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这个时候,忠信公司打鱼和卖鱼已经形成了一条龙,在江边的时候,负责送货的人就已经把鱼的种类分好,而且把鱼的重量称好。

    送到卖鱼的地方,按照斤数对上一次,然后就是卖鱼的事情了。

    鱼的价格是统一的,重量也是有数的,每天卖钱额上交到王波手中,王波再负责把钱送到竹板屯会计那边进行做账。

    从竹板屯会计那边回来以后,要到忠信公司所在的院子查看渔网的晾晒情况,每队打鱼的渔网和风筝板子是否放到了指定的位置,有无渔网出现破损的状况,如果有破损状况,还要找渔网店老葛的徒弟到这边来进行修补。

    只要是有时间了,还要按照李忠信所说,要组织起来公司当中所有的员工开安全会议,讲解忠信公司的不容易,展望忠信公司美好的未来。

    总之是大事小情他全包了,晚上一直忙到大天黑,之后还要复习一些考夜大的知识,除了上省城哈市那边买东西的几天算是休息,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忙碌。

    反倒是李忠信这个妖孽,一天懒洋洋地东游西逛,胡吃海喝,到处卖卖萌,装装嫩,现在胡乱花钱败家的事情也落到他头上了。

    合辙李忠信是好孩子,是完美的孩子,毛病都是他给弄出来的,这也是有些太不公平了。

    吃着商委红肠,啃着秋林公司的大列巴,喝着格瓦斯汽水,李忠信悠闲地躺在院子里面新弄来的躺椅上,惬意自然。

    忠信公司打鱼的事情王波和




第四十八章合作伊始
    李忠信和洪家的大儿子洪斌一拍即合,准备在江城这边大干一场,做连锁的食杂买卖。

    忠信公司方面负责选址开店,负责营业执照的办理,负责商店的装修以及商店统一颜色式样的货架的制作,总之除了货源以及人员配置管理一类的由洪斌管理之外,其他的都由忠信公司负责。

    在和洪斌达成合作协议以后,洪斌通过他的关系开始招兵买马,在两天之后,坐着忠信公司托人给弄的火车卧铺,直接奔赴外地商谈进货的所有事宜。

    而忠信公司这边则在江城的各个厂区周围分批买下来了十个小门面房。

    说是门面房,其实就是十分普通的民用住宅,只不过这些民用的住宅都对挨着各大工厂的大门而已。

    这个时期的门面房几乎没有,更没有什么门市房值钱的概念。

    整个江城就那么几条街,除了国营的一副食、百货大楼、就是几个国营的百货商店,在八二年的这个时候,其他街区的人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门面房很值钱的意识。

    除了买下来十个小型的门面房之外,李忠信还在后世商业城的附近租下了一个六百平方米的一二层的楼房,作为忠信食杂连锁的旗舰店。

    李忠信的想法就是,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一次性做大做强,只要把这个连锁的食杂超市开起来,后面绝对是财源滚滚来。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李忠信的手中剩余的闲钱并不是很多,而且暂时没时间搞贷款和其他的模式筹钱,他真就想直接把这个六百多平方米的楼房买下来了。

    洪斌和董国忠他们不知道,可是,李忠信却是清楚,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江城最大的批发市场,房子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两千元每平方米的大关,是江城最贵的房地产之一。

    八十年代的食杂超市和后世的超市的很不相同,后世的超市是货源充足,卖的时候不太好卖。

    而八十年代的食杂商店,是有货不愁卖,只要是你有货物,只要是大家能够用得到的,相对便宜一些的物品,大家都会进行购买。

    商店的地址选下来以后,便是简单地收拾,这个时候和后世不同,就是想要装修,也没有人和东西来进行复杂的装修。

    说是装修,无法就是把购买下来的门面房打通,形成足够大的空间,把门面房对着外面的墙壁砸开一部分,变成那种宽敞的大窗户,能够让外面走过路过的人看到里面的情形。

    至于忠信食杂连锁的货架子,李忠信按照后世小型超市的货架子的形状画出图案,让王波拿着图纸到家倶一厂那边进行制作。

    忠信连锁商店的营业执照增项,则由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去工商局那边协商办理。

    李忠信要开忠信食品连锁超市,货物的需求量大增,单纯的小地方或者是小的仓库已经无法满足忠信公司这些货物的安置,李忠信决定,让董国忠和梁国富牵头,在竹板屯和福隆村交界的地方再给他批一块地,建仓库。

