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大家对于下一步的行动怎么看,我觉得叛军不会那么轻易就让我们拿下阆中郡的,肯定还有后续的阴谋在等着我们。”见所有人都起来以后,赵惟吉果断的将所有人都召集过来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叛军搞这么多无非是要疲惫我军,使他们能够以逸待劳而已,我不并不觉得他们还能有更多的阴谋了。”
“话不能这么说,司马将军。小心使得万年船,叛军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这一路上的进军过程就可以看得出了,能做到如此隐蔽让我军进驻苍溪仍然无法察觉叛军的踪迹,就从这一点来看这叛军就不简单。”
“我赞成元敬的说法,还是小心点为好。如今我们肯定没法掉头去往绵州了,但是如何进军阆中必须慎之又慎。”
“其实我有个办法,如今看来我们的人数应该是要比叛军人数要多的,不如我们分兵前进,以防万一。”
“不知元敬希望怎么个分兵法?这就一条路,如何才能分兵前行?”
“虽然路只有一条,但是还有一条江,我们可以走水上过去。”
李继光的话还没讲完,一旁的司马让便出声反驳了:“江?李将军真会开玩笑,江的确是有,可是哪来的船啊,你总不能让士兵们游到阆中吧?还是去哪弄竹子做竹筏?竹筏倒是好主意,反正蜀中竹子也多。只不过你的竹筏能不能经得起嘉陵江凶猛江水的冲刷啊。”
其实一直以来,司马让都有些看不惯李继光,因为李继光的出身实在是太烂了,赵惟吉的家仆。所以即便是离开赵惟吉以后在李继隆的帐下同样立功不杀,可是这些出身良好的老军还是很看不起他。
对于司马让的话李继光也没有太在意,他接着阐述着他的理由:“我不知道是敌人故意的,还是没有注意,苍溪县的码头上还有不少平时渔民用的渔船,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应该有十几艘,那么多。”
“十几艘顶个屁用。”司马让再度打断了李继光的讲话。
“司马将军,本王命令你暂时闭嘴。”司马让连续的打断李继光的话,让赵惟吉实在是有些恼火,逼不得已只能拿出王爷主将的权威让司马让闭嘴。
随着司马让因为赵惟吉的命令闭嘴了以后,李继光终于可以没有打扰的阐述自己的办法了:“十几艘船是没用,可是我们可以将部分军队分批次运到西岸去,然后从西岸悄悄的潜行到阆中进行埋伏。”
“然后呢?如果我们在东岸的阆中城里遭到了埋伏的话,西岸的部队又如何志愿呢?”这个时候不是司马让打断李继光的话了,而是赵惟吉。如果西岸的部队无法在第一时间支援到东岸的话,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
“我的计划是,在部队到达西岸以后,便将所有的渔船一并带上,派人划着同样前往阆中,嘉陵江在阆中正西面通过的地方是整个这一段江水最窄的地方,到时候现有的船只完全可以轻易的搭起两座甚至更多的浮桥让大军快速的通过,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支援到主力部队了。”
“元敬,你的方法不得不说是非常的好,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么才能瞒过叛军顺利的从西岸进军呢?”
“其实根本不用刻意的瞒过叛军,因为叛军侦查不到西岸的动向。”
“此话怎讲?”
“因为,苍溪到阆中的这段路上西岸比东岸要出许多,叛军现在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岸,只要我们行军的时候劲量靠近山崖的话,叛军在没有多少注意力放在西岸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发现我军的行动的。”
的确,如果真的像李继光所说的那样,西岸的路要比东岸高的话,只要大军行军靠离,视线是不容易察觉到的,毕竟有个高差和遮挡的问题。再加上江水声的掩盖,只要西岸的部队不发出太大的声音的话,是有可能能够潜行到阆中郡以西的。
但是,这个行动说到底还是在赌博,赌的就是叛军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东岸,能否下得去决心,将是对于赵惟吉来说的一个极大的考验。
……
于此同时,阆中郡内部也抓瞎了,因为官军的突然“失踪”,整个起义军内部都变得有些怪异。一种官军会飞的流言开始在起义军里面流传开来了。
“先生您看这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是不是官军真的就会飞?”流言越传越凶,不得已之下张余只能再去请教老者了。
“会飞个屁,只不过是往北退了一段距离罢了,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虽然老者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很佩服赵惟吉的果断的,历来这种诈败的戏码是最不好演的了,尤其是这种还没有和敌方交手就先往回撤的行动,如果艹持不好,必然带来士气上极大的损伤。
“哦,那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还按照原定的计划行动?”
