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盛世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空阶
畅春园外,传言:万岁爷重病缠身,太医们束手无策,连雍郡王也前去侍疾,还有直郡王和另外两位阿哥,想来万岁爷已是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
消息传到胤祉和胤禩手中的同时,却得到另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太子殿下要谋反。
胤祉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办是好!询问胤禩的意见:“咱们是去畅春园给皇父请安,还是留在紫禁城阻止太子谋反?”
老八的铁杆儿粉丝老九胤禟在一旁插话:“若到时候皇父当真在畅春园驾崩,岂不是让大哥和老四捷足先登,若是传位诏书留给他们其中任何一个,对咱们都不利。”
“但若让太子攻陷紫禁城,到时候入住乾清宫,即便是皇父的传位诏书也于事无补。更何况,太子只是被关,没有被废,如果皇父不幸病逝畅春园,太子继位那就是名正言顺了,根本用不着起兵谋反。”胤禩缓缓分析道。
胤禟道:“还是先揭发太子,太后和众位娘娘都还在紫禁城,太子这时候逼宫,那便是大逆不道,丧德丧志。咱们阻拦太子,是为了保护太后和娘娘们,清君侧。”
胤禩一锤定音:“就这么办。”沉思片刻,又道,“三哥,你去通知九门提督大人,做好四九城的防范。九弟,你去联系兵部尚书,还有,将消息传送给各旗旗主。皇父虽然病重,但未召见总理大臣和朝廷要员,说明一时半会儿没有大碍,我们要替皇父保护紫禁城,还有宫里的太后和娘娘们。”
[四爷]盛世江山 第34章 宫变
康熙将胤禛等人留在畅春园作伴,同时封锁消息,成日与几个儿子或赏花品茗,或切磋功夫,很是清闲。
胤禩得到太子谋逆的消息后,便暗中布局,也未向康熙禀告,又因他争强好胜,爱抢风头,于是自作主张拉拢兵部要员,在京城设下埋伏,等待太子落网。若是能镇压太子叛变,到时在康熙面前邀功,那最好不过了。
而如今被幽禁在毓庆宫的太子胤礽,并不知晓康熙病情的真实性,只道是派去畅春园的心腹说法皆一致,便没多想,与索额图一同在书房讨论攻城细节。
按最初计划,由索额图的下属在紫禁城制造动乱,吸引御林军和九门步军的注意力,主要兵力则由太子统率。藏于京城内的部队直接向畅春园进攻,远在香河县的叛军通过早期建设的秘密隧道进京,与太子的队伍会和,集中火力攻打畅春园。
索额图指着地图,分析道:“我派人从午门潜入,先制约太和殿的侍卫,再从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包围紫禁城,牵制住隆科多的兵力。你趁此前往畅春园,我稍后与你会和。”
太子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索额图道:“当然是越快越好,三王爷和八贝勒已经聚集京城的兵力,就等着咱们落网,咱们有岂能让他们失望。”
太子喜道:“那咱们就提前反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等皇父写下退位诏书,本太子再一个一个收拾这群不听话的弟弟们,哼!”
索额图眼神一闪,没有说话,看着越发糊涂嚣张的皇太子,只觉心力憔悴,若非迫不得已,他是不会采用这么低劣的手段,来帮助太子获得皇位。太子一心幻想于康熙的恩宠,只盼康熙驾崩后名正言顺接手皇位。奈何众皇子势力日益增长,皇宠君恩又虚无缥缈,就凭太子现在的行事作为,怕是等不到康熙归西,就会被其他皇子给拉下马。
无奈,他只有先发制于人,趁康熙病重之际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替太子保住储位。
******
是夜,太子躲过御林军的监视,从毓庆宫书房密道逃出皇宫,与京中的部下取得联系。同时,香河县叛军连夜进京,在北京城全方位部署。到了第二天清晨,太子率领三千余叛军潜伏在畅春园周围,发现康熙并未在畅春园设防。
太子暗喜,看来这次行动还算隐秘,老八为了争功,也没向皇父透露消息。如此一来,那就好办多了。
天还未亮,索额图带着人马杀到南午门,杀掉守门侍卫,直冲太和殿。
胤禩是被一声马鸣惊醒,一发现敌人的动静,便迅速召集兵部的军力,从紫禁城的四面八方围攻。九门提督隆科多带领的步军则在外城打压。
两军交战,炮火连天。
胤祉带人疏散城中百姓,胤禟率御林军在东西六宫形成防护带,将双方交火的地点缩小至紫禁城的几道大门周围。
两个时辰后,激烈的战斗场面依旧如火如荼。
对方人数不多,却并不正面交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以守为主,极力避免攻击。胤禩这才发现上了当,很明显,对方是在拖延时间。
难道消息有误,太子的目标并不是紫禁城?
