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高阳
不知道他所说的“够用了”,是指什么?杨大壮这样答说:“大老爷夸奖!”
“你知道我为何问你识字不识字?”马昭贤问,“我另有一番用意。”
“请大老爷明示。”
“你看这封书信上,不是没有字吗?”马昭贤说,“我信封上特意不写,你也莫问。到了南京,你悄悄拆开,便知究竟。如果你识不得字,这件事便做不成。”
这话把杨大壮说得越发如坠五里雾中,不知这位大老爷,葫芦中卖的什么药,唯有连声答应。
“你马上就动身,星夜赶去。一路上要小心,这封信千万不可失落,也不必跟人说起你到南京是去干什么。”
“是!”杨大壮这样答应着,行礼辞别,退出花厅。
虽然马昭贤一再叮嘱,星夜赶到南京,也不可与人说起此行是何任务,但杨大壮不能不先回客店,说明经过——这件事来得突兀,大家都觉得十分意外。
“现在正要靠杨师父保护,”朱才愁眉不展地说,“如何马大老爷派下这么一桩差使?杨师父一走,我们孤零零地在这里,要紧要慢,少个着力的人,怎么好?”
“慢来!”陈家 却沉着,“马大老爷不是那么不体恤的官,无缘无故拉师父的差,照我想,必与案情有关,师父,你老赶快走吧!”
“是的。”青荷接口,“二弟见得甚是。但愿杨师父速去速回。”
这一说,不但朱才的疑虑已消,杨大壮更觉兴奋,一迭连声地说:“不错,不错!我倒不会想到此。事不宜迟,我没工夫跟你们说闲话了。”
说完,他随即到客店槽头上,牵出马来,腾身而上,直出南门,加上一鞭,沿着官道,飞奔而去。
过淮阴,经天长,走六合,第二天赶到南京。一进挹江门,杨大壮诸事不做,先找个僻静之处下马,把马昭贤的那封信拆开来看个明白。
拆开那个无字大信封,杨大壮立即明白马昭贤所以要考问他文字的缘故。原来里面有一道手谕,如果看不明白,便不知如何报信。那道手谕上写的是:
字谕杨大壮知悉:汝到南京,即往巡按御史衙门,先觅按院林、李二家将投信,听候按院刘大人传询。此事务须机密,不可令人知闻,否则不但朱、陈两家之案,不能昭雪,即本县前程亦恐不保。此函封面,故意不着任何字样,即恐汝沿路不谨,无意间有所泄露,或口头说出去向,遭人中途劫持故也。慎之,慎之!阅竣销毁。知名不具。
看完以后,杨大壮细想一想,悟出许多道理,久已听说,卫虎勾结江洋大盗,无恶不作。现在照马昭贤的话来看,是已经防到卫虎有所举动,说不定一路已有人跟踪。转念到此,不由得急急向四周看去,还好,没有人在注目。
于是他把那道“手谕”撕碎弃去,上马直投巡按御史衙门。
这是个极威风的衙门,杨大壮不敢怠慢,远远地就下了马,仔细一看,有个宽背、细腰、胸挺得老高,看样子也是“练家子”的壮汉,站在衙门口,闲闲张望,神情很是豪爽,便走上去抱拳招呼:“动问尊驾,想访一位巡按衙门的林爷,不知要到哪里去找?”
“哪位林爷?”那人说,“姓林的甚多,得有个名字才好找。”
“就是刘大人身边的那两位,一位林爷,一位李爷,找着了一位就好了。”
“噢!”那人仔细打量了他一眼,“尊驾贵姓?从哪里来?找林、李二人,是公事还是私事?”
“敝姓杨,从睢宁来。”杨大壮想了一下说,“我有紧要公事。”
“既如此,你随我来。我姓李。”原来这人就是李壮图。
杨大壮跟着他进了衙门,只见通道两旁,一溜十数间平房,进进出出的人极多。走到东面一间空屋,李壮图让他落座,细问是何“紧要公事”。
“睢宁县马大老爷,命我专程来投一封书信。马大老爷特地嘱咐,要见着了刘大人身边的李爷或者林爷,书信才可以交付。”
“不错。我就是李壮图,你把信交给我好了。”
看来不伪,杨大壮取出信来,交了过去,又说:“拜烦李爷,禀上巡按大人,若有话要问,我在这里候命;倘或没有话,便请赏个批示什么的,我好回去交差。”
“好,你等着,一定有回话给你。”
于是李壮图立即拿着信去见刘天鸣——这些事他经验得多,听了大壮的话,便知是件刑案,所以把信呈上去以后,静静地看刘天鸣有何表示。
拆开信来看不到数行,刘天鸣勃然变色,立即抬眼问道:“送信的那个杨大壮呢?”
