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董国忠说完之后,便净净地等待王喜平的回应。
王喜平对于董国忠和王波这两个不速之客很是不感冒,求爷爷告奶奶打听到他家住址的人并不少,都是想要从他手里搞点豆油的,他两袖清风一本正,又怎么会徇私舞弊,别说是长青乡的副乡长兼竹板屯的村支书了,就是长青乡的乡长到他这边,他一样给予闭门羹。
王喜平刚想要拒绝董国忠,可是,听到董国忠后面的话以后,他立刻就改变了主意,冷着的脸上也是漾起了一种和善的笑意。
“原来是董乡长啊!快进屋里面谈。”王喜平一边热情洋溢地把董国忠和王波向屋里面做出了请的姿态,一边大声地对屋里喊道:“老婆子,赶紧烧水,给客人沏茶。”
李忠信一直在董国忠的身后,看到事情成了,也是从董国忠身后慢慢闪了出来。
他从董国忠的身后出来就一直打量起来王喜平,对于这个后世在江城第一个开私人豆油厂的人,李忠信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王喜平的个子瘦高瘦高的,穿着蓝色毛料的中山装,戴着一副老式的眼镜,眼眶不知道什么原因看起来很深,而且很黑,有种操劳过去的感觉。
最让李忠信感兴趣的是王喜平的眼睛,那眼睛烨烨生辉,偶尔闪出极具威慑的气息。
在李忠信打量王喜平的同时,王喜平也在观察着李忠信。
对于突然从董国忠身后冒出来的这个小学生,王喜平总有着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在李忠信的身上,王喜平没有看到李忠信任何露怯的神色,更没有看到李忠信那种正常孩子的稚气。
那种表情就好像是一个和他身处一个级别平等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候互相打量,不,应该说是互相欣赏的那种理所当然的表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王喜平的心中,不知不觉的就把李忠信摆到了一个很高的档次。
饶是这样,王喜平依旧不动声色地随口问道:“董乡长,到家里来谈事情,怎么还带着个孩子,这样做不妥吧!”
董国忠听到王喜平的问话,顿时就是一愣,他真就没有想过李忠信的出现会让王喜平感觉到不妥。
他一想也是,到人家的家里洽谈一些重要的事情,还领着一个孩子,这真就不像是要谈重要事情的。
董国忠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瞄向李忠信。
看到董国忠的眼神瞄向了李忠信,甚至还有着一种询问的意思,王喜平的心中更是确定了一件事情,他眼前的这个孩子不简单。
王喜平那是人精,不但察言观色的本领相当高,而且智商也是相当高,要不然也不会在九十年代初期放着粮食局的副局长不当,转而下海经商,办了江城第一家私人的豆油加工厂。
李忠信浅浅一笑,嘴
第四十四章见面
“谁一个姓李的小孩子要见我”王喜平眉头一蹙,脸啪嗒一下摔到了地上。
烦闷的天气造就烦闷的心,心态一不好,他顿时就烦躁起来。
王喜平的心中不悦地想到,他是国营豆油厂的厂长,一天事情那么多,都是一些烦心事情,现在倒好,一个小孩子都跑到这边来见他,咋,当我这里是学校还是游乐场
王喜平脸上露出了一丝愠色,冷冷地瞟了一眼大楼收发室的老高,心中更是暗自想到,这个老高虽然是办公室小陈的岳父,可是,这货也太没有眼力见了,等找个机会得把他拿下,换一个机灵点的把守收发室。
王喜平的眼皮低垂,冷脸说道:“老高,门卫的工作很重要,要是什么人都要见厂长,那还需要门卫做什么,需要保卫科做什么直接把那小孩打发走,今后要是不认识的,直接说我不在。”
王喜平心中十分清楚,要是和他熟识的人,都会知道他的电话,是可以在门卫给他打电话的,到时候他吩咐放人进来就可以了。
最近一段时间找他帮忙的人实在是多到接待不过来,不把门卫那边交代好,到时候真就会把他烦死。
看到王喜平的脸都要砸脚面上了,老高的心中顿时就凭空多出来一块巨大的石头。
老高做为收发室的门卫,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心中暗骂了一声李忠信这个小崽子坑死人,这次可是把他害惨了。
老高也不再多话,直接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便准备离开厂长办公室。
他知道,厂长这次是生气了,等厂长气头过了,他找女婿小陈到厂长这边吹吹风,看看能不能保住这份工作。
就在老高略显萧索的背影要离开办公室的时候,王喜平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前天到过他家里的李忠信,说有时间要到厂子里面拜访他。
想到这里,王喜平立刻叫住收发室的老高,并有一些急切的问道:“老高,你先等一下,你说的那个小孩姓李,看上去也就是三四年纪的样子吧!”