突然,脑子一个激灵,大喊道:“不好,万岁爷有难。”说完立刻调动兵力,调转马头,匆匆忙忙往畅春园的方向赶去。
胤禩暗恼,都怪自己急功近利,考虑不周,若到时候真让太子得逞,逼迫皇父写下禅位诏书,那他这一辈子都没机会了。一面策马狂奔,一面对身旁的侍从说道:“快去报告提督大人,立即赶往畅春园营救皇上。”
纵使他速度再快,也没赶上畅春园上演的一出好戏。
******
早在太子靠近畅春园的时候,就被康熙发现。一众青衣侍卫暗中出动,悄无声息杀掉几个叛军首领,截取了军队统领权。
凌晨,胤褆埋伏在畅春园周围的精锐部队发现太子,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攻,然而由于人数力量悬殊,胤褆及其手下全部被捕。太子喜上眉梢,没想到这一切如此顺利,趾高气扬嘲弄了胤褆一番,便派一小分队士兵闯入康熙行宫,待控制了整个畅春园,才将胤褆等人活捉到康熙面前。
此时,康熙正靠在行宫正殿的软榻上看书,久病未愈的脸色看起来憔悴不堪,阵阵咳嗽声听上去让人既担忧又心疼。胤禛和十三十四在一旁伺候,殿内摆放着几盆暖碳,温暖而舒适。
“哐当”一声。
太子突然破门而入,手持刀剑指着康熙和几位阿哥。十三吓得脸色发白,愣愣地看着太子身后一排排身着铠甲手拿佩剑的士兵,将父子几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十四则直接躲到胤禛身后,大气不敢喘一声。
“儿臣给皇父请安。”太子斜眼看了看大殿上方的父亲和兄弟,勾唇轻笑,优雅地向康熙行了礼,言语间尽是得意。
康熙放下书本,看着太子,又猛咳了几声,没有说话。
胤禛沉声道:“你想要做什么?”
“做什么?”太子转头,好以整暇地看着胤禛,抬眼反问道,“我的好四弟,你精心布局这么多年,千方百计讨好皇父,想要置我于死地。这时候,你反倒问我要做什么。我做的,不也是你想做的?只可惜,你只会在皇父面前花言巧语,污蔑我,陷害我。不过,耍嘴皮子的功夫哪比得上真刀真枪厉害。”
太子使了个眼神,身边的侍卫便拉过胤禛,将剑刃抵上胤禛的脖子。
“四哥……”十四大惊,去抓胤禛的手,却不料被一旁的士兵一推,直接摔倒在地上。
十三连忙扶起十四,往康熙身边移动。
太子猛然变脸,一把攥住胤禛的衣襟,咬牙道:“从小到大,我待你如何?可是你呢,你又是怎么回报我的?要不是你欺人太甚,我又何至于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保成……”康熙痛心地望着太子,借助十三的臂力坐起来,缓缓道,“你若就此收手,朕还可以原谅你。”
太子的手一顿,随即放开胤禛,在听到‘保成’二字时,有片刻恍惚,眼里闪过一丝疯狂的挣扎,他还在奢望康熙对他那份独一无二的宠爱,妄想曾经的无上尊崇和荣光,纵使他后来变得骄奢淫逸,暴戾残忍,但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个角落是属于父亲的柔软。
不过,一切都不可能了,皇父已不再独宠他,兄弟已不再尊敬他,即便是今日原谅他的犯上,来日也会以更多的借口将他打压。
“不需要!”太子狠声道。说着让人准备笔墨,置于康熙面前,又道,“还请皇父写下传位诏书,儿臣一定为您重建寝宫,您应有的尊严和威望一样都不会少。”
说话间,却见索额图也带着人马赶了过来,看了看虚弱无力的康熙,又瞅了瞅被挟持的几位皇子,暗想今日之事定是成了。走到太子跟前,皱眉催促:“动作麻利些,我们的时间不多,不出两个时辰,八贝勒和隆科多就会赶来。”
太子点头,亲自磨墨,将笔和纸递给康熙:“皇父,请吧。”
康熙紧紧地盯着太子,眼里最后的一丝希冀也消失不见,颤抖着声音道:“朕再问你最后一次,你挟持兄弟,逼迫父亲,是不是铁了心要做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逆子!”