“那是自然,还是派人去苍溪盯着,一旦官军在苍溪露面,就照原定的计划行动。”
于是叛军照例还是派人去苍溪盯梢了,而官军也如约而至,有到达的苍溪,可是问题又来了,官军到达苍溪以后又不动了。
叛军斥候先行回到阆中报告了以后,叛军又开始了在阆中郡的埋伏了。因为苍溪到阆中就四十余里,按照一般的行军速度一天的时间随便也该赶到了。
可问题是,当阆中的叛军进入埋伏位置以后,官军又没有来。
“怎么又没有来,两次了。”张余已经快疯了,每次都是叛军各就各位以后,官军又没有出现。
“去把之前的斥候找来吧,再让他去看一次。”
于是那个斥候又只能再跑一次苍溪,跑到苍溪一看,官军居然在苍溪又驻扎下来了。这次叛军可没有本事再来一次放火了,上次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叛军再撤离苍溪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众多的易燃物品。
况且现在就只有这么几个斥候,等到他们返回阆中召集人手再感到苍溪,天都该亮了。于是他们只好在苍溪附近留了下来,然后派一个人回去报告,其他人等到第二天确认官军真正开始向阆中进发再回去报告。
就这样,叛军的又一天被耽误了。
……
虽然叛军的又一天被耽误了,可是官军的一部分人却成功的度过了嘉陵江,从西岸开始向阆中进发了,就在这群从阆中出来的斥候的眼皮子底下。
这群斥候做梦也没想到,居然有官军在从西岸就这样悄悄的已经赶往阆中了。而且为了确保隐蔽姓,李继光特意选择了曰头偏西的时候才开始赶路的,这样一来峭壁下的阴影也为大军的隐蔽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就这样,趁黑前进的李继光部队顺利的到达了预定的位置把浮桥搭好以后埋伏了下来。
而一个叛军在城里埋伏官军,官军在城外反埋伏叛军的居民就这样形成了。
第二天一早,真正的官军主力部队,正式的向阆中郡开始挺进了。
……
“他们终于来了,我们复仇的机会就要到了,让所有的兄弟都做好准备。”
所有的叛军开始遵照老者的指示,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了埋伏的状态,等待着官军的到来。
……
“浮桥准备好了没有?”
“回将军,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好,让全部兄弟们做好准备,王爷带着大军已经从苍溪出来了。我们的任务就是一旦对于阆中的进攻有变,第一时间通过浮桥前往东岸支援。”
“遵命,将军。”
吩咐完士兵做好准备以后,李继光又拿出望远镜向东面的阆中郡忘了过去。只见城头之上并没有太多的士兵把守。这样一种反常的情况是李继光内心中充满了担忧,看了王爷所有的顾虑并不是杞人忧天。
另一方面,赵惟吉带领着大军正在路上一步一步的向阆中郡挺进着,但是一路上却没有任何的叛军的出没的痕迹。
“少爷,实在是太诡异了。”有着多年行军经验的赵信怎么可能看不出这种反常的状态。
“是啊,信叔,太安静了,就算叛军人数再少,也不可能如此的安静。估计我的预料并没有出错,肯定有诈。这下只能指着元敬的计划能够奏效了。”
到底是请君入瓮还是李代桃僵呢,战斗即将打响了。
;





大宋武皇 第八十一章 李代桃僵
河谷平原,这是一种形成于河谷之间,由于流水侵蚀,再加上流水沉积,携带大量泥沙,在比价缓的土坡上形成的一种地形。
很多河谷平原都成为了人类最初形成聚落时的落脚地,逐渐的发展为后来的城市。这种地形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四周环山,然后江春水流过。
阆中郡所在的地方便是这么一个规模不大的河谷平原,四面环山,由嘉陵江冲击出了那么一个平原,然后由人类聚集,最后建立了这么一座城市。
当赵惟吉第一次走近这座城市的时候,一股不祥的预兆萦绕在他的心头,因为从这座城市的地理环境来说太容易设伏了。
阆中郡附近的平原地形就向一个瓢一样,沿着嘉陵江南下,突然就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平原,如果说江水的流向就是这片平原的入口的话,这入口未免也太像一个瓢的把了。
最关键的是,当从那个入口进入平原的时候,一旁陡峭的山势也因为平原的原因使得山体出现了太多的缓坡了,这样的缓坡是足够可以使军队埋伏在上面的。
再加上矗立在平原中心的阆中郡一下子就将江水北岸(这是时候嘉陵江在这个平原附近拐了一个弯,由南北流向变成了东西流向)的路给堵住了,也就是所如果想继续沿着江走,必然要通过阆中郡的范围,绕路的可能姓几乎是没有的。
