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一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六五 军功爵位制度
忽然他特别想咳嗽,死命想要忍住,但这种事儿又哪里是能忍得住的?终于,他捂着嘴大声的咳嗽起来,身子都弯了,咳嗽声撕心裂肺。
这一幕猝不及防,让大伙儿都是没能反应过来。然后便是一阵担心,方才大人可是正和他这话呢,怎么忽然就咳嗽起来了?大人给闹了个没脸,会不会因此而动怒?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董策不但没有动怒,反而是轻轻的拍他的后背,似乎要帮着他顺气儿。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是变得沉默了下来。
咳嗽了好一阵儿,那士卒才缓过来,赶紧跪在地上谢罪:“大人,属下,属下……”
“诶,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董策使劲儿把他拽了起来,笑道:“不妨事,不妨事。”
“你,叫什么名字?”董策问道。
“属下管庆。”那士卒赶紧道。
“管庆是吧。”董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伤了肺,以后再不能打仗了,但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好好干!”
接下来,董策为所有的伤员一一佩戴了勋章,每个人都了几句话。
蒋老三也在其中,蒋老三站在里头,那是应该的,虽然他身上的伤乃是被惩罚打的,但他后来英勇作战,也是真的,而且以那般受伤的状态,还能杀了不少贼人,更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就更是难得可贵。
至于杨二就不成,他是给惩罚受的伤,之后也没参加作战,是以便不能上去。
董策走到蒋老三身前,眼见得他过来,蒋老三赶紧挺直了腰板儿,想努力的让自己表现的更雄壮一些。
董策在他面前站定,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笑道:“蒋老三?”
“是,属下见过大人!”蒋老三声音洪亮的回答道。
“本官记得你,咱们在食堂,一块儿吃过饭!”董策笑吟吟道。
绕是以蒋老三这等泼皮混不吝的脾气,听了董策这句话,也是激动的满脸通红,不过他话总还是利索:“能跟大人吃饭,属下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有那么一顿饭,属下便是死也值了!”
“哈哈哈哈……”董策放声大笑,了蒋老三:“你这厮,倒是会话。”
因为那食堂中的事,他本来对蒋老三是有些不喜的,但那日见了蒋老三奋勇拼杀,这不喜就少了许多,而是对他很赞赏了。再有今日这一番话,他已经是记住了蒋老三这个名字,可以想见,以后有什么提拔升迁之类的好事儿,蒋老三肯定是比别人占便宜的。
“你很不错,能拼杀,不怕死。好好干!”董策给他把勋章挂在胸前,笑着勉励。
而后董策回到将台上,扬声道:“所有授予二级战伤勋章的,依旧在军中,每人发给三两银子,准三日假期,可回家中探望。授予一级战伤勋章的,发给五两银子一石粮食。不再在军中,但现如今磐石堡中各个衙门,包括一些即将组建的衙门,按照你们各人之意愿,都可进入内里当差。而且凭借一级战伤勋章,每年年底,可以来领取一石精良。”
董策这么一,伤兵们就再也没有任何担心了。虽然不在军中,但还有地方能当差,能拿钱粮,而且每年还有这么一笔进项。大人当真是仁义!
董策又道;“不单单是这一次,之后每有战斗,都会打造以那次战斗命名的勋章。分为一级和二级,各自授予。”
战没者和受伤的士卒善后都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该进入今日的正题了。
奖赏有功战士。
其实方才的抚恤善后等等,也都是属于奖赏的范畴。
“从即日起,磐石堡军,正式施行军功爵位制度!咱们磐石堡军封爵,由下至上,一共分为三十六等。立功,则可得爵位,功劳越大,则爵位越高。功劳累加,则爵位不断加高。爵位高者,可得田地,可得赏银,可有优待等等。”
“不过,本官须得向诸位言明,有爵位者,每每升迁提拔之时,都是优先,但爵位高,并不意味着官职也高。有可能你是第三等爵位,而你的上官乃是第二等爵位,在此等情况下,还是要听从上官命令,不得违抗!若有违者,定当以军法行事!”
