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苏轼,是继蔡确之后,党派之争中第二个被贬过岭南的顶级大臣…

    在这过程中,没谁给他讲情,连范纯仁都闪得远远的,有多远躲多远,就算这样仍觉得不安全,几天后,范纯仁、范祖禹等人几乎不约而同写了辞职信,主动申请外调…京城没法呆了,太凶险!

    不过这并不是被张商英吓的。张商英再狠,资历却不深,没法撼动他们这级别的大佬。他们之所以逃难一样地躲出去,是因一比他们资历深、影响大、从不妥协、从不手软的人从江南赶回来了,很快就要进入开封京城——章惇!

    4月12日,宋哲宗下令改元绍圣。绍,继承的意思。圣,圣人的意思。宋哲宗心中的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宋神宗!就从这个改元开始。绍圣绍述的大幕正式拉开!

    绍圣元年(1094)4月21日,章惇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时范纯仁被罢。章惇成为绍圣、元符年间的大宋独相…

    在宋朝目前还活着的官员中,章惇是资格最老的一辈了。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死后,除更老的文彦博外。没谁能超过他。范纯仁也好、吕大防也好,哪怕年龄相近,在职务上都是章惇的后辈。这还不算什么,一般老前辈都慈祥,对后辈们很温馨…可章惇是特例!

    章惇一生始终活在黑白世界里。他认为对的,会永远忠诚,如对王安石和新法。他认为是错的,就始终敌对到底,如对司马光和旧党。在这两者间绝不会有第三种情况发生。这种信念转化成做事风格,就成了敌人的噩梦!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这才是章惇的风格!

    往事例例在目。9年里旧党倚仗着高太皇太后对新党人坏事做绝,都搞出人命了!这时章惇回京,也就只有一个目标——杀人!意识到这一点,连范纯仁这样的和事佬都不敢往里掺和。章惇来了,有多远闪多远。最好和这人永不见面!他们料得很准,之后的时间里,每一点都发生了、党争继续加剧!

    章惇动身前已知道了自己的任命,回朝就是首相。这不仅是因他的才、更是因他忠。宋哲宗最认可这样的人…

    另一点,满朝大臣都和范纯仁、范祖禹他们想到了一块,为保住身家性命,这些人自掉身价。做了件宋史上极其罕见,堪称史无前例的事!

    章惇抵达京城那一天,全体朝臣都到城门外去迎接。一个个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可惜章惇无动于衷。开什么玩笑事到如今,想立功赎罪都不可能,只凭些奴颜婢膝就想过关

    章惇上任,新党人快速返京。当年熙丰旧人如蔡卞、曾布、周秩、翟思、上官均、林希、黄履、来之邵、郭知章、刘拯等人都回来了,他们迅速占领了御史台、知谏院等关键部门,和张商英紧密配合,做事效率空前迅猛…

    闰4月,元祐年间与蔡确、章惇、刑恕合称“四凶”的黄履被提拔为御史台老大御史中丞。

    5月9日。宋哲宗下诏:以王安石《日录》为底本,由蔡卞等人重新编写《神宗实录》

    14日,继贬谪苏轼后,又一个新的清算目标出炉——殿中侍御史郭进章追究元祐时期割让西北4寨给西夏之事!

    大快人心!当年旧党在宋朝对西夏始终处于战略进攻态势的情况下,主动放弃4座边寨的行为人神共愤!无数边关将士用血肉换回的城池,只为了和新党唱反调,就无偿送还给了敌人。不说实际上的物质损失,9年间两国的士气、攻防的易位,就让宋朝苦不堪言!

    西夏人重新变得无比嚣张,小梁后敢带着10万人闯进宋朝的环庆路来杀人放火…这是奇耻大辱!章惇指示上任后第一件事就办这个,谁的责任定要查清处理!

    很快责任人名单被列出来了,以司马光、文彦博为首的11个人是主犯。其中司马光、文彦博、范纯粹责任最重,定为“挟奸、罔上”孙觉、王存等是从犯,罪名是“暗不晓事、妄议”

    又是一张名单!元祐榜单!宋哲宗看着这份报表,问了自己好多遍,他是想温和的,可这件事能温和吗于国、于家、于先皇、于将士,无论哪一点,都没法宽恕!他同意从严从重处理…

    在研究怎样具体定罪期间,御史台已发动了另一项弹劾。责问元祐年间前首相蔡确贬谪岭南致死事。1蔡确到底有没有罪2有罪




新党掌权篇
    他走正统路线,考中进士,当官后却主动放弃了待遇优厚的职田,到穷困地区工作。之后更上一层楼,觉得当官本身就是污秽的,为心灵的纯洁,他干脆辞职回了家。

