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张钊楞了一下,侯志连忙接口道:“二哥还有些军营里的琐事要忙,今晚没空,就我们两兄弟陪石主将您吧。”
石达开有点疑惑,这都快到睡觉的时间了,哪来的军营琐事?没等他开口再问,张钊走上前来。“这次请石兄来,一是叙叙旧情,二来我三弟为昨天的事特地向你赔罪。三弟,还不快过来给石兄赔罪!”张钊一边说,一边回过头招呼侯志前来敬酒。
“石主将,我昨天办的不是人事,亏得您宽宏大量放了小人一马,侯志在这里给你赔罪了。”侯志拿起一个酒杯过来敬酒,他单跪在地,双手高举酒杯过顶。
“酒我不能喝,你的心意我明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改就好,能改就好。”石达开扶起侯志,但他不能喝酒,这是军规。
“来,换一杯好茶,咱们就以茶代酒好了。”张钊过来圆场。
“事情都过去了,以后就不要提了。”石达开接过茶杯,侧了下身,用袖子挡了一下,一饮而尽。
“石兄,痛快!”张钊一边喝彩,“小弟还有一件事相求,弟兄们在黔江经营多年,手里的确有些银子,能不能留下一点作为备用,你看这两千多号人,用钱的地方着实不少。”
“这可不行,你们既然入了太平军了,所有的开销都有天国的圣库负责,没有任何人可以有私产,这是军规!”石达开一口回绝,没有留任何余地。
“那我们一定要留呢?”侯志阴不阴阳不阳地笑道。
“侯志,你什么意思?”石达开来火了,“军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姓石的,我忍你很久了,你还以为还能对我们指手画脚?”侯志终于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
石达开没说话,他冷眼看向张钊。
“这钱我们一两银子都不会交!”张钊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你们。。。。。。你们想造反?”石达开终于明白了,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的头有点晕,用手按住额头,似乎非常痛苦。
“我们这叫归顺朝廷,姓石的,咱们的蒙汗药的滋味怎么样?”侯志得意洋洋的笑着。
“石兄,别怪小弟心狠。借你人头一用,我们才好给朝廷纳个投名状。”张钊一抬手,把杯子摔在了地上。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周围完全没有动静,事先安排在外面的刀斧手一个也没有进来。
“怎么回事?”张钊慌了神,“人呢?”
侯志知道不好,连忙想逃出营房,可惜被门外一大群人堵了回来,为首的是杨小山和罗大纲。
“这戏该结束了。小山跟你说得一模一样,这两人是真准备去投降清妖!”石达开又重新精神起来,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痛苦状。其实他根本没有喝那杯茶,刚才只是装给张钊侯志两人看的。
“你们别乱动,我们还有一千号兄弟在外面,你敢动我们,就和你们同归于尽。”张钊结结巴巴地说道。
“是吗?那就出去看看吧。”杨小山轻蔑地一笑,罗大纲带来的人一拥而上把张钊、侯志捆得结结实实押了出去。
夜色已经有点深了,营地外的演兵场上插满了一周火炬。地上坐着一千多张钊和侯志的手下,他们刚刚还准备集合出发去武宣县外围巡视,没想到被罗大纲一千士兵和杨小山在周围带来的三千天兵团团围住。他们的武器和装备全被收缴了,一个个低着头,心里满是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个侯志的死党也是天地会的小头目,都被反绑住双手跪在最前面,只有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的这次行动完蛋了。
张钊、侯志被押了出来,当他们看到这一幕才彻底瘫倒下来,全然没有了刚才的嚣张气焰。
“弟兄们,我是罗大纲。张钊和侯志打算今晚要带你们去投靠清妖。”罗大纲跳到台上,对下面的兄弟大喊道。
“什么?我们不是去巡查吗?”
“大当家要投降清妖?”
“怎么会这样?”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给你们三个一个活命的机会,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杨小山走到三个小头目前面狠狠瞪了他们一眼。
“是,二当家说的没错,就是大当家和三当家要我们骗大家出去巡查,其实是去投降清妖。”
“我这里还有一封侯志写给浔州向提督的信。”其中一个从怀里拿出了物证。
“我这还有侯志给得过关腰牌,都是他交给我的。”最后一个也站起来揭发。
下面坐着的人彻底地愤怒了,站起身来嚷嚷:
“我们上当了,我们被骗了。”
“这是要把我们卖给清妖啊!”
