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李忠信记得很是清楚,因为家中的条件优越,他小时候他没少收集邮票和火花,只不过后世的时候火花没有被人们炒作起来,失去了火花的历史价值和真正的价值,反倒是他不经意购买的一个方联的猴票让他收获巨大。
当时李忠信收集的火花很多,成套的《水浒》他足足收集到了八十五张,后面的二十三张却怎么也弄不到了。
后世的烟盒、火花和糖纸这几样东西,都是属于不花钱就能够搞到手的,而且产量相当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根本就无法和猴票相比。
更为重要的是,八零年的猴票的发行量只有五百万张。
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保存下来完整品相的东西越少,那么这个东西就越值钱。
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猴票在后世的价格就好像是翻跟斗一样,一枚八分面值的邮票单枚的价格竟然达到三点二万。
三点二万,那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一枚邮票在经过了历史变迁以后,价格上翻了四十万倍。
打个最直接的比方,在八零年的时候,如果有人花一百块钱购买了一个整版的猴票,到2017年末的时候,这些猴票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四千万。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不是八三年就是八四年,国家开始工资普调,在这个时候手中要是存钱的话,那是会贬值的。
钱更不能放到银行里面,钱放到银行里面扎眼不说,要是被一些有心人惦记上,指不定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东北这个地方和京城那些大城市没法比,要是给安上一个投机倒把,不,应该是说割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就是竹板屯集体的这个钱都不留在账面上,只要是钱一到账,他立刻就会让董国忠和梁国富把这些钱提取出来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在八十年代,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只要是账面上的钱一多,那么就会有无数双眼睛盯上。
长青乡是属于贫困乡,而竹板屯和福隆村更是穷的要命,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一些危房改造项目和五保户(没有任何生活来源保障的岁数大的人)的生存问题,一直困扰着董国忠和梁国富他们这些村干部,现在有了这些钱,那些五保户的生存问题,危房问题得以解决了。
危房的问题解决以后,李忠信和董国忠、梁国富两人又商谈了忠信公司后续发展和用地的问题。
李忠信坦言,忠信公司注册地址在竹板屯,今后他也准备先从竹板屯这边发展壮大,以竹板屯为基地向江城延伸。
他想让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联合起来请示乡里面,让乡里面在竹板屯和福隆村中间的地界,给他批一片荒地,做为忠信公司以后的办公场所。
现在忠信公司扩张的速度很快,有马车,还有手推车和那么多的工具,今后还要继续购置车辆,之前的那样一个大院子已经满足不了忠信公司的需要了。
要不是忠信公司打鱼的这些人都在竹板屯里面住,中午做饭也都在村里的个人家,根本就打不开场子。
场地和办公地点也算得上是急待解决的一件事情,李忠信直言,今后忠信公司的扩展速度会很快,项目上马的也会很多,打好提前量,省得到了需要的时候抓麻。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觉得李忠信说的这些事情很对,而且真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经过他们两个人一番商量,很快就同意下来李忠信的请求。
&nb
第三十七章 新路子
热。
骤热。
经历了倒春寒,八二年的七月一下子就骤热起来。
竹板屯的柳树都好像是病了一般,叶子在树枝上脏兮兮地打着卷,枝条一动不动。
村子里面的狗懒洋洋地躺在阴凉下面伸着长长的大舌头,哪怕是人经过都一动不动,拉鱼马车上的马鼻孔更是粗大了近倍。
李忠信看到,四、五月份的时候还好,一早上打出来的鱼放一白天都不会出现问题,可是,到了七月份,天气一下子就热了起来,鱼要是不能在白天迅速卖出去的话,那么,鱼很容易会变质。
在这个年代有句话叫臭鱼烂虾,救饭冤家。
这句话是说,鱼虾微微发臭并不影响人们的吃喝,是吃饭时候的好东西。
甚至很多人因为买不起好的鱼虾,专门买那种臭鱼烂虾来做。
这个时代的人觉得,肉稍微的变质,用水煮一煮,把那种变质的味道清除掉都一样能吃,臭鱼烂虾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李忠信作为重生回来的弄潮儿,他是绝对不允许他这边弄出来的鱼虾,有腐烂变质的事情存在的,哪怕吃了不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人自愿要购买这种东西,李忠信也是不会允许的。
