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进入大顺三年(1646)以来,老天爷好像要灭绝这一方百姓,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这时,一首童谣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巴蜀大地:“三月干,四月干,五月六月埋官杀官,七月八月人头堆成山。生在燕子岭,死在凤凰山。”
如果说张献忠杀害官绅,儒士和降官,还可以用“肃反”或“肃反扩大化”来勉强解释,可放手残忍的杀戮治下的百姓和士兵,则简直就是难以理喻。但就在这难以理喻的大肆杀戮背后,有人发现,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吃人。
当时饥荒严重,粮食奇缺,“虽万金无所得食”,以人肉当粮食已很普遍。张献忠分兵四出,袭杀川民,目的是以人为粮。川民杀尽,又先疏后亲,自食其兵。
据清朝初年计六奇编著的《明季南略》记载,后来逃到江南的一个大西兵回忆说:“吾曩年食五人矣!昔从献忠入蜀,蜀人畏之,俱避匿深山。(我们)无所得食,遂掠人食之。惟女子纤足趾,味最佳,如豕蹄筋然!”
这个大西兵说得既生动又残忍,女子缠过的足,竟然吃起来像猪蹄筋!
江口大战
“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
“没有这种储备,国家政权便会化为乌有。”列宁
饥饿,使素称强大的大西军,变成了一只疲软无力的军队。
粮食问题和日趋严重的险恶局势,使张献忠认识到再困守成都已没有多大意义,必须另谋出路,再图发展。
他计划弃成都北上,但陕西历经战乱,也是一个穷地方,不如取道长江,顺流南下,然后东进,进入相对富裕的湖广省休养兵马,伺机再从湖北前往陕西。
大顺三年(1646)七月,张献忠率军三十余万,乘坐几千艘战船,从成都出发,顺江东下。几千艘战船遮蔽了江面,绵延十几里,战船上最显眼的,是数不清的装满金银珠宝的木箱子。
大西军奉行“一切缴获都归公”的严明军纪,不许官兵私藏金银,张献忠每到一地,都以严酷的刑法逼迫官绅富商“输银助饷”。
仅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攻克武昌,从楚王府中就搬出“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在十几年的造反生涯里,张献忠掠夺占有的财富无疑是难以想象的。
众多的金银财宝船上根本装载不下,张献忠又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夹槽,里面放入银锭,让它们随船顺流漂浮,打算在长江下游水流狭窄地段,再打捞出来。
距离成都约150里的彭山县江口镇,是出成都府的唯一水路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夏日暖阳下,大西军战士懒洋洋的抱着刀枪,守卫者这些诱人的财宝。
战船浩浩荡荡驶入了江口镇水域,突然锦江两岸山头上战鼓“咚咚咚”擂响,喊杀声震天。原来明将杨展早已埋伏在这里严阵以待,准备水陆夹击。
张献忠赶紧跑出船舱观望。杨展一声令下,枪铳弩矢疾风暴雨般向船头倾泻,大西军顿时死伤一片。张可望,张定国等率领将士搭箭还击,但敌人在高处,有山岩作掩护,命中率极低。
大西军惊慌之际,只见前方又有一条条熊熊燃烧着的火船顺风飞驰而来,箭一般射向大西军战船。风烈火猛,大西军船队顿时陷入火海之中。
张献忠急忙下令调转船头撤退,但江湾狭窄,很多战船拥挤在一起,自相磕碰,士兵纷纷跳水逃生。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张献忠才在亲兵侍卫的拼死保护下脱离险境,士卒伤亡过半,许多装满金银珠宝的木船和“木鞘”就此沉没在了彭山县江口境内的水域里。
打扫战场,杨展命人下水打捞大西军遗留的金银财宝,充作军饷,后来又拿这些金银到相对安定的边缘土司那里购买粮米。从此,杨展“富强甲诸将”,变得更加兵强马壮,嘉定,叙州,眉州一带成为经济比较富庶的地区。
但也就是这个原因,不久就给身经百战的杨展将军惹下了一场杀身大祸。
直到今天,彭山县江口镇的渔民在撒网打渔时,有时还能捞起银制的元宝。2005年4月的一天,彭山县江口镇岷江大桥附近的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一辆挖掘机从河床3米深处掘起一铲砂土,伴随这铲砂土落地的,还有一截黑不溜秋像朽木一样的东西。这朽木从挖掘机斗子里滚落到地面后,眨眼间,一枚枚银锭乌黑中泛出亮光。出土银锭藏匿于木筒内,木筒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为两个半圆形木桩,内部挖空把银锭放入其中,然后合在一起,两头用铁丝箍紧。
张献忠遗留的财宝究竟在水底还有多少,真是令人遐想不尽!