“王八蛋,揍他们丫的!”
在前面的人你一拳我一脚把张钊和侯志好一顿胖揍,要不是石达开等人拉住,差点就直接被打死了。
“弟兄们,我理解你们的愤怒,这两个家伙还想拿我的脑袋去清廷那边讨赏。”石达开举起双手,安慰众人道。现在还不能把两人打死,他们还有一大笔私藏的银子还没交代。
“我们绝不投降清妖,我们要和清妖干到底!”有一个人大叫道,其实天地会大部分人也都是贫苦人,对清廷也是恨之入骨。下面众人纷纷应和,穷人还都是愿意加入太平天国的,起码还有个温饱。只有张钊这些腐败头目平时利用他们搜刮钱财,最后还想把他们卖个好价钱。
“把他们押下去,听候杨军师发落!”杨小山开口了。当张钊等人要单独邀请石达开过去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叮嘱了石达开,又找了罗大纲,之后又出去请救兵,没走多远就遇到了杨秀清派来的队伍。杨小山甚至觉得杨秀清已经预见到了会有这么一场叛变,他甚至怀疑这是杨秀清对他的一次考验。
其实他收到众人交上来的张钊的贿赂银,心里也曾小小的动摇过,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自己的凭借就是对历史走向的认知,太平天国正处在快速上升期,这个时候离开就好像明知道股票能到一百块,你十块的时候就把它卖了,这也太亏了。而且他有时候真的被太平天国的人感动,很多人都很淳朴,他们怀揣着梦想,想建设一个大同世界,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为了梦想甚至可以放弃生命,对这样的人杨小山是饱含着敬意的。
“杨师帅,杨军师有请。”一个杨秀清的卫兵前来通报。
果然来了,杨小山觉得自己猜得没错,好在自己表现还算可以,不知道杨秀清又会交给他什么任务,“好的,我马上就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三十九章 考验
杨秀清心情看上去很不错,以前杨小山来他都在忙军务。今天难得这么空闲,做在椅子上不紧不慢地品着茶。
“拜见杨军师。”杨小山进到营房,上前行礼。
“免了,来了就坐下吧。”杨秀清笑眯眯地,整个人也很放松,不像以前那么精神一直绷着,给人感觉很压抑。
杨小山有点受宠若惊,他是知道杨秀清的脾气的。自从他当上了军政一把手,在外人面前这架子一直是拿得很足的,很强调自己的领导权威,不容别人质疑。这次却显得很和睦,真是很少见啊。
“坐呀,别楞着。”杨秀清手指了一下一旁的椅子,又说了道。
杨小山确认他不是在跟自己客气,这才坐在了他的下首位置。
“小山啊,你可帮我找了个大能人。”杨秀清开口就谢。
杨小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帮军师找谁了啊,我都不知道是哪位啊?”
“赖秀才啊,赖文光,你在武宣招的那个。”杨秀清提醒道。
“哦!”杨小山这才反应过来,“是他啊,对对,是个秀才呢。”
“赖秀才不但文采好,处理起公务来也是老道,减轻了我很多压力,帮了我的大忙了。”杨秀清感慨道,自己身边一直没有得力的文书,他又不识字,处理军务起来很是吃力。
杨小山心想,洪秀全、冯云山也不过只是童生,赖秀才算是这里最高文凭了,能不好用吗?但嘴里却说:“这人是象州县人士,底细我暂时还不清楚,请军师谨慎使用。”
杨秀清满意地看了小山一眼:“不用了,我都调查清楚了,他跟你所说的情况都是事实。另外我还发现和皇后赖氏还是同族,算起来还是她的族弟,此人可堪大用!”
“恭贺军师得一良才。”既然杨秀清这么满意,杨小山立马很识相地附和了一句。
杨秀清哈哈一笑,停了一下又道:“对了,张钊贿赂传教兄弟的银票你都交到圣库了吧。”
杨小山一听,果然要问到这事,还好自己当时就让圣库的人把银票取走了,“是的,已经交到圣库里去了。”
“三狗的事我听说了,你处理的不错,对于这种在天国里还存着二心的人就要立刻处置!”杨秀清收起了笑容。
“哪里,都是属下应该做的。”杨小山暗松了一口气,这何尝不是军师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呢,如果自己稍作犹豫,难免不会让杨秀清怀疑自己的忠心。
“天地会的事你怎么看?”杨秀清突然问道,语气里满是考验的味道。
杨小山也听出来他问话的意味,认真地思索了下才回答道:“天地会本是民间的社团组织,一直做得是打家劫舍的买卖,他们纪律比较散漫,只能打顺风仗,遇到硬仗往往不战自溃。我提议一要对他们要多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二最好把他们打散,分配到其他各个老兄弟部队里去,三近期还要多关注他们的行动意向,防止还有其他有二心的人再次反水。”
杨秀清听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你觉得罗大纲此人如何?”
