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不能吧我瞧着鹏飞为人还实诚,彦儿能挡谁的路那会她都已经定亲了。”李琮不太相信颜芃会苛待颜彦。
太后倒是信了这话,“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我过生日那天让她当场画一幅水果图,她不肯,说要带回家去画,你当时还出言嘲讽了她几句,那会我就觉得不太对劲。”
“祖母的记性真好,当时我本来想揭穿她,可一看彦儿把蛋糕端出来替她解围,我也就不忍心为难她了,彦儿妹妹太厚道了。”
“如此说来,旧年彧儿的那件绣品恐怕也不是她自己画出来的,还有那针脚当时也看得有些眼熟,如今想来,保不齐还真就是彦儿绣的,彧儿这孩子也太虚荣了些。”太后摇摇头,明显有了几分不喜。
“只怕不是虚荣这么简单,我听说陆家向颜家提亲了,想要求娶颜彧,我知道陆鸣那人一向自视甚高,喜欢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未必不是两人做了一个局逼彦儿妹妹退的亲,我倒是想看看,陆鸣知道真相后会如何”李稷冷笑道。
“你从何处听说陆家向颜家提亲的事情”太后吓了一跳,她这边还想千方百计地先瞒着,哪知孙子早就知道了。
“自然是从表叔那,前两日在宫里碰上表叔,表叔把这个难题推给了我,希望能借我的口来说服祖母和父皇,我才知陆家原来藏了这样的心思。”
“你如何咬定这件事是陆鸣做的局而不是意外”李琮问。
他还真没细思过这个问题,主要是这些时日他一直在思量北边的战事和南边的水患,顾不上这些小事。
李琮的话音还没落下,太后也开口问“你打算如何做”
“什么也不做,我倒是想瞧瞧,陆鸣知道真相后后悔的一天。”说完,李琮看了眼父亲,“父皇,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巧合那天陆鸣把陆呦带过去本身就毫无道理,陆家什么时候让陆呦出来见过人陆夫人找的那个理由也太牵强了些,说是让陆呦见见世面,以后好说一门亲事,她怎么不想想,那些世家公子见了陆呦的哑和傻,哪里还会愿意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
“不许再说那小子傻,那小子一点都不傻,彦儿说正在敦促他的功课,那小子也是过目不忘,彦儿准备明年开春给他找个先生调教调教,一年后参加科考。”
“此话当真”太后听了这话最高兴了。
“是,我问那丫头,打算如何利用她的那身才华,她说相夫教子,还真是白白便宜了那小子。”李琮再次感慨。
“不知彦儿妹妹可有合适的先生人选”李稷问。
“这件事她不希望我们插手,她说想凭着那小子自己的能力去拜先生,看看可教不可教。”李琮一下就洞悉了儿子的意图。
“这就好,这就好。”太后忙念佛。
 
第一百三十九章、揭露(二)
马氏先尝了一口,“不错,肉很嫩,也很香,我还是头一次这样吃羊肉。彦儿,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吃法”
“这个是我自己想起来的,我从书上看北方的游牧民族喜欢把一整只羊烤了片肉吃,我吃过两次嫌火大,炖的羊肉也吃腻了,便琢磨着能不能换个花样,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颜彦看向了大家。
“真不错。这肉又嫩又香,恨不得连舌头都能吞下去。”颜彬一边吃一边回道。
“确实很不错,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这师傅的刀工也不错,能把肉切成这么薄的片,一烫就熟了。”陈滢尝了两口,也夸了起来。