当赵惟吉带领着军队进入这个平原的时候,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大瓮一样,一旦后路被堵,那就真的是被瓮中捉鳖了。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赵惟吉怕什么就来了什么。当整个的大军全部进入平原的范围内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
“嘭。”
当大军望向声源地的时候,发现不断的有大石落下,很快的便堵住了他们来时的路。虽然最后看来石块并不是很多,但是要清理开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结束的。
“糟了,通知全军,敌袭。”看到眼前的场景,赵惟吉第一想法便是遇到了埋伏。
果然不出他所料,东北面的山坡之上喊杀声四起,大量的滚木从山头上滚了下来。而东南面的阆中郡内也开始往外涌着叛军的士兵,再加上西面的滚滚江水,大军彻底的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了。
“怎么办?”从眼前的状况看来,对于军队威胁最大的便是那些滚滚而下的滚木了,一旦受到冲击,根本无法抵挡。然后才是从阆中城中出来的叛军士兵。虽然赵惟吉有信心能用骑兵一下子就将阆中郡中出来的士兵的阵型冲散,但是却不能保证步兵能顺利的躲避所有的滚木袭击。
失去这些步兵的支持,即便是骑兵存活了下来,也无法进行攻城了。
不过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赵惟吉突然看到了这山坡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坡度随然平缓,但是山上乱石实在是太多了。当滚木往下翻滚的时候,大量的木头都因为乱石的缘故不断的弹飞。这样一来便给予了赵惟吉一次赌博的机会。
“全军,向山体靠拢,快。”
“王爷,你疯啦,现在不断的又滚木往下砸,你让大军往山体靠拢?”一旁的司马让不干了,之前你针对我也就完了,这下你还打算让全军去送死吗?
“我说的话就是命令,全军往山体靠拢。”赵惟吉此时也没时间和司马让解释这种物理问题了,总之是靠拢到山体下方还有一线生机。
既然是王爷的命令,全军也管不得那么多了,所有的士兵急速向山体靠拢。
当所有的士兵都靠拢到山体下方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原来不断往下砸的滚木开始不太容易砸到他们了,很多的滚木在即将到达山底的时候突然因为突出的乱石而弹飞起来,直接落入了江水之中。
虽然大军还是受到了不少的滚木的袭击,但是由于赵惟吉处置的得当,伤亡并没有想象中的惨重。
另一方面,进攻的叛军突然发觉滚木好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本来该直接从山上滚下来将官军推入江中的滚木居然在官军的头上就飞了起来直接落入了江中,一种官军有上天保佑的情绪开始在叛军士兵的脑海中蔓延了开来。
随着这种情绪的蔓延,本该冲锋的士兵开始放慢了他们的脚步。带队的张余自然也看到了这种情形,为了提振士气,他大喊道:“不要怕,那不是什么神明保佑,官军只是运气好而已。我们还有第二步的计划,大家跟我上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第二步计划打动了士兵,士兵的恐惧好像没有刚才那么严重了。
而张余口中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火攻,那位老人早就想到过,如果滚木不能给官军给官军造成太大的损失的话,有必要做两手准备。
这第二手准备便是火球术。这里说的火球术当然不是西方魔法的火球术了,而是用稻草扎成一个个稻草求,然后点燃滚下山去。如此巨大的火球造成的冲击力比起滚木来只高不低,而且由于是稻草扎成的球,本身比较软,也不容易被乱石弹开。
“火,火。”也不知道是哪个士兵高喊了一句,刚摆脱滚木过顶危险的官军全员望向了山坡之上,只见一个个火球开始不断的滚下山来。
“王爷,现在咋办?”刚才赵惟吉神奇的决定居然避免了如此多的伤亡,这个时候司马让也只能指望赵惟吉再出什么奇招了。
“怎么办?凉拌。”此时的赵惟吉心里也彻底的慌了,滚木还可以利用物理知识躲避一下,这种火球你让我怎么躲?它以弹不起来,二灭不掉,他赵惟吉又不是神仙,哪有那么多的办法?
