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属下敢不从命?”
马林强行按捺住心中激动,高声应道。
赋闲在家的日子,确实是很无聊,尤其是对于他这种人来。他喜欢的是马背上的奔驰,而不是在田野间锄头的一挥一举。却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么一个机会。
其实一个势力在疯狂扩张,规矩急剧壮大的时候,是机会最多的,就看有没有能力可以胜任了。
……
当天,也就是三月初二的晚上,夜色已深,但磐石堡董府的正厅之中,还是灯火通明。
董策高居主位,下面坐了不少人,放眼一瞧,磐石堡中文官武将,但凡是管事儿的手上有些权力的,都在其中。
明季素来是以左为尊,是以在朝堂之上,也是文左武右,但在磐石堡,却是恰恰相反。文右武左,民事系统的官员都坐在右边,而军事系统的人则是都坐在左边。座位上如此安排,大伙儿都是心知肚明,这是大人的再一次申明:在磐石堡,军事才是中心,才是第一位的。
坐在右边第一位的,毫无疑问,自然是身为通判,可以在董策不在的时候统管民事的李贵,他下首则是牧副渔司司正张寒。再下首则是仓大使苏大成和仓副使刘大库。这边也就只有这四个人了而已。
左边第一位的,是磐石堡操守官石进,下首是副操守官周仲。再下首,则是总装备处主事周伯,总新兵处主事王羽,正好也是四个。按理应该是五个的,总军需处主事纪长运还在他哥哥那里跟着增长经验,这次也是来不及通知他。
这八个人,便支撑起了磐石堡的整个军事民事系统。
“诸位,这次招你们过来,是要宣布一件事情。”董策顿了顿,道:“后天,也就是三月初四日,本官就要率领家丁队,随同兵备道刘大人,西行去往陕西行都司一趟。具体为的什么,现下好不能,但你们只要知道一件事儿就成——这一次,本官只要是能够做成此事,回来之后,一个参将是跑不了的,各位也就都能水涨船高。”
刘若宰奉旨前往嘉峪关外大草滩招降察哈尔余部的事情,乃是绝密,京城里知道的人估计不少,但到了这西北边地,可就没几个人知道了。刘若宰也是要求他们保密,事实上,放眼整个冀北道,除去那些手眼通天在京里有关系的人之外,可能也就是几个人知道此事。
众人闻言,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儿,但也是心中高兴。董策水涨船高,他们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此去关山万里,只怕一两个月才能回转也是寻常。再回来,只怕就已经是乂麦之时了。本官走后,磐石堡中大局,有赖各位支撑。”董策扫了众人一眼,道:“今日,就要先把名分定下来。”
“民事上的事情,李贵为主,什么都能管一管,有什么拿不准的,你来拿主意。石进,军事上的事儿,你做主。只要是有必要,大事情,都可以拿主意。你们二人,明白了么?”
董策叮嘱道。
“是,属下遵命!”两人起身,高声应道。
“嗯。”董策头,摆摆手示意他们俩坐下,道:“本官离开的这段日子,还对诸位有些要求,咱们一个一个。”
“李贵。”董策又了首席民事官的名字。
“属下在。”
“你的任务,比较大,但要难,也不是太难。第一,是关于流民的,在本官回来之前,至少要招收三万流民,并且将他们全部安顿好,土地分好,住地分好,等编户齐民,这个事儿,你得做的妥当了。”
“第二,各保长甲长,遴选得力人手,本官不想听到有乡间保长甲长欺人的事情。第三,要建好一支捕快队,听好,只要捕快,不是的县里州里府里那些衙门里头的三班衙役,本官只要捕快。他们的职责很单纯,就是破案,抓捕,没别的,衙门里的事儿,不是他们的差事。这个规模,暂定三十个人吧,当也差不多了。”
“第四,这是重中之重,就是麦收!麦收本官是赶不上了,就得你们多操心。这是咱们磐石堡建成之后第一个大收获,都一定要万分重视才行!你们瞧瞧,咱们磐石堡外面这么多肥沃土地,庄稼长势这么好,只要是保证麦收不出什么岔子,今年就是一个大肥年!有了这些粮食的进项,想做什么,都是进退自如!是以这件事儿是咱们今年天字第一号的头等大事。这也不单单是李贵的职责,你们所有人,都是互相配合,到时候要人给人,要钱给钱,都不能推诿。真要是出了岔子,本官一定严办!可都明白了么?”“属下明白!”众人心中凛然,从董策那肃然的语气就知道他是极重视这件事的,纷纷应是。而后李贵又是单独起身,把这些差事一一答应下来。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七一 本官回来之时,要是另一番场面
“上次跟你的那标准,本官后来想过,不大靠谱,得调整一番了。”
“第一个是窑厂,本官回来的时候,窑厂得出砖,你,一个月能产多少砖?”
