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无论是王波他们组织在江城市里面卖鱼的,还是骑行到各个乡镇卖鱼的,有了冰块以后,鱼保证了新鲜,售卖起来也更快了。

    销售上去了,在打鱼的效率上,李忠信开始琢磨深挖,他要把打鱼的效率提高,趁着这一年聚拢更多的资金。

    李忠信在江边观察了几天以后,心中就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

    他让王波把现在所有的人分为了十个组,一个人负责一段江面,专门负责放网,到了出网的地方,和负责摘鱼的一起拽网,这样的话,人员虽然和之前一样,但是,效率会大幅度的提高。

    村子里面的没有什么事情的妇女,则和李忠信召集来的那些孩童一起,专门摘上网的鱼。

    摘下来的鱼由专门的人进行分类,值钱的鱼和不值钱的鱼分开。

    鱼打出来以后,由于天气的原因,放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时间长的话,鱼就会坏掉。

    李忠信对于鱼摘下来以后进行了统筹安排,前面三网摘下来以后,立刻装到马车上向城里运输。

    这个时候,忠信公司只有两辆马车和三辆手推车,两辆马车和这三辆手推车基本上没有闲着的时候,饶是这样,运输的速度也赶不上出鱼的速度。

    特别是到了下午,打上来的鱼运输到城里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天黑了,这种情况有待解决。

    之前是李忠信组织了一拨人来操作这个事情,两辆马车和三辆手推车能够胜任运输任务。

    &




第四十章贷款
    八十年代,由于学习开农机的人不多,所以,学习开拖拉机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拿到证件的速度很快,还没有半个月的时间,王波这边派过去第一批的四个人就都拿到了农机驾驶证。

    那几个人的拖拉机驾驶证到手了以后,李忠信立刻就把购买拖拉机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等到一个不冷不热的阴阳天,和董国忠、梁国富他们几个人到江城农机大市场那边去看拖拉机。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他们说的那上等的好拖拉机居然还是摇把子的,排气管子居然是向上的,一开起来突突突的响。

    李忠信对于八十年代的拖拉机很是无语,后世的拖拉机十分简洁霸气,八二年时候的拖拉机简直没法让李忠信提起来购买的兴趣。

    就是那启车用的摇把子,他上去试车的时候,都摇不动,启车的时候不配上一个状劳力,根本就启动不了。

    可是,既然购买拖拉机的这个事情是他提出来的,那他硬着头皮也是要买四辆下来的。

    李忠信对于包产到户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到了八三年八四的年的时候,国家包产到户就开始正式铺开了,到了那个时候,先有拖拉机的乡村就会走在其他乡村的前面。

    学习拖拉机驾驶李忠信没有让姑父开绿灯,可是,在购买拖拉机的时候,他却让王波领着董国忠找到他的姑父,让于金卓牵线和农机局的领导进行了磋商。

    竹板屯的集体企业忠信公司和很多地方都是关系单位,农机局这边也一样,无非就是鱼的需求关系而已。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层关系,李忠信告诉董国忠,他们现在收入的钱数虽然很多,凑一凑,购买几拖拉机的钱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但是,他们却不能把所有的钱都去购买拖拉机,因为是长青乡内的大集体,购买本省的拖拉机应该能够享受分期付款的待遇,要争取和农机局那边的领导商量下来,分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给齐的政策。

    董国忠听了李忠信的话以后,觉得也应该是一种好办法,一个月交一些钱,一年两年还清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呢!和农机局的局长和书记谈话的过程中,董国忠却是收获了另外一条信息。

    八十年代初期,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下拨了一大笔的无息贷款和低息贷款。

    不过呢!人们的穷日子过怕了,更是不敢借钱,就是很多企业和集体都没有借钱的想法。

    没有年限的无息贷款倒是被很多人盯上了,还没有用上半年时间,无息贷款就被叫停,大部分都是一些胆大的人进行的无息贷款,后世当中,这些人当中的大部分都靠着这个无息贷款发家了。

    无息贷款被一些人玩坏了,国家自然叫停了,不过却有了农村信用社和农行一起弄的低息贷款,像乡村为单位的集体,由一二把手签字确定村为单位还款,最高可以获得五万元的低息贷款。

    这种低息贷款的利率极低,低到和存款的利率差不多。

    八十年代的人一谈到有利息的借钱就感觉到害怕,特别是国家的钱,借完钱要是还不上的话,那绝对是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董国忠对于这种低息贷款并没有啥想法,他总觉得那是占国家的便宜,更害怕还不上贷款。

    可是,李忠信和他说过,他和农机局局长和书记的谈话一定要原原本本地和他说。

    那李忠信可是胆大妄为,要是听到了低息贷款这个事情,



第四十一章抓钱利器
    “五万元”董国忠的眼睛一下子就瞪掉了地上。

    八二年的时候开没有印刷出来五十元钱和一百元钱的钞票,最大的钱就是十块钱的大团结了。

    一千块钱十元的大团结是一叠,十叠是一万块,五万块钱大团结要是摞起来的话,那还不得有桌面高,要是放到皮箱里,怕是一个皮箱都装不下了啊!