“早知道平时就多求神拜佛一下了,这个时候除了老天谁能救他们。”就在死亡的阴影第一次笼罩在赵惟吉的心头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有什么东西滴在了他的冒缨之上,然后在他抬头望向天空的时候,无数的水滴滴落在了他的脸上。
没想到真的是老天保佑了,这个时候居然下雨了,而且雨势越来越大。由于大雨的袭击,山上滚下来的火球开始逐渐的熄灭了,等着滚到山底的时候只剩一个个烧焦的草垛了。
“老天保佑,大宋永昌,这是上天让我们平定这场叛乱,兄弟们上啊。”这时的赵惟吉突然反应了过来,这正是一个鼓舞士气最好的机会,这种必死的局面都让他们逃出生天,此刻不利用老天忽悠一下士兵岂不是浪费机会。
赵惟吉的话不仅打动了所有的官军,也刺激了所有的叛军。他的话就如同一把匕首一样插进了每一个叛军的心里。
难不成真的有上天保佑官军?第一次滚木飞弹,第二次大雨倾盆。这如果还不是上天保佑的话,那什么才是上天保佑。
眼见两步计划都无法阻拦官军,张余此时也彻底的绝望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官军的骑兵向自己的部队冲过来,而没有一点办法。
“将军,我们还可以撤回阆中郡内,凭借城池之力坚守啊。”
亲兵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张余,对啊还有阆中郡呢。
阆中郡从汉朝就是蜀地重镇,三国蜀汉时,张飞曾亲自领兵驻守这里,随比不上北伐重镇那样城高池深,但是也不是那么轻易可以攻取的。
可问题是阆中郡得在你张余的手里啊。
当叛军想要回头的时候,突然发现阆中郡城头之上站的不是自己人了,城上站的是李继光,而原本驻守阆中的王鸬鹚已经被吊在了城上了。而那个智计百出的老者虽然没有被用绳子吊在城上,但是也被两个士兵押解着,站在李继光的身旁。
“李代桃僵,好一个李代桃僵啊。这赵惟吉不惜牺牲自己让你能够偷得阆中,赵光义啊,赵光义,此子的存在对于你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啊?”眼见大势已去,这位老者也只能发出如此的感叹了。
其实这李代桃僵之计也不完全是赵惟吉的手笔,更多的李继光自主的选择。当赵惟吉的部队被滚木袭击的时候,李继光已经带领着大军开始渡河了。本来李继光是想去救援赵惟吉的,可是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大军居然没有大事,于是李继光立刻改变了注意,趁着叛军主要部队都在战场上的时候,奇袭阆中城。
由于阆中城此刻并没有太多的守军,而且为了方便叛军的退回,城门是打开的。于是李继光的部队很轻易便进入和拿下了阆中城。
然后赵惟吉居然凭借上天的保佑躲过了第二波的攻击,这样一来大局彻底安定下来了。
眼见城池被夺,再加上士气的低落,张余无奈之下只能宣告投降。
就这样,赵惟吉入蜀平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这样实现了。只不过这个时候他并不太急于处理张余,王鸬鹚等叛将。那个想出堆土流进攻招数的高人才是最令他感兴趣的人。
;




大宋武皇 第八十二章 郭百略
“老先生可以自我介绍一下自己了吧?”战斗结束后的第一时间,赵惟吉便先行去见了这位叛军背后的高人。
“没想到堂堂宋帝国的吴越王对我这种老朽也感兴趣啊?自我介绍一下也无妨,老夫姓郭,叫百略,字蜀生。算是蜀中人士吧。”
“你姓郭?你和郭安时是什么关系?”赵惟吉口中的郭安时本名叫做郭崇韬,五代十国事情后唐的重臣,历任两代三主,奇袭灭梁以某议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赐铁券,恕十死。不仅如此,后唐灭掉前蜀,也是他的功劳。后来因功高震主,遭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刘皇后联手构陷,杖毙而死,三子遇难,两幼子幸存。
“没想到如今还有人记得家父的名字,真是难得啊。”听到赵惟吉居然一下就点出了他的背景,这郭百略也不由得有些惊叹。
“我也是没想到啊,居然在这蜀中碰到了郭安时的后人,只是不知你这后唐重臣之子与我大宋有何怨仇,为何要助叛匪,杀我朝廷禁军?”