    圣洁到这地步,没法不让人佩服。这样的人在江边站着专程等候,章惇也只好请他上船。陈瓘是有所为而来的,作为一名士,他有着崇高的追求。个人名利是可放弃的,天下公义却是必须维护的。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指点这次要去当首相的章惇,该怎样办公

    章惇请他畅所欲言。陈瓘指着所坐的这条船说“章相公,天下形势就像这条船啊。船行水面,如一边偏重,船体侧倾,这条船能开走吗”章惇静听。

    陈瓘继续讲“很显然不能。而把左边东西挪到了右边,就是造成侧倾的原因”章惇沉默。

    陈瓘也沉默。他的话已非常清楚,是以船的左右侧来比喻朝廷里的新、旧两党,左重则左倾,右重则右倾,两者只有各安其位,互不干涉,大宋朝这条船才能开得平稳…

    以章惇之才,完全听得懂。可他沉默,即不表态。一般来说,高人交谈,都讲究点到即止。现在章惇不入戏,陈瓘就该告辞走人才对。可事关重大,他想了想,决定继续往下说“现在章相进京主持天下大事,不知您先要做哪些事后做哪些事呢”

    章惇又沉默了很久,才终于回答“司马光是个巨大的奸邪,揭露他、批判他、扭转他造成的损失,是最重的,必须最先做这件事”

    陈瓘一听,五内俱焚,他大叫“章相公,你错了”章惇没打断他,让他说完…

    陈瓘说“章相你错了。你这正是把左边东西往右边搬,哪怕出发点是好的,也会造成船体偏重,早晚要翻!你真要这样做了。天下人都要失望”

    听到这,章惇终于大怒,他声色俱厉地质问“司马光放着合法皇帝不辅佐,却去投靠太皇太后。他独断独行,背叛先帝,肆意废除前朝成法。误国欺君到这地步,他不是奸邪是什么”这样的质问只要稍微清楚往事,都会无言以对。因章惇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可不要急,在某些高人嘴里,什么事都有新解释!

    陈瓘很平静的说“关于司马光的事。如你不懂他的内心世界、他的出发点,而去怀疑他行为的话,那么他或许真的有罪。可你把他定为奸邪,把他做的事都颠覆过来,那么你祸害国家的程度。比他还要严重”接下来是重点,陈瓘给出了他的解决办法“如今,只有取消朋党,不偏不倚,保持船体的中正平和,才是唯一的执政之道”章惇听后大感惊奇,思考很久。表示有道理。他保证回京后要把元祐时期的政治也兼收并取一部分,当然更不会大面积搞清算活动了。最后为表示敬佩和感谢,他留陈瓘吃了顿饭。

    陈瓘下船走了,事情还没结束,历代史书总要提到章惇之后的表现。回到京城后的他把曾经答应过的事扔到一边,如今对旧党赶尽杀绝。实在是既无信又凶残,是个反复无常型的暴徒加小人!

    回到绍圣年间的朝局上,在著名的7月清算后,开封城渐渐恢复平静,可不要以为章惇就此心满意足了。在他想来。这只是以眼还眼的如数讨帐!要想真正两清旧党还得给出这9年欠下的利息!

    9月,免役法恢复。同年,保甲法也恢复。

    10月1日,吕惠卿被任命为大名知府。吕惠卿自从背叛了王安石后,成了北宋史上唯一一个集旧党死敌、新党公敌于一身的人。在他后半生里只有一个人对他是友好的,想让他重新回到最高权力层,参与振兴新政的改革事业里。可惜阻力太大了,尽管这个人凶狠强硬,没人敢惹。可在这件事上,旧党、新党仍全体反对。这人也无能为力了,哪怕他是章惇…知枢密院事韩忠彦、同知枢密院事曾布“若惠卿在朝,善人君子必无以自立”曾布同时再把枪口对准章惇,要重演当年在新党内部炮打司令部的一幕。而宋哲宗为了平衡,保住了章惇,就只能让吕惠卿出朝任大名知府。

    10月,梁乙逋阴谋叛乱。被小梁后依靠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皇族大将诛杀。

    年底到了,以蔡卞为首的新党组成的史学团队耗时一年,拿出了本新编的《神宗实录》。这是针对由高太皇太后主持,范祖禹、黄庭坚、赵彦若等人修撰的第一本《神宗实录》的反驳。另外将第一本《神宗实录》的主编范祖禹流放永州、赵彦若流放澧州、黄庭坚流放黔州。新旧两本书差别非常大,把这本书重写,一来给神宗正名,二来给改革派正名,这是清算运动中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有了这东西,章惇才能做到真正的随心所欲。之后的事才是痛快淋漓的章惇复仇记!