这道命令一下,顿时校场沸腾,士卒们在愣了片刻之后,立刻是跟炸了锅也似。
场中响起一片怯怯私语声,不少人都是被这个消息所震惊,以至于都忘了军纪的约束——当然,也和今天气氛比较宽松有关。
董策也不制止,只是笑吟吟的看着,他很理解士卒们的这种心情,也知道他们现在的情绪为何如此激动。
士卒们从军是为了什么?有的是迫不得已,比如那些世袭的军户。有的则是向着当兵吃粮,有一条活路。而有的,则是为了功名,想要挣一份儿前程出来!只是像第三种这等,实在是太少了些。而在大明朝这种体制下,第一种情况下,那些军户组成的军队,已经是腐朽溃烂到了极,几乎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大明朝号称的百万大军,倒是大部分都是这种军队。而第二种情况下,主要是招募来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有一些的,乃是现在官军抵御建奴,围剿流寇的主力。
至于第三种,则是极少数,他们多半是将门子弟,或者是有些出身地位的,也读过书,有文化,这些人,多半也在募军中,他们成为军官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大明朝其它的军中,士卒们不是没有升迁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却是极为的渺茫。现在大明朝的军队,不能是烂透了,但上上下下,早就已经是暮色沉沉,陈规陋习无数。你若是没什么关系,又不懂得巴结,又不送礼,就算是再有能耐,也甭想升上去!
但是在磐石堡军中,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只要是你有能耐,立下了战功,立刻就是可以拥有爵位,得到赏银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更是为日后的升迁,奠定了基础。
董策做的很简单,不过是公平二字而已。但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却是难如登天!
等待士卒们安静一些之后,董策便是让各个杀手队的队正宣讲一些细节,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队正昨日都被召集起来过这事儿了,算是提前的知情者,他们回去之后私底下不知道偷偷的背了多少遍,现在早就娴熟了。
各个队正宣讲完毕,董策便是宣布正式开始。
“三十六等爵位,今日只公布前五等。”
“第一等,下造。第二等,中造。第三等,上造。第四等,簪袅。第五等,缨戬。”
“第一等下造,须得至少斩获三等头颅两个,方才授予。有下造之爵位者,赐给二十亩土地,每月发给粮饷多给米一斗。”
“第二等中造,须得至少斩获三等头颅三个或者二等头颅一个,赐给四十亩土地。”
“第三等上造,须得至少斩获三等头颅六个或二等头颅两个或一等头颅一个。赐给七十亩田地,银五两,宅地一方。”
“第四等簪袅,须得至少斩获两个一等头颅或相当数量的二三等头颅。有簪袅爵位者,则有铜牌一枚,上书簪袅二字,可挂在胸前。簪袅,赐给田地一顷,银八两,宅地两方。”
“第五等缨戬,须得至少斩获两个一等头颅或相当数量的二三等头颅。缨戬亦有铜牌,赐给田地一顷又五十亩,银十二两,宅地两方。”
而后董策又是仔细解释了一番。
所谓一二三等头颅的定义,头颅的主人,自然乃是大明朝的敌人。一等头颅,指的就是建奴的脑袋,而且是建奴真夷的脑袋,阿哈和作为帮凶的蒙古人的脑袋,只能是定义为二等头颅。而二等头颅除了上面的那些之外,还有则是义军中的精锐马军的脑袋。三等头颅,则是一般的义军,山贼土匪之类的这些。宅地一方,则是为十步见方的一大块地方,足足有数百平米大。而要赏赐的田地,则都是未开垦的荒地。对于磐石堡周边的开垦,董策自有规划,给那些流民的土地,都是划好的,是不允许私自开垦的。但也因此,他手里也没有开垦好的熟田,只能是给你荒地让你自己开采。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一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六六 第三等爵位
不得不,那个军功爵位制度并不复杂,但简单的东西却不一定就不管用。至少其简洁明了,便是再怎么笨的人,听过一遍之后也是心里有数儿了。更是将田地、宅邸、银子粮食等东西,直接同爵位挂了钩。
你有这个爵位,就能有这么多的东西!直接简单粗笨,但极为有效。
几乎是片刻,士卒们就被激发起了无穷的**,不少人甚至现在就已经期盼着下一次的战斗赶紧到来了。
而于董策来,这个简单粗暴的体系,也有不的好处。只有这么一个单一的军功体系,如此就大大减了他以及他下面那个团队的工作量,而且把所有人都纳入这个体系之后,谁是有能力的谁是庸碌之人,一眼就能看的分明。
不要多个体系,不要复杂难明,就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就很好。
有像是万历年间张居正用的摊丁入亩,不管你这税那税的了,丁银以后不收了,直接摊进你拥有的土地里面。衡量你该多交税和少缴税的标准没别的,就是看你家地多不多。
足足等了一刻钟的时间,现场的沸腾气氛才稍稍冷却下来,董策也适时抬起了双手,然后往下压了压。
“安静,都安静!”
