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朔党同僚们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边暗地里纷纷向刘安世竖起大拇指,一边精选人才,推出第二道攻击波。《资治通鉴》创作组重要成员范祖禹入选,司马大师和刘攽都去世之后,他已是当今第一的历史大家。由他执笔。写了2份奏章。一份是给哲宗的,里面博古通今历数前代,把君王好色问题推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简直是篇家国一体天人感应学说的范文。另一份是给高太皇太后的。内容就很不客气了,点出皇宫里全是女人,对男性诱惑力太大了,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太皇太后本人更是有责任,她应向刘娥对待宋仁宗那样,既要爱,更要严,杜绝一切不良习气!

    之后朔党同仁静等皇宫的反应…看上面举动,大家以为怎样抛开刘安世、范祖禹是不是小题大做没事闲的外,对这两人做事手法有何评价所谓避实击虚,直指要害。刘、范2人绕过了最大的暗礁,不仅表现得忠君爱国,还把真正意思清晰传达了进去…

    奶娘事件有难言之隐。宫廷是什么以不世奇人韦小宝的话来说,那是与妓院等量齐观的世间2大最虚伪、最污秽的地方!只有外界想不到的,没内廷做不出来的,尤其人世间最敏感的男女问题。现在婴儿出现了,到底是谁生的谁敢确定这孩子定是小皇帝的龙种万一是某位不甘寂寞的宫中贵妇的小麻烦,突然间由言官们以官方公文方式给挑明了,这个麻烦会炸死多少人从最开始直接推给小皇帝,彻底绕过这些,再给高太皇太后写封信,点出宫里环境有问题,其余什么都不说,大家心照不宣。

    以上这些,看着是不是很聪明呢传说中的老谋深算啊!可惜结果令人郁闷。很快太皇太后就给出了答案,皇宫是在找奶娘,可不是因宋哲宗生了什么孩子,而是为先帝宋神宗最小的女儿准备的…

    这是**裸的骗人!高滔滔以一活了60多年、生过4个儿女的老女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不知该怎么评价她…

    这时是1089年12月,宋神宗已死了近5年了,以理论上的可能值来计算,他死后留下遗腹女儿,那也有3岁多了,还需要奶娘吗何况皇家有明文档案,神宗最小的女儿、哲宗的同母妹妹,后嫁给宋朝开国大将潘美曾孙潘意的徐国长公主,当时都快6岁了!

    根本没法自圆其说,可朔党接下来的表现就好玩了。刘、范2人接到高太皇太后的解释必须得有回复,回复居然是…原来是这样啊臣等误会了。前面奏章写得鲁莽,请陛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关键时刻拉松了!这就是旧党里的精英——“朔党”的真实底蕴。敢于挑事,却虎头蛇尾。面对那么大破绽,你倒是继续啊怎么这样就软了呢完全不知所谓!

    这件事不了了之。唯一结果是皇宫里的小哲宗又一次被祖母大人恐吓了,这给他阴郁的少年时代涂上了更灰暗的一笔。他是个非常罕见的孩子,心灵里受到的每一次波动,都深深印刻下去,变成日后的一个个强烈愿望…

    在这时的宋朝,没人注意到一少年的心情积累会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多年后,旧党的人才明白。如说高太皇太后有一点点像从前的刘娥的话




哲宗成长篇
    沉默是难堪的。就在这次谈话很可能就此结束时,一贯沉默、5年多在官方场合一言不发的宋哲宗突然说了一句话“大防等出”吕大防,你们出去!这是宋朝历代皇帝从没用过的语气,前6位皇帝从没谁这样对宰相说过话,简直是往外赶人!

    吕大防等人立即就出去了,看得出小皇帝在愤怒,几乎没掩饰的愤怒!他们根本没法想像,把他们赶走后,寝宫里还会发生些什么小皇帝会对跋扈的奶奶做什么吗在奶奶重病将死的时候。答案是不知道,史书里关于这片断的资料缺失了,吕大防等3人退出后,寝宫里发生了什么一直都是个谜。能确定的只是‘女中尧舜’的生命堪称坚强,她恢复了,很快又重新坐在了垂帘后面,当她的幕后太上皇。而哲宗也恢复了沉默,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其实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宋哲宗奇特的、堪称宋朝皇帝中唯此一份的个性在这之前也曾偶然流露过,据统计前后共有4次。4次中有对大臣的,有对奶奶的,每次都流露出小哲宗无法遏制的情绪波动!他暴怒、他孤愤、他怨怼、他忍无可忍,可都被无视了!

