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庶门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一个是侯府嫡女,是太后、皇上和太子的心头好,一个是患有隐疾的庶子,怎么可能不委屈

    黄氏着实想不通这个问题,但她看明白了一件事,颜彦说不委屈不是为了敷衍她,而是真的这么想的。

    联想起颜彦在新婚次日拜见老太太说的那番话,黄氏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她似乎站错了队。

    颜彦自是不知道黄氏正在后面一脸纠结地看着自己,而她之所以拉着陆呦一路小跑是因为自己的大姨妈突然造访了,她不快跑就该丢丑了。

    回到松石居,待颜彦收拾好自己出来时,陆呦正对着炕桌上的几碗菜练习报菜名,“鱼,鱼,羊排,羊排,豆腐,萝,萝,萝卜。。。”

    “夫君,不错嘛,又有进步了,来,我教你,荷包鲫鱼汤。”颜彦坐过去,指着这道鱼汤说道。

    “荷包,荷包,荷包鲫鱼汤。”陆呦说了三遍,总算把这个菜名说全了。

    “不错,夫君,你再重复三遍。”颜彦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还不错,三遍之后,陆呦可以很顺畅地念出“荷包鲫鱼汤”这个菜名,接着颜彦又把烤羊排、红烧鱼,香菇豆腐、萝卜炖肉、蒸鸡蛋羹、鸡汤吊白菜心六个菜名教会了他。

    “夫君,你现在告诉我,你最喜欢的菜是哪几道”颜彦开始有意识地训练他开口。

    陆呦看了眼颜彦,沉思了一下,“烤羊排,蒸鸡蛋羹,鸡汤吊白菜心。”

    这三道菜是一口气报出来的,不过中间没有连词,颜彦正要开口纠正他时,他指了指炕桌,脸上露出了一个孩童般的笑脸,“丰盛,过年。”

    颜彦听这话心头一酸,她是进了陆家之后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嫡庶之别的。

    陆家的份例等级泾渭分明,老太太这个级别的最高,每个月月钱二十贯,一等大丫鬟八个,每顿的份例菜也是八个,六荤两素;次一级的是陆端和朱氏这个级别,每月月钱十六贯,六个大丫鬟,份例菜是六个,四荤两素;再下一个级别是陆鸣,他是世子,每月月钱十二贯,大丫鬟四个,份例菜也是六个,四荤两素;第四个级别是嫡子嫡女和成亲后的庶子,比如陆竚和陆呦,月钱四贯,大丫鬟二个,份例菜四个,两荤两素;未成亲的庶子庶女月钱一律两贯,二等丫鬟两个,份例菜倒是也有四个,两荤两素。

    此外,每个级别的置装费、管事妈妈、做粗活的婆子和小丫鬟等也各有不同。

    不过未成亲之前的陆呦虽有四个菜,但由于他不会说话,长期被陆家的长辈们忽略无视,所以他的份例大部分被克扣了,送到他院子里的菜基本都是素的,要不就是别人吃剩的,甚至于夏天时还有馊的。

    &n




第一百二十六、来接人了
    颜彦见自己说完后陆呦仍是一脸的懵圈,想了想,换了个说法。

    “夫君,我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就看站在谁的立场,就好比你父亲,在你眼里,他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可在陆鸣眼里,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慈父,这么说,你理解了吗”

    果然,这一次陆呦点点头。

    “说到这,我再问你,倘若有一天你的前程和陆家的利益相悖了,你会如何选择”颜彦想趁此机会给对方洗洗脑。

    “我,我。。。”陆呦摇摇头。

    “是没想过还是会放弃自己的前程去成全陆家”颜彦逼问。

    “没想过。”这次陆呦很痛快地回答了。

    “现在想还来得及。”颜彦追着要一个答案。

    “不知道。”陆呦沉吟了片刻,摇摇头。

    “也就是说,你很有可能会为了陆家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颜彦颇有些失望。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尊身子的原主其实也是这样一个人,要不然也不会出事后不想着为自己讨个公道而是用一根白绫结束自己的性命来维护颜家的声誉。