明末那些事儿 第134章 敢问路在何方(2)
北上。
江口大战,大西军损失惨重,逃回成都的张献忠气急败坏,他认为这都是女人,钱物惹的祸!将士们习惯了富贵就不会冲锋陷阵,贪恋着美色就不会出死力拼杀。他果断下令:
“金银必弃,妇女必杀!”
老张亲自带头,只留下陈娘娘等四名妃嫔,身边其他女人共三百多位,统统杀掉。
全体将士也只得以老万岁为榜样,亲自动手杀自己的女人。如果是四川本地的女子,更是一个都不能留。
可将士们在成都驻扎久了,很多人都跟女人有了感情,配成了夫妻,生下了儿女,他们又怎忍心举刀加害呢?于是整个军营里,泪水混着血水流成了河,哀嚎痛哭之声,震动原野。
张献忠又命人在“中园”空地上铺满草席垫子,重申“搜银令”,严禁士兵私藏金银,“如有私藏至一两者,处斩,有藏至十两者,本犯剥皮,全家斩首!”不一会儿,草席垫子上就堆满了无数的金银,珠宝,首饰及珍贵器物。
老张命抚南将军张文秀带领数千人把这些财物连同战船上搬下的金银箱子偷偷运到江边,一直搬运了十几天。张文秀派人在锦江的多支流水域测量出江水最清浅之处,拦腰筑起一道又高又厚的堤坝。
堤坝下游的水很快干枯了,数千兵士在江底挖凿出一个个深深的地穴,将江边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全部填进地穴里,然后用土覆盖。张文秀一声令下,决堤放流,锦江水又恢复了往日波浪翻滚,浩荡奔流的状态。
从此,亿万黄金宝玉永远沉睡在了水下,使后来人只能望洋兴叹。老张把这种做法叫做“锢金”或“水藏”。
江口大战的失败,同样也坚定了张献忠放弃成都的决心。
既然水路不通,那就取道陆路,向川北进军,直接前往陕西。川北,有都督刘进忠的数万军队驻扎在那里,还有险峻雄伟,易守难攻的“朝天关”。
但在北上之前,老张认为还有两件事必须完成:屠尽成都人,毁掉成都城。他对左丞相汪兆麟说:“金玉投之水,宫室焚以火,自我得之,自我灭之,不留毫末贻他人!”
于是,可怜的成都百姓又一次遭遇灭顶之灾。张献忠第一次屠杀的是城中原有的居民,这一次屠杀的则是他亲自下令从郊区村镇招徕进城的百姓。
眼望满地的尸体,平东将军张可望默默走回自己的营帐,对心腹的亲兵说:“国家如一身之肢体,帝王乃百姓之首领,如今手足已去,头岂能独存?有王无民,何以为国?只不过空有王名而已。哀哉无辜小民,惨遭杀戮,已经断绝了我大西朝图王兴霸的希望,我辈多年的努力,已付之东流。真不知父王是怎样想的?”
说罢,痛哭不已。
有现代学者考证,张献忠在成都又开杀戒,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滥杀。他在军营里杀害的也不仅仅是女人,还包括老幼病残,他担心有这些人在军营,必然行动迟缓,不能急行军。
另外张献忠还下令把军营和城内堆积如山的死尸都腌制成肉干,装在大车小辆上,行军时充做军粮。
大顺三年(1646)八月,张献忠调遣各营兵将带着锹,锨,锤,钎分段平城。成都城墙高大坚固,众人挖了半月,才仅仅掘平了垛口。垛口以下坚硬如铁,锤击钢钎,火星迸射,分毫不动。
兵士们又在墙角下掏挖,希望将底下掏空,墙体自然就坠毁了。谁料挖了数尺,发现地基都如铁水铸成一般。下面的地桩栏杆一般,不足一尺远就排列一根,每根地桩都有一尺多粗,牢牢的钉在地下,像生了根一样,分毫不动。
老张亲自来勘察,也无可奈何,干脆下令放火焚烧蜀王宫殿(即张献忠的皇宫),霎时烟气腾空,火光烛地。
承天殿前有两根石柱,雕刻蟠龙,极尽工巧,但粗壮坚硬,难以摧毁。老张让人取来纱布,蜀锦等用油浸泡,层层缠裹,然后举火。烈焰冲天,燃烧了一昼夜,终于将两根盘龙石柱烧枯折毁。老张拍手称快。
老张随后下令全城纵火,城内官衙,寺院,民房四处焚烧,全城一片通红,犹如火海,夜间百里外皆亮如白昼,大火整整燃烧了半个月才熄灭。如果发现有未烧尽的残木,也都派人拾检成堆,投入烈焰,不烧成灰烬决不罢休。
成都这座历史名城,本是先秦纵横家张仪所筑,后经蜀汉昭烈帝刘备扩建整修,史书上说,“壮丽甲天下,其宫殿之盛,也不减京师”。至此,完全变成了一片瓦砾焦土。
该烧的都烧了,该埋的都埋了,该杀的都杀了,老张还想在四川留下点什么。因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大西朝占领成都两年多,“岂可无遗迹留后”?