    批地建仓库的同时,李忠信开始让王波和各个关系单位的熟人,提出来招聘一些管理仓库和负责写价格标签、贴价格标签的人。

    这两样活都是轻松的活,基本上只要是小学毕业就能够胜任。

    之所以在熟人之间提出招聘,更是因为李忠信清楚,做这种活的人必须是知根知底的人,要不然的话,出现监守自盗,或者是其他一些事情,那就会损失很大。

    本着谁介绍过来谁负责的原则,出现问题的话,损失也会降到最低。

    雇佣管理仓库和贴价格标签的这种活,是一种很不错的活,没有风吹日晒,每天就是在仓库里面贴贴标签,收拾收拾仓库。

    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能够和关系单位的人说得过去,也算得上是李忠信借这个机会让王波交好这些关系单位的领导,今后要是有什么事情用到他们,到时候他们也会礼尚往来地帮助忠信公司。

    忠信公司这边需要负责办理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推动着。

    &



第四十九章漫画发表
    《名侦探柯南》的前面三集邮寄出去以后,李忠信也没有闲下来,开始继续进行创作。

    李忠信十分清楚,这个漫画只要能刊登到这两家漫画期刊其中的一家,那一定是会大火特火的。

    福尔摩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风靡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大部分人都熟知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自称是名刑侦顾问,也就是说当其他警探或私家侦探遇到困难时常向他求救。

    福尔摩斯常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但大部分故事都集中讲述些比较困难需福尔摩斯出门调查的案子。

    他必须要继续创作,必须要保证《名侦探柯南》大火了以后有稿子交上去。

    三井雅子收到李忠信的漫画稿件之后,她立刻打电话叫来了她的助手小村惠香,吩咐小村惠香出面,与《周刊少年》和《月刊少年》这两家rb当下最火的杂志社联系,务必让这两家漫画刊物其中的一家,对李忠信的漫画进行连载,并把李忠信提出来的要求和杂志社方面提出来。

    三井雅子心中一直觉得亏欠着那个略显神秘的中国男孩,因为雅子心中十分清楚,如果没有李忠信的出现,自己的宝贝姑娘在中国那边一定会遭到十分严重的后果,哪怕没有被那些坏小子打死,也会在心理留下不灭的阴影。

    李忠信的出现,让晴子这个乖巧的女孩在遭遇了那样一种恐怖的事情以后,没有留下任何的阴影,反倒阳光快乐起来,这些都可以说是李忠信的功劳。

    不光是因为晴子的事情,在找到姐姐杨爱华的事情,她在黑省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一直没有结果。

    可是,遇到了救下她女儿的李忠信,却奇妙的因缘巧合找到了自己的姐姐。

    rb人大多都相信万物有灵,也相信命运,三井雅子也是其中之一,她相信命运安排她和远在千里之遥的李忠信产生了良好的关系,今后他们还会有着更多的交流。

    李忠信没有收受她的那些感谢,她一直就觉得欠李忠信一份人情,现在李忠信那边提出来,让她帮助在rb漫画上刊登一本漫画,这种事情她必须要帮忙办到。

    小村惠香看到雅子女士对这件事情十分上心,她立刻就开始行动起来。

    小村惠香虽然对中国少年能够创作出来好作品感到一些怀疑,但是,经理吩咐了,她就要让这个漫画刊登出去。

    小村惠香办好了李忠信在东京银行的一切手续以后,她通过电话预约,联系上了《月刊少年》的杂志社。

    应邀见到社长鸿田静二以后,她直接就把来意和《月刊少年》的社长鸿田静二说了出来。

    小村惠香之所以选择《月刊少年》,是因为《月刊少年》创刊的时间要比《周刊少年》创刊的时间短,而且三井物产对于这样的杂志的影响力要比《周刊少年》那边的影响力要大上很多。

    三井雅子女士既然说了,只要是能够发表到一种刊物上就可以了,她自然优先选择《少年周刊》。

    鸿田静二对于小村惠香的到访十分看重,但是,他对于由一个中国小孩画出来的rb漫画却嗤之以鼻。

    如果说是rb国国内有人画出来优质的漫画,要在他们《月刊少年》上刊登,鸿田静二兴许能够看在三井物产的面子上答应下来,可是,中国小孩子画的漫画想要在他们刊物上刊登,那绝对是妄想。

    不过呢!三井物产这个庞然大物给他的压力巨大,他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让杂志社里面最资深的编辑小友立原审稿,并和小村惠香说,如果小友立原编辑那边原则性能够通过,那么,他再和小村惠香来谈这个事情。

    《月刊少年》方面负责审稿的资深编辑小友立原,是漫画界的一哥,是属于专业审稿人。

    最初他对中国少年创作的漫画不敢恭维,甚至连看的**都没有。

    可是,当他在小村惠香的监督下,看完李忠信的漫画以后,他立即变了一副模样,开始赞不绝口。

    小友立原对于这部漫画的评价相当的高,甚至直接就想要让这个漫画发表。

    小友立原坦言,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漫画,比当下很多漫画家的创作水平都要高,如果不出现太大的意外,李忠信的这个漫画应该会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鸿田静二听到小友立原的评价以后,虽然心中还有百般不愿,却也有了同意出版发表的想法。