    第一次是在先帝宋神宗的葬礼上。当时首相是蔡确,不管蔡确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是新党还是旧党,他对小哲宗是非常好的。多年后,哲宗亲政时曾深情回忆,在刚即位的两年里,他身为皇帝可使用的餐具、茶具等,都是陶器。是蔡确亲自过问,才换成了铜器…

    在神宗葬礼上。蔡确很担心,宋辽两国通好,彼此皇帝的葬礼都会派使节来致哀。他担心哲宗太小了,突然见到神态凶猛、衣冠特殊的辽国人会惊恐。于是他一遍遍向小哲宗介绍契丹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习惯说什么话,唯恐漏掉了什么…

    哲宗安静地听着,直到蔡确不说了,才问出一句话“契丹人也是人吗”“当然是”蔡确吃惊地回答。

    更让他吃惊的是哲宗的下一句话“既是人。怕他什么”那一刻,蔡确一定看到了和刚刚死去的宋神宗一样的眼神,坚强、刚烈、骄傲的血脉,小哲宗当时仅仅9岁…

    第二次是在皇宫深处的经筵学堂。年幼的哲宗在学习,有时高太皇太后会来看他,偶然间发现了件怪事。小哲宗不知为什么,使用的书桌都是旧的…

    “换成新的”高太皇太后下了命令就走了。可几天后她发现:那张旧桌子又出现了,宋哲宗还在使用它。奶奶很奇怪:这样一件小事,自己亲自下了命令。居然没生效问过才知这是小哲宗自己要求送回来的。太皇太后不解,问孙子为什么年幼的小哲宗好一会后才回答“这是爹爹用过的”不知当时的高太皇太后作何感想是喜是悲抑或恐惧这孩子是这样强烈热爱着自己父亲,但她却把宋神宗的一切都毁掉了!异地而处,换作任何一智力正常的人,这时都该想到补救。未来是属于年青人的,怎样挽回孙子的好感。尤其这孙子还是实质意义上的皇帝,是刻不容缓的事…可高太皇太后不管,她事业刚开始。外面划党派、列名单的政治运动正热火朝天,她怎能因顾及一小孩子的心情去破坏这些开玩笑!一能对自己亲生儿子都痛下杀手的女人,会对儿子的儿子手软

    于是才有第三次,这次发生在奶娘事件刚结束时,某天高太皇太后在严肃、认真、积极、愉快的办公后,像突然间发现身边还坐着一个人,现任皇帝赵煦、她的孙子。这一贯沉默的孩子,在奶娘事件后变得更阴郁,整天坐在一个地方一言不发,像个没生命的摆设。奶奶一时高兴。问了句话“孙子,你看每天有这么多大臣来说事,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想法。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呢”难得一见的关心,真是皇恩浩荡,却不料哲宗的回答是“娘娘己处分,俾臣道何语”俾指卑微弱小。整句话是说尊贵的娘娘您都处分好了,还要我这卑微的小孙子说什么呢身为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怨愤之心有多强烈可想而知!

    可惜毫无作用,高太皇太后继续我行我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于是小哲宗的郁闷岁月在延长,看不到半点光亮,直到高太皇太后第一次病倒,小哲宗就此说出了第四句话“大防等出”结合前三句的遭遇,完全可体会出小哲宗这时的心情。高太皇太后躺在病床上向宰相们宣称“累年保祐圣躬,粗究心力,区区之心,只欲不坠先烈,措世平泰”多么的冠冕堂皇、博爱慈祥,想一想13岁少年都被她“保祐”得一脸木然、跟活死人一样了,亏她老着脸皮说得出口!还当着当事人的面!

    这是**裸的挑衅和侮辱!让人没法再忍耐!宋哲宗再次小发作了一次,把吕大防等外人赶走,这透露出他当时的难堪…

    高太皇太后是怎样待他的,他知道、这些宰执们更知道。就是这些人,每天上殿奏事,眼里只有太皇太后,根本毫不理会他这个皇帝!在太皇太后死后,亲政的宋哲宗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对父亲的臣子、那些新党成员如章惇等人说出了真相“每大臣奏事,但决于宣仁太后,朕每日只见其臀背”这些势利眼的大臣们,有太皇太后撑腰,把我这大宋皇帝都忽视掉!每天都面向着垂帘后面高太皇太后的方向跪拜舞蹈,哲宗只能看见他们的后背和屁股。这在儒家学说里是重大的邪恶事件,为臣不忠、无礼于主上,没比这更重大的罪恶了!

