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按照董策的指示,张寒在写这个章程的时候,大量使用白话,尽量少咬文嚼字,写的非常之直白。而且不是用大明朝官场上常用的那种含混其词的公文形式,那种公文,往往大一堆,大概九成都是废话,只有一两句提及了具体的事项,让董策非常不喜。董策推崇的,是后世的那种,一条一条的罗列出来,非常之精细规范,而且很容易就能看懂,只要按照章程去办,总归出不了大问题就是了。
不单单是张寒的这个章程,其它的公文往来,只要是磐石堡内部的,董策都做了类似的要求。
张寒写的,当然还到不了董策要求的程度,不过能看得出来进步和变化。
董策瞧了,也是连连头,他问道:“派出去的人,大概三日之后出发是么?”
“是,本来属下想着不是那么着急,还可以往后拖拖,但前几日听闻,流寇又回陕西了!”
到农民军,张寒脸上露出刻骨的仇恨:“流寇所过之地,百姓流离,要么被裹挟从贼,要么就成了流民。现在黄河解冻了,陕西的流民是过不来的,不过前几年,流寇大掠过三晋之地。山陕不过是一河之隔,那边流寇肆虐陕西,山西这边必然也是震动,沿河的各州县,少不得要加强防备,如此一来,又要从百姓身上加征加税。加上今年雨水极少,想来有不少人要背井离乡了。属下以为,还是早些下手的好。”
听了这一席话,董策真是对张寒有些刮目相看了,他本来以为张寒也就是略有才能而已,但现在,对他的评价,却是高了一个层次。
对于张寒提出来的这些,董策没做什么修改,但按照这上面所写的话,三日之后就得离开,那有些东西,也得抓紧了。
……
第二日,崇祯八年的三月初一日。
磐石堡大校场,磐石堡军的士卒们已经按照各自的杀手队站得整整齐齐,排成了一个严整的方阵。他们面朝着将台,一个个挺直了腰板儿,下巴扬起,瞧着就有一种昂扬的气势。没有一个人话,都在那里站得笔直。就连有些身上头上打着白色纱布的伤员,也都是竭力挺直腰板儿,把自己最精神,最昂扬的一面展示出来。
他们身上活着穿着胖袄,或者穿着铠甲。胖袄都浆洗的干干净净,铠甲表面的泡钉,更是给擦拭的直发光。
当他们的目光扫向前面那将台的时候,每每内里都是充满了灼热。
队正都已经得到了石将军和周将军下达的命令,今日,乃是阳和卫指挥佥事,磐石堡守备董大人,赏赐所有有功士卒的大好日子。而队正们,又把这个消息传达给了士卒们。
这可是个大好事儿!人人都在称赞董大人仁义宽厚,对咱们那真是没的,有这般天大地大的恩德,咱们便是给董大人送了命也是心甘情愿,更别还有这些好处。队正们也在刻意的引导这等想法,甚至大肆鼓动宣扬。
比如第一杀手队的队正郑发奎,一天都要在营房里宣讲不少遍。
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和石进周仲得了董策的命令推波助澜有关系,却也有其基础——若不是士卒们真的是对董策感恩戴德,再怎么着也不会这样。
蒋老三看起来很臃肿,他身上那件儿宽大的胖袄给高高的撑起来了,看着就好像这厮一夜之间变胖了许多。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只不过因为蒋老三身上裹了太多的绷带而已。
他那一日战斗太过激烈,身上不少本来就没有愈合的伤口变的更大了,失血也是极多,那日简直就跟个血人也似了。由于失血太多,导致身体很是虚弱,家丁队派来了两个懂医术的,给他很仔细的看了,又用了外敷的药,在外面缠上了绷带。于是蒋老三变成了一个大粽子,除了躺在床上什么都干不了。不过他终归还是底子好,这才两日,就又能下地行走了。
蒋老三后面是杨二,他情况就要好的多了,因着有伤,没能参战,他的伤却是好的差不多了。
“你,俺能拿到个啥?”蒋老三回头声问道。
“听这次是按照首级算军功。”杨二笑嘻嘻道:“你杀了得多少贼人,俺瞧着了不少,要功劳,你得是第一等的。”
着他便是叹了口气:“可惜俺没能上阵,一个贼人都没杀了,现下也只能是干看着。”
因为受伤,杨二并未参战,自然今天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不过他虽是在叹气,神色间却是没有丝毫遗憾的意思。杨二这人缺多多,但就有一好,心态摆的很正。他也不觉得自己没参战是多丢人的事儿,也不会眼红那些立下大功的同袍,他很有自知之明,若是自己真上阵了,且不能杀几个,只怕现在都没办法站在这里了。