张寒一直是在负责窑厂这块儿的,也是很用心的在做,时常去那边瞧瞧看看,自然也就很通晓。他沉吟片刻,道:“五万砖?”
董策暗叹口气,后世花上几百万建上一个砖窑厂,请上几个师傅一个月就能产出上百万砖。而在这个年代,这个数目,可是绝对达不到的。而且这还是在窑厂有上百人的基础上。
“五万砖?不成!太少。”董策道:“至少得十万砖,而且要大砖!本官知道,这个数儿有儿难,所以新的流民来了之后,你可以招人进去。到时候拿出个章程来,你们一起瞧瞧,那些人一个月给些银钱或者是拿粮食来折都成,人数最高一百,你看着办!”
董策都给出这些来了,张寒自然就不能不答应,若不然就是不识抬举了。
“第二个就是畜牧养殖司。”董策问道:“现下里头有多少牲口?”
“猪羊等大些的牲口,二百七十六,鸡鸭鹅等的,五百七十。”张寒回答的很快。
“太少。本官回来之前,大的不能少于五百,的不能少于一千。”
张寒张口结舌,心里一阵叫苦,这些牲口的数量增加,只能指望其繁衍,可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这可怎么控制?
不过董策显然是不想给他话的机会:“还有渔猎司,这个就没什么要求了,春日万物繁衍生发,除了必须的之外,就不要多抓了。”
“是!”张寒赶紧应下,心道这个好歹没有给出太高的目标。
“石进周仲,你们两个,本官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有两。第一,把他们给好生操练好,一定要练出一支精兵来。第二,按照当初本官交代下来的,好生管教,别出什么乱子。至于改组,重新建立编制的事情,等本官回来再。”
“是,属下遵命。”两人起来答应。
“然后是总装备处。”董策看向周伯:“周伯,你的任务,很重!”
他问道:“现在工坊里,有多少铁匠,多少木匠,多少泥瓦匠?”
“回大人的话,铁匠四十六人,木匠三十三人,泥瓦匠六人。”周伯没什么犹豫便是报出了准确的数字。
“不够,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少。从今日开始,继续大肆招募各类工匠。”董策拧着眉头道。
“大人……”周伯面露为难之色:“周围百里之内,咱们实在是招不到人了,孤店的工匠,能招来的,全都被赵掌柜的送到咱们这儿来了,就连阳和城的工匠,咱们也招了不少来。”
“那就去更远的地界儿。”董策道:“往西走,别局限在冀北道,往别的道去,那边军堡极多,世袭的匠户也不少,不少人都穷的吃不上饭了,好招揽的很。”
“本官回来的时候,铁匠要到达二百个,木匠不得少于一百五,泥瓦匠不得少于五十。对了,还有,给王四十六的攻城防御军械司招一些会打造攻城器械的匠人,这个会比较困难,开出的价格可以高一些。”
董策看了一眼周伯,又扫了一眼众人,面色郑重道:“本官今日交待的这些事情,周伯,不光是你的事儿,所有人的事儿都是这般。本官不问过程,不问困难,只问结果。”
“是,属下明白。属下定竭力去做。”周伯道。
“嗯,你们都是本官的老兄弟,本官是信得过的。”董策头,又道:“方才的,乃是工匠数量上的目标,还有一个,是物资储备上的目标。”
他看向周伯:“现在,冷兵器组那边,已经能打造铠甲了是吧?”