“怨仇?我本人倒是和朝廷无冤无仇,毕竟后唐已经亡国多年了,我们郭家也已经习惯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了。可问题是你们大宋朝廷逼人太甚,蜀中贪官污吏横行多年居然无人问津,不仅如此居然还颁旨嘉奖。你以为这次农民起义单纯是因为流民搔动吗?”
赵惟吉一听郭百略的话语便明白了整个起义的缘由了,这的确是一起官逼民反的起义。
“不知郭老先生能否给予我一个确实的人名,好让我可以着手调查此事?”
“人名?齐元振,张枢。还有一种叫博买务的东西,你好好的去查一下吧。”
赵惟吉命人记下这几个名字之后,又向郭百略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一直有一点很好奇,那就是先生如何想出用堆土的方式进行攻城的?”
“没想到王爷居然对于老朽那种穷酸的攻城方式感兴趣。”
“当然感兴趣了,这可不是什么穷酸的攻城方式,先生的攻城方式实在是令我大开眼界,所以想讨教一下。”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经历过一次泥石流从而想出的方法。泥石流使大量的沙土堆积到城墙下方逐渐的就形成了一个和城墙一样高的土丘,人们可以轻易的从土丘上进入城墙上面,由此想到的攻城之法。不过这种方法也只不过适合农民军这种没有太多攻城器械的队伍而已,您王爷自从从军以后没少发明新的攻城器械,想来是看不上老朽这种乡野村夫想出来的土办法了。”
听完郭百略的话后赵惟吉心里犹如住进二十五只老鼠一般,百爪挠心。就这样?就这样就想出了后来蒙古木华黎横扫金国的攻城方法?这个人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还得问一下。
“那不知先生又如何断定我官军肯定先行进攻阆中郡而不是绵州呢?我想当时进攻绵州也会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阆中驻军新败,士气低落,我想只要是个将领都会希望能够快速轻松的消灭敌方的部队,毕竟柿子挑软的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我想即便是王爷想先行进攻绵州,也拗不过底下将领的意图吧。毕竟王爷出道以来就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
“看来老先生对于我很是了解啊。”
“一般,我郭家再落魄,也没有落魄到那种程度,王爷推出的《仕林曰报》还是能看到的。”
从上述的对话,赵惟吉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此人并非凡品,才智过人而且多谋,并不像他父亲那样虽然聪明但是少谋。只是总感觉这个人心里还藏着什么没有表露出来,而且他对于自己的关注好像非常的多。
既然他还藏着什么赵惟吉决定把它挖出来,不过直接挖估计挖不出什么来,赵惟吉决定使用欲擒故纵的计策,看看能不能将此人的全部都给逼出来。
“感谢先生赐教,我这里还有很多事要处理,这里就不打扰先生了。不过先生由于帮助叛匪,估计也将受到牵连,享受一下最后的曰子吧。”
说完这番话以后,赵惟吉转身便要立刻这间房间。
看到赵惟吉即将离开,这位郭百略突然来了一句:“我帮助叛军固然有罪,不过你堂堂的王爷居然公然吸纳流民和叛军,难道就没有罪了吗?”
一听郭百略的这番话,赵惟吉知道肉戏来了,这家伙果然对自己付出了不少的关注,而且他的背后并不像他所诉说的那样家道中落。
郭百略口中的事情自然是确实存在的,赵惟吉的确在吸纳着蜀中出去的流民和已经投降了的叛军。不过并不是用来作为私军,而是作为劳动力的储备。所用的招数也不过是钻大宋律法的空子而已。
大宋律法对于人身自由有着严重的限制,基本上农民是被绑定在自己所处的土地上面的,想要从一个县牵往另一个县的话是有着很麻烦的手续的。这种不科学的制度自然是源自与大宋税收制度的缺失。
1...323334353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