老高听到王喜平的话以后,快速转身,口中结结巴巴地说道:“厂长,你、不,您说的对,是一个姓李的小男孩,他可是拍着胸脯和我打了保票,说您一定会见他的。”
老高一边说着,那一刻沉下去的心慢慢也是漂浮了起来。
峰回路转啊!老高真就没有想到,厂长居然真的认识那个小孩,只要是这次的事情没有办错,他在这个收发室的工作甚至还会稳上一稳,真要是当时他把李忠信打发走了,到时候王厂长可是饶不了他的。
王喜平微微一笑,对老高说道:“老高啊!你到下面把那个小朋友请到我办公室来,这件事情你办的不错,我记住了。”
老高的脸上露出了一种狂喜之色,王厂长居然开了金口,说出了这件事情你办得不错,我记住了,那也就是代表着王喜平这次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今后他在办公室的大楼里面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而且说话的时候,还带了一个请字,看起来,那个小家伙真的没有骗我,等下楼以后,我得对他客气一些。
王喜平对于李忠信的到访有了一些期待,前两天在他家里的时候,李忠信可是开口说过,豆油厂如果想要给职工福利分鱼,忠信公司能够帮助搞鱼。
&nb
第四十五章 香酥鱼和熏鱼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是前期的工作做细致了,只要把人的需求弄懂,那么,李忠信觉得,一切都不会有什么难做的事情。
王喜平是豆油厂的厂长,需要什么东西,想要做什么事情,大致的方向弄懂了,其他的无非就是一个细节上的问题。
经过两个人一番热烈的交谈,达成了合作的协议。李忠信这边只要是能够提供出来计划外的黄豆,那么,江城豆油厂的职工就会加两个小时的班,把李忠信的黄豆变成豆油。
榨豆油剩下来的豆粕,忠信公司派拖拉机拉走,至于是拉回去做饲料,还是做其他的用途,豆油厂方面一概不管。
豆油厂这边和忠信公司结成关系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到年节的时候,会在忠信公司用低于市场上价格的优惠价获得单位职工分鱼所需的鱼。
王喜平还和李忠信达成了一个约定,在三个月内,他们通过现金方式,可以换取忠信公司那边不超过三千块钱的外汇卷。
有了这些外汇卷,豆油厂的这些富裕职工便能够购买到市场上的外资的电子产品。
如果王喜平个人有想要购买rb电子产品的要求,李忠信还会帮助王喜平购买。
李忠信做这个事情的想法最初很简单,家中做的菜实在是太让他闹心,太姥在做菜的时候,因为豆油供应的不够,到什么时候都会放上一些荤油,他很不喜欢那种荤油的味道。
先不说老年人长期吃荤油对身体不好,就是那个味道,李忠信吃久了都感觉到承受不住。想要让家里面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怎么能连豆油都吃不到,幸福必须从点滴做起。
豆油的供应弄明白了,只要李忠信这边源源不断地把黄豆送过去,够开一次机的,江城豆油厂的职工就会加上一个夜班把李忠信所需要的豆油加工出来。
豆油弄到手以后,李忠信告诉董国忠和梁国富,让他们召集一些村子里面能干活会做饭的妇女,让这些妇女听从李忠信的指挥。
对于李忠信,两个村子里面的妇女们并不陌生,可以这样说,两个村子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这个被董国忠和梁国富称为小神童的小家伙。
由于忠信公司的出现,竹板屯和福隆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子的人都因为在江里面打鱼而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现在竹板屯和福隆村人的精神状态都上来了,只要是董国忠和梁国富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们相当支持,而且他们也是知道,由这几个人带领他们做事情,一定会有很大的好处的。
李忠信把这几个妇女集合在一起以后,咨询了一下几位妇女的姓名,姓什么,李忠信就嘴甜的称呼为什么姨,其中有两个姓张的,李忠信统一都叫张姨,把几名妇女乐得合不拢嘴。
虽然在五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伟大的领袖**就说过,女性能顶半边天。可是,就是到了八十年代,东北这边的农村妇女在农村当中依旧没有任何地位。
李忠信对于这样的一种状况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不过呢!李忠信告诉这几位阿姨,只要按照他的安排去做,赚到的钱绝对不会比她们家的那些男人少,倒时候在家中的地位绝对会有所提高。
和她们熟悉了一阵以后,李忠信把他要交代的事情交代下去。
竹板屯这边家家户户都有大铁锅,大铁锅用她们几个人当中自家的大铁锅就可以了。
两个张姨专门收拾从江里面打上来的小白鱼,开膛破肚洗净以后把水沥干,然后把这些小白鱼送到李姨那边进行油炸。
油炸以后,放入李忠信给她们写的配料,然后把这些小白鱼,放入王波搞来的两个高压锅当中再压一遍,等凉下来以后,就成为了香酥白鱼。