太子冷笑:“既然皇父早已为儿臣定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罪,儿臣又何须介怀再罪加一等。”
康熙气道:“朕这些年所教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廉你全都当耳旁风了。”
太子道:“是您亲自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为君,可也是您亲手毁了这一切。这些年您有关心过我吗?您有在乎过我的感受吗?”越说越是激动,太子指着在场的几位皇子,嘲讽道,“我这一群兄弟,一个个狼子野心,变着法的想扳倒我这个太子,可是您呢?您什么也没做,您就冷眼旁观,看着他们怎样将您亲封的太子拉下马!”
‘啪!’
“你……”康熙气愤地站起身来,一巴掌打在太子脸上,“不孝子!”
太子斜眼瞅着康熙,对一旁的侍卫道:“好好伺候万岁爷。”
说完便见两个侍卫上前,按住康熙的双肩,迫使他重新坐下,并将准备好的笔墨再次送到康熙面前。
出乎意料的,殿里的人对太子这种大逆不道之举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十三和十四紧靠在一起瑟瑟发抖。康熙阴沉着脸,紧咬牙关,濒临爆发边缘。胤禛冷冷地看着嚣张跋扈的太子,如同看死人一般。胤褆被几个侍卫押着,目光却紧盯着索额图不放。李德全规规矩矩站在一旁,一如既往地做雕塑装。
行宫里所有的太监宫女侍卫都被太子遣往殿外,由索额图的人包围看押。
众人都不说话,太过静谧的沉默让太子心慌起来。
突然,康熙猛地站起来,丝毫不见刚才的羸弱和憔悴,帝王威严一览无余,皇者气势尽数彰显,大殿内的气压骤然下降,低沉的氛围让人喘不过气来。
“混账东西!”康熙一脚踢在太子的膝盖处。
“嘶……”太子一声痛呼,忍不住跪下来,还未反抗,又听得康熙大骂道:“到现在你还执迷不悟,威胁父兄该是你身为太子之为?私建军队该是你身为臣子之为?如此大逆不道滥杀无辜该是你身为人子之为?你所做之事,所犯之罪,便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来人……”太子双手着地,艰难地爬起来,狠狠地瞪着康熙。
康熙冷眼一扫,低沉的声音压抑着无尽的怒火,道:“来人,将这个不孝子给朕拿下,关进宗人府,听候发落。”
眨眼之间,原本指向康熙和众皇子的侍卫将刀剑指向太子和索额图。紧接着,从门外冲进来一批青衣侍卫,以迅雷之势将太子等人拿下,快得看不清动作。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太子在叛军中的几个心腹手下,却走向康熙复命:“畅春园周围的形势已经全数掌控,属下已奉命尽数捉拿太子一党。”
太子和索额图均是一愣,甚至不明白为何一转眼就转了风向,怔怔地看着康熙,又看了看神情冷漠的胤禛和幸灾乐祸的胤褆,还有周围一副看好戏的宫人们,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康熙早就设下了陷阱,等着他们往里面跳。
久病不愈?呵!
大殿内形势瞬间转变,一干侍卫全体而上,将殿内众人团团围住。青衣侍卫在康熙身后呈一字型排开,个个手持佩剑,面色冷峻。胤褆和胤禛于康熙身旁分两侧而立。十三十四却是茫然地你看我我看你,抓耳挠腮弄不清状况。
“起驾回宫……”李德全扯着嗓子一声大喊。
片刻时间,仪仗队,护卫队,还有押解太子等人的军队,从畅春园出发,浩浩荡荡行往紫禁城。
[四爷]盛世江山 第35章 废储
第三十五章升官
太子被关进宗人府,索额图进了刑部大牢,顷刻之间,太子一党势力土崩瓦解。众朝臣皆唏嘘不已,一方面感慨太子真是胆大,明目张胆挟持皇帝,逼宫造反;另一方面又惊叹康熙深谋远虑,未损一兵一卒就粉碎了太子的叛变。
胤禛回到雍王府,立即下令,紧闭大门。
康熙处置太子就在这几天了,众皇子中,幸灾乐祸的有,哀婉叹息的有,同情怜悯的有。而胤禛,却被另一件事绊住了脚,暂时没心思去理会太子的下场。