“这个不太好说,毕竟属下和他交往并不多,但石主将对他印象不错,他在抓捕张钊等人的行动里也立了大功,属下还是觉得此人可用。”杨小山有限的历史知识里并不记得罗大纲,所以说话也留有了余地,不敢过分打包票。
“刚才你说的三点,我有一点不同意。”杨秀清喝了口茶,抿了抿嘴。
杨小山心中一惊,刚才那三点可以说是很有分寸啊,怎么还会有错?
杨秀清看了小山一眼,又道:“怎么?你不知道哪一点有误?”
杨小山又思索了一遍,还是不明白错哪了,只得拱手请教道:“还请军师大人指教。”
“小山,我们太平军里除了烧炭工和矿工,其他基本都是农民。”杨秀清提示了一句。
“哦,属下明白了。咱们没有会水的队伍,所以不能拆散天地会的部队。”杨小山终于回过神来。
“聪明!他们可成为一支水军,今后会很有用处。”杨秀清非常欣赏地看了杨小山一眼,赞赏道。
“不拆散的话,那风险就会高许多,毕竟我们对他们并不了解,难免不会再次出现反复的叛徒。”杨小山喃喃道,他的疑虑也很正常,天地会本来就自成山头,如果还保持原先的编制,太平天国对他们的控制会很弱。
“所以我想把他们编入前军,交给萧朝贵统一指挥。”杨秀清拨动了一下茶杯盖,清了清上面的茶叶。
“不错,如果萧军师在旁,谅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杨小山非常认可杨秀清的做法,萧朝贵作为一员统率能力非常强的猛将,不但有震慑作用,即使他们敢有任何妄动都会被迅速剿灭。
“另外我想把你封为巡查使,作为监军派过去监视他们,特别是罗大纲你要格外关注。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杨秀清又拨动了一下茶杯盖,继续说道。
杨小山一下苦了脸,这是要把自己送上前线啊,虽说自己的任务是监视,但肯定不如在圣库舒服了。
“怎么你不愿意?”杨秀清看到杨小山脸上不自然的神情,问道。
“属下不敢,属下是怕自己能力有限,有负军师所托。”杨小山自然不敢违抗杨秀清的军令,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你不用担心,罗大纲此人我也方方面面调查过,他与清廷有血海深仇,他基本上没有叛变的可能,而且他能力也很强,可以统率好这支队伍。派你过去只是为了再多一道保险,毕竟他们有两千多人,万一叛变影响会很大。”杨秀清没想到杨小山其实是怕死,还以为他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
“那我圣库的工作谁来接手?”杨小山知道自己是肯定要去罗大纲的队伍了,于是想问一下自己的下一任是谁。
“你看呢,你觉得谁合适?”杨秀清觉得也该给小山一个顺水人情。
“属下觉得陈玉成不错,他为人机警,反应灵活,还有一身好武艺。他来看护圣库,可确保万无一失。”杨小山趁机举荐道。
“好,就依你,我相信你的眼光。”杨秀清本来倒是没打算用陈玉成,不过既然小山开口了,也就给他个面子,再说陈玉成的能力的确也配的上,“那就由你通知陈玉成吧。”
“好嘞,属下明天就去通知他。”杨小山也很高兴,这算是安排了自己人接了班,以后有什么事找,也好通融通融。
“小山,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杨秀清放下茶杯,关爱地望着杨小山。
杨小山吓了一跳,怎么这个时候问这个问题?看到杨秀清那种热切的眼神,杨小山都感觉头皮发麻,不会是他看上自己了吧。但又不敢表露出来,只得硬抗着大拍马屁道:“军师大人英明神武,事事严整,立法安民,为三军之楷模!”
杨秀清哈哈大笑,“你这小子真会说话,本军师想收你为义子,你可愿意?”