“彦儿,难怪太后夸你有三巧,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之前那糕点也是,连御膳房的厨子也比下去了。”颜芃也夸了起来。
颜彬一听父亲提到御膳房,很快想起了他和李穑的那个承诺,“大姐,大哥也没吃上呢,改日大哥回来你再做一遍,我带着六殿下一起来。”
“真是个孩子,这顿还没吃上就惦记着下顿了,亏你还是一个世家出身的公子哥。”马氏假意申斥了一句,毕竟旁边还有一个妯娌在呢。
“放心,大姐的饭庄过几天就开业了,我会在饭庄里推出这道菜,以后想什么时候吃就方便了。”颜彦笑着说道。
她是怕万一又被别人惦记上,就像是上次的糕点似的。
“彦儿,你又是糕点铺子又是饭庄的,是不是嫌二婶给你的嫁妆不够花了”马氏打趣道。
倒也不完全是打趣,也存了几分不满。
因为颜彦整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她自己没想法,可宫里的那几位呢
哪有新婚的闺阁女子如此热衷于挣钱的
“二婶说笑了,这座饭庄是陆家给的聘礼,我查了一下账,一个月才挣三十来贯钱,还不如直接租出去呢,便想着改进一下,总不能白白浪费了太后和二婶的一番好意吧”颜彦回道。
“才三十来贯钱这么好的位置一个月才三十来贯钱”颜芃和马氏以为自己听错了。
“可不,还有陆家的那个绸缎铺子也不怎么挣钱,说是绸缎铺子,可大部份是一些低档的细麻料子,一个月的进项比这边强不了多少。”颜彦才不肯替陆家遮瞒呢。
这不,在场的三位长辈一听便明白颜彦的意思了,颜芃对这家饭庄印象深刻,他不止一次和同僚来过,经常是满座;而马氏则去过陆家的那家绸缎庄,里面全部是高档的绫罗绸缎,最便宜的料子也得五贯钱。
陈滢虽没见识这家饭庄之前的火爆,但她知道一点,就凭这地段和陆家的名号,这饭庄也不可能不挣钱。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陆家做了手脚。
别人还犹可,颜芃第一个不乐意的,“这陆家也太小家子气了,改天我非得好好敲打敲打他们。”
马氏听了这话忙道:“老爷,这么多孩子在呢,小孩子要不知轻重说了出去可如何是好”
“二叔,你们那桌放点菜下去煮,有的菜需要多煮一会。”颜彦把话岔过去了。
有的话,只能点到为止。
不知是大家第一次吃这种羊肉还是因为等颜彦饿了一个时辰的缘故,总之,这顿饭大
第一百四十章、周全
等了大约有一两分钟,就在颜彦以为里面没人时,总算听到了动静,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把门打开了。
“你们是谁”男子很警惕地看着颜彦几个。
“我们主子以前是定南侯颜家的大小姐,如今是镇国公府的大奶奶,这宅子是皇上赐给我们主子的,你是看宅子的”青禾上前说道。
“颜家大小姐”对方说完看了看颜彦,又看了看门口停的马车,见果然是陆家的徽记,忙把大门打开了。
“回主子的话,小的是在这看门的,一个月前有人告知小的,说是等你们来人接管了此处,小的就搬出去。”男子向颜彦躬身回道。
“你之前是做什么”颜彦一边问一边跨进了大门。
大门两侧是门房,两边的院墙都连着倒座,一看就是下人住的地方,这不,听到动静,很快从屋子里出来一位三十来岁的妇女和三个孩子,两男孩一个女孩,大的约摸十二三岁,中间的那个十来岁,最小的是女孩,才五六岁。
听身边男子介绍,他姓周,叫周海生,那几个人是他的妻小,他是太子殿下李稷从庄子里寻来临时看门的,并让他帮着好好看看这房子哪里需要修葺需要整理,因为他是一位泥水匠人。