“在外面等候发落。”
“快唤他进来!”
一唤杨大壮,他就知道必问朱、陈两家的命案,及至进得花厅院子,掀开门帘一看刘天鸣正气凛然的威仪,不由得心里叫一声:“天!朱家父女两条命,这下算保住了。”
“你叫杨大壮,在睢宁县是何职司?”刘天鸣问道,“怎么是百姓打扮?”
“小人在睢宁县并无职司,只为陪着朱家小姐到睢宁县去鸣冤,蒙马大老爷看得起,特地命小人来向大人投书。”
“唔!怪不得马大老爷信上说,朱、陈两家命案的详情,问你便知。你且细细讲与本院听。”
“是。”
这一讲,足足费了半个时辰才讲完。刘天鸣凝神静听,脸色异常沉重,长叹一声:“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这句成语,李壮图和杨大壮都听不懂,面面相觑,不敢动问。
“杨大壮!这件案子,我马上要办,自有水落石出的一日。你且先在外面歇息,本院自有道理。”
“真正是拨云见日的青天大人。”杨大壮跪倒磕头,激动地说,“小人先替朱、陈两家,叩谢昭雪之恩。”
等刘天鸣的书童把杨大壮领了出去,刘天鸣又是一声长叹:“壮图,实实在在,陈德成的一条性命,是送在我手里。”
李壮图大为惊诧:“大人,怎有此话?真正不明白了。”
“你可记得在宿迁私访,我在一家姓朱的人家‘有所逗留’?”
“大人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李壮图说,“那天大人扮的是‘小纯阳’。”
“对了!朱建伯原不肯把他女儿嫁过去,还要挑好日子,是我劝他依从男家的意思。不然七月二十四,朱家不会发轿,自然尤三嫂不会坐错了花轿,陈德成也就可以不死了!”
“这等说来,便宜了卫虎那厮!”
“如何便宜得了他?”刘天鸣双眉一掀,连连拍着书案,“非除此恶不可。”
“大人!”李壮图提醒他说,“如今卫虎要想脱身事外,必定把一切罪过,都架在朱家父女身上,保不定酷刑逼供。大人可还记得‘一品衣’那个名目?”
“啊,一品衣,一品衣!”刘天鸣极不安地搓着手,“保不定已毙于他那酷刑之下,又是两条无辜人命!便把卫虎千刀万剐又济得甚事?”
这非做紧急处置不可。刘天鸣略想一想,亲自动笔,办了一角公文,盖上巡按御史的紫花大印,嘱咐李壮图带着杨大壮,连夜动身,赶往宿迁,去救朱建伯。自然,马昭贤那里也有复信,让杨大壮顺便带去。
李、杨两人刚刚在南京出发,在睢宁那方面,事情已经起了变化。
卫虎耳目众多,从青荷一露面,供出案情,他当天就在宿迁得到了消息。事情非常棘手,但不是没有办法,连夜去见张华山,编了一套谎话,说是刺死公公的朱青荷没有死,逃在睢宁,并且又捏词呈控,必须备办公文,向睢宁县把“正凶”要过来,归案讯办。
这就有些不大对路了,张华山诧异地问道:“那么在陈家行凶,畏罪自杀的妇人又是谁呢?”
“这自然是买出来的凶手,为怕认出真面目,所以连夜盗走尸首。”
张华山总觉得其中的情节,对不上准头,但也因此,急于要把朱青荷捉回来问个明白,所以当时同意了卫虎的建议,派巡检赵士龙携带公文到睢宁县去捉人。
赵士龙跟卫虎勾得最紧,在场面上一个叫名字,一个叫“四老爷”,私底下却是称兄道弟的朋友。所以第二天一早,卫虎特地去看他,千叮万嘱,务必把朱青荷立刻捉了回来。至于为何如此之急,那自然是心照不宣了。
不过中午时分,赵士龙就到了睢宁县城。两县密迩,多的是熟人,先找睢宁县的巡检鲁一帆,道明来意。鲁一帆答非所问地说:“公事且摆在一边,我先请你吃酒。”
“今天不行,改日你到宿迁来,我们好好醉他一场。”赵士龙歉然地说,“实在是逆伦要犯,耽误不得。”
“什么逆伦要犯?”鲁一帆说,“我请你吃酒,就是要讲这件新闻给你听——真正是破天荒的大新闻。”
“那就不必吃酒了,你快讲,讲完了好办正事。”
于是鲁一帆把朱青荷的供词,原原本本讲了一遍。听得赵士龙暗暗心惊——他原当卫虎不过借此案勒索,谁知就是他本人牵涉在内。赵士龙也曾隐约听说卫虎逼娶一个姓尤的女人。只以表面身份有关,不便到他家去喝喜酒,以后又闹了几天病,所以不曾打听出其事,想不到竟是这么一件案子!