香酥白鱼做好了以后,李忠信让另外几个妇女在第二天一早到江城市几个市场附近去卖,定价是小的两毛钱三条,大的一毛钱条。
早晨和中午的时候,这几个人在几个较好的繁华路段卖,晚上则是在工厂即将下班的时候到工厂门口卖。
如果那些有要用东西换的也可以,可以是粮票,也可以是连环画、故事书等一些物品。这个时候是暑假,等学生开学了以后,中午则要到江城那些个比较大型的学校门口进行售卖,学生吃这个东西的绝对会很多。
李忠信和这些妇女讲解的同时,特意叮嘱那两个最机灵的妇女,告诉她们用高压锅的时候的注意事项。
李忠信记得那个时候市里面有着一个笑话,物资局那边有个小领导,给父亲买了一个高压锅,一连对父亲叮嘱了无数遍,告诉他,一定要把那个小盖子拿掉才能开锅盖。
老爷子家里的锅因为对门请客吃饭,被对门借去了,只好用高压锅煮面条。
煮面条的时候,没一会儿,那高压锅就哧哧地响个不停,老头因为害怕,把那高压锅上的小盖子硬拽了下来,结果,那面条就好像是小学生去电影院一样,一根接着一根,排队从高压锅的小洞里面蹿出来。
还有的家庭用高压锅的时候害怕,吓跑出去了,结果高压锅爆炸了。
所以,李忠信在指点这几个农村妇女制作香酥鱼的时候,把使用高压锅的方法和使用时候的注意事项很是用心地给她们讲解了一遍,李忠信可不想因为高压锅的事情而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nb
第四十六章禁足
时间流逝的速度很快,在李忠信刚刚写完两本暑假作业的时候,已经悄然走进了八月。
李尚勇叫住了刚回来一天又要去王波那边的李忠信,他义正言辞地板着脸说道:“臭小子,你这是玩野了啊!最近一段时间哪里都不允许去,要在家里面把所有的作业全部完成,绝对不能和前两年一样,眼看着到开学了,作业还没有写完。从今天开始,你被禁足了。”
李尚勇觉得,这半个暑假的时间都已经过了,李忠信却一直在竹板屯那边和王波疯玩,他都看不到影,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好事情。
让李忠信在家里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怕李忠信玩野了,到开学的时候就无法收心了。
王雅清对于李忠信到三弟王波那里虽然不大反对,但是,儿子的确是有些不像话,暑假都过了一半了,她在家里几乎没怎么看到儿子,让李忠信多在家里面呆一呆也是一件好事情,总去农村乱跑,那还不得被王波惯得不成样子啊!
五一的时候,李忠信的班主任张志芹老师就对她说过,李忠信现在花钱大手大脚的,简直有些过火,没有赚钱的小小年纪,竟然请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吃雪糕。
开运动会的时候,还给同学发面包汽水和香肠,学校门口要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更是人人有份。
前一段时间,李忠信给她送鱼送的都让她感觉到不好意思了,在这样的一个年纪大手大脚的乱花钱,以后那就是一个败家子。
家里面一直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直都是勤劳致富,节俭持家,真要是李忠信成了败家孩子,他们做父母的责任最大。
为了避免李忠信成为那种败家孩子,王雅清决定同意爱人李尚勇的决定,最近一段时间不允许李忠信去竹板屯王波那边。
甚至在王波到家里的时候,对三弟王波下了严令,绝对不允许王波胡乱给李忠信零花钱了。
如果三弟王波不听,到时候她不但会狠狠地收拾王波,还会把王波惯孩子学坏的事情告诉父母。
刚从省城买拉网和李忠信要买的各种画画用的东西回来的王波,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直接哭晕在厕所。
这大姐也是太不讲道理了,居然把这些事情都算到了他的身上。
李忠信朝他要零花钱!!
尼玛!正好相反,是我王波向你儿子讨小钱钱好不好。
王波在这个时候觉得十分悲催,更是十分郁闷,李忠信这货明明就是一个小恶魔,把他每天折磨得不要不要的,还和人畜无害的小绵羊似的。
从开始打鱼一直到八月份了,每天他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现在更是被李忠信逼着学习,让他和董志国董国忠他们几个人一起念什么夜大。
王波默默地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每天一大早上起来,先得从忠信公司把渔网和风筝板子拉到江边,并点名,以及布置当天的工作。
布置完工作,立刻要到公司翻新的那几处作为办公室的房子那边,一是看工程进度,二是看需要什么材料。
需要购买的材料,他得负责到市里购买,需要和其他企业换购的材料,他得需要跑到其他企业和企业的领导商谈,确保房子的修缮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如果那些企业的领导在的话还好,如果不在的话,他甚至要跑上好几趟。
鱼打上来送货和售卖的事情虽然已经不用他和董志国两个人了,可是,他们两个人每天必须对那些卖鱼的点进行巡视,及时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