秦王坟那样对子孙后代有益,那就马上换地方,立即挖”邢中和继续摇头“给皇帝换墓地,那是要走n多程序的。7月份就绝没法完工了。请三思”可雷允恭让他彻底闭嘴“我现在就去面见太后。这点小事还走什么程序只要我说话,就没不行的。你们马上开工,立即挪坟!如耽误了,咱家唯你们是问”

    刘娥弄不懂,这雷允恭刚出宫没几天,突然间又跳了回来,且告诉她,她男人的坟现在己高升了100步,且此后n多皇帝都会大有好处…到底是什么好处啊有没有我刘娥的份

    刘娥淡淡说了一句“此大事。何轻易如此”这话极具份量。皇帝陵墓的大事,岂是你一太监为所欲为,想做就做的你把事想得太简单,把皇家看得太轻易了吧可雷允恭的回答已丧失了起码的觉悟及太监应有的恭顺“使先帝宜子孙,何为不可”把刘太后的话硬生生顶了回去。刘娥忍了又忍“你去找山陵使,看他怎么说”

    但山陵使丁谓不知是为什么,居然犯下了此生最大也是唯一的错误。亦知其不可的情况下却没当面反对,而是不置可否。含糊其词。雷允恭立即转身冲回到太后面前“山陵使也不反对”刘娥没话可说。那就听你们的,挖吧…

    但紧跟着,一切都让邢中和说中了。新墓穴中大石垒垒,地下水滚滚。雷允恭目瞪口呆,那些地下水把他整个人浇了个透心凉。

    夏守恩是陵墓施工的总包工头。如不能在7月如期完工,他将吃不了兜着走。5月23日,他把工程情况如实上报朝廷,请求改变墓穴位置,否则难以完工。首相丁谓为掩盖错误,只能一错再错。为雷允恭遮瞒。

    &




寇准之死篇
    7月3日,王曾转正,开始了他的名相之路。吕夷简、鲁宗道2人成为参知政事。8日,枢密副使钱惟演也转正。

    这时的丁谓与女巫刘德妙的家中丑事也被揭发出来。他的命运己成了冯拯等人嬉笑戏谑的玩具,随人家怎样开心就怎么摆弄。

    冯拯提起笔来想了又想,对身边的鲁宗道说“鱼头兄(鲁宗道号称鱼头参政,形容他的刚直不阿)还记得鹤相(丁谓别号。当年的祥瑞事件里,他总以仙鹤云集说事)是怎么贬的寇准吗”嗯鲁宗道大有兴趣,静听下文“鹤相当时特意对我说‘欲与窜崖,又再涉鲸波如何’他是想把寇准直接贬到海外,和当年的卢多逊一样”这时轮到冯拯来写丁谓的贬书了,真是犹豫啊!让丁谓去哪呢但他提起笔来,2个字写下去后,换得周围一片点头赞叹声:崖州!

    “今暂出‘周公’涉鲸波一巡”冯拯掷笔,大快人心。7月23日,还是宋绶。5个月前他秉承丁谓意旨给寇准、李迪写贬官制,现在又秉承冯拯意旨给丁谓写贬官制…崖州比雷州还远,丁谓踏上了不久前寇准所走的同一条路线。朝坐天子堂,暮为烟霞客。这一路万里行程,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不过开封城内任何高层决策都己与他彻底无缘,此生再不相见了…

    丁谓倒台了,无数人跟着胆战心惊,因心里有鬼。在丁谓独领朝纲的这段时间,有多少人曾表过忠心递过顺表这些东西都在丁谓府里藏着,只要刘娥愿意,这些人都将贴上丁谓同党的标签,一起去海南旅游。

    可24日,刘娥在第一时间下了道诏书“中外臣僚有与丁谓往来者,一切不问”派出侍御史方谨言进入丁府。众目睽睽之下,把抄出来的所有书信一把火烧掉…就这样。刘娥以这样一副面目走上了大宋的历史舞台…

    话说刘娥继承的遗产里有几样东西旷古未见,基本分不清是人间产物还是火星人的东西。那就是耗费大宋无数国力,才被赵恒请下来的“天书”赵恒死了,拿它们怎么办一般来说要继承,更要神圣的供奉。在宋朝馆阁重地里还珍藏着赵恒老爸赵光义的各种手迹,连那些玩意都不扔,何况神仙所赐大宋得国合法性、保佑长久性的法定文件但刘娥却在9月12日下令:让天书都陪着先帝老公到洛阳大坟里去!天上的东西人间本就不该有,谁请的谁带走,老娘不侍侯!