也唯其如此,他要帮卫虎的忙,就非得把“正凶”即日提回不可。“一帆兄,”他说,“你们也不可听她片面之词。案子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一案两命,又是逆伦重案,本县堂官所担的干系甚重,无论如何请老兄帮忙,让我今天就把人犯带回去。”
“我自然帮你的忙。不过,我只能向本县堂官去说,到底怎么样,谁也做不得他的主。走,走!我带你到后堂去。”
到后堂,把赵士龙的手本和宿迁的公文递了进去,马昭贤并不觉得意外,他已经料到有此一着,吩咐请进来面谈。
虽然隔了一县,赵士龙仍旧以属下的礼节参见。马昭贤却很客气,跟他寒暄了好半天,却就是不提公事。
陪坐在一旁的鲁一帆,知道马昭贤在这一案中,要帮朱青荷的忙,也不敢胡乱开口。于是赵士龙忍不住开口了。
“回大人的话,”他欠着身子说,“朱青荷逃匿贵县,捏词呈控。这件案子,要请大人高抬贵手。”
这话说得不好,马昭贤立即抓住他的错处反问:“请教士龙兄,如何叫作‘高抬贵手’?”
赵士龙发觉自己失言,但决不能认错,唯有找理由来掩饰辩护。“听说大人准了朱青荷的状子。一案两办,在贵县不过意外的闲事,在敝县却是责有攸归,关系甚重。如果大人能够不管这件闲事,让我今天就把正凶带了回去,感激不浅,所以说请大人高抬贵手。”
“原来如此!”马昭贤答道,“在我也不算管闲事,只是替贵县分劳,把案情问清楚了打叠案卷一并移送……岂不省了贵县大老爷许多精神?”
“这是足见垂爱,感激不尽。不过,现在案子问到紧要关头上,许多疑义,都得把正凶提堂对质,才能明白。”
他开口“正凶”,闭口“正凶”,马昭贤听不入耳,故意凑过头去问道:“士龙兄,正凶是谁呀?”
这一问,赵士龙勃然变色,觉得马昭贤欺人太甚,刚想发作,转念想到“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便忍气答道:“自然是朱青荷。”
“只怕未必。”马昭贤摇摇头。
话又说不下去了,赵士龙发觉他支吾其词,完全是有意拖延,这是为了什么?他心想,闯出大乱子来,张华山的纱帽不保,换个新县令来,自己未见得像现在这样上下其手。利害相关,不能不好好想个办法,非把这件事办妥了不可。
于是他沉住气,慢吞吞地说道:“大人,我有两句肺腑之言,不知该说不该说?”
“说,说!尽管请说。”
“我是为了大人着想,不过或许说得不中听,请大人鉴其微忱,谅其率直。要这样,我才敢奉陈。”
“言重,言重,言重!你是贵客,我决无慢客之理,你尽管请说。”
有了这句话,就是保证不至于发脾气,赵士龙知道,话就说重些也不碍了:“大人,你老何苦管此闲事?朱青荷一案,既不是睢宁管辖,又不能到宿迁传提人证,办不出一个结果来,倒是阻挠宿迁办案,似乎难以辞咎。京里言官,极其嚣张,闻风言解,参其一本,请问大人该当如何?”
这话软中带硬,托词言官上词可能是张华山会告上一状,无论如何是自己的理输,马昭贤不由得动容了。
“再说,朱青荷到底是不是片面之词,谁也不晓得。就眼前而论,有她夫婿指名呈控的状子,‘送忤逆’就凭尊亲一句话,所以朱青荷是逆伦要犯。大人把她留在睢宁,却又当她原告,并不收监,万一夜长梦多,畏罪自杀,或者出了其他意外,以致不能归案,请问大人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这番话马昭贤还不过觉得咄咄逼人,词锋甚厉。鲁一帆却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已听出其中威胁的意味,卫虎无恶不作,党羽众多,说不定弄出个人来,一刀刺死了朱青荷,那时马昭贤怎么交代。
于是他开口了,“大人!”他说,“这闲事以不管为宜。大人请想,这一案中既能盗去尸首,自然也可以杀人灭口。睢宁县安然无事,何苦弄件命案出来自找麻烦?”