    现在高太皇太后当着宰执们的面问出这样无耻的话,让小哲宗无地自容,等于是当着臣子们面打他的脸!不赶他们出去,难道还要给他们继续演戏的机会

    元祐6年(1091)2月2日,刘挚升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4月24日。首相吕大防、次相刘挚争先恐后推荐一叫杨畏的人,于是杨畏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但刘挚绝不会想到:就是这个杨畏、就是这一安排,将给他和他的朔党带来一场灭顶之灾,让他无法翻身…

    10月18日,御史中丞郑雍联合自己的手下杨畏,一起弹劾刘挚!同样,他们也列出了一张名单。刘挚党人榜共30人:王岩叟、刘安世、梁焘、朱光庭、贾易…以党派的名义将所有旧党包括洛、蜀、朔三党重要人员在内,一网打尽!弹劾的由头来自于一封私人信件。

    信是写给邢恕的,当年元丰榜出台,他被贬到永州。该怎么办呢他想了想,想起自己和刘挚还有些交情,于是就给刘副相写了封信:看在从前的情份上,给兄弟讲讲情吧…

    刘挚一时心软,情是没讲,回了封信。里边有这么一句安慰话“…永州佳处,第往以俟休复”就是邢老弟你不要郁闷,永州是个好地方,你去吧,好好改造,等待将来的好运…

    很平常、很正规、很温馨嘛。可经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后,北宋官场的文字能力提高得实在太快了,什么样



章楶守边篇
    考试重要,老爸更重要!章楶没的选择,只能请假往魏州赶,给老爸打官司。当时考官们看着章楶,眼神里充满了遗憾——章孝子,魏州虽离开封不远,可来往时间加上官司流程,这一科你是不用想了!准假的同时,就是在跟你告别。

    但很快他们就惊呆了,章楶几乎是闪电般赶了回来,不仅赶上开考的时间,还带回来洗清罪名的老爹…

    牛!这是北宋史上最牛的一个考生了!更牛的在后面,也许是杀到魏州给老爸当讼师的过程太刺激了,章楶状态大火,他的成绩是当年的礼部试,即会试 第 169 章 楶仕途一片光明。他从陈留知县做起,一路飚升到陕西路提举常平、京东路转运判官、湖北路提点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入为吏部右司员外郎。按现代职称来说,他是从县长升检察院长,再升省长,成为方面大员,之后一步登天,迈过最关键的一步,进入京城,当上了部级官员…顺畅得让人发疯的过程,止步在高太皇太后的面前。没什么能摆到台面上的过失,他就被踢出京城,到西北边疆上站岗!显然这是元祐年间官场重新洗牌的一小缩影。之后历史证明了:这是章楶人生的一个小波折,却是整个宋朝国运走向的一关键契机!

    章楶到了庆州,面临宋朝边境上最黑暗时代。之前哪怕李元昊时期,宋朝节节败退,也始终保持着抵抗与反击。可这时高太皇太后与老混蛋为首的旧党要求边境时刻保持微笑,对西夏人必须友好,哪怕他们拿刀子砍过来!

    那么事情简单了,西夏人每年都拿刀子砍过来。当时西夏掌权的国相梁乙逋砍得兴高采烈,每次都带着血淋淋的刀子回国。向李元昊的子孙族人们叫嚣——以前你们嵬名家族的人掌权,有没有我这样的战功南朝有没有这样怕我们

    西夏人举国欢呼,新时代到来了。他们每年随时杀过边境,去抢汉人东西、汉族美女。能遇到的抵抗只有少数几座大城的城墙,除此之外,随便杀随便抢。如在野外遇到了宋军袭击,别怕!一纸外交抗议就能让宋朝当局自己去惩罚这批不开眼的宋军,之后带着道歉慢悠悠地回国…如某年某月手懒,实在不想动,也有天上准时掉下来的大馅饼往他们头上砸。宋朝别管被砍得多惨。每年岁币都会准时满额地送到…

    屈辱吗难堪吗旧党人半点都不觉得。在国境线内安全地拿着丰厚的年薪,每天杀完新党杀旧党、杀完旧党杀派系…杀来杀去也是很威风的嘛!

    章楶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来到了边疆,他知自己是旧党严厉打击、仔细看管的对象,可并没选择小心做人、装傻保命。从这一刻起。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足以告慰宋神宗的在天之灵,都是王安石、王韶、种谔等改革前辈梦寐以求的中兴盛迹!

    章楶上任后悄悄做了些手脚,在环庆路内修了些不大起眼的堡、寨,把庆州城里的直属边防军派出去,远远近近形成了有层次感的防御圈。这是他为边防做的 第 169 章 楶平静地躺在里面,等待西夏人的感化进度…

    但说实话,章楶没那个耐心,他小动作越做越多,渐渐地环庆路变样了,好几次西夏人进来打劫,都满头满脸血地往回跑。次数多了后,西夏当局憋不住了,集体认为这是对西夏尊严的挑衅,是对党项人良好心情的践踏,是对梁家尊严的亵渎!

    一长串的愤怒后,被亵渎的梁家人派出了他们的大领导,西夏太后小梁氏带着9岁的儿子、夏崇宗李乾顺御驾亲征,率10万大军杀进了宋朝梁家人是很聪明的,他们声东击西,先奔向了奇鲁浪,那是宋夏边境上面对泾原路的前哨,等着宋军作出反应向泾原路集结后,突然转向,杀奔环庆路!