    本年在大理国,高升泰废前理末代皇帝段正明,自立为王。并将国号改为大中国。前理正式亡国。

    本年,颇剌淑在当了2年的女真部首领后病死了,时间决定了他只是个过渡性人物。继位的是他的五弟盈哥。

    绍圣2年(1095)1月,人称‘杨三变’的吏部侍郎杨畏被踢出朝廷,知成德军。杨畏此人先是投靠元祐年间的吕大防,弹劾朔党党魁刘挚。在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后,他及时变身,叛变吕大防、投靠章惇。此时,门下侍郎安焘、中书侍郎李清臣与章惇不和,他又背叛章惇,投靠安、李。试想章惇是如何眼中不容砂子之人,杨畏自然被他赶出朝廷去。

    7月,青苗法恢复。

    当年郊祀大典上,宋哲宗宣布:所有元祐时期的罪人遇赦不赦,永不录用!再到年底,打击面再次扩大,从元祐各大臣波及到中层干部,导致开封官场大换血,各职能部门真正变成了新党天下…新党集团从这时起,重新掌握了国家权力!

    绍圣3年(1096)1月9日。旧党中最后一位在朝中仅存之人、韩琦之子韩忠彦被罢知枢密院事。

    旧帐翻到了当年的奶娘事件上。8月23日,刘安世、范祖禹被再次降职,从长江边贬到了岭南。这时章惇快意恩仇。如刘安世从南安军贬到英州时,章惇想了想。不经意间想起了些传说。传说刘安世命硬,他妈妈在怀孕期间进四川,从马上摔进山谷,大家都以为她死定了,没想到一棵大树接住了她。这是没出娘胎第一劫。长到10多



孟氏皇后篇
    这是什么事啊真是明媒正娶的女孩吗貌似在古代只有二嫁三嫁时的女人,才会偃旗息鼓地进夫家吧

    更奇怪的是结婚这一天。5月16日,道教认为这一天是天地合日,人间的夫妻要分房睡,不然会折损寿数。这样有害,为什么皇帝大婚的日子非得选在这一天呢

    不知道开玩笑!这是大宋朝的京城,什么人没有会出这种错不说别人,赵煦的亲妈朱太妃沉默了一辈子,唯独这件事不干了,她找到高太皇太后说:为孩子着想,这一天实在不合适…

    她不说还好,说了高太皇太后立即扳起了脸:我堂堂大宋以儒教立国,道教的东西不见于正规典籍,不足为信,就定在这一天了…不知这句话让她叔祖宋真宗听了会作何感想老子当年万里迢迢、满世界的拜神仙,道教里都认了十七八辈子的亲了,居然敢说不足为信

    联想到孟皇后和宋哲宗未来的婚姻状况及宋哲宗的身体状况,高太皇太后这一决定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但不管怎样说,她又一次如愿以偿了。费尽心思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出这么一位称心如意的好孙媳妇,真是大功一件,必须选个日子去太庙举行大礼,告慰祖先…

    那一天盛况空前,当代文坛泰斗、不世出大文豪苏轼作卤簿使,引导圣驾出宫到太庙。行进途中万众瞩目,神圣庄严、高贵特权无比的皇帝仪仗队突然间乱了。一辆赭红伞盖犊车、一辆青盖犊车为首,十多辆车子斜刺里出现,强行插入队伍里!

    谁这么大胆新媳妇闪亮登场…

    这是孟皇后一生无数传奇桥段的开端!作为两宋319年里命运最波折起伏跌宕、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再低再高,幸免于难,迁徙万里,力挽狂澜。福寿始老的女性,她的人生真是太丰富多彩了!

    用高太皇太后原话来说就是“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果然不愧是‘女中尧舜’。伟大的高太皇太后简直有鬼神莫测之机,能清楚看到30多年后的帝国命运!

    不过请问:你是在给亲孙子挑媳妇,明知她福薄,还挑她干什么是玩这苦命的小女孩、还是玩你自己的亲孙子啊不过这也符合最初海选的总目的,就是要选个小户人家的孩子,啥也不懂才好,才能随便指使、有效教育!这时新皇后开场就摆了个大乌龙,成心给皇帝拆台,高太皇太后你看着办吧…

    高太皇太后不管,我在大半年后就要去死了!对孙子的这份婚姻。我的立场和国政一样。管它后面如何,我活着时按我喜欢的去做就好了!我死后,即使洪水滔天,与我何干

    孟皇后就是这样进入的后宫,一没根基、偶然发达的中层干部家庭出身的女孩。突然间住进天字第一号的大宅门里,光是这大前提就注定了她最初的命运——她不适应!