各个队正们大声约束着自己的手下。
“下面,本官宣布,此次虎头山之役,因功而封爵之人!”
在到爵那个字的时候,董策的银两陡然拔高了一些。
“石进,周仲!”
董策看向自己的两个爱将。
两人忍住心中激动,走到将台前,面朝董策,高声道:“属下谢大人高恩大赏!”
着,双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你二人,指挥步军得力,此役方能有如此成果,当有重赏!”
“授予上造之爵位,赏赐田地七十亩,银五两,宅地一方。”
两人又一次磕头道:“属下再谢大人高恩大赏!”
而后便是退回去。他们那一份儿,这次大会结束之后自然会去有人给他们送去,就不需要在这里领了。
对于最开始是他们两个,士卒们也没什么惊异的,基本上也都猜到了。既然颁定了军功爵位,那么最先有爵位的,自然就是他们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看在下面,轮到普通士卒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赏格,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蒋老三!”
董策看着下面,缓缓地念出这个名字?
“是俺?是不是在叫俺?”蒋老三都愣住了,片刻之后他才呆呆的看着一边的杨二,又一次确定似的问道:“是不是在叫俺?”
“当然是你了。”杨二狠狠的在他腰间的软肉上掐了一下,低声道:“赶紧去,都瞧着你呢!大人也看着你呢!”
蒋老三这才缓过神来,然后四下里一瞧,便是看见周围的人都在看自己。
“嘿,这好啊!就喜欢这调调儿!”
被众人瞩目。蒋老三不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是很兴奋享受这种感觉,他抻了抻上衣的下摆,挺着胸膛,雄赳赳的便大步走了出去。起来,方才让伤兵们上前的时候,他也走了一遍。
他走在阵前,朝着将台而去,顿时,数百道目光都齐刷刷的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所有人都很关心,都想知道,这个叫做蒋老三的雄壮汉子,能拿到什么样的赏赐,能有什么样的爵位!毕竟蒋老三既然是第一个被叫上去的,那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他会拿到最高的赏赐和爵位。他是此次的上限,他的高度,决定了下面所有人的高度。
蒋老三也是跟之前石进周仲那般行礼,这些礼节,都是队正们教给的,为了保证今日这个大会的顺畅,队正们都被叫去坐了不少培训,其中自然少不了必要的礼节。
董策也不叫蒋老三起身,朗声道:“蒋老三,你已有伤之身,为先登勇攀,当是时,贼人反扑,声势颇大,你拼力抗敌,斩获贼人匪少,逼退贼人更多,有此勇力,又能死战,理当嘉许!”
“授予上造之爵位,赏赐田地七十亩,银五两,宅地一方。”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董策道出了赏格。
蒋老三大喜,有钱有粮,还有地位,这是多大的好处?他强压下想要哈哈大笑的**,磕头道谢。
“这是你应得的。”
董策笑道。
然后一摆手,便有白忠旗将一封纸包递给蒋老三,银子,地契,宅地契,都在里头。
蒋老三退下,而后董策便是接着念下头的人选。
第二个人,便是降到了第二等中造上去。也就是,此次虎头山之战,唯一的一个上造,就只有蒋老三而已。这是对他的肯定和极大的赞扬,蒋老三站在下头,看着四面的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掩不住的得意。
中造一共有四个,而其中一个,却是谁也没想到的。
“王四十六!”