这个年代,虽然已经有了电冰箱,可是,东北这边还没有制作电冰箱的厂家,想要买到电冰箱得用外汇卷购买rb的冰箱,价格昂贵不说,而且十分费电,最主要的是产出的冰块十分少,根本就不够用的。
李忠信想到了用硝石制冰的事情,硝石这个东西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属于国家控制的物资,可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集体是可以购买这样的物资的。
董国忠作为竹板屯的村支书兼长青乡的副乡长,申请购买一批硝石制冰还是能够办到的。
在竹板屯党支部里,李忠信抓过董国忠的毛巾,在冷水盆里洗了几次以后,舒服地把脸罩了起来。
感觉那种燥热消失了,李忠信才慢条斯理地把毛巾摘下来,声音洪亮地对董国忠说道:“忠叔,这鬼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不光是人受不了,就是狗都懒得叫唤了。”
看到董国忠笑吟吟地坐在椅子上笑,李忠信随口说道:“我看到打鱼队那边打上来的鱼,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不新鲜了,您看看,是不是给忠信公司申请一些硝石,咱们制作点冰啊”
“什么,搞一些硝石制冰”
听到李忠信要让他弄一些硝石制冰,董国忠一脸懵逼。
啥时候硝石这个东西也能制冰了
硝石是做什么的在董国忠的眼中,那就是做火药用的东西。
董国忠当过兵,自然明白一些这个道理。
对于李忠信说要用硝石来制冰,董国忠真心不相信,要是那么好弄的话,这大夏天的,不早就有很多人做出冰来了。
“这能行吗”董国忠歪着头仔细地观察着李忠信的表情,十分怀疑地问道。
对于李忠信打鱼了,或者是搞运输队之类的事情,董国忠还是挺服气的,可是,李忠信要用啥硝石做冰,他都有些不信了。
“什么叫能行吗忠叔,用硝石制冰绝对没有问题,您给我搞来硝石,我就给您弄出来冰,难道您看我像是敌对势力派过来的奸细”
看到董国忠有些意动,李忠信弄出来一副小学生的做派,把小胸脯拍得啪啪响,很是自信地说道:“忠叔,行不行,到时候你看到不就清楚了。公鸡下鸡蛋,咱们亲眼见。”
董国忠和李忠信聊了聊大致的细节问题,又看到李忠信自信满满的样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出面给李忠信搞一批硝石过来。
想到他人单力薄,他自然地拉上梁国富。
两个人共同到乡里面做申请,又来了一通一哭二闹三上吊,总算是用最短的时间,给李忠信搞来了一批民用硝石。
硝石弄到竹板屯以后,李忠信也听说了董国忠他们到乡里面弄硝石的事情,他二话不说,直接立刻就给两个人用一个大水缸做了演示。
演示成功之后,在董国忠和梁国富目瞪口呆中,把那一盆冰搬到了他休息所呆的地方。
对于李忠信层出不穷的方法,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越来越看不透李忠信了,不过呢!李忠信终究是为竹板屯和福隆的村民致富想办法,他们两个人偷着乐还来不及呢!
多出来硝石制冰这一项任务,也就多出来几个工作岗位,用硝石来制冰的得几个人,来回运送冰块的还需要几个人。
无形当中为竹板屯和福隆村的村民致富多出来一条新路子。
福隆村那边加入到忠信公司这边以后,制冰的技术他们不光是能够共享,而且也可以进行大量生产。
梁国富脑
第三十八章 太阳能热水袋
李忠信这个妖孽一样的孩子给梁国富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大了,平日里他屡次想要开口说,让杨华跟着李忠信做些事情,可是却拉不下那张老脸,毕竟李忠信认识杨华,是因为杨华到竹板屯那边偷窃。
突然之间听到李忠信要让杨华帮着干点活,他立刻就派人把杨华从家里面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一番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梁国富才让杨华到李忠信那里报道。
杨华心中微微有些忐忑地来到了李忠信的办公室,他真就不明白李忠信能够找他做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杨华可以说是福隆村这边的一个笑点了。
杨华去忠信公司那边偷风筝板子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就被人传开了,大家伙都知道杨华的那个糗事。偷风筝板子啥没成功这个没有什么,可是,偷东西的时候,居然连身后有两个人都不知道,一转头还吓坐地上了,这个就是笑点了。
村里面的很多人都到忠信公司那边工作了,而他只要一提出来,梁国富就直接拒绝他,甚至指着他的鼻子说,丢人都丢到印度洋去了,还要去那边工作,真不知道你小子长没长心。
这个时候,他听到李忠信说是让他帮着买点东西,到时候去他家里安装一下,他的心顿时就出现了一丝小激动,他暗下决心,这一次他一定要做好李忠信安排的这个事情。
杨华拿起笔,按照李忠信所讲,小心翼翼地记下所有购买物品,到竹板屯会计那里取了钱,骑上自行车便直奔江城而去。
按照白纸上所写,东一家,西一家地把李忠信要用的东西一一买了回来,只是他不明白,这李忠信究竟要弄什么东西,咋买的东西都那么稀奇古怪。
