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王满囤种田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山楂馅
满囤上前一步,用食指点着眼前这人的胸口,压低声音道:
“我不管你是真哑巴还是装哑巴,自己想好了。我可以暂时领你回去,提供你安身之处,但不能一直收留你。我不管你以前如何,在我收留你的这期间,彻底改掉你的那些营生,管住你的手,若你敢动什么坏心思,我会叫你后悔找来这个地方。”
说到这里,满囤像是又想到了什么,脸上突然有了一丝黯然,不等这人再点头,就转身埋头赶路了。
身后的人却停了下来。接着,满囤听到这人匆匆跑开的跑步声。
呃,自己把话说得太重了?满囤放慢了脚步。这人花了这么些时间来找自己,也许只是心怀感激,想亲自过来感谢自己对他的援助罢。
“刚才的话我是不是说得太过严厉了?”满囤心里有些嘀咕。
正想着呢,那人又跑了回来,两只手一手拿着两根嫩玉米棒子,胳膊下面还夹着几个,一看就是刚从老乡的地里偷来的。
嘿!感情自己刚才的约法三章是对牛弹琴了!
贼性不改!
这位仍然一声不吭地,把其中一个玉米棒子塞到了满囤手里,其它的丢进前车筐,然后自己拿了一个,就那么坦然地在满囤的怒视下,三下五除二扒开玉米的胞衣,对着还泛着青绿色的嫩玉米啃了下去。
满囤愣在当场,不错眼地看着他三两口把一个生玉米棒子啃得干干净净,又去剥下一个。
咯嚓咯嚓的咀嚼声听在满囤耳朵里,神奇地浇灭了满囤胸口升起的怒火。
不过是根生玉米棒子,他却吃得这样香甜。
满囤吞了一下唾液,突然之间,好像看到了自己上辈子的样子……
……饿着肚子,随着人群四处觅食,终于找到了一处没被别人发现的玉米田。
大多数的玉米杆上没有结实,让所有冲进来的人心生绝望。但他却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未被人发现的玉米棒子。
快,把它藏起来,带回家!
但他太饿了,明知道现在吃它会把别人引来,却还是急匆匆地把玉米剥开了外皮。
自己当时啃玉米的样子肯定要比对面的人还贪婪。
毕竟,那是经历了两天三夜断食后的第一口食物。
新嫩的生玉米,柔软的玉米粒,一口咬下去,饱含淀粉味道的汁水带着甘甜,吃下去的那一刻,好像能够忘了眼前的绝望,忘了整个世界的灾难……
夕阳已经贴近地平线,对面那人就在夕阳下大口的嚼着玉米,吃得汁液四溅,洁白的牙齿反射着晶莹的亮光,连同那些被他嚼得四下喷溅的玉米甜汁也跟闪闪发光。
满囤清楚地听见自己肚子很不争气地叫了一声,他拿起手里的玉米,凑到鼻前,仔细嗅闻玉米的清香,然后,才珍惜地剥开外皮,大口地咬了下去。
就在这么一刻,满囤改变了自己的打算。
他想知道这人的名字,也打从心底愿意他留在村里。





王满囤种田记 第七十六章
后半程的路,两人都是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回来的。
也许是有人结伴而行的缘故,满囤走着夜路,也没再觉得心慌。
“这是福报。”
满囤突然就想起王氏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来。
啊,还好当初救他一回,现在,他心里才踏实许多。起码从接这人起,他就再也没空去为杀死的绑匪而内疚,满囤脑子现在想的都是如何安置这位找上门来的陌生人。
倒底是让他留在村里好呢,还是应该马上把他送去城镇?
家里是不缺这么一口吃的,要是这人能留在村里,无疑是给他自己添了个帮手。
可惜这人是个贼。
可这贼能这么翻山越岭地找到这穷山沟里来,看着样子像是要改邪归正。这来来回回可是上百里的路程哪,没点儿诚心,哪里走得过来?