老张计划在“中园”空地上树立一座高耸的石碑,以作纪念,要求碑高九尺,象征其高居九五之尊,碑宽四尺,象征其平定四方之意。
他让右丞相严锡命撰写碑文,命工部尚书王应龙监工督造,限一月完工。严锡命很快写好了碑文。
严锡命,四川绵州人,明朝进士,学识渊博,工文善书,被张献忠任命为右丞相,见面必称“严先生”,因此严丞相感激涕零,倾心效力。
九月初张献忠传旨工部官员:“石碑建成,面向北方树立。”严先生争辩说:“不对!人君当面南而立,何故向北?”一再坚持面南背北树碑。
老张见他违抗自己旨意,很不高兴,下令将其廷杖一百二十棍,不料严先生不禁打,竟一命呜呼了,尸体扔在了城外的沙滩上。
有人说,老张其实早对四川进士严锡命不感冒了,有一次他巡视绵州城那正是严锡命的老家,竟发现严府的宅邸异常的豪华壮观,于是触动了杀机。
九月一十六日天还没亮,老张向着满城的残垣断瓦投去了最后的一瞥,然后回过头去义无反顾的率军北上。他心里默念:成都,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明末那些事儿 第135章 敢问路在何方(3)
九月十六日天还没亮,张献忠向着满城的残垣断瓦投去了最后的一瞥,然后回过头去义无反顾的率军北上。
他心里默念:成都,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一路上,远近居民听说张献忠来了,都早早逃避他方。大西军起初有向导引路,但蜀道艰难,攀山越岭,一步一滑,行程实在不易,弄得老张脾气发作,竟将当地向导推下山崖。
一连杀死几个向导,再也没人敢带路。张献忠就亲自当向导,向前直走,每每走到无路可走之处,就退回来重寻新路,弄得大西军人困马乏,辛苦备尝。
老张越来越恼恨,骂声不断,逢人便杀,遇房就烧,吓得两位外国传教士也战战兢兢,直喊“哈利路亚”,“天主保佑”。
九月下旬,大西军抵达顺庆(今四川南充市)。顺庆守将是明平寇伯曾英派来的大将熊应瑞和冯有庆,他们二人都骁勇敢战,经常互相激励:“贼将到来,不足虑也!”
现在张献忠真的率军来到了,几十万大军将顺庆城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两个人不由吓得腿肚子转筋。只固守了三天,城池就失陷了。
张献忠下令屠城。
这时,有一个老和尚前来求见张献忠,恳请不要屠城。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破山和尚一位得道的高僧。老张早有耳闻,他狡黠的一笑,用手一指说:
“和尚敢吃这些东西,咱就答应你!”
