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没能扳倒吕夷简,这人干系也很大。可说此人是当时宋朝唯一能对抗吕夷简的人,无论资历、威信、名位还是在皇帝眼中份量,都只在吕夷简之上,如他能及时动手相助,吕夷简早就卷铺盖回家了。但让人愤怒的是,这人从始至终袖手旁观,根本无动于衷。
当罪恶出现时,助纣为虐是错的,漠然视之同样也是错的,尤其是身有力量可阻止的人,当做而不做,更是在犯罪!
本着这原则,范仲淹确定了这个人,且直接找上门去。他要当面质问:天理公道,朝廷法典,所有真理都在我一边,你为什么不帮我
这句问话是宋史中至关重要的一契机,它是一代名臣范仲淹苦闷悲愤到极点,忍无可忍才问出去的。痛心疾首,追问到底,他的临界点到了。这句话和对方的回答,就是范仲淹超越大宋所有人,被朱熹誉为三百年间第一人的根源所在。
伟大的蜕变,终于开始了!
“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王曾王大人,您身为宰相,理应弘扬士大夫的正气,可您袖手旁观,独善其身,您的盛德,在这方面有重大缺陷!
没错,这能压制吕夷简的人就是王曾!以他当年对抗丁谓、制约刘娥的声望及多年首相的资历,无论从哪点来说,吕夷简都无法望其项背,如他适时出手,那就绝不是越职言事,吕夷简就必须一条条回答。而到了那一步,范仲淹深信吕夷简就完蛋了,因《百官图》上都是实据。根本就没法狡辩!但王曾却偏偏躲在一边看笑话,从始至终不吭声。那好吧!我今登门拜访,请问您到底是为什么,真的是金口难开这一次,他如愿了,王曾静静的凝视他,轻轻地说——“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又是十二个字,可范仲淹一听。立即就呆住了。从字面上看,完全答非所问,并没回答自己为什么要无动于衷,可其中含义却非常深邃。
从字面上讲,应这样翻译——手握国家权柄的人,如想让天下之恩惠皆归于己,那么相应的怨恨之情想推给谁
 
老人宰执篇
景佑4年(1037)4月,大宋高层又洗牌!教会范仲淹重新做人的次相王曾终于忍无可忍,和首相吕夷简发生火并。原因在于吕夷简成精了,他像是挺过杀虫剂没死的虫子那样,被范仲淹疯狂攻击却毫发无伤后,变得无所顾忌,再不管就要尾大不掉了。王曾实在是没办法,以国家的名义,让我们同归于尽吧!
这一天,王曾来到皇帝面前:报告!首相吕夷简收受贿赂,结党营私!
赵祯一听就火了,贿赂小意思,居然敢结党传吕夷简,要他当堂解释!
吕夷简懵了。急中生智,他说:请王大人拿出证据来,我受了谁的贿与谁结的党但王曾表现得很绝。他一言不发,我没《百官图》没什么证据,但何必要什么证据我要的就是和你的争执!
就这样,中书省里吵群架。所有人都看出了王曾绝不与吕夷简共立朝堂的决心。而中书省里另两位大佬:参知政事宋绶、蔡齐也开始互相开炮。蔡齐力捧王曾,认为王大人是人间正气的象征,必须保护和支持。何况吕夷简独霸朝纲,都快成一言堂了,还需要什么证据可宋绶认为吕夷简是被冤枉的,就事论事嘛,没证据怎能乱讲话
争吵终于不可收拾。王曾的目的达到了。22日,宰相罢免行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首相、次相、参知政事全体贬职:吕夷简出判许州、王曾出判郓州,都被赶出京城。宋绶降为礼部侍郎、蔡齐降为吏部侍郎,成为一般京官。
大宋历史上头一遭,政事堂里空空荡荡。小皇帝决心按照以下标准来挑人:新宰相必须沉稳、善良、睿智且经验丰富,归纳一句话,就是资深。
资深到无与伦比。请看名单。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程琳、石中立枢密使:盛度。
让我来介绍一下年龄:王随65、陈尧佐75、韩亿66、石中立66、程琳50、盛度70。这一届宰执年龄相加。竟接近400岁!这是个空前绝后的纪录!当时人称“中书翻为养病坊”整个一疗养院!