杨小山大喜,他现在总算明白了,之所以杨秀清刚才种种的问题,其实是对自己的考验,自己经受住了杨秀清的考验。这是杨秀清彻底把他当自己人对待了,想拉拢自己,这大腿总算是抱实了,连忙走上前去,双膝跪倒拜了下去:“多谢义父赏识,儿子给你磕头了。”
“我儿不必多礼,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杨秀清笑眯眯地扶起小山,拍了拍他的肩,眼里满是欣赏。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四十章 遏必隆刀
清廷,紫禁城。一个太监挥舞用黄丝编织成的鸣鞭在地上狠狠抽动三下,提醒诸位大臣皇上即将驾到。镶着九九八十一颗金色大钉的乾清宫朱红色大门打开,咸丰坐着金辇进入大殿。
前列导迎乐,先以戏竹二,次管六,篴四,笙二,云锣二,导迎鼓一,拍板一。次御仗四,吾仗四,立瓜、卧瓜、星、钺各四,次五色金龙小旗十,五色龙纛十。次双龙黄团扇十,黄九龙伞十。次九龙曲柄黄华盖一。皆在皇帝步辇前。次前引佩刀大臣十人,后扈佩刀大臣二人,步辇在中,次豹尾班侍卫执枪十人,佩仪刀十人,佩弓矢十人,殿以黄龙大纛。另有销金九龙伞十,销金龙纛十,销金龙小旗十,双龙扇十,金钺四,星四,御仗四,吾仗四,立瓜、卧瓜各四。这是大清咸丰皇帝行驾的仪仗。
咸丰帝非常生气地坐在龙椅上,用无比生硬的目光扫视着众臣,“你们跟朕说,这发匪不堪一击,只要朝廷大军一去就可迅速剿灭,可现在呢?朝廷的钦差刚到任就被这帮发匪杀了,这是打朕的脸啊!你们跟朕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臣跪在殿下,大气不敢出一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接皇帝这个话茬。
咸丰一见没人说话,更生气了,一拍龙椅道:“朝廷养你们这帮酒囊饭袋又有何用?关键时刻没人支声?那你们就跪着吧,我看你们能跪到何时?”咸丰那个气,平时无事下面诸臣是个个能说会道,仿佛都是治世之能臣。这一遇到具体事情了,全成了缩头乌龟,完全没有了主意。
大殿沉默了好久,深得咸丰帝宠信的郑亲王端华一看不能老这么僵着啊,这样下去皇帝的面子也下不来台啊,心里一琢磨,这事还得找个人来背黑锅,只见他缓缓上前,“启奏万岁,钦差大臣李星沅之死,乃向荣见死不救,阵前抗命,实乃罪大恶极。臣建议先夺了他的兵权,押回京再交由刑部来定罪。”
平时朝廷出了问题,总是拿汉人来背黑锅,这次端华也打算把向荣抛出来。
“郑亲王此言有失公允,这李钦差就是死于发匪的埋伏,若向荣也依命来救,恐怕下场也好不到哪去。”怡亲王载垣连忙替向荣辩解,这向荣可是他推举给皇帝的。向荣出了问题,自己也逃不掉一个失察之罪。
“怡亲王,你这话怎么说的,若向荣救得及时,说不准李钦差也不会送了性命。”郑亲王见自己的话被否,不悦道。
“万岁,向荣好歹也立下了功劳,剿灭四千多发匪,还击杀了他们一个姓秦的领兵大将。这有功之臣可不能随意处置,不然即伤了前线将士们的心,也动摇了我军的士气啊。”怡亲王载垣是准备死保向荣了。(这里向荣夸大了自己的战功,东岭之战太平军只损失两千多人,而且秦日纲也没有死。)
“不要争了,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向荣虽有过,但也有功,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动的好。”咸丰脑子还是清晰的,他知道是李星沅中了太平军的围点打援之计,向荣是没有责任的。但李星沅毕竟已经死在战场上,算是为国尽忠了,也不好追究他的责任,只能和稀泥了。
“赛爱卿,你来说说吧,事到如今,这发匪该怎么处理?”咸丰调整了话题,现在追究责任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下面该怎么办,怎么能剿灭这伙发匪才是最重要的。
赛尚阿,蒙古正蓝旗人,五十八岁,嘉庆二十一年的举人,后屡获圣恩,一路升迁,到了咸丰这里已经是三朝元老。咸丰上台后,对他也相当器重,授予他正一品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并管理户部。