“又在这儿装相,你是啥人我不知道?”蒋老三斜了他一眼,杨二嘿嘿一笑,也不升起。在去往虎头山的路上,两人挨了鞭刑之后,杨二几乎撑不住,若不是蒋老三一路搀扶着他,现在的杨二,已然是路边的一具枯骨。本来两人关系就不错,有了这么一件事,那就更是过命的交情。
“不过啊,你也未必捞不到功劳。”
蒋老三四下扫了一眼,眼见得没人注意他们,脑袋微微偏了偏,嘿然一笑道。
杨二顿时眼睛一亮:“此话怎讲。”
“只论个人的话,理当是按照杀的人头算,这也是咱们大明朝军中素来的规矩,不拘是咱们磐石堡军,别的也一样。不过么,据还有一个杀手队全队奖。”
“那是啥玩意儿?”杨二纳罕道。
“不大清楚,但好像是跟全队的斩获有关,似乎斩获最多的一个杀手队,全队都有奖赏,就不仅仅是其中一个了。”蒋老三道:“咱们队斩获可不少,到时候若是能拿下这个全队奖来,也少不了你的。”杨二笑逐颜开:“这感情好啊!”“老蒋,你是咋知道的?”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六三 英灵不灭,魂兮归来
杨二一听,大是艳羡:“老蒋,你还跟他有交情呢,他这都告诉你?”
“那是自然,他呀,跟你哥哥我是不打不成交,现如今关系好着呢!也就是现如今咱们磐石堡周围没饭馆没酒肆的,若不然俺俩早一块儿不知道喝了多少酒了。”蒋老三自吹自擂道:“那日你哥哥我在平台上表现的太英雄了些,现下都愿意跟我结交。”
后半句,杨二不置可否,但前半句,他是坚决不信的。要勉强蒋老三和董毅英是不打不成交,似乎也有些道理,面前能得过去——只不过从来是蒋老三挨打罢了。
“起酒楼来……”杨二摇摇头:“咱们磐石堡这么大,城里城外的,连个吃饭喝酒的地界儿都灭有,虽食堂里吃得好,但也没酒哇!嘴里都淡出个鸟儿来了!就算是发了赏银又能咋地,又没处花去!只要有个酒肆就成啊,再烈的酒,好歹也不是口水。”
一提起这个话题,蒋老三也是连连头。别人发了银子发了粮食都是养家糊口或者是攒起来,他俩却不是这等性子,这些时日,肚子里的酒虫都要饿死了。
两人正得开心,忽然站在最前面的郑发奎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两人赶紧闭嘴。经过虎头山那一些事情,他俩尽管还不是对郑发奎那般尊敬,但至少也不跟他对着干了,人家表现的仁义,你总不成太丢份儿,被人成不识好歹。
大校场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一队人马缓缓进来,目标正是将台。
策马在最前面的,自然是董策,他被七八个家丁簇拥在正中间,今日胯下乃是一匹雄骏的黑马,这黑马全身上下几乎见不到一根杂毛,显然是颇为珍贵,这也是董策精心挑选出来的——他平日骑得是枣红马,但今日不同。不但骑着黑马,董策全身上下也是一身黑,黑衣黑裤黑靴,黑色大氅,就连头上的簪子,也是换了根墨玉的。面如冠玉,俊朗挺拔,如此打扮,不但丝毫没有削弱他的风采,反而是给他增添了几分沉郁悲凉之气,显得越发的深沉凝重了。
而在他的腰间,却是一根白色的腰带,一眼就能注意到,极为显眼。
他周围的那些骑士,也都是如此打扮,只不过实在找不到那么多黑马,因此还是各自骑的各自战马。
董策的几十个家丁,除了他周围那几人骑马之外,其它众人,则都是步行。只不过他们并非是空手,而是四人一组,簇拥着一辆马车,一共九组。而每组马车之上,则都是放置着一具棺木。
棺木漆成了黑色,上面缠绕着白色的布,一阵风吹来,便是微微飞扬。
数十人的队伍,无一人话,而所有拉车的役马,都被上了辔头,裹住了嘴,确保它们无法发出声音。所有人都是面色沉重,缓步进入校场。
大校场,立刻安静下来。不是那种单纯的没有声音的,而是好像在这一瞬间,空气都凝滞了,氛围极度的压抑,让人似乎都喘不过气来。
所有人都安静的看着这支队伍,也正是在这一刻,不少因为即将到来的奖赏而兴高采烈的士卒,才发现,今日这个队伍,少了一些人,有的死了,有的伤的很严重。倒不是他们凉薄,只是磐石堡军好歹也是几百人,不是一个杀手队的基本上都不大熟,只要不是自己队里或者是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人出事儿,谁会关心这个?