闰4月,曾经的奸相丁谓死去。但却不是死在流放地崖州,而是死在了淮南的光州。消息传来,王曾感叹“此人智术深不可测。被贬海外,仍能用诈术得还。若他不死,未必没有卷土重来之日。那就是我等和天下的大不幸了”
10月,景佑四年的科考,国家开科取士,可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大事之一了,却不料闹得啼笑皆非。笑话经久绵长。首先心特软的仁宗陛下曾特下诏书:凡进士科考过5次、年过50或其它诸科考过6次、年过60又或进士科经过殿试3次、诸科经过殿试5次者,都可免试,直接当官!于是,天下举子人数突然间海量增加,一窝蜂冲进学堂混出身,再一窝蜂冲进京城考试。他们认清形势了,考试就像做官,别管成绩如何,只要不断地考。就定能出头!
结果景佑四年这一科逼着仁宗小下了次狠手,非常例外地严格了些,落榜者相应地变多。但这一科京试的解元居然是宰相陈尧佐的儿子陈博古,而参知政事韩亿四个子孙一齐应试。居然全部命中,无一落榜!
有黑幕!京师一片哗然,各地举子方言尽出,把上至两府宰执。下到陈、韩的子孙后代都问候了一下,其中产生了些名词佳句,还牵涉到了老人帮之外的其他人。且效果非常的好。皇帝本人也听到了“天章故国三千里,学士深宫二十年。殿院一声河满子,龙图双泪落君前”
这是个典故,发生在范仲淹弹劾吕夷简的同时。那时皇帝正心烦,两位老臣却找上了门。宫中待制王宗道,20年来都是一文学侍从,没升过级。王博文当时却是三司使,堂堂大宋朝的第三高官!可他居然当场就哭了出来“臣老且死,不复得望两府之门矣”
仁慈的仁宗陛下让他们一个升龙图阁学士、一个去做枢密副使,满足你们的愿望。但举子们就更难受了,原来官从眼泪来,我们十年寒窗,万里赶考,为的就是来哭陛下您给个说法行不行
陛下的处理方法极其经典,延续到今天都能看见。如球场上,上半场误判了不怕!下半场再次误判,在另一方身上找回来就是了!两边都吃亏了,这就是公平!会试结束了,不是还有殿试吗
皇帝内定了这次殿试的取士纲领,陈、韩两家子弟,连同他们门生的名次全部降级。结果倒霉蛋产生:范镇!此人有真才实学,考官们集体为他喊冤。但没用,谁让他是陈尧佐门生的后代本是会试第一名,可殿试唱名,直到第79位才喊到了他。当时满殿文武都捏了把冷汗,因有规矩:唱名过前三甲如还没省元在内的话,可抗声自陈:我是省元,你们不公!
但范镇默默忍受,直到二甲79名唱到他时,他平静地出班谢恩。也让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记住了他…
12月17日,忻、代、并三州大地震。仅忻州一地就死19742人、伤5655人、损失牲畜5万多头,且余震直到第二年仍在继续“或地裂泉涌,或火出如黑沙状,一日四五震,民皆露处”
立即就有人把它跟政治上的贪腐联系在了一起,言官们集体上书,矛头直指老年干部疗养所,那群吃人饭不干人事的老东西。
一片弹劾声中,最有力度的是知谏院右司谏韩琦。这是位真正的大人物。先从他老妈说起:
他老妈姓胡。据说生来也很灵异。惹得老爸、也就是韩琦的外公整天整天的看个没完。某次实在被看得发毛,胡小姐忍不住问:老爸你到底在看什么
&nbs
元昊称帝篇
党项人从拓拔思恭开始,就把自己牢牢定位在臣子位置上,唐朝就算沦落到只是朱温手里的一根草,他们都谦卑地自称我姓“李”且汉人一旦中兴,他们就立即遣使上贡,向赵匡胤臣服。这种世代臣服意识直到党项枭雄李继迁兴起都没消散,李德明更是不敢逾雷池半步…有帝王之实却不敢称帝王之名!