赛尚阿此刻有点心急,他是个文臣并不懂军事,但咸丰此刻点名问话,他作为首辅大人不能不回答。好在他一向勤勉于政事,前些天看过向荣递上来的一份奏折,上面的话此刻正好用上。他思索了一下,连忙上前回话:“回万岁爷的话,臣以为广西地形复杂,发匪利用地利优势,屡战屡胜,士气正高,此刻应避免与之大规模交战。”
“爱卿言之有理,但不战怎么剿灭这些发匪?”咸丰疑问道。
“臣以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坐战之法。”塞尚阿一边回答,一般回想着向荣奏折里的话。
“哦?何为坐战?”咸丰一听觉得新鲜,来了兴致。
“坐战就是围而不攻,挖长壕,筑厚墙,建高垒,切断封锁发匪们的粮食供给,特别是盐的供给,活活耗死他们。广西物产并不丰盛,紫荆山一带也非鱼米之乡,只要我们封锁住他们,慢慢缩小包围圈就可以如同蟒蛇一般活活勒死这帮发匪。”赛尚阿其实说的都是向荣建议的方法,向荣不愧是只老狐狸,吃了几次太平军的亏,终于想出了这么个主意,也的确够歹毒,正中太平军软肋。
“妙计!”咸丰一听也觉得此计非常不错。
众位大臣一见皇帝都夸赞,连忙见风使舵,纷纷表示这是非常好的对付发匪的办法。朝堂上一片赞颂之声。
赛尚阿享受着如同众星捧月般的殊荣,他得意之时,又献策道:“臣听闻向将军和乌兰将军之间似有不和,难以协调。朝廷一定还要调配一位德高望重,最好非汉人的钦差大人前去协调前线将士之间的配合,才能保证坐战计策的顺利实施。”
咸丰连连点头,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乌兰泰作为满人的确骄纵,汉臣恐怕难以驾驭,这选谁最为合适呢?咸丰一边想一边用目光扫视着下面的群臣。最后目光停留在赛尚阿的身上,“朕觉得赛爱卿最为合适,恐怕这次要劳烦爱卿去广西跑一趟了。”
赛尚阿立刻苦了脸,有苦说不出,真想狠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自己是文臣哪懂什么打仗。广西又是千里之地,发匪又如此厉害,搞不好跟李星沅一样掉了脑袋。自己现在在北京作为首辅过得逍遥快活,干嘛去广西活受罪,就算躲在后方,万一战事不利,自己搞不好轻则免职罢官,重则全家都有牢狱之灾。
“万岁,臣乃文臣,并不懂军事,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赛尚阿连忙推脱道。
“赛爱卿何必过谦,刚才坐战之法颇有章法,怎会不懂军事呢?此次只有爱卿能为朕分忧了。”咸丰想来想去也只有赛尚阿合适,他是三朝元老,又处在首辅高位,这威望无人能及;蒙族正蓝旗出身,也可做到不偏不倚,在汉满将领中可以起到平衡作用;这坐战之法也是他提出来的,他不去谁去?
赛尚阿心里真是要痛哭流涕,这是典型的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皇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看来此次是非去不可了。
此刻群臣也纷纷进言,都表示皇帝英明睿智,的确只有赛首辅最为合适。
“万岁,臣恐怕目前向、乌两人的兵力还不足以围困发匪,臣去了恐怕也是于事无补啊。”赛尚阿开始找借口了。
咸丰帝知道赛尚阿在向自己要人,掉过脸来问兵部侍郎匡源,“这发匪附近还有多少朝廷的人马可调?”
匡源站出来回话道:“万岁,目前发匪周围还有古州镇总兵李瑞、威宁镇总兵重纶、云南昭通总兵经文岱等一万多人可供调遣。”
咸丰毫不犹豫地对赛尚阿说:“你也听到了,这些人马都归你指挥。另外朕再命八旗正参领巴德清率六千京兵护你前去广西平乱。”
赛尚阿还是没松口,继续说道:“万岁,这么多人马,军费还没着落,将士们为朝廷卖命,这军饷可不能拖欠啊。”
咸丰帝平时最怕臣子问他要钱,这性子跟他爹道光一个德行,非常抠门,但此时也一咬牙,“朕允你在户部拨三百六十万银子作为军费。”要知道前面李星沅咸丰只答应给一百三十万两银子,而且最后还没兑现,这已经是咸丰天大的恩惠了。
咸丰帝人也给了,钱也给了,可赛尚阿还在扭扭捏捏,似乎还没满意。
1...1112131415...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