    竹板屯一个月的开资用不了一叠大团结,而竹板屯全村子的收入一年也不过就是万把块钱,五万元的话,那可是相当于竹板屯全村子人将近五年的收入了。

    要说李忠信贷款个两万元钱买两台拖拉机,董国忠硬着头皮也能够大力支持,可是,一下子贷款五万块,还要搞什么渔船,这个可就是要了他的老命了。

    现在买东西都是论圆角分的,十块钱的大团结那是绝对的硬通货。握在手中,到什么地方做什么心中都有底,董国忠实在无法想象,贷款那么一大笔的钱会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形。

    看到董国忠的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似的,李忠信也是无语了。

    这个时候的五万块钱看起来很多,可是,用不了几年,国家开始大幅度的涨工资,老百姓的手中逐渐有钱了,这些钱就算不得什么了。

    要是搁在后世,五万块钱在郊区都买不下来一个平房,就是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小车都买不下来。

    这个时代人们根本就不会想到国家会那么飞速的发展,更无法想象钱以后会那么不值钱。

    后世的时候,不说李忠信对俄贸易和对日贸易时候一笔货款几百万的资金那是常有的事情,就是开度假村的时候,每个月的收入都将近五万元。

    “两万,最多只能贷款两万,而且这两万块钱必须全部用来购买拖拉机,要不然的话,这个无息贷款不要也罢。”

    董国忠在这个时候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李忠信怎么舌灿莲花,他也不为所动。

    两万元钱的无息贷款就是他心中的底线,突破心中底线的事情,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做的。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的那个样子,心中虽然十分无语,但是,表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任何鄙视董国忠的样子。

    李忠信心中也清楚,董国忠说出来那两万块钱贷款的时候,就已经有着一种拼命了的感觉,而且那两万块钱还都得是买拖拉机用的,要是用做其他的地方,估计董国忠也是不会同意。

    这个时代的人不但实,而且胆子一般都很小,让他们考虑贷款这样一种事情,已经是突破了他们心中底线。

    李忠信微微一笑,很是轻松地问道:“忠叔,上个月村上的林会计把忠信公司的收入已经统计出来了,你知道竹板屯和福隆村那边分到的是多少钱吗”

    董国忠一夜没有合眼,李忠信说要贷款五万元钱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喘不过起来。

    饶是他是军转干部,心理素质强大,却也无法抵挡那种沉重。

    那可是五万块钱,不是五块钱或者是五十块钱,竹板屯这边好几年的收入都不见得能有五万块钱。

    真要是按照竹板屯集体的名义贷款了,万一过几年还不上这个钱,到时候还能要了李忠信命

    就是把李忠信的命抵上,怕也是不值五万块钱。

    董国忠用凉水洗了两把脸以后,慢慢地走到屋外,一屁股坐在青石板的台阶上,点了一颗烟,又点了一颗烟。

    细细品味着昨天李忠信说的话,董国忠慢慢理清了一些事情。

    贷款五万和两万元的区别并不大,而且他们贷款下来以后买的是实物,按照李忠信的说法,如果换不上贷款的话,最多也就是把实物收回,对于竹板屯的集体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现在五万元能够买下来几台拖拉机,等过两年,人们的钱越赚越多了,有着这样的实物,也算得上是增值了。

    李忠信举出来的例子很简单,一台收音机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是十元钱一台,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了,人们的工资都已经翻倍涨了,收音机的价格还是十元钱一台,

    就好比贷款一样,现在贷款五万元买下来



第四十二章新项目
    八台拖拉机开进竹板屯和福隆村的时候,村子里面的村民们几乎全村出动,来观看这些个大家伙。

    一听说这些大家伙都是村子里面和忠信公司合伙买下来的,大多数村民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兴奋。

    这个时候,竹板屯和福隆村两个村子一直还用马车和手推车送粮,这个时候有了拖拉机,今后无论是卖粮,还是购买种子化肥,那都会轻松很多。

    忠信公司之前就说过,只要是在忠信公司工作的人,都可以有优先使用忠信公司物品的福利。

    也就是说,他们在忠信公司这边,不仅钱赚得多,福利待遇好,甚至可以能够优先用上拖拉机了。

    之前很多农民,对于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招他们到忠信公司干活持有相当大的怀疑态度,那王波和董志国是什么德行他们清楚得很,他们都怕忠信公司干不长远。

    现在看到忠信公司的福利待遇,看到那些在忠信公司工作的人已经开始走向富裕,而且在这个时候更是投资买了八台拖拉机,众多村民的心思都开始活跃起来。

    他们纷纷找到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希望能够加入到忠信公司里面,而且还要那种进去以后能够签合同的那种。