一个很大的,黑色的好像热水袋一样材质的大胶袋,洗淋浴澡用的喷头,水管,还有三通,另外还让他在修鞋的地方买了一些粘得牢的那种胶水,一大张巨大的塑料布,三米八号线。
杨华一头雾水,这李忠信买来这些东西是要做什么呢
杨华把东西买回去以后,李忠信便指挥杨华,开始教他制作这种太阳能的热水袋了。
他让杨华先找到一把锉,然后用剪刀在那大黑色的胶袋上开了一个圆形的口,把那个三通和胶袋用粘得牢粘在一起,然后把水管接到这个三通上面。
粘这个的同时,李忠信还让杨华把买来的塑料布的一个边折一下粘起来,留做他用。
经过半天的养生以后,三通就牢牢地粘在黑胶袋上了。把带三通的这个胶袋的面朝上,然后进屋以后放自来水,当自来水从三通的另一侧冒出来的时候,就说明这个胶袋里面的谁已经注满了,就可以关闭水龙头了。
胶袋的另一个开口的地方则是下水管和洗浴的那种喷头,当胶袋里面的谁被阳光晒热以后,只要把喷头高过胶袋的地方拿下来,立刻就能够洗澡了。
杨华的惊讶劲还没有过去,李忠信就对他交代了起来,让他第二天一大早上的时候,便拿着这些东西跟王波到他家那边,把这个太阳能的热水袋安装上。
第二天一大早,杨华都没有用王波指引,一个人骑车驮着那些东西便直接摸到了李忠信的家里。
按照李忠信的要求,杨华只是说他是王波的好朋友,跟着王波赚了一些钱,现在有了一种好东西,王波让他帮着给家里装上,他就过来了。
李尚勇白天上班,并没有在家里帮忙,只是告诉李忠信,让他帮助杨华打下手,需要买什么东西,立刻就要出去买,千万不要顽皮。
杨华从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便踩着梯子爬上房子,先是清理雨搭,然后对热水袋进行调试组装。
热水袋组装完成以后,他又按照李忠信的要求,在雨搭的四周做出来了一个长方形的木头框,木头框里面用两根筋拉直(筋的意思很简单,是两根木头斜这成三角形固定到木框上的东西,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让木框不会出现变形和晃动的情形)。
看到木框做好以后,李忠信让杨华把那八号线穿
第三十九章 商讨
“忠信啊!安排做事情,就不用了!”杨华猛然看到李忠信的脸瞬间沉了下去,他不禁一愣,却硬着头皮有些肝颤地继续说道:“忠信啊!我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您看,这两天帮您弄那个太阳能的热水袋,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并能够独立安装了,我能不能和您合作做这个生意呢”
李忠信沉下去的脸上,猛然间多出了一抹笑容,他心中高兴地想到,哟,这个杨华,脑袋还挺够用,还挺有想法呢!
不过呢!李忠信对于这个东西的兴趣真就不大,这个东西只能是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好用,过上几年,太阳能热水器就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可是,想到这个东西是他搞出来的,要是不收钱,或者是不合作,后面的一些东西就不好开展了。
于是李忠信笑了笑说道:“杨华,想法不错啊!如果你要有想做这个的想法,那你就让你姐夫多找几个人和你一起,用忠信公司的名义一起干。你负责挑头,以公司这边的名义去谈货源,一定要把成本降下来。前两年的时间忠信公司分文不取,等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如果赚到了钱,给公司提百分之十的提成,你看怎么样”
看到杨华正琢磨着,李忠信笑呵呵地继续说道:“你什么时间做,或者是想怎么做,也先不用和我商量了,现在交给你个任务,先把你姐夫家,国忠大哥家,还有王波和董志国的家里面安装上这个东西,需要多少钱到会计那里提,就一个要求,速度要快。我不让你白干,每个给你三块钱的工钱。”
李忠信让杨华用最短的时间给这几个人安装上这种太阳能热水袋,有着两种不同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就是,想要马儿跑得快,只有马儿多吃草。董国忠和梁国富他们两个人没少帮助忠信公司解决问题,而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没少出力,给他们安装这个东西以后,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个意义就是,杨华真要想做这个东西,那么,首先就要进行一种传递式的推广,只有人们看到这个东西物有所值,而且特别方便以后,他们才会安装这个东西。
董国忠和梁国富他们是长青乡里面的名人,只要他们家里安装了这个东西,至少会有很大一批人效仿,这样的话,才会有人安装这个东西,而不是你做出来就会有人买的。
王波最近一段时间和梁国富接触的多了,关系也算不错,回头他再告诉王波,和那些关系单位的人说一说这个事情,这个东西很快就能够铺开了。
李忠信更是算得很明白,现在是七月份了,这一年顶多也就还能够卖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想要赚到一些钱的话,得等到八三年夏天,真正赚到钱的时候,那至少要到八四年以后。而且这种热水袋技术低,高仿出来的快,持续发展性不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