    就这样,虽对己故的丈夫凶狠了些。可老百姓们相信都长出了口气:唉…看来神仙也有死的时候,封建迷信活动终于不用再搞了。由此,国内长期积压的怨气也被冲掉不少。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10月13日,宋真宗赵恒终于被葬入永定陵,刘太后哭了。她面对全体大臣,非常真诚地道谢说:国家内忧外患,若非大家同心协力,哪能把事情办得这样妥当现在先帝丧事己毕,这样吧。请各位把你们每个人的子孙及亲族的名单都报上来,我当大加封赏。

    这些被赵光义、赵恒父子两代的高官厚禄养得肥肥的大臣们立即眼冒绿光,于是纷纷回家查阅家谱,把子孙亲族甚至门客好友的名字。统统一个不拉地仔细填好后送交太后,开始了充满希望的等待…不过在以后悠长的岁月里,他们极度郁闷地发现:凡交上去的名字,没一个人被刘娥封赏过。都被死死压在了最底层…因那些名单都被刘娥画成了图形,贴在了她垂帘旁的墙壁上。每当有臣子要推荐谁当官,她就会歪过头去看一眼。上面没那个人,她才会批准…

    刘娥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就在于她的丈夫对臣子们实在太好了。赵恒一边崇敬神仙,一边体贴臣子,花钱花到了麻木。最后连曾保证“大计有余”的丁谓都害怕了,私下警告如再这么玩,国家经济就要崩溃了。可赵恒反过来安慰丁谓:别怕!只要我们不乱花钱,谨慎些,就不会到那步田地…可“不乱”“谨慎”的标准是什么现在处在刘娥的位置上,还能继续赏、甚至赏更多吗何况通过丁谓的事,刘娥也看清楚了:所谓的亲信、同党有什么用该叛变照样叛变。所以“恩”己不顶用了,现在需要的是威!

    事情还没完,接下来刘娥彻底让人大跌眼镜。11月1日,刘娥把枢密使、刘美的妹夫钱惟演赶出了京城去河阳做保大节度使。这可是她目前剩下的唯一“娘家人”(刘娥的前夫龚美即刘美,比赵恒还早死了半年)

    翻阅史书,无论哪一朝代,女主临国想站稳脚跟,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有强硬的娘家在支撑。如汉代那些了不得的太后们。就算强硬如吕雉、武则天,也没少重用吕产、吕禄、武承嗣、武三思他们。事实上除了刘娥,就只有一个例外——慈禧。

    这件事在宋朝政治史上并不出奇,但在文化史上却独一无二。钱惟演是个风雅的人,钱塘吴越子孙风神秀爽、雅致天成,有着高品味大见识的艺术家气息。以此为契机,到几年后他出任西京留守时,大宋朝第一批璀璨瑰丽的文士们汇聚到了他身边,其中就有大宋首位文坛泰斗欧阳修…

    14日,刘娥接受国子监孙奭的建议,在各州设立学田。让那些天之骄子们从此不用担心衣食,一心读好圣贤书就可以了。

    12月,冯拯加衔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王曾加衔集贤殿大学士。此后大宋有制度:首相必加昭文、监修国史,次相必加集贤。

    6日,与大契丹争斗了10多年的高丽王王询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遣使册立其子王钦为高丽王。

    这一年,党项李德明遣使大宋,请求让大食国(今阿拉伯地区)的使者来大宋朝贡时请经过自己的地盘,其意不言自明,党项人除了抢也不会别的了。宋廷当然拒绝。但李德明不管三七二十一,私自封锁了大食国来贡的陆上丝绸之路的要道,逼得大家改走海路。海上丝绸之路就这样被开辟出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大宋也即将迎来仁宗盛世…

    &.更新,刘娥进一步巩固自己地位。为了合法化并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她决定改元。

    回顾下宋朝历代年号,非常有讲究。每一个都真实体现了当时君主的最深切愿望。如赵匡胤立国第一个年号叫“建隆”即宏伟博大的建设。第二个“乾德”即阳刚至大的道德。到赵光义叫“太平兴国”他要和平收服天下,既平又兴。赵恒的如“咸平”