董策策马来到将台前,拾级而上,而那些家丁,则是将棺材上费力的抬下来,就这么一字摆在将台前。
站在台上,董策俯视着众人,石进和周仲站在队列最前头,带头拜倒在地:“属下参加大人!”
“属下参见大人!”
数百士卒齐齐跪倒,呼喊如山呼海啸一般。
关于称呼,也是董策在战后传下的命令。他的很清楚,所有士卒,面对上官——上官的范围,也把董策包括在内——之时,一律自称属下,称呼对面为大人。大人之前,可加姓氏,若是感觉不好分辨,亦可加官职。之前那些的,老爷之类的称呼,一律废止。而家丁,也是一并如此。
这也体现了董策一贯的想法:你们是我的私军,但不是我的奴仆。
“众将士,请起身。”
董策双手微抬。
“谢大人。”众人又是高呼,这才起身。
“今日,这个大会,乃是表彰大会,意为奖赏在之前围剿虎头山马贼一战中,表现出色卓越之人。诸位拼死力战,本官又何惜奖赏?本官行事,素来极重公平二字。犯错当罚,有功则赏,绝不会含混!但是在奖赏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董策的声音陡然高亢起来,他伸手指了指胸前:“诸位将士,你们且看看,本官今日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扎的,是什么颜色的腰带!”
校场肃然,寂寂无声。
本来国朝习惯,送葬死者,乃是披麻戴孝,而穿着黑色衣服送葬,则是后世西方舶来的习惯。但董策等人,并非是死者的亲属,同时又要表达自己心中的沉痛之情,所以便决定穿黑色衣服,扎白布腰带。
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形成的反差相当强烈,一片黑色聚集在一起带给人的感觉,是相当之压抑的。就算是第一次见到的人,也能够大致判断出这是想要表达什么感情。更别,还有那些摆在将台前的棺材,是那般的让人无法忽视。
“有什么,比奖赏有功将士更加重要?”董策似乎是在问众人,但他接着就自己回答道:“是祭奠死去的英灵!这是头等之大事!”
“这些人,这些逝者!他们都是我们的袍泽,我们的兄弟!活着的时候是,死了,照样也是!”
他忽然大步走下台子,走到那些棺木之前,深深一揖,高声道:“弟兄们,你们为我而战死,我董策,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他回头冲着董勇振一摆手,董勇振会意,了头,策马而出。
少顷,校场入口又是走来一批人,约莫有十四五人,不过瞧他们的样子,都是寻常百姓打扮,里面基本上都是妇人和年岁不大的孩子。他们,便是这些战死士卒的家眷。军队回来的当晚,他们便是得到了信儿,是周伯一家一户挨个儿通知的。今日,也是周伯把他们召集来,一起来到校场。
于他们而言,这还是第一次进入校场,或者准确一,这是他们在磐石堡全部建成之后第一次得以进城。眼见得不远处就是森严整齐的军阵,几百双眼睛似乎都往自己身上瞟,本就很拘谨的他们就更紧张了,似乎都走不动道。
刚刚得到自己当家的战死消息的时候,自然是悲痛欲绝,但缓了这段时间,悲痛已经减弱了不少,他们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忽然被叫到这里来是做什么。周伯在一边带着他们,一直走到将台前面。
见了董策,周伯向他们道:“这是董大人。”
其实不用他,这些人基本上都见过董策,至少也是远远的看过一眼。但董策这样的人,就算是只远远看过,也是不会忘记的。他们慌忙跪倒拜见,董策赶紧快走几步,将他们一个个搀扶起来,口中连声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把大伙儿都搀起来,他叹了口气,指了指那些棺材,声音沉重:“是本官,对不住你们啊!”