    没人能适应,或许有人会说:在她之前,宋朝有位出身更低的女人,那人爬上了令人目眩的高度,曾统治宋朝十多年,留下了‘北宋武则天’至高无上的评价。对!刘娥能行。为什么孟氏不行

    请注意:刘娥开始也是失败的,被赵元侃(宋真宗赵恒当时还是亲王,叫赵元侃)亲王府里的奶娘暗算,告到宋太宗那里,把她赶出了王府。她在赵恒亲信的家里一住近十年,每天看书识字。重塑身心,才变身的‘北宋武则天’以刘娥之才,都得经过那样的苦难。孟氏凭什么顺利成功没多久,她就演砸了…

    最初时的生活她还适应,宋哲宗和她走得很近。赵煦有良好的教养、清秀的面貌,哪点都能让她觉得安宁妥贴。很快的,她觉得幸福来临了…

    她怀孕了,给哲宗生了个小公主。这是宋哲宗第一个孩子,他很喜爱。日子一天天过去,孟皇后觉得自己适应了,这和她之前生活没多大区别

    可惜,这是她唯一改变命运的时机,却被她白白错过…她不懂,夫妻间从最初的新鲜到淡漠,再到厌倦是很快的,尤其男人身份越高,这过程就会越快。她得展示魅力,才能把丈夫紧紧栓在身边…因后宫女性无数,到处都隐藏着她的敌人!

    敌人出现了,是一姓刘的婕妤,她把哲宗牢牢迷住了,以至于孟皇后1个多月都见不到丈夫一面。这让她实在太难受了,要命的是难受之余,她想不出半点办法来应对…

    这就奇怪了,一个女人怎可以没法对付自己同类——另一个女人呢何况她是皇后,拥有后宫至高无上的权力。更何况她的对手实在太没成色了,哪一点都比她差得天差地远!

    1孟皇后出身中层家庭,刘婕妤出身则根本找不着,甚至有传说她是之前皇宫全城征集奶娘中的中选者;2孟皇后没高深文化,刘婕妤却大字不识;3孟皇后没大宅门女性应有的层次深度,刘婕妤却成天嘻笑跳脱,往好里说是明艳动人,难听些就是村姑本色;4孟皇后比哲宗大3岁,刘婕妤生年官方记载在1079年,小哲宗3岁,但以此推断,1089年寻奶娘时她才11岁,根本构不成勾结皇帝的条件。如她的出身是准的,那么她比哲宗大的应不止3岁…

    种种对比,怎么看刘婕妤都死定了可要命的是孟皇后就是不知怎么出招。她没在这种程度的宅门里生活过,她的亲人也达不到这层面。别说怎样主动攻击,连被动应战都狼狈不堪…

    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非常有代表性:

    1某天孟皇后率后宫嫔妃去景灵宫朝拜祭祀,礼毕后皇后就坐,各嫔妃按阶次站在皇后身旁。这是礼仪规矩。而刘婕妤一个人站在门帘旁边,背对皇后…这是大不敬!孟氏完全可拿出皇后的职权贬她、罚她,甚至公开处理她!这是祭祀场所,面对的是列祖列宗!多好的机会!可孟皇后呆楞楞坐在那儿不知所措。只有她的使女陈迎儿看不下去,站出来呵斥刘婕妤。但对方充耳不闻,不理不睬…

    2某年冬至,后宫嫔妃去向太后宫里请安。孟氏以皇后之尊。坐的椅子是黑红相间的锦缎,饰以金带。别的嫔妃一律平常。



哲宗废后篇
    先由孟皇后老姐去民间收集驴驹、媚蛇雾、叩头虫等邪物,再交给法瑞,精工细作成超品符箓。与此同时,王坚用南方的枫木为孟皇后做成一微缩版的小祠堂,为她诚心祷告,祝她成功。最后燕氏出马,劝孟氏拿着这张符箓到宋哲宗寝宫去,把它悄悄放在丈夫的床上…

    参见前面孟氏向哲宗坦白符箓的桥段,这时她应带着这张超级符去见丈夫,把老姐、养母、尼姑等abcd全上缴,这才够皇后嘛!可让人大跌眼镜只隔了这么几天,她就180度大变身,带着超级符一步步逼迫了丈夫、人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任务…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呢是之前那次坦白是个骗局旧党出于各种考虑,编出了这洗白人品的谎言还是孟氏过于理智了女儿生死问题较小,可以坦白、自己幸福事大,必须不择手段呢无可查考,不过无论原因是哪个,孟皇后此次的行为都很不崇高…
1...5960616263...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