前些日子在香河县被掳的两名粘杆处侍卫逃了回来,并求见胤禛禀述重要情报。
被掳的两名侍卫,一个名号清云,一个名号清木,都是粘杆处的重要成员,由清风直接领导,上传达胤禛的命令,下分派部属的任务。
当日云木二人接受清风的指令,率领部下伪装成叛军在香河县收集情报,不料,在胤褆向康熙揭发太子的第二天,一众不明身份的人也潜入军队内部。
清云敏锐地发现了他们,并对这群人进行秘密调查,没想到最后非但没有查出对方的底细,反倒暴露了自己,导致双方大打出手。
粘杆处虽然高手云集,可对方武艺更是了得。几十个回合下来,粘杆处侍卫渐渐落了下风。云木二人为了掩护其他人顺利撤退,便以自身做诱饵,落入敌人之手。
对方所在的组织名为夜殇阁,是当今皇帝的影卫机构,据点设在北京城郊外的一处地下宫殿,其人数众多,武艺精湛,常常以四五十人的大部队集体出动,旨在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
夜殇阁虽同为暗卫组织,但其主要活动地点集中在京城,不如粘杆处遍及范围广,所获消息也不如粘杆处灵通。
“他们对我们严刑拷问,询问主子的身份下落,属下不敢背叛主子,只好装哑巴。最后他们实在没办法,就假装释放我们,并派人暗中跟随。”
两人出了夜殇阁,并不敢直接联系粘杆处,只好在郊外的农户呆了两日,之后辗转到直郡王府,将怀疑对象转嫁到胤褆身上。后来在花楼遇见两个粘杆处的同伴,四人交换服饰妆容,清云清木才得以逃过夜殇阁的追踪。
“属下在夜殇阁的时候,曾暗中查探过,他们对主子以前的计划行动并不知情。只是,如今他们已经感知粘杆处的存在对万岁爷构成了威胁,恐怕会加大力度调查咱们粘杆处。”
就算粘杆处被追查,也不可能不运作,更不可能因此解散。
胤禛低头沉思起来,他谋划了三年,才将太子拉下马,而且还不能百分百确定皇父就会废了太子之位,更不用说势力逐渐壮大的老大老八他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若是没有粘杆处,指不定将来的形势变成什么样呢!
突然冒出的夜殇阁,确是扰了胤禛的计划,现今又无良计可施,胤禛一脸忧愁,揉揉脑袋,暂且吩咐清风几人退下,独自一人苦想对策。
******
三月初,朝廷之事步入正轨。索额图被罢官流放,太子仍关在宗人府,毓庆宫的宫人尽数遣散,只留了太子的妻妾儿女,由御林军层层把守。
一个多月过去了,康熙却没有提及如何处置太子!众朝臣疑惑,众皇子不满。
在对付太子这事上,阿哥们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这次胤禛没有插手,他还在担心粘杆处被曝光的事。
老八胤禩当惯了老好人,由他出谋划策,决定亲自前往宗人府劝说太子。莽夫老大胤褆依旧被胤禩当枪使,做出头鸟,给太子来了致命的一击。财神爷老九胤禟则打通关系,置备这场表演所需的道具。
在宗人府,胤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八面玲珑巧舌如簧的本领,对太子劝道:“臣弟当日未能及时劝谏二哥,深感愧疚。弄成现在这个局面,臣弟也有诸多不是。皇父近来情绪低落,消瘦了不少,做儿子的心里难受。弟弟今日前来,一是希望二哥莫再自暴自弃,重新振作起来,二是盼着二哥能向皇父认错,劝慰皇父。”
太子满眼怨怒和愤恨地看着他。
胤禩又道:“从小到大,皇父最宠爱的就是二哥,只因二哥一时冲动惹怒了皇父,所以才将二哥囚禁于此,若是二哥诚心悔改,皇父定能原谅二哥。”
太子不领情,冷声道:“出去!”
胤禩叹道:“臣弟明白二哥所想,这些年咱们兄弟斗个你死我活,到头来最伤心难过的却是皇父。不瞒二哥,自那日畅春园出事后,皇父倒真是一病不起了。听乾清宫的人说,皇父连做梦都念着二哥的名字,每日醒来都要哭上一回。”
太子一愣,目光变得迷茫起来。
胤禩见状,再接再厉:“事情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其他人或流放或入狱,唯独对二哥,皇父未曾下判,难道二哥还不明白皇父的心思么?”