但李元昊不。在张元、吴昊的帮助下,李元昊完成了称帝建国前的最后一件实事:完善官制:嵬名守全、张陟、杨廓、徐敏宗、张文显主谋议;钟鼎臣典文书;成莆克、成赏都主兵马;野利仁荣主蕃学
又设18监军司:自河北至卧啰娘山7万人,以备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5万人,以备环庆、镇戎、原州。左厢宥州路5万人,以备鄜延、麟、府。右厢甘州路3万人,以备西蕃、回纥。贺兰驻兵5万、灵州5万、兴庆府7万人,为镇守。总50馀万。而苦战倚山讹。山讹者,横山羌也。夏兵柔脆,不及也。选豪族善弓马5千人迭直,号六班直,月给米2石。铁骑3千,分10部。发兵以银牌召酋长,面受约束。创16司于兴州,以总众务。
李元昊的狡诈凶狠被提升到了雄才伟略的高度…
景祐5年(1038)3月1日,老人帮的韩亿、石中立、王随、陈尧佐一起被罢。新一届名单,宋仁宗依旧乾纲独断,没有用韩琦所说的任何一人。宰相:张士逊、章得象;参知政事:程琳、王鬷、李若谷;枢密使:王德用、盛度;枢密副使:陈执中、王博文;三司使:夏竦。
“龙图双泪落君前”王博文终于名列两府,身为宰执了。但好日子太短暂,短短36天后,4月7日,此人就死在了枢密院里“臣老且死。不复得望两府之门”太神奇了,此人当初的痛苦,是有预见的9日,他的位置由张观继任。
4月3日,因兴平公主去世,辽兴宗遣耶律庶成持诏责问她的驸马、夏国王李元昊。但其实这对夫妻感情一直不睦,李元昊从未把这位契丹公主放在心上,何况现在他正谋划称帝建国的伟业,于是敷衍一番,就把耶律庶成打发了。这也埋下了辽夏交恶的伏笔…
9月16日。李元昊称帝建国的前夕,他的叔叔嵬名山遇突然投降大宋。该叔叔智勇兼备,忠心耿耿,一直是李元昊的左右手。但帮着他打仗,和帮着他建国是两码事,嵬名山遇严重地心里没底。于是忠心发作,不断劝诫:您千万别造反。李元昊没翻脸,而是对另一位叔叔嵬名惟序说了几句话,要他诬告嵬名山遇要造反。好有个正规点的砍人理由。
嵬名山遇抢先得到了消息,带着全家外加大批珍宝,还有更重要的李元昊造反消息投奔了宋朝。按说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人保住,立即送往京城。起码这是件活地图。西夏军队所有资料都在他脑子里装着,无价之宝!
但大宋延州知州郭劝、鄜延路衿辖李渭根本不稀罕,居然把嵬名山遇遣返回国,送还李元昊。结果山遇全家被射杀在宋夏边境。让党项人看清了叛徒下场,更看清了宋朝的昏庸懦弱。
11月12日,冯伸己平定广西安化蛮族叛乱。
宝元元年(1038)11月18日。仁宗朝最盛大的一次郊祀大典开始了。这包含了太多官员的努力及皇帝本人对中国式皇帝这职务的办工心得。即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实际上就是排场,即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排场的列单说明。中国古人相信,只要把各阶层排场等级规定好,那么秩序就有了,法制也就有了,从上至下,由尊到卑,谁听谁的管,就一切分明。万众只有依靠这个来管理,才能避免甚至杜绝武力造反,还有以下犯上没大没小的错误。所以礼仪之邦才时刻宣称“兵乃不祥之物,圣人不得己而为之”不像野蛮的西方社会,他们的宗教都是以权力为目的,以号召自己信徒去侵略别国为手段,去掠夺财富,如十字军东征。
这样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司马大师的著作里会真正的细剖深挖,汇总成集,来教育以后的万世帝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即皇帝可以没有军队,没有经济,没有一切,只要有礼仪,就万事无忧“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资治通鉴》第一卷开篇词
千辛万苦,大典如期举行,辉煌宏大,非常成功,大会现场还颁布了一激动人心的决定。皇帝决定改元了:宝元。
礼仪之大,四海宾服,万国来朝,桀傲不驯的党项李元昊也千里迢迢写来了贺表。大宋君臣展开细读,心情随着文字而变化: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这是开篇。搞什么李元昊在强调他有皇帝血统北魏的
“远祖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大举义旗,悉降诸部,收临河五镇,下沿境七州。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而臣偶拟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鞑靼、张掖、交河,莫不从伏”嗯赵祯等人更晕。李元昊也在搞礼仪衣冠、文字、礼乐、器用非常地道啊那么多种族都臣服他了