“是。”周伯道:“昨日刚刚打好了一套全身铁甲,一儿不比咱们在镇河堡武库里拿的那种全身铁甲差,甲叶也厚实坚硬,属下着人称了一下,足足有五十五斤重。只是还没来得及拿给大人过目。”
五十五斤重,按照明朝一斤的重量,那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六十五斤多了,重量已经超越极富盛名的大宋步人甲,这等重量带来的防御力,在札甲鳞甲这一类中,绝对算是尖的了。
“算了,先不看了,等回来再吧!”
董策摆摆手道:“这样的铁甲,现在一天能打几套?”
“最多一套半。”周伯道:“冷兵器组现在人手也不是很多,而且大部分都不会打造铠甲,相当一部分都在打造长矛和哥萨克骑兵刀,会打造铠甲的,也就是两成。”
“不会就让他们学!哪有什么东西是天生就会的?还不都得学么?他们是铁匠,底子好,学起来也比别人快。这样,冷兵器组里,六成的人,都要去打造铠甲。剩下那四成,等骑兵长矛和哥萨克骑兵刀各自数量到达一千之后,也转行去打甲。新招来的铁匠,全部去打造铠甲!等本官回来的时候,五百套甲,能不能保证?”
“一定能!”周伯咬了咬牙,大声应道。
“好!”董策哈哈一笑,道:“方才的是冷兵器组,再热兵器组,本官记得之前杜建河曾经过,鲁密铳的生产速度,是每半个月八支,算下来,现在已经有八十来支之吧。这个也要扩大规模,等本官回来,二百支,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周伯也是豁出去了,董策给的目标再大也是应下来。既然董大人都这般了,那大不了就是使劲儿的用银子去砸,多招工匠回来,这产量不就上去了么?
“另外,把划十个铁匠给木匠工坊那边,日常所需的东西,诸如农具等等,以后就都交给他们去做。新招来流民所需的那些,都要他们来产出。”
“至于那些泥瓦匠么……”董策沉思片刻,道:“等砖窑出砖了,就让他们盖房子,城里各个坊中不是还有许多没分下去的宅基地么?一块一块的划出来,一块就是一方的大。然后让他们在上头盖宅院,具体什么规格,你们自己定,但有一,不能太寒酸了,而且全都得用砖来建造,不能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所有的宅院,都是一个规格的,这样的宅子,就先建上一百套吧!”
顿了顿,董策道:“本官为士卒们准备的第六等爵位,就不分宅地了,直接分宅子。”
“能拿到第六等爵位的,就可以在堡里分宅子了,拿不到的,又想住在堡里,就只能是自己买砖盖房子。”
“至于给攻城防御军械司的那些,你直接就交给王四十六,让他看着安排。帮本官给他传句话,咱们大明朝常见的那些攻城器械,他每样儿至少得给本官打出一个来。”
“是!”
至此,周伯的差事算是交代完了,这些压在肩上的任务,让他出了一身冷汗,心里沉甸甸的。
然后是王羽。
“你的任务,主要是把的总新兵处的架子拉起来,你先挑选人手,下面的司房书吏等等,也可以直接任命,不过是暂代,等本官回来之后再定下来。而后便是新兵大营,这也是一个重!新兵大营要建好,你们要把后勤工作给做好,乱七八糟的事务,是你负责的。而对士卒们具体的训练,这个是石进和周仲的差事。”
“属下遵命。”
“苏大成,你们两个回去之后,收拾出一个专门的大院子来,用来放置铠甲,火铳,刀枪等军械。心着儿,千万别受潮了,这些可都是宝贝,要好生保养。”
“是,属下遵命。”其实不用董策特意叮嘱,他们也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珍贵,一旦出了岔子又是多重的大罪!一番安排,大伙儿都有了新的目标,就算是董策不在,也不会多么茫然。而董策也是把未来几个月的这些工作都安排妥当了,顿感心中大为轻松。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七二 离别
内宅一片安静,二丫开门关门的时候都是轻手轻脚的。乔氏已经睡下了,人年岁大了,难免觉轻,一儿动静可能就会将之惊醒,是以都不怎么敢弄出声音来。
董策洗过澡,回了自己卧房。
推门进去的时候,红袖正自坐在桌前,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账本儿,灯烛通亮,借着灯光她仔细的看着。手里还持着一管细笔,她的表情很认真,眉毛好看的蹙了起来,时不时的还在上面勾画。
而一边的大床上,柳氏正在铺床。她是那种很丰腴的葫芦型身材,胸大腰细臀丰,平日里瞧着就是很勾人的。这会儿跪趴在床上,那股子风情,就更不消了。
两人听见动静儿,往这边儿看过来,见是董策,都起来行礼。
“你先出去吧。”董策看了柳氏一眼,摆摆手。
“是,老爷。”柳氏应了一声,自是下去。
“老爷,你这两日回来的,可是越发的晚了,虽公事要紧,却也得想着自己身子儿不是?”红袖走上前来,有些撒娇似地娇嗔道:“妾让柳氏做了参汤,这就给你端上来。”
“夫人。”红袖正要出去,董策把她叫住了,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几日,为夫可能就得出趟远门。”
“出远门儿?”红袖的动作停滞了,她心里一阵乱跳,有一种不妙的感觉,瞧着董策,忐忑问道:“去哪儿啊?要多久才能回来?”