三国少年篇
    死的寇准被开封城拒之门外,另一个人却再次活着走了进去,重新干起了老本行——帝国宰相。就在冯拯病重的日子里,8月28日,王钦若再次回到京城,与王曾一起担任帝国宰相。这让人们看到了刘娥的另一面:除惊人的冷酷外,还有着绝顶的聪明。试问如要选出真宗朝里既是人才又是奴才的绝妙型大臣,不选王钦若还能选谁无论寇准还是丁谓,都是人才而非奴才。有才但不顺手甚至不听话。就算王旦也有他的局限性。很多事情非暴力不合作,让他办事得既请吃还送礼。王钦若就不同。此人博闻强记,才干卓著,且宦途几十年,功力已炉火纯青。妙更妙在他无条件的服从,是条真正的变色龙。你是明君他就是贤臣,你是昏君他就是奸宦,一切都跟着领导走。这样的人正是刘娥现在急需的。帝国一切过往都藏在此人的脑子里。要他来干事,却在他身边绑着个王曾,让他没法再兴风作浪,只有老实干活。且同时又任命2个参知政事:鲁宗道、吕夷简。吕大宰相权倾朝野的时代还未到来,他的事以后再说。而鲁宗道号称‘鱼头’之前就是真宗朝有名的谏官。根据太祖皇帝的祖宗家法,他的任务就是随时随地口吐莲花教训朝廷大臣。其火力之猛有时都误伤无辜,连赵恒都被k过。但气归气,人家有理,皇帝也只好在办公室里签字留念。一屏风上有赵恒御笔“鲁直”2字。

    就这样,朝政大事依次是王钦若做决定,王曾、曹利用2人审查,最后再由鲁宗道挨个地狠狠瞪一眼,看他们是否心虚有愧。没事了好!签发命令执行吧!

    以上是不是天衣无缝了呢刘娥觉得仍不行。刘娥担心的是她的‘儿子’小皇帝赵祯。这孩子总和王钦若泡在一起,不会成为赵恒第二吧看来得加强未成年人教育了。

    介绍下“资善堂”位于皇宫东部,太子府东宫的附属建筑。赵祯当太子时就是在这里学习。师傅都是当时大宋朝学识最渊博、品德最高洁的宿儒:冯元、崔遵度、张士逊、孙奭。可问题是这样管用吗汉文化到底适不适合孕育出强大的皇帝

    这时正是一特殊且敏感的阶段。契丹、党项这两国的皇储也在成长中。未来的对手,几年后就会争斗不休。现在就互相引见一下吧:

    宋赵祯13岁。辽耶律宗真7岁。党项李元昊20岁…这好像与人们传统中印象不符。宋仁宗陛下在位42年。印象中是位宽仁厚德的长者。而西北暴徒李元昊突然兴起骤然灭亡,给人感觉比他爷爷李继迁还要年少跳脱。但实际上他是当年东亚三强皇储中最年长的…

    李元昊他定是带着特殊使命降生人间的。他刚出生,他的爷爷李继迁也正在生命的,攻占了凉州城,但随即死亡。他1周岁时,宋辽2国经澶渊之战达成了百年好合,党项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喘息之机…他父亲李德明开始了20多年的休养生息,为他积攒家底。不断的走私、抢劫,同时也不断进行着‘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打仗。这场塞外三国志,每个人都知后来赢家是党项。但如开头你就敢这样赌的话。相信没人敢跟你的注。回顾下吐蕃、回鹘、党项这3家的发家史,你就能看出党项人的底子有多薄,一对一都恐怕不是人家对手,何况以一敌二吐蕃,初唐时期就已威震西南,逼得天可汗也不得不以文成公主下嫁他们的赞普。回鹘,在突厥衰落后崛起,安史之乱时,天可汗的子孙们正是借了他们的兵力才得以收复两京。重坐皇位。安史之乱之后,吐蕃在西、回鹘在北,更是在大唐边境屡屡制造危机!而党项呢一直要到黄巢起义,才有一叫拓跋思恭的人带着一小撮族人来到中原。跟在沙陀人李克用的屁股后摇旗呐喊。最后唐天子为酬谢他们这一功劳,把定难5州赐给了他们…

    但党项人的运气实在好的没天理。李继迁,一烈火中炼出的真金。他没能达到松赞干布、英武可汗的程度,未能及身创建党项人的帝国。但降辽附宋,基业己都打下了。

    之后便是澶渊之盟,这是汉人与胡人几千年间只此一次的百年好和。连带着党项人也可享受和平。以前的恩怨和附带的危机都一笔勾消,安心地消化定难5州、灵州、凉州、还有那块让人垂涎三尺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这是个慢工夫。得有耐心、有恒心、够阴险的人才能去做。这时上天派给了他们李德明。他完美守住了老爹基业,边拉边打,不停变幻脸孔为党项人争夺利益。他成功熬死了大宋真宗皇帝赵恒、熬老了大契丹圣宗皇帝耶律隆绪…