九具棺材一字排开,棺材前面则是摆放着灵位。就算是不认识灵位上的字,但他们也是立刻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悲伤涌起,不少人都是面色悲戚,还有人已经是垂泪抽泣。
董策也不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等他们哭了一阵儿,稍稍释放了一些情绪,方才缓缓道:“诸位,你们乃是战死士卒之遗属,他们为本官,为磐石堡而战没,本官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当让他们含笑九泉才是。”
他走回将台上,高声道:“从今日起,磐石堡军所有战没之士卒,只要查明乃是战死而非投降或其它,则以上等棺木收敛其尸身厚葬。于磐石堡北,青锋山北坡之下,建立英灵公墓,以为埋葬。无论战没之人身份高低,每人都起坟茔,立墓碑,记载生平,坟前栽树。以后每逢时节,本官都会亲领文武官员,前去祭拜!血食丰厚,永不断绝!”
“于堡中建英灵堂,供奉所有战没士卒之牌位,供给家人日常祭拜,供给后人敬仰称赞。”“方才那些,是对战没的兄弟本身的,下面这些,则是对遗属的。”董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那些战死者遗属的脸上有着迷茫和期待,他沉声道:“家中有一人战没者,发给十两银子,如有两人,则为二十两,三人则三十两,以此类推。另外,若是战没之士卒,家中有子女年未满十五的,则另外发给两石粮食。”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六四 勋章
这个抚恤,实在是太丰厚了!
十两银子这是怎么个概念?俭省一的话,足够盖起三间挺气派的砖房了,对于穷苦百姓出身的他们来,绝大部分人,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更别,他们可不只是靠着十两银子活着,家里还有那许多地呢。
而董策还未完。
“若是战没之人,无遗孀亦无子女,本官会与流民之中,遴选孤儿,过继到你之名下,让他以你为父,祭奠你的牌位,牢记你的功劳。你虽死犹生,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此言一出,下面士卒之间,更是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呼。
“别的不,就凭这句话,俺就死也不怕了。”蒋老三叹了口气,低低道。神色间竟然少有的带上了几分唏嘘。
杨二见他似乎有些难受,宽慰似的笑道:“俺也不怕了,又不是就你一个光棍儿。其实刚才大人到只要战死都能好棺木厚葬的时候俺就动心了。俺爹俺娘,俺哥俺嫂子,死的时候都是草席一裹就埋了,俺婆姨俺儿子,死了都让人吃了,也有俺一口。俺们家往上数三代,就没有一个死了住进棺材里头的,俺只要战死,就能是第一个了。”
本来是想宽慰蒋老三,但着却是自己眼圈儿泛红了,眼珠子刷的就滑了下来,再也止不住,一个劲儿的拿袖子擦。
蒋老三也是黯然无语,不知道该啥。
下面士卒中,如蒋老三这般心思的,可是不在少数。他们多半都是光棍儿,连老婆都没有,更别儿子了。或许原先有儿子,但现在肯定是没了。没有儿子,就代表着自己这一脉的断绝,就代表着宗族的无法延续。就代表着在自己死后,甚至无人继承香火,年节供奉祭拜。
想想就是不寒而栗。
在这个时代,这是无法饶恕的重罪!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不是白的。
而按照大人所,哪怕战死,也有义子为他们祭奠,继承他们的姓氏,为他们延续香火!
“本官今日,就在此立下规矩!以后但凡是我磐石堡军士卒,无论战死于何地,存活下来的袍泽,都要将他们的尸骨,带回来!厚葬之,祭奠之!唯愿我磐石堡军所有战死之英灵,魂兮安宁!”
董策又看向那些遗属,道:“所有抚恤,待会儿便在这里发放,本官亲自盯着,绝不会短了你们一分银子,一粒米!”
遗属们被董策这一番话得感动不已,不少人忐忑的心终于是落了地,悲伤涌起,又是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给董策磕头,感念他的恩德。
下面的士卒们看着,无不动容。有不少人眼圈都已经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董策做的这些事,的这些话,都让他们极为感动,甚至是震惊骇然!之前还从未听过,有对待下面士卒这么好的上官!