破山禅师顺着张献忠的手指望去,原来是僧人禁吃的狗肉,猪肉,略一沉思,他朗声说道:“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拿过狗肉就大口大口吃起来。
老张不禁哈哈大笑,宣布封刀不杀。得到允诺的破山禅师躬身告辞,飘然而去,只在身后留下一首悠扬的歌诗。
老僧来到无人陪,幸有当门杨柳垂。
只见柳花开又落,不知春梦几时回。
顺庆城小,容不下大西军这么多人马,张献忠率部队来到西充县(在顺庆城西北面)的一处叫金山铺的地方,迎面有一座大山,蜿蜒数十里,形若凤凰,故名凤凰山。
凤凰山周围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可山顶却是平地,老张一拍大腿,大喊一声:“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他吩咐手下人称呼他的营帐为“行宫”,谁也不许再提“营”字。
大西军驻扎凤凰山,对下一步的进兵方略,老张游移不定。他不清楚汉中的虚实,并且也没有放弃从川北经水路再进军湖北的想法。
他一边派侦察兵探听汉中的情况,一边下令砍伐树木,打造战船。
汉中变局。
张献忠并不知道,如今,陕西汉中局势大变。
驻守汉中的大顺军将领贺珍和马科击退大西军进攻后,由于贺珍将军治军有方,善于抚民,四川等地的饥民纷纷归附,汉中的人马一下子多起来,到了大顺三年(1646),竟聚集起七八万人马,更加不可小觑。
贺珍等人也早听说了闯王李自成九宫山遇难的消息,心中非常难过。他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闯王未竟的事业,于是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
贺珍对老将马科说:“大明天下失于李帅主,李帅主又失于满清。听说清兵穷追不舍李帅主时,在西安只留下少量兵马镇守。如果我们出其不意直取西安,然后派精兵死守潼关,也许还能够建立一番功业呢?”
马科听了不住点头称善。
贺珍点齐五万精兵,刀枪耀眼,旌旗蔽日,雄赳赳气昂昂向西安进军了。
探知消息的西安守将看看身边这点人马,吓得话都说不利落了,赶忙派人向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告急。
此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正在北京庆贺胜利。
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的闯王李自成被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轻而易举击溃,毙命九宫山,大顺军残部七零八落,被彻底剿灭应该也为期不远了。
现在多尔衮把目光开始转向在四川折腾疯了的张献忠。
明末那些事儿 第136章 敢问路在何方(4)
此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正在北京庆贺胜利。
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的闯王李自成被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轻而易举击溃,毙命九宫山,大顺军残部七零八落,被彻底剿灭应该也为期不远了。
现在多尔衮把目光开始转向在四川折腾疯了的张献忠。
对于张献忠,多尔衮起初希望通过招抚来解决,由于强敌李自成尚在,他不想四面出击,因此多次派人进行劝降。顺治二年(1645)十一月,他以顺治皇帝的名义颁布了一道诏书:
“张献忠前此作乱,都是明朝之事,因远在一隅,没有得到朕招抚的旨意,所以归顺迟延。……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所部将领头目兵丁人等,各照次第升赏……”
无奈张献忠始终置之不理。
现在,拥兵百万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已被剿灭,多尔衮立即改变策略,决定派兵征讨张献忠。这时却突然传来西安求救的战报,他鼻子哼了一声,果断下令任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速速增援西安城,待消灭贺珍部队后,就顺势进兵四川。
肃亲王豪格刚从山东战场立功归来,接到命令,不敢怠慢,吻别自己娇艳如花,楚楚动人的福晋(王妃)博尔济锦氏,立即率领满汉大军八万直扑西安。
镇守西安的清军抵挡不住贺珍猛烈的攻势了,死伤严重,人心惶恐。肃亲王豪格的先头部队由“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率领迅速赶到,西安城下一场鏖战,互有杀伤。贺珍见占不到便宜,下令鸣锣退兵,不料此时靖远大将军豪格亲自率主力赶到了,向贺珍发起了总攻。
贺珍虽然能战,怎奈寡不敌众,被清军杀得大败,损兵折将,逃回汉中。不料留守汉中的老将马科早有心投降清朝,闭门据守,不放贺珍入城。气得贺珍望城大骂。
前有坚城,后有追兵,贺珍将军无奈,只得一路败逃向南,进入四川,在巫山,大昌(都在夔州府东端)一带与大顺军余部高一功,刘二虎等汇合。
从此,贺珍,刘二虎等人聚集在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四省交界处坚持抗清,形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夔东十三家”。
清朝靖远大将军豪格稳定住西安一带的局势后,向汉中进军,并着手准备入川。
在保宁把守四川北大门的大西军都督刘进忠赶紧把汉中的变乱飞报老万岁张献忠。
最后的疯狂
大西国大顺皇帝张献忠接到刘进忠的报告,知道贺珍战败,马科投降清朝,豪格的大军很快就要来到汉中,于是一面告诫刘进忠固守朝天关,不准出战,一面传旨检阅三军。他对心腹汪兆麟,张可望等人说:“当初咱老子起兵的时候,身边只有好汉五百人,驰骋疆场,所向无敌,如今兵多了,反而屡屡失败,前年出汉中败给贺珍,近来在江口又败给杨展,可见兵在精而不在多,要这些贪恋富贵,怀有二心的无用家伙有什么用!咱老子只须劲旅三千,便可横行天下!”