当董策念出这个名字的时候,下面顿时是一片哗然。
王四十六,这个人大伙儿知道啊,不就是之前被抓的那个马贼么?他在阵前向大人献计,这件事儿他们基本上也都清楚,心里隐隐的还有些鄙夷——虽这厮降的是自己这边,但也太没骨气了些。
他怎么排名这么靠前?
董策微微皱了皱眉头,看来今日,这气氛是过于的宽松了。他接着又是失笑,算了,也就这么一日而已,素日里军营中,打仗时,无时无刻不是军纪森严,今日开心的日子,就当是给士卒们放假休闲了。
不过石进和周仲已经在大声的呵斥,让他们安静下来。
下头的士卒们都有些不服气,但是当董策念出王四十六功劳的时候,就再没人什么了。
“王四十六,弃暗投明,阵前献策,虽未有杀伤,然于大局甚有助力,使得我军伤亡减少,此大功也!授予第二等中造之爵位,赐给田四十亩!”
能够拿到一个中造的爵位,连王四十六自己都没能想到。
磐石堡军得胜而归之后,他自然也跟着回来了,只不过由于他是弃暗投明之人,自然是不能按照俘虏的待遇。他被安置在磐石堡,进了第一保第九甲,之前第九甲是十户二十七口,但后来甲长孙阿大不知去向,现在则又是重新变成了二十七口,不过是十一户了而已。
事实上,这几日王四十六的日子过得很不好。
他跟周围的邻居关系都不怎么好,他倒是想凑上去跟人家话,但人家都不怎么理他,见了他就匆匆走了。他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还不是出身闹得?把自己也想过,换成自己是寻常百姓,愿意邻居是个贼人出身的么?他跟那些俘虏们关系也不好,虽然之前都是马贼,也都投降了,但他是先投降的,而且降了之后还给董策出谋划策。一想到不少人因他而死,那些俘虏不少人都是恨他入骨!现如今他们在磐石堡,是不敢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的,但用些歪招儿邪招儿倒是还没问题。连着两天,王四十六早晨醒了都是发现自己的窝棚门口被泼了不少屎尿,肮脏不堪,骚臭无比。他也不是好欺负的,昨晚上发了狠,拼着一晚上不睡觉,也要逮着那人,结果守了一晚上,快天亮的时候果然等来了人。王四十六一声大喊,拔脚就去追,结果还没追上,反倒是匆匆忙忙的,差儿掉进水沟里。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一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六七 死者哀荣,伤者安心,生者奋进
一想起娶媳妇儿,王四十六心里就是火烧火燎的。这几日他撞见过几次邻居周氏,那女子,长的可真是勾人,让他心思更急切了。
却没想到,今日一大早,就被人叫来了,教给了他一些礼节,告诉他今日要来这里。
王四十六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赏了爵位,竟然还有了那么多田地?
老天爷,这可真是喜从天降啊!这以后日子,可是能过得舒坦了!
他愣了一愣神,回过神来之后正要感谢,却是没想到董策还没完,继续道:“鉴于王四十六之表现,特任命其为攻城防御器械司司正!直属于本官!”
“什么?我?我当官儿了?司正?”
王四十六刚刚清醒的脑袋立刻又懵了,他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而当他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感觉到很疼之后,忽然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他的脑袋重重的磕在地面上,用的力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砰砰作响,他带着哭音嘶声大喊:“属下多谢大人提拔,为大人效命,属下万死不辞!”
自己是什么出身?是马贼!但是现在呢?自己不但有了爵位,甚至连官身都有了!虽然之前没听过攻城防御军械司这个衙门,但听名字也能猜出来,这是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衙门!从周围人那艳羡的目光中,也可以知道这个位子,地位不低!自己现在,也是官人!
而这一切,都是大人给的!
王四十六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士为知己者死!