再说了,这世间的事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这人能为贼一时,还能一辈子都当贼么。要是他能向善也好,自己若是在救了他之后再帮他重回正路,也算是完完整整做了一件好事。
不,不行啊。
家里几个小萝卜头都还是小不点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人一看就是带着一身一时半会儿改不掉的恶习,万一叫小家伙们学了去,才要伤透了王氏的心。
还是别让他留村里了……
就这么思前想后的,一时间,满囤更拿不定主意了。
再说了,这会儿他脑子里还塞了那么些个疑问。
不管问他什么,这陌生人一声不吭就只是点头,越来越多的疑问就自满囤心中浮起,又在他头顶上盘旋,最要命的一点,就是他没办法跟这人好好沟通。
不说别的,这人明明知道了他的姓名,却没有报出自家大名。难道因为是做贼出身,所以不习惯自报家门?
这不是为难他自己么?他要如何向一个明明会说话却坚持不开口,认真装哑巴然而又不会打哑语的人来打听姓名呢?
满囤一开始想着这些个问题的时候,他觉得反正这条路还长,一路上走走歇歇,总会在不自不觉中解决掉的。
结果,一直到他们俩人披星戴月走过了村头前的绿柳河,他也没能想出办法,自然就无从得知这人的名姓。
连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都不知道,自己又怎么敢把他往村里带呢?
村里这两天才刚刚经历了集体搜索外乡人的风波,这会儿全村老老少少都还敏感的很。自己就这么冒然地带着一个连名字跟来历都说不清楚的人进村,不用问,别人肯定得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家。
那……就像在医院登记时那样给他编个名字?
临时给他编个名字也行不通。
这人又不是真哑巴,万一哪天高兴了,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满囤想,到时候他自己又该如何跟乡亲们解释?
最后,满囤的办法还没想出来,两个人就已经来到了村前的大车店。
这会儿正值天热,各家都在忙活自己的庄稼,大通铺上丢着几张烂席,却是一个住店的人也没有。
满囤看着店里没人,自己先松了口气。没人住就代表着这会儿没人会跟他打听身后这生人的事儿,他也就用不着现编假话,支吾一通了。
满囤先安了安自己的心,接着扭过头来,低声跟这人交待,嘱咐他今晚就在这里过夜,先在屋里等着,自己出去给他弄碗饭,至于以后如何,等明天一早再做商量。
结果这人进大车店转了一圈后,就又出现沟通不良了。不管满囤走去哪里,这人就不紧不慢地在他身后跟着。
满囤干什么,他也不去打扰,就静静地呆在一边儿,等着。
满囤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
这位做贼出身,来历不明,家里除了他娘,其它的都是小孩子,他确实不想把人往家里领。
见着眼下这种情况,满囤只好又耐下心来跟他解释:
“你既然找到砖窑厂来,是表示感激也好,是来投奔我这里也罢,我都会安排你接下来的生活,但你不能老跟着我。”
“我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能把你往家里带。”
满囤可以无视这人的点头动作,但不能无视这个人。这人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根本劝不住。
这下,满囤就为难了。
村里这些日子正在按着刘首长的意思,见着生人都全村警惕,自己要是吼一嗓子,准保能叫出来十几号村民。
可是吧,这人现在在他眼皮底下看着,也没做什么坏事,总不能让他这么远的找来了,再重演一遍当日被村民追打的场面。
满囤这一犹豫不打紧,结果两个人就一前一后的,在大车店这片儿转了三个圈儿。
饶是满囤好脾气,这会儿也心头火起,呼的停下脚步,猛地转身,站在月光下,怒视他身后甩不掉的尾巴。
这人大半个身子罩在影子里,见着满囤动了真火,就往后退了一步,正好靠在大车店的门柱边儿上。
这间大车店已经不知道盖起来有多少年头了,两边上立着的石门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是村里难得一见的工整书法,只可惜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字迹有些模糊。
这人站在门边上,随手抓了把稻草,刷刷几下,把糊在对联上的黄泥印子给蹭了下去,露出底下的刻字来。
满囤倒叫他这番举动给弄得摸不着头脑,好奇之下,就借着月色凑近观看,对联上写的不过是:
青山留客醉,明月送人归。
两句话看完,满囤脸上就有些不痛快了:
“你这做的哪门子客……”
这人只是微笑点头,然后把修长的手指在上联处又点了一下。
满囤顺着又看了一眼,这才注意到原来这位擦对联的时候还留了一手,整个上联里就只有“山”字擦得干净,其它地方是顺带着清扫出来的。
“山?”满囤疑惑了,这山字是打得什么哑迷?