“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以一垓之地,建为万乘之邦家…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什么李元昊反了他己是皇帝了抢在11月宋朝大典前建坛登基这是个笑话还是说我们搞礼仪太失败,被人家抢了先机
“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肯,仰俟帝俞”完了…这居然是真的。天理何在道德礼仪何在我们己在全力以赴操办礼仪了,排场都搞过了万人次,可为什么还出现了反叛周公旦、孔夫子啊!你们所强调的、所传授的万世不移之法,难道不是真的吗
惊诧很快转变成了愤怒,这是汉本位思想延续二千多年后的自然思考方式。我最大、独大,只要敢跟我争位置的,不仅要死,且要背着最恶毒的骂名去死!讨伐李元昊、剿灭党项人!万众一心。但要全民注意。绝对不要说出“大夏”二字。这是李元昊给自己定的国号。从此,西夏国在中国历史上正式出现,延续了整整190年,最后在成吉思汗的遗命下,蒙古铁骑要为他们的大汗报仇,西夏国彻底灰飞烟灭,只留下茫茫戈壁中的几座西夏王陵号称“东方金字塔”供后人凭吊…李元昊称帝的这一年,大宋已开国78年,大契丹已开国131年。而距离李继迁反宋自立,也过去了整整56年…
我乃中华之上国,尔等只配忍在西边小地,去做“西夏人”
12月9日。命环庆路副部署刘平为鄜延路副都部署。11日,命夏竦为奉宁节度使、知永兴军。范雍为振武节度使、知延州,准备讨伐西夏。15日,下令搜捕李元昊
宋夏初战篇
现在来综合分析大战即将开打前,大宋方面的应对基本有以下数条:1加封唃厮罗,以收牵制之效;2削去李元昊在大宋的一切特权;3严抓党项细作;4夏竦、范雍任前线最高指挥,加强战备;5断绝宋夏贸易…稍微分析,就会发现基本不靠谱。
第一,吐蕃由于内部分裂,实力已大不如前。虽然唃厮罗在未来仍是李元昊的大敌,还会让李元昊再尝大败之痛…但现在目前,基本不能指望。
第二,李元昊很在乎他在大宋的那些特权吗也许他都未必愿意承认自己是大宋的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太师、侍中…那些显赫的头衔我本来就不想要,现在你给我削去了。谢谢啊!
第三,这就完全是亡羊补牢的现实版了。早在李元昊称帝前的年初1月6日,他便提出申请:亲爱的陛下,我最近吃斋了,想拜佛,听说您国内五台山是相当地灵异,我派个代表过去替我拜一下,可以吗
如此虔诚,怎能不许于是国门大开,西夏人带着纸笔图本,一路观光写生,旁边还有宋朝官员陪同导游讲解,其间还不时骄傲一把:请看这里,我们国土是这样的雄奇伟岸,那里,又有些什么值得关注的特别点…间谍已做到了这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
第四,这两位京城高官的军事才能嘛,让未来的宋夏三大战去检验一下吧。那真是不一般的…强啊!
只有这第五点:断绝贸易,才是对西夏真正的打击!
宋朝比周边所有国家都强的,就是它的国力。战争打的是军人,更打的是物资,宋朝有钱有粮,还有各种各样游牧民族流口水却不出产的奢侈品,只要打下去,对方必定崩溃!尤其是西夏这种经济明显跟不上发展形势的雏形帝国!
甚至在宋太宗时期。大宋就已对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进行过经济打击。当时宋朝只是一纸法令文书,就断了党项人活路。党项人有什么在当时,他们只有两样东西:骏马、青盐。党项的战马,宋朝这时还需要一些。但青盐,宋朝突然说我们不要了。一瞬间,党项人看着自己大批上好青盐堆成了山,可都成了废物!大宋有无边无际海岸线,煮海成盐,说不用就不用!可汉人的绫罗丝绸、大米白面、茶叶药材,却是党项人少不了的!
怎么办聪明的李继迁在巨大危机中也看到了极其珍贵的机遇:太棒了!宋朝在给他送礼!他迅速召集党项族人。为共同的生存利益,大家请把刀拔出来,跟我一起到宋朝边境去抢劫!
这号召被全体通过,李继迁终于当上了带头大哥,党项人以空前激情投入到了抢劫运动中,收获很大,死伤也很多,但在生存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同盟牢不可破。他们紧紧团结在李继迁周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