    因此,别看陆家对陆呦一点不好,可真正面临选择时,他极有可能会舍弃小我成全陆家这个大我。

    见陆呦再次把头垂下了,颜彦琢磨了一下,说道:“夫君,孔子也说了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直,以德报德’,你明天做一篇这个经义给我看看。”

    陆呦抬头应了个“好。”

    “今天就到这吧。”颜彦见墙角的刻漏快指向亥时了,把话收住了。

    她也清楚,改造一个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因着天色已晚,颜彦没有惊动值夜的人,刚要自己去提水时陆呦把她按住了,“我去。”

    颜彦正因为大姨妈的造访不爱动弹,听见这话果真坐着不动,很快,陆呦从净房的炉子那兑了一盆温水给颜彦端过来,剩下的事情颜彦就没再劳烦他了。

    两人洗漱完毕,上炕后,因着怕侧漏,颜彦在自己身下垫了块小绵垫,不知是这小绵垫令陆呦会错了意还是下午的那个拥抱让他鼓足了勇气,因此,他主动拿开了那条引枕,随后试探地看了下颜彦,倒是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颜彦暗自好笑,倒也没戳破他,当然更没有回应,而是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陆呦见此只得歇了这心思,老老实实地躺下了。

    连着三天,颜彦都找了个“累”的借口拒绝去后花园锻炼身体,陆呦总算意识到颜彦的不对劲,一开始他以为颜彦是生病了,后来一看颜彦吃东西又不像是生病的,因此,他以为颜彦是生他气了。

    因而,第四天从上房接了颜彦回到松石居后,他把那篇关于“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经义给颜彦看,这一次,他的观点有了些许的变化,认为善良并不是无止境的宽容,但涉及家庭伦理时和孝道陆呦仍坚持“子不言父过和母过”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论调。

    “我不认同这话,《左传隐公三年》有一句话叫,‘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还有,《礼记.礼运》曾云:‘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两段话你该当何解”颜彦驳斥了对方的观点,并再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

    陆呦听了这话低头沉吟了一会,约摸有五六分钟,这才抬起头来看着颜彦,“我



第一百二十七章、开口了(一)
    颜彦回到颜府时,陈滢确实和马氏在屋子里说话,听到丫鬟通报,两人都下炕迎了出来。

    颜彦向两人行了屈膝礼,问过好,马氏先一步拉着颜彦的手上下打量起来。

    “还不错,好像还胖了些,气色也红润。”马氏先夸了一句。

    颜彦笑了笑,转向了陈滢,“三婶不是说等明年开春再走吗”

    “你三叔来信说,北边又不安稳了,你三婶担心你三叔呢。”马氏代为回答了。

    “啊又不安稳了是谁,辽国还是蒙古”颜彦追问。

    “都不是,是女真、蒙古、契丹打起来了,你三叔说咱们也得做好迎战准备,怕契丹人支撑不住,掉头来抢咱们的粮草。”这次换作陈滢回答了。

    颜彦一听历史果然还是相似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女真也该打发人来向大周谈条件了,这步棋怎么走实在是太关键了,颜彦不知皇上听了自己那番话会不会有所触动。

    “可这事三婶回去也帮不上忙啊。”颜彦问陈滢。

    “这孩子,还真爱刨根问底,你想啊,战事要启动了,这个时候你三叔肯定不能调回来了,你三婶见没了指望,只好回去陪着你三叔,好歹一家人在一起。”马氏戳了下颜彦的脑袋。

    “罢了,不说这些。彦儿,你在陆家还好吗陆家长辈们对你如何”陈滢换了一个话题。

    “还好,就是陆家的规矩比较大,每天的晨昏定省有点繁琐,别的也无妨。”颜彦斟酌着说道。

    “这事说来也赖我,彦儿从小跟着她祖母,也不用晨昏定省的,后来老太太没了,我也是有一搭无一搭的,想着左右吃饭时要见面,便没怎么死守这些规矩,再一个,女孩儿也就在娘家时有几天松快日子,我是过来人,就更不忍心苛责孩子们,只是这样一来,孩子们形成习惯了,反倒不适应别人家的规矩了。”马氏检讨道。