别的地方,士卒死了也就死了,有良心儿的,给你家里发上那么几斗粮食,就算做是抚恤了。若是那等黑心的,直接给你吞了,你又能如何?
他们也有军户出身的,也有身边有人是军户的,这等事情见得多了,早就习以为常。正因为此,董策这等处置,就越发显得可贵。
为这样的上官卖命,值了!
正如董策所,这些抚恤,都是直接发放的。苏大成直接带着人拉着粮食银子过来了,发放到手,分毫不差。
遗属们领了东西,又和死去的亲人告了别,便在周伯的带领下纷纷离开。等棺材下葬,立了坟茔之后,他们想什么时候去祭拜都成,但今日,却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他们,毕竟还有许多事要做。
等他们走了,董勇振走过来,取出一瓶烈酒,倒了满满一杯,递给董策。
董策将酒往地上泼洒了一圈儿,高声道:“弟兄们,一路走好!”
然后又是深深一揖。
在他身后,士卒们亦是这般。
对于战没士卒的善后,这就算是告一段落。家丁们将棺材重新抬上马车,往校场外面而去。他们会一路出城,来到青锋山之北,那边在英灵公墓还未开始营建,甚至连个雏形都没有,但已经平整下来一片土地,足以埋葬这些棺木了。
而后便是关于受伤士卒的善后问题。
董策先把他们请到了将台前。
十四个人中,大部分都是轻伤,身上多半缠着绷带,但气色还不错,都是那等将养一段时间就能痊愈的。但其中有三人,乃是重伤,一个人手被剁下来了,另外一人,则是胳膊齐肩而断,还有一个,是伤了肺,一直在咳嗽,每次他用手捂着嘴咳嗽,手一放下,便能瞧见手心里的血迹。
这三人,看着就要比别人凄惨许多了。
董策下了台子,走到他们面前,他冲着一边的白忠旗招了招手:“把东西拿来。”
“是。”
白忠旗捧着一个木头盒子过来,打开盒子,董策从里面取出来一个的物事。那物事大约直径在一寸半左右,有三四分厚,有着黄铜的色泽,看着像是一个放大了的铜板,不过没有中间的方孔,看上去敦实厚重。铜板表面很光滑,正中间从上到下写了三个字:虎头山。然后在这三个字的下面,又是横着写了两个字:二、伤。
董策又取出一个类似的东西来,差不多大,不过闪现的是银色光泽,想来乃是白银打造的,上面依旧是有虎头山的字样,不过下面横着的两个字,变成了:一、伤。
董策一手拿着一个,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能瞧见。他高声道:“这两枚东西,名为勋章!铜的,是虎头山二级战伤勋章,银的,是虎头山一级战伤勋章的!受轻伤者,授予二级战伤勋章,重伤者,授予一级战伤勋章。”
“这就是本官今日的另外一条规矩!”
董策指了指那些伤员,高声道:“他们受伤了,是因为什么而受伤?是为了本官,为了你们这些袍泽,为了整个磐石堡!他们受伤,不是无能,而是荣耀光彩!是以本官决定要打造这两种勋章,发给他们,以后所有人,但凡是瞧见了佩戴此种勋章者,都当尊重!明白了么?”
董策的很直白,大伙儿也都能听的清楚,他们也是能够想到,大人这样做,可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们这些普通士卒!
那些受伤的,更是心中感动。尤其是几个重伤的,眼圈儿都泛红了,激动的止不住身子一阵颤抖。受伤的士卒,一来是担心不能打仗甚至不能干活儿了之后,以后的生活没有着落。第二担心的,则就是遭受别人的白眼,被人看不起甚至是骂作废物之类的。而现下有了这勋章之后,谁还会看不起自己?
“属下明白!”众人齐声高呼。董策头,先走到受伤最重,总是咳嗽的那士卒面前,亲自为他戴上了一级战伤勋章。这勋章是董策在围剿虎头山之前就已经想好的,早就下了命令给工坊那边。董策重视的事情,下面岂敢怠慢?杜建河亲自盯着,拿出了钻铳筒的那股子细心劲儿,打造出来的成品很是不错。厚重大方却又是不失精美,而且在勋章后面还有一个的类似于别针之类的东西,是可以固定在衣服上。限于这个时代的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想要打造出跟后世完全一样的东西是不大可能的,但大体有那样的功能和样子却是能够做到。
1...248249250251252...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