太子回了神,低头看着双手,黑眸中闪烁着绝望的挣扎,
胤禩见好就收,也不再多说,装模作样连声叹气,又摇头惋惜,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转身离开。
几日后,太子请求侍卫通传,要面见康熙诚心忏悔。
康熙允了。
来到乾清宫。太子声泪俱下诉说自己被索额图蛊惑,一时蒙了心才犯下这弥天大错,其态度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硬是把康熙说得心软了。到底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儿子,如今落魄成这副模样,康熙的心里一阵揪疼。
次日,康熙让内务府准备上好的衣物棉被送到宗人府,还特地派了何柱前去侍奉太子。
见事情有了转机,太子大喜,暂且相信了老八的话,盼着能早日回到毓庆宫。又过了几日,太子联系太子妃,让她备置一份像样的礼物,他要送给康熙,以缓和父子俩的关系。
巧的是,曾经在太子门下效命的一个门客,偶然间得到一对海东青。近来听闻康熙对太子的态度有所好转,以为太子将会东山再起,便把这对海东青秘密献给太子妃。
海东青乃满族图腾,是满族人民神圣的象征。
早在金元时期的女真族,曾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的罪犯,诺能捕捉到海东青将其呈上,即可赎罪。
太子大喜过望,道是天命所归,立即收拾妥当,并带着这对海东青求见康熙。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太子在康熙面前揭开蒙纱,打开笼子的时候,一对神鸟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老鹰。
康熙勃然大怒,当场骂道:“朕当你是诚心悔改,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谁曾想竟是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昨日挟持朕提早退位,今日便诅咒朕不得好死,明日是不是拿着刀架在朕的脖子上才了你心中怨恨!”
太子大急,不停地解释。
康熙不听,召来诸王大臣、文武百官,当即下诏:废除太子胤礽储君之位,终身囚禁于宗人府;另在宫外重建府邸,太子妃等人搬出毓庆宫,派重兵把守,不得擅自离开。
******
废储诏书一下,康熙哭了一场,当天晚上发起高烧,病了。
胤禛大惊,他还真没想到,前世他陷害老八的手段,竟让老八用来陷害太子,同时也提高了警惕,这辈子太子倒得早,老八的心机也重得很。
这日沐休,胤禛正在家同几个问女玩笑,却见侍卫来报,说宫里来了太监传旨,让胤禛即刻前往乾清宫伴驾。
胤禛不敢怠慢,忙进屋换了衣服,便随那传旨太监进了宫。
此时康熙正独自一人伏在桌前喝酒,遣退了东暖阁所有的人,连李德全也只能站在门外守着。
胤禛吓了一跳,顾不得规矩礼仪,连忙从康熙手里抢过酒杯,又向康熙的额头探去,真烫!说不上是气恼还是担忧,胤禛急道:“皇父您的病还没好,怎么能喝酒呢。”
一面说一面朝门外喊道,“来人,快叫太医。”
康熙一把拉住胤禛,摇头道:“没事,朕知道分寸,你过来,陪我安安静静坐会儿。”
胤禛无奈,只得听从康熙的吩咐,在旁边坐下。
康熙重新拿起酒杯,斟满,一饮而尽。
胤禛欲言又止,轻微叹了一声,倒了杯热茶,换掉康熙面前的酒壶。声音柔缓,却带着不容反驳的执拗:“酒喝多了伤身,待日后皇父身体康复了,儿臣定会陪皇父痛痛快快喝个够。”
康熙的目光掠过茶杯,看向胤禛的眼睛,一时间,只觉有千言万语难以说出口。
两人就这么静静地坐着,谁也没有说话。
康熙不再喝酒,发起呆来。
胤禛轻蹙双眉,陪着康熙一起发愣。这样的氛围,说什么都是枉然,他也没打算说些好听的话来安慰康熙。太子被废,皇父伤心欲绝,找他来,不过是寻求一点心灵上的慰藉。
他不忍心看到康熙这般憔悴,却又不能放任自己不去争取。人一生来便带着七情六欲,纵使他再冷情,心里也渴望着一个寻常人所渴望的感情,上辈子他是最大的赢家,却也是输得最彻底的一个。既然上天让他重活一世,他又怎能再次辜负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
天色渐暗。酒精开始发作,康熙来了睡意。
胤禛搀扶着康熙上了床,又替他换掉外袍,盖好被子准备离开,却被康熙紧抓着手不放。
“皇父……”胤禛轻唤了一声,试图挣脱康熙的钳制,奈何康熙没有半点反应,就这样攥着他的手梦会周公去了。
胤禛认命地放弃了挣扎,沿着床边坐下,垂眸注视着康熙的睡颜,一股难以言喻的嫉妒之意在心里徘徊,他深刻地明白,这是废太子带给他的,因为他们共同的父亲——康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