下面不少人眼红的要命,但谁也不出什么来。人家王四十六就是献计献策了,就是立了功劳了,人家就是能造器械,会造器械,你行么?
董策也用这种方式,让所有士卒深深的认识到了,只要是有本事,在磐石堡军中,是绝对不会埋没。
一直到中午,大会方才结束,董策又是宣布,所有人,放假半日,但明日巳时之前,必须要赶回来。
看着欢呼的士卒们,董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给战没者的家属以丰厚的抚恤,给战死者以极大的哀荣,让他们死后极为之荣耀,后事亦是无忧。
给受伤无法再继续作战之士卒一个安心,让他们不用再担心下半辈子的生活。
给英勇作战的士卒一个公平,给他们物质上的赏赐,给他们精神上的嘉奖和光荣,给他们地位上的提升。而由此,所有的士卒也都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一条能够让自己成为人上人的金光大道。
他们会英勇作战,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付出会有回报,而自己这样做,是对大人的回报。对于受伤和死亡的畏惧,他们远比其它的明军士卒要低得多,并不是不怕死或者不怕受伤,而是少了许多顾虑。因为他们同样明白,自己受伤之后,下半辈子也会活的很好,他们就算是死了,身后也不会那般凄惨。
实际上董策这种做法,也不难想到,也不算稀奇,但古往今来做到的能有多少?
有的人是压根儿就不把士卒当人,不愿意这么干,有的人是想这么干但是无能为力。因为按照董策的这个抚恤政策,这个抚恤标准,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士卒战死,纯抚恤金就要花费十两银子,有孩子的话还要两石粮食,折合八两银子,这样一加,就是十八两银子了。这还不是全部。棺木呢,不得购买么?像是董策买的这种棺木,一个就得五两银子!这就二十三两了。
战死一个士卒,二十三两!
而伤员只会更多,哪里有那么多的差事给他们安置?
现如今磐石堡军还弱,人数也少,自然战死受伤的就少,像是这次,一共死了九个。但规模扩大之后可就不是这样了,真正的大战,一场战斗死伤几千上万也是寻常,到时候一场仗就得几十万两银子——仅仅是抚恤而已。
根本就没这么多钱呐!上哪儿弄钱去?
董策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委,但当他看到那些士卒们目光——那是一种毫不保留的信任和尊重——他便决定,无论如何,再怎么艰难,自己今日的这些规矩,也绝不能变,也要坚持下来!
或许在别的将领看来,这是难比登天的事情,但董策看来,却也未必如此。
其实明朝末年,几大势力的战斗力,普遍都不怎么样。官军很烂,而起义军前期被官军各种吊打,后期有了些长进,却也不没多大。就算是战斗力最强的后金兵,跟他们攀上的那门几百年前的老亲戚比,也是天差地远。当年完颜氏麾下的金兵,能身披双层重甲,连续策马发动十几次冲锋,直到将敌阵彻底冲垮为止,现在的后金兵,能有这等能力么?或许巴牙喇兵有,但数量终归是极少。
在这种大环境下,董策认为,想要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其实并不需要极多的兵力,只要有那么几万精锐,也就差不多了。
他一直以来就打算走的是精兵路线,若不然也不会对这第一批新兵们花费如此多的心血操练培训,还通过加强营养、改善居住环境等一系列的手段进行培养。若真是如此,则在抚恤善后这方面的花销,似乎也不会是想象的那般恐怖。
……
在结束了对磐石堡军的表彰奖赏大会之后,董策带领家丁队去了安乡墩。
在这里,他又为家丁队举行了表彰大会。
家丁队和磐石堡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自然也不能一起表彰奖赏,而且家丁和一般士卒之间,衡量功劳的标准也不一样。像是磐石堡军的士卒们,基本上是按照斩首的数量来算的,因为他们的职责和工作要单纯的多——基本上就是正面的厮杀。而家丁队要负责的就多了:探哨,警戒,驱逐等等。有些探哨的,一个人头都没有,但人家在外餐风饮露的,受了多大的苦?能没功劳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