第二天,老张正襟危坐,下令各营兵士包括家属都从他眼前鱼贯而行,疾趋而过。两边壮汉数百人,手执大棒,每过三人抽取一名,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如挑选了父母,子女不敢回顾,挑选了子女,父母不敢回顾,诳骗说要新建水军四营,由抚南将军张文秀统领。
老张提前授予养子张文秀谕旨一道,让他选择空旷之处起造一座木城,高一丈五尺,外圈挖掘一道壕沟,深一丈,宽一丈,壕沟边布置鹿角蒺藜。木城可容纳数万人,命将挑选出来的男女全都驱赶进木城里居住。
木城只留一门出入,壕堑外俱命心腹将士持刀挟戟,层层围绕,号称“人墙”。另派孩儿兵把柴火,清水送入木城,供应这“四营水军”。这些所谓“水军”,有的父子异地,兄弟东西,亲朋不能相保,惟有肝肠寸断,涕泪横流而已。
几天后张献忠传令从木城外用枪炮攻击,待杀毙大半后,再打开城门鼓噪而入,乱砍乱剁,赶尽杀绝。
明末那些事儿 第137章 敢问路在何方(5)
对自己妄杀无辜的行为,有时老张也感觉不对劲,但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路遇一座老君庙,他走进去双膝跪倒在神像面前,行三叩首礼,默默的为死去的将士祈祷求福。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身边的部属是这样稀少。在成都登基称帝时,朝堂上人头攒动,有千人之多,如今只剩下不足百人了,军队的人数也大不如前。放眼四望,远处炊烟断绝,空如荒漠,他不禁恼恨气闷,狂怒中猛然抽出宝刀来,就要抹脖子。多亏张可望跟张能奇手疾眼快,夺下佩刀,才未伤及性命。
老张不禁嚎啕大哭起来。他拉着张可望的手充满伤感地说:“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未必灭绝。可望啊,如果万一有一天我死了,你就是我的继承人,立即率领大西军归附明朝,共同抗击清军。”
老张虽然痛恨前非,多次后悔,但仍然难以改变暴躁易怒的坏脾气。这一天,他又因一点小事杀害了几位大臣。其中一个文官,只因为吸烟太多,精神疲惫,两员武将,因在席间高声谈论,肆无忌惮。还杀死太监七名,说有不少的军官在朝堂上窃窃私语,这几个太监视而不见,渎职不报,罪当斩决。
老张对大西国的前途越来越悲观,因此越来越焦躁不安。就在这时候,保宁方面又传来一个糟糕的消息:都督刘进中恃勇轻进,被汉中的马科杀得大败而归,损失了数千人马。气得张献忠破口大骂:“这个刘进忠,真该死!”
刘进忠不是张献忠的嫡系。
他是陕西汉中人,文武兼备,堪称儒将。对老万岁滥杀无辜的行为,他一直不以为然,曾经规劝过多次,因此老张有些疏远甚至讨厌他。
镇守保宁期间,刘进忠曾颁布一道严明的军令,并刻在石碑上以示郑重。碑文主要内容如下:
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本府秉公奉法,号令森严,要求兵民安分守己,彼此相安。现约法数章,如有犯者,照约正法,特示。
不许未奉都督府明文擅自在民间招兵,扰害地方。如有违反,允许当地士民锁解军前严惩,如隐瞒不报,一体连坐,
不许往来差人及闲散人等擅动驿站马匹兵夫,查出捆打,
不许驻扎地方的武将,擅自接受民间诉状,干扰地方官办案,违者惩处,
不许假借大西军名号,欺压百姓,地方官查实申报后,务要枭首示众,
不许无赖之徒投入军营,凭空诬告,妄害良民,违者捆打,
不许属下文武官员,擅娶本土妇女为妻妾,如违究治。
大顺贰年叁月。
嗬!咋一看,还真有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意味。
很长时间以来,一些现代学者都以本禁约作为大西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的明证,但据我看来,它也许只能证明都督刘进忠这个人还颇有些政治头脑,对于维护军纪,稳定社会秩序比较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