听得这番话,马昭贤发觉赵士龙不易对付,于是很客气地请他先休息,说必有很切实的答复给他;同时把鲁一帆留了下来,商量对策。
“此人的几句话厉害得很。”马昭贤说,“倒要好好商量个办法对付他。别的我都不在乎,他说不把朱青荷收监,万一夜长梦多,畏罪自尽,或者出了其他意外,这话有道理在内。”
“是。”鲁一帆凑近他说,“这话意存恫吓。卫虎手下素来有班亡命之徒,说不定暗下毒手,却是可虑。”
“啊!”马昭贤矍然答道,“你说的比我想的还可怕!”
“大人,”鲁一帆乘机说道,“我们犯不上弄件无头命案在身上,早早把朱青荷送走了吧!”
“移送当然是要移送的。我只怕一送过去,张华山就会非刑逼供,所以能拖得一日是一日。现在——”
鲁一帆奇怪了,“请教大人,拖下去有何用处?”他问。
马昭贤密函呈报巡按这件事,鲁一帆自然不知道。他也不愿说破,所以含含糊糊地答道:“我也不知道有何用处,反正于心不忍而已。现在没有办法了,只好移送,但不能说提人就提人——总还要打叠文件,有些日子耽搁。”
“实在不能再耽搁了!”鲁一帆还真的怕出事,极力劝他,“大人就决定明天一早移送好了。案卷也不必太详细,有那么一回事,公事上交代得过去就好了,千万不能惹火烧身。”
“明天一早移送可以,案卷不能不详。叫刑房连夜赶办。”
“是!”鲁一帆答应着要走。
“慢点,还有,”马昭贤喊住他,“我想请你劳驾一趟。”
“大人可是派我解送?”
“对了,我请你带同朱青荷到宿迁走一趟。”马昭贤想了一下又说,“我请你面见张华山,把话交代清楚,人是移给他了,全案我要另行申详上台。”
“是。我跟他说。”
“话不妨说厉害些。让他知道,一手遮不尽天下耳目的。”
鲁一帆不敢违命,第二天中午到了宿迁,见着张华山,把马昭贤的话交代明白,然后告辞回县交差。
这两句话,张华山听在耳中,当然不是滋味,而且也有些担心。虽然,刘天鸣在他看,与以前的巡按御史,一模一样,只要银子,不管案子,但马昭贤既然管了闲事,当然不会说好话,万一刘天鸣查问,总是一件麻烦事。
为此,他不能不细看一看睢宁移下来的案卷。灯下细读,大为惊异,居然牵涉卫虎在内,真正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怪事!
“快!快!”他吩咐家人张升,“快把卫虎找来!”
卫虎早知道张华山必要找他,并且也料透了找他要问些什么,心里已有打算,便不慌不忙,从容自若地到签押房去见张华山,行了礼问道:“大老爷传唤,可是要问那逆伦重案?”
“是啊!”张华山指着原卷问道,“你可知道朱青荷在睢宁县供些什么?”
“不知道啊!只晓得她捏词呈控。”卫虎依旧是平日那种慢条斯理的神态和语气,“这个女人毒得很!”
“你去看!”
卫虎把朱青荷的供词,看了一遍,心里也着实吃惊,因为指证确凿,没有一句假话,但他是千年的狐狸,练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本事,看完了,把案卷放在桌上,一言不发。
“怎么回事?”张华山指着他问,“你自己倒说说看!”
“回大老爷的话,教我怎么说?我新娶的女人,好端端在家里,她怎么又说坐错了花轿到我家,我又为何逼奸,这不是朱青荷在活见鬼吗?”