    “这事和二婶不相干的,二婶也是疼我,我明白的。”颜彦忙道。

    “你明白就好,听二婶的,做媳妇确实不比姑娘家,你暂且忍几个月,等过了正月再搬出去,到时你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说起来你也算是因祸得福,哪个做媳妇的不得在公婆面前立规矩谁不是打这一天过来的”

    “这话倒是,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单单只是立规矩,陆家还算是良善。好了,不说这些,我请你二婶把你接回来,就是想告诉你一声,我们要回去了,下次见面,不定什么时候,三婶想着跟你说一声,既嫁进了陆家,就好好和姑爷过日子。”陈滢怕马氏的这句“因祸得福”令颜彦反感,忙把话接过去并帮着转圜了一下。

    “三婶不说我还忘了,我给三婶准备了点程仪,东西都在外面的箱子里,一会让婆子们抬过去。”颜彦说完从自己身上拿出了一份礼单递给陈滢。

    陈滢接过礼单瞧了一眼,随即递给马氏,“这孩子心真细,家里每个人都想到了。”

    马氏没有去接礼单,“我们彦儿做事一向周全,这些弟弟妹妹们都喜欢她。”

    确实是,这点东西马氏还不至于眼红,颜彦给家里的几个孩子一人半成糕点铺子的股份,这礼物就不轻了,更别说这些弟弟妹妹们每年的生日和年节礼,颜彦都没落下过,因此,马氏相信颜彦为了还三房的这份人情,肯定也会给三房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开口了(二)
    马氏见颜彦把事情推到颜彧身上,心下自是不愿意,“她一个孩子懂什么,我想着还是先找你问问,彦儿,你一向疼这些弟弟妹妹,你嫁进陆家快一个月了,你和我说,陆家是良配吗”

    “婶子这话问得不对,我夫君只是陆家的庶子,在陆家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可陆世子不一样,他是世子,是要承继整个镇国公府的人,长辈们对他自然又一个样,因此,婶子问我陆家是不是良配,我无法作答,这件事要看站在谁的立场。”颜彦再次把话搪塞回去了。

    “也罢,这事是我考虑欠妥,那孩子,你跟我说说,你介意彧儿嫁过去吗”

    “介意又如何,不介意又如何婶子,我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妹妹的想法,毕竟这件事事关她一辈子的幸福。而我在陆家终究是一个过客。”

    “话虽如此,可我不希望这件事影响到你们姐妹的情谊,说实在的,我自己也没想好怎么取舍,一方面是彧儿的幸福,一方面是你的委屈和隐忍,还有一方面是外界的看法,因而我也着实为难。孩子,这件事先别跟你二妹妹说起,我还得和你叔叔再合计合计。”马氏说完叹口气。

    “颜彦明白。颜彦还是那句话,在颜府,我是一个嫁出去的侄女,在陆家,我夫君是一个位卑言轻的庶子,因而,这件事我们都不发表看法,怎么做,婶子和叔叔还有二妹妹自己拿主意。”颜彦本来想说自己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孤女,可这话说出来未免有些伤了叔叔的心。

    凭心而论,颜芃对原主还是不错的,确实弥补了原主某些缺失的父爱。

    而且颜彦听马氏的意思,颜芃也是拒绝这门亲事的,这说明他肯定没有参与到原主的陷害中,就是不知他能不能说服这对母女。

    其实,内心里颜彦确实不希望颜彧嫁进来,因为她不想坐实自己的猜测,不想看到原主倾心相待的颜彧真是一朵伪莲花或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横刀夺爱也就罢了,偏偏还想出一条如此恶毒没有人性的计策,生生把原主逼的上吊了。