    不过呢!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摘鱼的人用上了李忠信的一些小伙伴和竹板屯福隆村这边的小孩和妇女,打鱼、卖鱼、制冰等各个环节上都没有了岗位,他们就是想要进忠信公司干活也没有岗位给予他们。

    进入不了忠信公司做工,这些人开始频繁到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家里走动送礼,在董国忠和梁国富耳边吹风,希望他们两个人能够带领他们做事。

    没用几天的功夫,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按照这些村民的话来讲,哪怕是乡长或者乡委书记说话,都没有他们两个人放屁香。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被那些热情的村民们弄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开始轮流缠着李忠信,让李忠信研究新的赚钱项目。

    董国忠看着躺椅上面一脸享受的李忠信,捉黠地用手指在李忠信的腰眼处轻轻地捅了捅,“忠信啊!最近有没有啥赚钱的好想法啊很多人现在可都问我呢要是再没有啥项目出现,我都怕那些村民把我吃了。”

    对于爱做白日梦的李忠信,他十分无语,这孩子,咋就那么喜欢睡觉呢!

    最近一段时间,董国忠可以说是幸福并痛苦着。

    竹板屯这边的人口很多,董国忠之前给李忠信找的那些人,此时每天的收入,已经让屯子里面的很多人都羡慕到死,在加上今年的粮食一准减产,于是,更多的人希望董国忠能够帮助他们找到这样一种来钱快的生计。

    这些人心中都清楚,如果有了这样的一种经济来源,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就能够和城里面的大多数人一样富裕了,到时候想要买啥永久牌的大二八自行车,想要买块sh手表啥的就不用太费劲了。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的很多人虽然贫困,但是,他们离城市十分近,都有着一颗对美好的向往,城市里面的人流行什么,那么,他们就喜欢什么。

    李忠信眼皮挑起,郁闷地对董国忠丢了一个白眼,把头扭正对着董国忠的位置上,口气不善地说道:“忠叔,有你这样求人的吗打扰别人的好梦,那是一件相当不礼貌的事情。还那些人都快把你吃了,把你吃了,那你不就清静了说那些没有营养的事情有意义吗”

    看到董国忠不做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李忠信郁闷地从新购置到忠信公司的躺椅上坐了起来,黑着脸说道:“原本我做梦的时候正琢磨出来一个赚钱的好办法,可是,你这一打扰,办法我忘记了,这可怪不得我了吧!”

    董国忠听到李忠信的话以后,脸都气绿了,心中不断地腹诽着,这熊孩子,撒谎都不眨眼睛,还做梦的时候梦到了一个好办法,一打扰他,他忘记了,这不就是扯蛋吗

    不过呢!董国忠想到,他现在是求着李忠信,而不是得罪这个小祖宗。,对他掉个脸子也无所谓了。

    下一刻,他心念一动,那黑魆魆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坏坏的笑容。

    他咧嘴笑道:“忠信啊!你这是诚心拿忠叔开涮啊!下次忠叔不打扰你做梦娶媳妇了还不成吗?咋,梦见你的那一堆童养媳了,还是梦见晴子那个小rb了”

    李忠信的脑门瞬间就冒出无数黑线,他的心中不禁想到,这个忠叔太尼玛坏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咋还没事情往他身上的伤口撒盐呢!

    前一段时间他陪着晴子几个小丫头玩的事情,没少被王波宣扬,也因为这个事情被忠叔嘲笑过,可是,这都过去多少时间了,忠叔还拿这个搞事。这老货,真尼玛不地道。

    看到董国忠那黑脸的笑容更盛,李忠信郁闷地想到,这忠叔怕不是有备而来,想要好好挤兑他吧!都说董国忠是大老粗,这些人的眼睛怕是都近视,就这样还大老粗

     



第四十三章王喜平
    “王厂长您好,我是长青乡的副乡长竹板屯的村支书董国忠,冒昧上门,希望您理解。”董国忠不等王喜平开口,立刻就先自我介绍了起来。

    李忠信和董国忠说过,拜访王喜平的时候,姿态一定要放低一些,只要能够进去王喜平的家,后面的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这个时代的厂长都很牛,级别上面虽然没有董国忠的级别高,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力却是相当大,就是区里面的科级干部,他们都会是爱搭不惜理的,更别说郊区一个乡的副乡长了。

    上门找这种紧缺物资的厂长办事情的人,此时要远比上门找副乡长办事情的人多,上门拜访一定要给予对方好印象,才会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还没有等脸色有些发冷王喜平开口说拒绝的话,董国忠按照李忠信交代的说法说了起来:“我们长青乡现在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上,手中有一些物资想要出手。我们认为您的厂子效益很好,应该能够需要在年节的时候购买一些,特意过来和您商谈一下,看看您的厂子能不能购买一些物资。如果能够结成兄弟单位,今后我们更能够互惠互利。”
1...1112131415...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