慢、慢着,自己刚才怎么跟这人说话来着?
刚才他好像说了连名字都不知道,自己没办法把他往家里带。
“啥!你叫山,叫什么山?”
“上面写着青山,就当你叫青山好了。”
“青山,你听好了,你不能跟我回家。”
==
小四蹲在兔子圈儿边儿上,无视他娘催他回屋的喊话。
家里的兔子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少了一只呢?
难道是自己看花了眼?
没办法,这么些兔子跳来跳去的,害他白数了好些回。
这会儿天都黑了,兔子都趴到窝里睡得一动不动。
他自己趁着上茅房的时候,拿着油灯又跑了回来。
他哥是不准他们天黑以后还呆到院子外头的,不过,今天他哥这会儿还没回来,娘只好在院子里多点了一盏灯。
他就趁机拎着油灯又来到了兔子圈儿边儿上。
三只大兔子九只小兔子,一共十一只来着。
小四睁大了眼睛,一五一十地清点起来。
一连数了两遍,圈里边还是整整十只,少的那一只没有回来。
唉,真的是丢了。
上一回,他也是在圈里只数到了十只兔子,可他哥却坚持说他数的不对,于是一天之后,当他再数的时候,兔子真的是一只不少。
为什么这一回兔子就没回来呢?
==
院子里,王氏刚把秋贵从澡盆子里抱出来,小瓜蛋儿湿露露地蹲在板凳上,看着跟个小青蛙似的。
王氏揪了手巾,给他兜头揉了两把,又套上了小花裙,把他放到院儿里的席子上,叫他别乱动,接着把洗澡水浇到了菜畦里,然后自己弯腰捡起了小的们换下来的脏衣服,往肩头一搭,拎着木盆儿走到了蓄水池边儿上。
蓄水池边上装着水笼头,虽说关得不严惩严总往下露水,但用着可不耽误事儿。水笼头一拧开,白花花的河水就流了出来。
王氏就站在池子边儿,哗啦哗啦地搓洗衣服。
秋贵坐在席子上,仰着头在看星星。月光照着他软软的胳膊,嫩嫩的脚趾头,终于,小脖颈弯了下来,小脑袋开始一点一点的,慢慢地,小家伙就以一个复杂的姿势趴到席子上,呼呼地睡起来。
王氏捞出最后一件衣服,拧了两把,转身搭到院子边儿的晾衣绳上,擦净了手,回来把秋贵儿抱回了屋里。
小家伙沉甸甸的,这段日子明显长胖了。
再过两年,他也能背着书包去上学去了。
到时候,满囤就该毕业进城了。
王氏把额前一缕湿发撩到耳后,直起了腰,三小子为了攒学费,这个夏天可忙坏了。家里这个夏天存下来的钱凑一凑,够给老二老三交学费,自己前半年存的钱也够着冬子上学的,今年不用跟人借账了。




王满囤种田记 第七十七章
“哐——”
“凹子沟遭了泥石流了,房子都埋地里了,赶紧来几个劲大的劳动力到村口集合救灾——”
“哐——”
“遭灾的人都困了一夜了,各家各户凑碗粮食,交到村口——”
“哐——”
“有粮出粮,有人出人——”
“哐——”
早上五点不到,村长的二伯就敲着个黄铜大锣,扯着嗓子从村头到村尾急匆匆走了一遍儿,把全村儿的人都喊醒了。
村里没大事不敲锣,一大早的听见锣声响,人都紧张起来。
倒底咋回事儿了?
有起得早的人家,就直接扒到院门口互相打听着消息。
跟在敲锣的村长二伯后头的是他侄儿张顺,去年才结婚,脑瓜聪明,口齿灵俐。张二伯在前后鸣锣喊话,大家伙都朝他家侄打听事儿。
“昨儿下午又来了场雨,山上下来了泥石流!泥石流,知道啥叫泥石流不?就是部队刘首长说过的,跟咱们村儿后头那个样子,一下了毁了凹子沟了。今儿报信儿的人才跑来咱们村儿。”
村里人一听是泥石流,都给吓了一跳:
“乖乖咧,又是泥石流,这可了不得,不知道人有事儿没?”