其实,真要说起来,这座宅邸也不过才闲置了三年,论理时间并不长,应该没有什么坏的地方,可问题是这座宅子在李秱之前就有人住过,好像也是一位郡主,不过是上一辈的了,那位郡主貌似就没有后人,所以这座宅邸才会被收了回来赐给了李秱,因此,论年限,这座宅邸应该不短了。
“这样吧,你带着我们几个走走,顺便介绍一下这座宅邸每个院子的用途。”颜彦对周海生说道。
周海生应了一声,带着大家沿着甬道往前走,甬道的两边是两排高大的树,因是冬天,叶子都落了,光秃秃的,颜彦也认不出是什么树。
沿着中间的甬道走个五六米,便是小小的三间过厅,中间的屋子里两边摆了四张圈椅和高几,一看就是给来访的客人等候主子接见时准备的临时歇脚的地方,东边的屋子里有一套八仙桌椅,说是给客人准备临时写帖子或便签的地方,此外也有四张圈椅,是临时会客的地方,西边屋子里比较简单,有一张炕和一张小炕桌,说是给夜班执勤人住的。
出了过厅,再走个三四米,方是仪门,仪门两侧也有门房,门房两侧是抄手游廊,两侧游廊都有一个圆形小门通往内院,对着大门的是五间齐整宽阔的上房,这是日常会客和议事的地方,颜彦拉着陆呦进了上房,中间的厅堂摆了一套崭新的圈椅和高几,长条案几和供桌也都齐全,不过一应陈设皆无。
据周海生说,这些家具都是李稷这一个月陆陆续续送进来的,都是新的,至于那些陈设摆件什么的,李稷说留着给颜彦自己布置,毕竟这是颜彦的家。
颜彦听了这话自是感动,这份人情又欠大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估计李稷也是为了还她救李熙的恩情,毕竟这些东西和李熙的一条性命比起来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想到这,颜彦复又安心起来。
“对了,你方才说,你是一个泥水匠”颜彦想到了自己想要的壁炉。
“回主子,是的。”
“这样吧,明天我打发人给你送几张图纸来,你帮
第一百四十一章、不服气
颜彦和陆呦回到陆府时天色已黑,两人先去的瑞萱堂,陆老太太和陆夫人已经用过晚膳,正和陆端、陆鸣四个在说着颜彦的晚归。
毕竟今日上午颜彦是被宫里的人急匆匆地接出去的,陆家人不可能不忧心。
当然了,相比于颜彦的晚归,陆家人更好奇的是皇上为何会急匆匆地找她。
这不,一听丫鬟们说颜彦和陆呦来了,陆老太太忙命他们进去。
“祖母,父亲,母亲,我们回来晚了,没有赶上给祖母母亲侍餐,还请祖母母亲责罚。”颜彦带着陆呦先向陆老太太屈膝行礼。
“回来就好,什么责罚不责罚的,我们陆家还不至于如此不通人情,来,孩子,跟祖母说说,今儿皇上找你进宫到底为何”陆老太太向颜彦招了招手,让她走近些。
“没什么大事,就是前两天听说我三婶要回北边,问了些北边的近况,随后和我二叔感慨了几句,我二叔把我说的那番话告诉了皇上,皇上在今日的朝会上提出来了,可惜被绝大部分臣子否定了,于是,皇上就命人把我接了过去,他想听听我究竟是怎么想的。”颜彦故意轻描淡写地回道。
陆端吸了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指着颜彦问道:“你是说,放弃和女真联合灭辽而选择和辽国联手对抗女真的主意是你出的”
“是的,其实皇上心中自有丘壑,他只是好奇我一个闺阁女子为何会关注这些”颜彦淡淡一笑。
“是啊,女子的用武之地是后院,你怎么会去关注这些”陆老太太也问了出来。
“其实也不是特意留心的,只是碰巧知道了,随便聊了几句。”
“敢问大嫂是凭什么随便聊的几句,这是国家大事。”陆鸣讥讽了一句。
主要是方才父亲和他探讨了今日的朝会,因此他知道他的提议被颜芃和孟诺否了,本来他心里就有点不服气,可看在对方是长辈的份上忍了,谁知这会却得知他的提议不是长辈们否了,而是被他一直看不上的颜彦否了,这口气能顺畅才怪呢!