    完美的佯动,由全骑兵兵种实施,10万兵马如疾风般掠过平原,迟钝懦弱的宋军注定了失去先手。且早就打听明白了,环庆路全军只有蕃汉参杂的5万人,只要 第 169 章 楶是宋朝自从范仲淹、韩琦等 第 169 章 楶做不到的!

    战争开始时一切正常,西夏人怎么打怎么有,一路推锋直入,接战的宋军、修建的砦堡,坛坛罐罐被他们砸了个稀巴烂,到后来远远看见他们杀过来了,宋军直接撤退!这时他们当然不知道,章楶给出的 第 169 章 楶是人非常彻底的人,他把环州城附近的水系里都下了毒。你们人多马多是吧除非能回西夏运水过来,不然只有全体中毒一个下场!这招像谁很有太皇太后的叔叔、天字 第 169 章 楶变身范仲淹,铜墙铁壁流出现,环州城下,十万多西夏兵玩命攻城,打来打去只是用人命去换砖头…

    这样的买卖没法做了,集体中毒加上又高又厚的城墙。一向作威作福、无法无天的小梁后也觉得希望渺茫。好了!7天后,发挥老传统,收兵回国、沿途抢劫!捞一票肥的当旅差费…

    这次开始时仍很正常,他们保持队形。边走边抢,宋军缩在各自的堡砦里,目送他们走远。这样的路一直走到了快到边境的肃远寨。这寨很穷,是纯粹的军寨,没钱、只有刀。西夏人是向来不理会这种地方的,他们很安静地路过,继续走远…当他们接近下一个军寨洪德寨时,突然间后面火光冲天!那是肃远寨,难道那群宋朝大兵要搞什么花样

    答案是错!花样就在西夏人的身边。已等他们好久了!肃远寨点起的大火是信号,告诉洪德寨里的伏兵可以出来砍人了!砍人的是位名人,府州折氏。占北宋武勋传奇杨家将一半血统的折家!这时的折氏当家人名叫折可适,他率大宋西军之最精锐的折家军1万主力,在西夏兵入境后,就一直埋伏在这里…

    伏击是个技术活,1:10的兵力对比,哪怕在深夜里,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折可适先是放过了西夏大军前头部队,在中部拦腰砍了进去。过程很刺激,血肉横飞,西夏人迅速倒下一大片。可最初的突袭阶段



哲宗亲政篇
    高太皇太后仿佛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把之前贬出朝廷的一些重臣召了回来,重新安排到重要岗位。如苏轼、范纯仁。这是她为保住自己创建的理想社会留下的最后一道保障。

    关于她,最后一点要说的是她的安葬规格。作为太皇太后,她的墓本应是园陵,却建成了山陵。那是皇帝才有的资格。她的随葬物使用了纯金,而宋英宗、宋神宗只用了镀金。而高氏生前一直自我标榜、最自豪的一点,是节俭…

    高太皇太后死后一个多月是宋朝近10年来最安静的日子,没争斗、没诬陷、没黑名单、没派系,笼罩在开封城上空的政治空气是透明的…久违的清新宁静终于又出现了。多么美好的日子,最后还是被旧党人打破了…

    10月,吕陶和范祖禹这两位神仙哥长篇累犊写了好几篇奏章,表达了他们很急很焦虑的心情,至于原因,只是因小皇帝太安静了。

    吕陶的奏章里说:皇帝你好,这一个多月里你都在想什么呢估计你啥也想不清,所以我指出两点:1不管你要起用谁,要做哪些事,都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去考虑。2关于伟大的故太皇太后,她是我们完美无瑕的太阳,哪怕陨落了,也不能怀疑她曾有的光辉。我建议你向仁宗皇帝学习,当年刘太后去世,他下令不许任何人议论天圣年间的是非,保证了朝局的安稳,更维护了刘太后的尊严。同时也造就了仁宗自己的孝子之名。这才是你应所思所想所要做的事…

    奏章送进去了,宋哲宗继续安静…

    这还了得范兄,请你接着上,不服就整服他!10月的范祖禹写了几篇奏章后,局势突然有了新变化。月底,宋哲宗颁布了他亲政以来的第一条命令,给乐士宣等6个内侍复官。11月,范祖禹立即抓住新重点,奏章就拿这件事说起!他说:皇帝你好。你现在亲政已快2个月了,天下人都看着你,你没施行一项善政、没访察一个贤人,却给身边太监升官,这会让天下人说你闲话的,能不能注意点

    宋哲宗继续保持安静…

    范祖禹火了:我要求追回任命太监的诏书!

    宋哲宗还是安静…

    范祖禹决心顶到底,他要求面谏,和皇帝当面说清楚!
1...5758596061...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