“这可说难说,报信人等着咱们村儿去救人呢。”
消息一传开,原来平静的小村落就炸开了锅。不一会儿功夫,整个村子都议论纷纷。
村里头几个有资历,能说得上话的老叔伯们已经坐到了村长家门口的大树底下,在头碰头地商量办法了。
村长他二伯这会儿也不打锣了,张顺儿已经把马车套好,正往外头拉呢,他迎过去接了马鞭,就要往村口去等着。
村长的媳妇洪金凤正跟几个妇女一起,忙着在灶房里烙饼子,一瞧着张顺儿还在继续往第二辆车上套牲口,也着急了:
“唉,这都啥时候了,还赶马车,去,套自行车,自行车跑得快。”
村长正给几个老叔们围在中间出主意呢,一听着他媳妇的大嗓门,立刻一拍大腿,也喊上了:
“对对,自行车跑得快,让顺儿喊着孬蛋儿他们几个先骑自行车去。”
村长媳妇又喊了:
“大清早的不让咱娃吃饭,咋干活——”
“吃什么嘛吃,妇女家家,就知道灶边儿上那点儿事儿。”这句话村长不爱听,教训自家婆娘的声音就大了点儿。
洪金凤一耳朵听着了,把擀好的生坯子往烙馍锅里一拍,生气道:“呸,你哪天上地我没给你饭吃……”
几个老叔伯们左右一商量,也觉得救人要紧,再赶着吃饭就来不及了。
大伙一合计,村长点名儿,先从各家挑十来个壮劳力,直接往受灾的山里去,早饭先停停,吃的后面马上就送过去。
村长一发话,张顺就骑着自行车,几分钟功夫就把最新消息在各家门口喊了一遍。
按着村长要求,被点到名儿的村民也各自借了自行车,迅速在村口集合。
这个时候,刘红征已经带着克生跟少梁站到了自行车队的最前边儿。
有几个村民就很兴奋地小声讨论着“来解放军了”。
刘红征已经跟村长碰过头,现在就是这一队人的领头。一帮人带着顺手的家什,两人一辆车,很快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行了,咱村能帮忙的人已经上路了,大伙记得回头都交一碗粮食上来,现在都散了吧。”村长一挥手,聚集起来的人群又各自回家。
村长媳妇满意地拍拍围腰上沾的豆面粉,刚才多亏她动作快,把刚烙成的饼子塞到了张顺的包里,儿子回头饿了就能啃到肚子里。
然后,也不管她老伴在院儿里喊她开饭,就直接去找刚才帮忙的几家婶子商量事儿了。
村长他二伯打锣那会儿,其实离王家小院还有老长一段距离,王家一是困难,二是没啥劳动力,所以他就没往这边走。
但村里的这些动静,满囤这会儿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不是说他爱凑热闹,而是因为家里的王冬至是个闲不住的。
锣声响起的时候,全家人都还没起床,但架不住小四耳朵尖,人本来就是醒着的,一点隐隐约约的锣响就把他给吸引住了。小四嗖的一下就坐了起来,接着开始喊他哥起床,然后也不等他哥起来,只嚷嚷着“有人结婚”,就兴奋地拎着他的新裤子,跑出门了。
满囤打了个哈欠,也翻身坐了起来。他倒没听着什么锣鼓声,不过一看小四活力四射的样子,就知道他又要去抢花生了。
等小四又急吼吼地跑回来时,他们家这才知道凹子沟受灾的事情。
小四快速地跟他哥报告完后,觉得还少了什么,末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
“我瞧见咱家外头有个生人。”
经小四一提醒,满囤这才想起昨天的事儿来,于是他冲着小四点点头,顺口道:
“不用管他。”
这个生人不是别人,正是非得呆在外头的哑巴青山。
满囤也吃不准这人是不是真的叫青山,不过有名字总比没个名字强。
人他是领了回来,可这人领回来以后,麻烦事儿就开始了。
昨天晚上,无论他如何苦心劝说,青山就是坚决不去住空无一人的大车店。
青山不去住大车店,满囤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别的安插地方,就只好把他领来家里。