    优秀的漫画能够给出版社带来成绩,更会让出版社赚到钱,如果在这样一种情况,他还不答应小村惠香的请求,那就是直接打脸三井物产了,从哪个方面来看,发表这个中国小子的漫画都是必然的了。

    可是,听到小村惠香提出来李忠信的那些要求,鸿田静二立刻就翻脸了。

    他黑着脸就对小村惠香说道:“惠香阁下,恕在下之言,这本漫画很不错,但是,这个漫画的创作人是中国人,不是我们本土的漫画家,出版的时候会很麻烦。如果全权委托给我们《月刊少年》,我们杂志社还能够接受,但是,如果只有版权交易合同,他们杂志社无法进行签约。”

    鸿田静二对于中国人的好感很差,虽然没有达到rb右翼的极端分子,却也是差不多远了。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鸿田静二兴许会同意出版发表这个漫画,可是,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又能有什么样子的资格和他们这样一个大牌的漫画出版社谈条件。

    那个中国小孩子能够在他们的漫画杂志上发表,看在三井物产的面子上给予他一定数量的稿费,就已经给予三井物产天大的面子了,还想要把衍生的版权之类的东西都留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更是对rb漫画界的侮辱。

    就是小村惠香把给予他们杂志社的赞助提高一倍,他也是不会答应下来的。

    他真要是答应了下来,一旦这个漫画没有什么市场,绝对会被同行耻笑,更会把人丢到太平洋去。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鸿田静二强硬地挡下了来自三井物产这个庞然大物的压力,坚决不同意以那样一种条件签约。

    小村惠香没有想到,在《月刊少年》这样一个小小的杂志社居然遭遇到了滑铁卢,三井雅子交代下来的事情,她居然没有办成功。

    小村惠香心中一直以为,《月刊少年》和《周刊少年》两者相比较起来,《月刊少年》因为创刊的时间晚一些,而且身后的会社和三井物产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应该比《周刊少年》上好发表。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漫画的水平过关了,而且得到了漫画编辑的赞许,最后却因为漫画的作者是中国人,而且因为后续开发的版权事宜出现分歧而没有达成最后的共识。

    三井雅子在吩咐小村惠香的时候已经明确地说了,稿酬的幅度可以有增减性,可以选择分成,没有销量的就没有钱,如果销量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五五开达不成,至少也要四六,但是,版权方面必须按照李忠信的要求来做。

    遭遇了《月刊少年》连载签约的失败,小村惠香总结



第五十章 月饼
    后世的东北人都知道,服装批发到西柳,小商品批发到五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最大的小商品批发是在武汉。

    李忠信后世去武汉汉正街的时候依稀还记得,武汉的汉正街在七十年代末就重新开放市场了,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基地。

    江城这边离武汉虽然远,但是,在武汉那边把商品运输到江城这边也是很赚钱的。

    洪记食杂店最早的货源来自于沈市,后来洪斌听说武汉那边的汉正街成立了批发大市场,他就把货源放到了汉正街那边。

    历史变革,似乎往往总有微小而偶然的起点。

    洪斌到武汉汉正街的时候可是清楚地记得,一九七九年的时候,wh市决定开放中断了数十年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待业青年和社会无业人员经工商登记,发证成为全国首批个体经营者。

    其中很多人卖货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他进货的几个上家,那几个卖扣子和卖小百的,在之前都因为犯投机倒把罪第二次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从看守所里面出来。

    自由流通是商业社会最原始、最朴素的真理。

    他进货的那些上家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的行为锻造了全新的商业流通链条,重绘了新中国商业模式,并由此打开了中国全新的商业发展版图。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和忠信公司定下来合作的基调以后,洪斌便到武汉汉正街那边去洽谈大量进货的事宜,寻找更广阔的进货渠道。

    等把所有的事情敲定以后,便准备开业。

    李忠信收到洪斌邮寄过来的物品进货价格的清单以后,脸上浮现出来了一抹欣喜。

    他看到,这张进货清单上的价格,比他预想的价格要便宜了很多,基本上都能够达到当时那些货物的出厂价格。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之前和洪斌说过,他们是集体的企业,和这些大厂家协商的时候,他们不交全款,而是交一小部分的定金。

    等货物按时发到江城之后,经过忠信公司检查,没有质量问题,卖出一部分货物以后,才会把全款给厂家汇过去。

    这样的话,能够节省出来很大一笔现金流,能够购买到更多的货物,这些事情洪斌基本上都办到了。

    虽然这个时候李忠信手中并不缺少现金,但是,有了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日后对忠信公司带来的好处,那可就不是星星点点的事情了。
1...1314151617...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