“二弟这话问的稀奇,我自然清楚这是国家大事,谁规定的国家大事就不能随即聊了皇上说了,我这随便聊的几句可比某些大臣们做了几十年官看的还远还通透呢。这做人和做学问一样,看的是悟性和灵性,不是抱着几本书死抠就能领悟到的。”颜彦自是不甘吃亏,回嘲讽了对方几句。
“大郎家的,你能不能和我说说,大周凭什么应该和辽国合作”陆端瞪了陆鸣一眼,转向颜彦时和蔼了许多。
“回父亲,很简单,辽国立国上百年,就像是一个人步入到中年,人到中年的心气志向和年轻人有很大分别,更别说这些年辽国被我们汉化了不少,虽然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但他们推行的政策基本是仿效我们汉人的;而女真是一个刚崛起的新霸主,就好比是一个刚成长起来的青年男子,恣意、张扬,极具攻略性,否则他们也不会对辽国动武,因为新霸主是要用开疆拓土来彰显自己实力的。”颜彦把在南书房说的那番话搬了过来。
“那你凭什么断定辽国对付完了女真之后不会反过来对付我们”陆鸣问道,他
第一百四十二章、挑明
颜彦听了陆老太太的话,笑了笑,刚要开口,只见朱氏先把话接过去了,“母亲,这事还没最后定下来呢。”
朱氏是不高兴了,她觉得这件事还没有尘埃落定,现在说出来怕颜彦会横插一脚,虽不太可能会影响大局,但麻烦肯定是免不了的。
颜彦自是也听出了朱氏的维护之意,她看了在座的人一圈,随后郑重说道:“今天趁着祖母、父亲、母亲还有二弟都在,我再重申一遍,二弟和谁议亲我不参与不表态,但不代表我心里没有一本账。你们呢,也别打着为我好的由头去说服别人,这话我和叔叔婶婶还有太后皇上都说了,个人选的路个人自己走,谁也代替不了自己的人生,我不指着别人的怜悯和施舍生活,我有能力让我自己和夫君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她是嫌这些人恶心,明明是陆鸣背着她和颜彧有了私情,却还要拿她做由头打着为她好的旗帜来为他们自己表功颂德的。
这不,颜彦的话刚一说完,在场四个人脸上的表情可丰富了,陆老太太是惊愕,朱氏是惊怒,陆端是惊喜,陆鸣是惊吓。
总之,屋子里有一瞬间的沉默。
谁知颜彦正要拉着陆呦离开时,朱氏反应过来了,“胡闹,什么怜悯什么施舍,你是我们陆家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娶回来的新妇,陆家也是你的家,陆家的家产也有你们一份,哪里用得上你自己去抛头露面”
“是啊,孩子,不说别的,我们陆家给的那两间铺子和那两座田庄也够养家了。”陆老太太补了一句。
别的她没记住,但她记得儿媳没少念叨陆家最好的两个铺面和庄子都给了颜彦当聘礼,单就这几样陆家一年就要损失四五千贯钱。
当然了,她说这话的意思倒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让颜彦心里有个数,别总拿陆家当仇人。
可是她却忘了一件事,颜彦和她提过那两间铺子不挣钱,貌似被自己儿媳妇做了手脚。
“说到那两间铺子,我差点忘了,母亲,我查过铺子的账簿,这两间铺子一个月的进账都在三四十贯钱上下浮动,还不如把铺子直接租出去呢。因此,这样的掌柜我不想再用了,我把他们辞了,同时,我也把铺子重新改建了一下,打算重新取个名字过几天再开张。”颜彦正愁没有机会把这件事摆到台面上来呢。
事实上,这番话她上次当着陆老太太和陆夫人的面说过一次,这次旧话重提就是说给陆端听的,她想让陆端了解了解他这位妻子是什么人。
果然,陆端一听这话很快看向了朱氏,他就是再不过问这些俗务也知道那个位置的铺子大致是什么价位,经常去的又是些什么人,怎么可能一个月进账才三四十贯钱左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