    这次上天派给他们的是一变本加厉的李继迁。需要再次握刀杀人时,李元昊是多么理想的第三代接班人。

    历史记载,李元昊从小就对他父亲不以为然。在他正式接班前,只有两段话留了下来,都是与他父亲的吵嘴。

    第一段话,当时李德明派去宋朝的使者团回来了,带回大批货物。可多虽多,东西却买错了。李德明大怒,把为首的使者给砍了。这时李元昊走了过来“老爸,你忘了我们是什么人了吗我们是戎人,生来就是骑马射猎的。用我们的战马去换这些一时半会用不上的东西己是失策。现在还杀了自己的使臣,以后还会有人为我们出力吗”十二三岁的少年李元昊如是说。李元昊从一孩提时代起就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甚至民族意识都己觉醒。把党项、宋朝、契丹分得清清楚楚。且更重要的是,他已知道一个种族最重要的是人,一个帝王最宝贵的是人心。

    第二段话。青年李元昊“老爸,你把钱都拿出来吧。我们分了它”李德明惊慌“我们要对宋朝开战”李德明变得惊恐…

    李元昊继续侃侃而谈“我们什么都缺。这样下去,我们的人都会跑光的。干嘛不把宋朝给我们的赏赐都散



仁朝文人篇
    天圣2年(1024)整个宋朝在忙碌着两件大事:1科举、2陛下大婚。

    3月18日,这一科前三甲分别是宋庠、叶清臣、郑戬,之下排名是曾公亮、余靖、尹洙…哪一个都在宋史中大名鼎鼎。但真正文名最盛的却是一甲第10名宋祁。

    他是状元宋庠的弟弟,单论才华要远远高出乃兄。可刘太后或许是从人伦大防,又或是家庭和睦出发说了句“弟弟排名怎能高过哥哥呢”于是大宋排头站,小宋退第10,就此搞定。

    状元没了,可小宋一点不在乎。清寒人家出身,一跃进入罗绮丛中,富贵无可限量。怎一个了得从他身上,我们来见识下大宋朝顶级文人们都在怎样生活。

    宋祁注重享乐,是一典型的大宋才子。而真宗与仁宗年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足、最安宁、最开明的时代。他所享受到的人间快乐,是汉的司马相如、唐的李白或明的唐伯虎之流所望尘莫及的。反映在诗文里就是“春日之酣乐,欢乐不晓天”他比寇准都奢华。寇准喝一夜酒,顶多是蜡烛浇满地,跘人几个跟头。而他是让所有喝完后的客人都晕头转向,出门就昏倒。因他是用重幕把酒局包住,里边点上巨烛,歌舞弹唱,完全不计时间,散场了一拉开幕布,外面阳光普照…

    而这方面真正的大师是那位前神童晏殊。他早就不去追求纸醉金迷的表层享受了,他追求的是富贵的最高境界即富贵得不像富贵。晏殊曾鄙视过当时的一位词人李庆孙。李氏《富贵曲》中写到“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说的是以写金粉写字、以玉牌记名。富是很富,不过是暴发户。晏殊是“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看不到半点夸富的词句,但优越闲散的生活活灵活现。这就是境界。但无论晏殊还是宋祁,都没法独领文坛风骚。

    第一。他们擅长的都是小令,这是五代起就流行的口语化短词。对言辞能力要求极高,他们也都做得极好。但终究只是继承,最多是在原基础上发扬光大,却没破格创新,开出一片新天地。宋词的经典“慢词”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由那位终生潦倒,把功名都换成浅酌低唱的那位才子来开创。

    第二,他们文风太绮糜了。说到底就是南唐后蜀的遗风花间派,追求极致的艳丽。纯粹的宫廷享乐风格。就像是国破家亡前的李煜。那么试问论精妙灵动,他们怎比得上李后主而李煜的词都没法与唐诗相比。诗借古喻今,包罗万象,可怀古、可论政,也可伤情。与之相比,这时的词还只是民间小曲。宋词的辉煌,还要再等上半个多世纪,由那位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才子来铸造。

    所以晏殊等人的艺术,都只是在富贵生活中炫耀他们的优雅。抓着满把金钱。玩命的表现自己多不在乎,多么向往自由生活。既要富贵又要当散人。看穿了这点,也就知道了他们的所谓成就及个人的人品高低。
1...1718192021...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