反正家里头也没什么招人惦记的东西。而青山本人呢,看起来也不像是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满囤实在没精力为着晚上住哪儿的事儿跟他对峙一夜,所以就妥协了。
满囤原打算着把他弄到家里的牛棚里去睡,没办法,屋里反正是挤不下了。
哪知道这人路上好好地跟着,一走到他家院门口,就不走了。无论满囤怎么跟他说明情况,他也不往院子里进一步。
但是也不同意回去住大车店。
满囤就再一次怀疑他是不是个智障青年。
最后,满囤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睛,干脆丢给他一卷草席,村里这么大,他爱上哪儿去睡就睡哪去吧。
自家的院门儿开着,这人随时可以睡进牛棚。家里值钱的东西一直都收在空间里,也没什么好担心。
小四一说这人大早上的就在院外头,满囤就觉么着这人大概是在院子外头睡了一夜。
照这么看来,这人真像是来报恩的。
那就随他去吧。满囤一扭头,又把这人丢到了脑后头。
这会儿,附近有人受灾的事儿正搅得他心神不宁。
凹子沟遭了灾。泥石流。
昨天吃罢晌午饭,张家口村这片儿噼哩啪啦下了一场急雨,雨下得跟倒豆子似的,不过没有前天那么大,而且,乌云很快就被刮走了。
雨停以后,村里人的活动也没受多大影响。
哪成想这雨都下到了西北角那片山里。
听着冬子前前后后一说,满囤就听出事情的严重了。这回可不是他自己弄出来的假泥石流,而是暴雨山洪冲进村庄,这回凹子沟损失严重,这个满囤才刚听说过的村子正经历着真正的自然灾害。
其实,光听着“泥石流”三个字,满囤都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无论如何掩盖,自己借着泥石流杀过人总是事实,活生生的人就那么被卷裹进了山沟里,什么时候想起来,满囤就什么时候不踏实。
既然凹子沟里发生了真正的泥石流,肯定就有大量村民需要救援。满囤就打算自己也跟去看看情况,尽力帮忙。
满囤把想法跟王氏一说,王氏直摇头,捎带着教训了满囤两句,就拎了小半袋玉米面,往村口送去了。
王氏的顾虑很有道理:山沟里情况复杂,村里已经组织了救人的队伍,满囤想一个人冒然前去,肯定危险。
危险也挡不住满囤一颗急需赎罪的心。
只不过还没等他行动,喜宴先跑来家里。
“真,真是来找你的?”一进门儿,喜宴就一脸的不可思议,啥事还没说,先惊奇上了。
喜宴这是应着村长的号召,过来借自行车来的。他们家那一辆已经叫柱子借走了,这会儿来借满囤那辆。
结果过来一看,就瞅着门口附近的哑巴了。喜宴冲着哑巴多看了两眼,才确认这人是从砖窑厂跑来了他们村。
见着满囤的第一句话,喜宴问的就是哑巴的事儿。
满囤也没想到喜宴会突然过来,现在两人脸对脸的,喜宴跟他问这事儿,满囤想了想,觉得没必要骗他,点头道:
“就是那么回事儿,找过来的。”
“真没想到啊。”喜宴感叹一句,才开始说正经事儿。
喜宴比小四知道的情况多一些,三句话简单一说明,满囤就知道了大概情况。
村里去凹子沟帮忙的人已经出发了。
村长留在村子里,正在安排接下来的事项。
村长他二伯这会儿正拉着大车,挨家收粮食。
喜宴他爹已经早早给村长喊过去了,看着样子今天也得拉着粮食跟着去凹子沟,谁叫他爹是个厨子呢。
喜宴借到了车,很快就回家了。
满囤回想着自己上辈子看到的各种救灾直播,回忆着救灾的重点,开始翻拣起他的空间来。




王满囤种田记 第七十八章
凹子沟就在山边上。村子不大,也就五六十户,还比不上张家口村。从前跟他们村儿一样穷,但这两年突然有了起色,张家口村嫁过去的那几家的闺女,每回过年拜年,都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捎东西,叫左邻右舍都羡慕得紧。
1...293031323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