看到红袖眼中的畏惧,惊慌,担忧,董策心里也是一阵痛,只是他不想瞒着,叹了口气,道:“不近,是肃州卫,只怕得五月多才能回来。”
“要去这么久,这么远?”红袖失声惊叫道。
她的脸色已经是惨白一片。
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又没电话,也没网络,离别之后,只能靠书信联系——问题是,此去肃州卫,沿途一片兵荒马乱的,书信怎么传过去?而且外面这会儿流寇和官军打的热火朝天了,谁知道出去之后会不会撞到?在这种情况,句不好听的,基本上每一次离别都有可能成为永别。
这可是去肃州卫啊!红袖不知道肃州卫在那里,但近日按是两个多月才能回来,那肯定就是远到了极。
“不用太担心。”董策宽慰道:“为夫并非一人,乃是跟着兵备道刘大人一起去的,随行的有三四百骑兵,都是冀北道各个将官的家丁,官军中的精锐。就算是遇上大队的流寇,也是丝毫不怕。”
他呵呵一笑:“四条腿的难不成还跑不过两条腿的?实在打不过,逃就是了。再了,我们选的路线是靠着边墙南边儿的军堡行走,流寇不敢往那里去的。”
红袖眼圈红红的看着董策,却并没有哭闹。倒不是因为董策的安慰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很懂事的女人。她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眼前的这个男人,对于未来,肯定也是担心忧虑的,压力非常大,心情也不会很好。而此时若是她再哭闹,徒惹人烦而已。
这个时候,她最需要做的,是安慰体贴他,同时把自己的那儿心思巧妙的透出去,而非是直来直去的雪上加霜。
红袖平复了一番心情,强挤出一个笑脸,拉着董策走到床边坐下。
“老爷,红袖的心思,你最明白。”红袖抱着董策的腰肢,把脑袋埋在他怀里,低声道:“红袖自从跟了老爷,每日只是喜乐安平,只盼着这日子,就这么一直过下去,千万别有什么变化,一辈子终老才好。只是妾也知道,老爷您不可能天天在家里守着,陪着,大丈夫志在四方,自当是建功立业。老爷您出去走这一趟,回来肯定又要升官了吧。老爷您就放心的走吧,不用担心,家宅之中的事情,妾身一定给你处置的妥妥当当的。妾身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她仰起一张脸,痴痴的看着董策:“老爷您一定要记住,在这磐石堡中,我一直都会等着。”
董策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忽然低头,重重的往她唇上吻去。
良久,唇分。
红袖脸蛋上浮现出酡红,低着头揉着衣角:“老爷,这么晚才回来饿了吧,我让厨房准备些吃的?”