卫虎敢于当面撒谎,是他料定了张华山不知道他家的情形,也没有一个人敢在县太爷面前透露真情。加以神色间丝毫不见心虚,张华山倒有些疑惑了。
“照你说,完全是没影儿的事,那这个女人为何能编得原原本本,煞有介事?倒实在有点弄不明白了。”
“所以说,这个女人毒得很。”卫虎略停一停又说,“照我在想,她故意咬我一口,当然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大老爷!”卫虎凑近他面前,低声说道,“朱、陈两家都是首富。我正在替大老爷效力。银子到底是好东西,白花花捧出去,有哪个不心疼的吗?这个女人特意跑到睢宁县去告,第一是告大老爷,打算着睢宁县马大老爷,能为她撑腰;第二才咬上我。一下想扳倒大老爷和我。说实话,我倒不怕她;大老爷前程攸关,不能大意。”
听了这一番话,张华山“恍然大悟”,恨恨地骂道:“真正是‘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卫虎!”
“喳!”
“你看这件案子,现在该怎么办?”张华山面色凝重,“她的心毒,就怨不得我的手狠了。”
“正是这话。大老爷,”卫虎放低了声音说,“当断不断,必受其害。明天一堂就要把她‘做服’!只要她画了供,就不怕她了。”
“如果她不肯画,一堂做不服呢?”
“我自有保大老爷高升‘一品’的办法。”
这是暗示着要用“一品衣”这件卫虎独创一格的刑具。对江洋大盗,他用过,效验如神;但对一个弱女子,用此苛刑,是不是必要?会不会引起公愤?倒要好好计较一番才是。
但在眼前,无法细加研究,只有第二天在堂上看情形再说了。
“朱青荷!”张华山拍着惊堂木说,“我看你的供词,颇有不尽、不实之处。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坐错了花轿那件事。你讲,当时是怎么坐错了的?”
“那是因为——”她把当时的情形又说了一遍。
“自己的花轿你都认不清?”
“民女当时盖着头,兼以天黑匆忙,如何认得清?再说,天下花轿都是一个样子,就是大老爷说的,再想不到会有坐错花轿那件事!”
“好一张利口。”张华山冷笑着问道,“你倒说,什么时候发觉坐错了花轿?”
“坐在花轿不久,民女有些心慌——”
“慢慢!”张华山赶紧问道,“为什么心慌?”
“只因为……”朱青荷有些碍口,说不下去了。
越是如此,张华山越不肯放松,随着惊堂木的声音吼道:“说!”
“只因为,”朱青荷红着脸说,“只因为快到夫家了。”
新娘快到夫家,自然心也慌,这个理由成立,张华山便又问:“心慌便怎么样?”
“民女当时想摸几块干点心来吃,定定心。”
“摸到没有?”
“回禀大老爷,摸到了花轿便不得错了。”朱青荷又说,“民女一摸没有摸到干点心,却摸到一块手帕,一摸便知不是民女的——”
“慢着!”张华山又要捉她的错处,“你如何一摸就知道不是你自己的?”
“因为,”朱青荷不慌不忙地答道,“那手帕是湿的。”
“新娘子上轿,舍不得娘家而哭,也是习见之事。”张华山有意问她,“难道你不曾哭?”
朱青荷答得也干脆:“民女不会哭!”
“为何不哭?”
这话问得就没有道理了!堂下看审的老百姓有笑出声来的。张华山面子有些挂不住,连连大拍惊堂木,把笑声镇压了下来。不过他也知道,这笑声就是对问案不满的表示,倒不能不顾忌些。
于是他不等堂下答话,自己转圜,“这且不去说它。”他说,“我且问你,你发觉了别人的手帕便如何?”
“民女先是奇怪,继而恍然大悟,是坐错了花轿。”
“你可知道坐错了花轿,以后会怎么样?生出些什么花样?”
“民女当时心里极乱,慌得冷汗直流,慢慢才把心静下来,才想到会闹一场极大的笑话。”
“你不曾想到是要闹一场极大的命案?”
这话是套取口供,一不小心就会上当,用心极其恶毒。朱青荷怒从心起,双眉一竖,大声答道:“青天大老爷,天在上头!民女从小谨守闺训,从未想到害人之事,那时只愁着闹一场笑话,哪里会想到什么命案?青天大老爷也是有儿女的,小姐出阁的时节,高高兴兴办喜事,请问青天大老爷,可曾想到过有什么意外之事?”
这一顿抢白,把张华山气得脸色发白,不等她说完,便拍案大喝:“你胡扯什么?对本县说话,竟敢顶撞,莫非当本县的刑具,只是摆样子的吗?”
说到这里,值堂的王狗子替大老爷助威,“哗啦啦”一声,把副夹棍摔得好响。堂下听审的朱、陈两家亲属,无不胆战心惊,为朱青荷捏着一把汗,但她本人却能沉得住气,虽然脸色青白,却并无畏惧之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