    这么大的仇,颜彦不可能坐视不管的。

    如今就看马氏和颜彧会怎么选了,漂亮话谁都会说。

    “也好。孩子,万一,我是说万一彧儿真的嫁过去,你能不能体谅叔叔婶婶,你也知道,陆家都求到太后那去了,如今北边战事又起,很难说太后和皇上为了安抚陆家不得不下一道懿旨成全陆家,你叔叔也有他的难处。”马氏见颜彦神情冷冷的,不知怎么突然激灵了一下,心下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婶子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说过,这事和我没有关联,二妹妹要嫁谁是你们自己的事情,用不上我这个外嫁女来体谅。”颜彦才不想承诺什么。

    “彦儿,你一向疼你妹妹,怎么能说没有关联呢我知道,这些日子你一直堵着一口气,可是彦儿,这件事错在我,不在彧儿,若是那天我命人去藏书楼那边好好查看一番就好了,再不济,叮嘱这些婆子们巡查一下也好,你也不会遭此无妄之灾,我们也就没有今天这些为难事。”马氏自责道。

    “婶子,事情已经过去,多说无益。婶子若是没什么别的事情,我去看看三婶和妹妹们。”颜彦不想再谈下去。

    说的越多,她心里越替原主失望。

    “也好,不过婶子和你说的事情你千万不能告诉你三婶,你也知道,这种事情撇



第一百二十九章、维护
    c_t;颜彦想不通颜彧的亲事和陈滢有什么关系,想了想,换了个话题,“三叔真有来信,北边的战事真又紧张了”

    陈滢一听这个眼圈红了,“可不是,原本这次想托你二叔求求皇上看能不能把你三叔调回来,谁知偏又碰上这个时候。”

    “那三婶好好和我说说,这些年北边都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平时呢,边境上安宁吗还有,咱们和辽国、西夏、蒙古的关系相对来说,哪个更近些”

    陈滢虽不知颜彦为何对这些感兴趣,倒是也把她所知道告诉了颜彦。

    颜艾目前在咸阳一代镇守,那边是和西夏交界,相对来说还算安宁,因为西夏的主要精力用来对付蒙古了,蒙古已经成了草原一霸,势头直逼契丹。

    契丹的日子如今也不好过,因为女真崛起了,惦记上了契丹的土地,为此,契丹现在正受蒙古和女真的夹击,所以才会想着和西夏联姻,可联姻归联姻,西夏也难以抗衡蒙古的进攻,自顾不暇呢。

    因此,如今整个北部防线乱成了一锅粥,辽国目前最担心的是大周趁此机会插一脚,那他们可不单单是腹背受敌,而是四面形成了一个包圈,离亡国不远了。

    问题是辽国一完,女真很快就会挥师南下,用不了多久,女真的铁骑就会踏进中原,再然后,蒙古的大军会横扫一切。

    历史会重演吗

    颜彦也不知道。

    但她清楚一点,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易守难攻,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对宋朝的衰败和灭亡有着直接的影响。

    还有一件事,颜彦仿佛记得北宋之所以和女真联手灭辽,就因为女真开出了燕云十六州的条件,最后的结果却是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因此,颜彦觉得可以反向操作,大周不如直接和契丹联手灭女真,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有了这道屏障再加上辽国在中间挡着,女真想挥师南下是不可能的。

    可这些话要如何才能递到皇上面前呢

    颜彦正凝神细思时,颜彧带着颜彤颜彩几个进来了,战争这个话题显然不合适了,几个人在一起说笑了会,无外乎是京城流行什么女孩子的衣服、首饰、发型,当然了,颜彧几个也追着问了些颜彦在陆家的生活日常,颜彦挑一些能说的说的。
1...272829303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