“准备什么吃的?”董策一把把她拉倒在床上,嘿嘿笑道:“老爷还是先吃你才是正理。”
“啊……”红袖发出一声惊叫。
紧接着,衣服被剥落的簌簌声响,两人急促的喘息,便是响起。
“对了,老爷,要不要我把柳氏叫来。您走之前,用了她……”
“罢了,今晚上,老爷我就用你了。”董策一声低笑。
……
两日一闪而过,转眼间,便是到了三月初四日。
昨日一天,董策都在家陪着母亲和红袖,只是差人走了一趟阳和城,买了些东西。
正是寅时末,大约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凌晨五不到,天还是黑的,天穹之,犹有星光闪烁。极东方的天空,还是一片青黑。
磐石堡董府却已经是灯火通明。
家丁们已经全部准备妥当了。他们全身盔披甲,手里牵着各自的战马,不过不是一匹,而是两匹。这一次出去,董策不管别人是怎么样的,反正他自己的麾下,是全部一人双马的配置。句不好听的,真要是碰上打不过的,至少跑得掉。
院子里还飘着一股子淡淡的饭菜香气。昨天董策就吩咐下去了,食堂那些当差的,不少都是一宿没睡,寅时中就把饭菜给做好端了过来,让家丁们饱饱的吃了一顿。
除了骑兵长矛,哥萨克骑兵刀以及双插之外,每个家丁还都带了一口袋肉干,放在辅马的马背上驮着。这些肉干是五日的口粮,这倒不是路上吃的——刘若宰肯定有所准备,总不会让他们自己携带食物。这也是以防万一的。
家丁站得并不整齐,事实上,院子里头涌进来这些马,能整齐的了才怪。人嘶马喊,乱乱哄哄的,不过倒是冲淡了出发前的那一丝感伤和担忧。
此时,董策也已经收拾妥当。
红袖和柳氏帮着他穿好甲胄,红袖拽了拽下摆,抬头瞧着他,张张嘴想什么,却是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反倒是眼泪涌出,簌簌而下。她赶紧转过身去,不让董策看到自己的哭泣。
董策正要劝慰,红袖却是擦了擦泪,转过身来,露出一丝笑意:“老爷,对不住,让你烦心了。我不哭了!”
“唉……”
此时此刻,董策也是唯有叹息而已。
出了卧室,便去拜别乔氏。
乔氏倒是很沉稳,并没什么情绪的变化,只是仔细的叮嘱了董策几句,便是摆摆手让他离开。
只是等到董策出了大厅,乔氏的脸色立刻就变得灰暗下来,眼中满满的都是掩不住的担忧,低声念了几句佛号。
走到院子门口,白忠旗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手里提着几个大包,这是董策和他的一些物品行李。
“夫人,我走了。”董策叹了口气。
“愿夫君凯旋而归,一路平安。”带着几个仆妇,红袖盈盈拜倒送别。
董策头,转身大步离开。
红袖的脸上挂着微笑,很标准,无可挑剔。但是当董策的身影走过转角,消失不见的时候,她就再也无法维持,身子晃了一晃,往后倒去。大丫二丫赶紧把他扶住,红袖摆摆手,低声道:“我没事。”
话未完,便已经是泣不成声。她软软的靠在大丫身上,失声痛哭。
众家丁都带着期盼盯着大厅门口。终于,随着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一身重甲的董策缓缓走出。
“属下拜见大人!”众人齐齐叩拜。“起身。”董策沉声道。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七三 挑衅
数十骑士,上百匹马组成的庞大队伍于磐石堡南门席卷而出,向着镇河堡方向而去。
全都是骑兵组成的队伍,加上又是一人双马,可以轮换骑乘,是以家丁队的速度很快,大约辰时中,就已型的武将——对文官服服帖帖,不敢有丝毫的违抗。从军这些年,他见多了文官的威风,见多了因为一句撞而死在文官刀下的武将,早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摆正位置。因此这会儿,真是连不满的心思都没多少。
总归,这是个很老实很守规矩的武将,而且摆得正位置。
瞧着董策那些家丁,他心里也有些佩服,那些人虽然没刻意的做样子,但是从举手投足之间,也是能看出来,他们可都是杀过人的,只怕沾的血还不少。而自己这边的呢?似乎只听过他们屠戮平民,杀良冒功。
人家全部着甲,自己这边呢?有甲的还不足三成!
正自感慨着,一阵马蹄声传来,身边传来一个略带尖细的声音:“田正将。”
1...251252253254255...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