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阴历的八月十五,已经快要到后世的阳历十月了,夏日的尾羽,触手可及。天气也慢慢变凉了,远山层林已然尽染,秋天即将到来。
今儿个是团圆的好日子,只是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和和美美这简简单单的微末愿望,对于晋北的百姓来说,已经是有些奢侈了。天公也不作美,阴沉沉的,比起往日格外的冷些。
不过安乡墩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墩外不远处的土坡上,一座牲畜栏,一座马厩已经被建了起来,战马和缴获来的那些牲口就养在其中。这些牲口的数量确实是有点儿多,而安乡墩内地方又不够,只得养在此处,不过晚上还是要牵进堡中的,毕竟这世道也不慎太平。
旁边不远处就是演武场,也是安乡墩的男女墩丁们训练之所在。
距离那一场林中血战,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





崇祯七年 六十四章 八月十五
董策把老母亲安置在了十里铺,有红袖伺候着,至于哥子嫂嫂,董策也没为难他们,大宅是收回来了,可是那座破败的小院子却是给了他们。临走的时候,又给他们封了十两银子,至于是花光败光还是做个小买卖,那就不是董策要管的了。
回到安乡墩之后,董策便是开始对男女墩丁们的大强度训练。
远战近战都有,乃是那一套,上午训练射箭,下午则是长枪刺击。
只不过弓箭从明军软趴趴,力道小的短弓换成了那些缴获的大铁弓,这些弓制作精良,射程远,力道大,就连羽箭都比明军的长出一截儿来。当然,所需的气力也更大,因此一开始的时候,用的都不是太顺手。
不过董策这里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
这个年代弓箭对于重甲的威胁着实是很一般,那一日那后金白巴牙喇兵挂着一身的羽箭兀自大呼酣战的场景带给了他深深的震撼,因此他也是下定居心,一定要好生操练自己这些手下的箭法。
靶子被摆到了九十米之外,比原先的六十米要远了差不多一半儿。而射击的要求,依旧是命中靶心。
这种建奴用来做骑弓的大铁弓,射程比明军的步兵弓还远,远及二百米之外,在七十米之内,可以做到精准射击,不过建奴一般是拉到五十米左右的时候才射。
九十米外射中靶心,不算容易,不过长久锻炼下来是一定可以做到的——董策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董策便是鞭子伺候,不给吃中午饭等等。
这些时日以来,进步都非常大,不但墩丁们射箭的准头大大提升,长矛刺击更加有力,便是那些被组织起来的女军,也是有模有样了——拉得开短弓,靶子也能射中,长矛刺击和队列多少有了些样子。
不过这会儿他们却是没有训练,而是围了一个大圈儿,时不时的发出一声惊叹高呼。
圈子里头,枪影如山。
董策正在练枪,手中持着的,正是他那杆魂牵梦萦的河朔大枪。
双手一抖,便是一朵脸盆大小的枪花在枪头绽放,精钢打造的枪刃在空中舞做一团,绽放出雪亮的光芒。
一时间视线中只有枪影闪烁,竟是给塞得满满当当。大枪挥舞挺刺着,破开了空气,发出一声声刺耳的尖啸,如同鬼叫一般。大枪回还圆转,如山一般的枪影充斥在空气中,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而且仔细看来的话,这一套枪法,并不是胡乱的舞动,而是极为的有章法,大开大合,威猛绝伦之余却又有着难言的绵密和细腻,一杆大枪,编织成了一张细密绵厚的大网,若是面前有敌人的话,定然要被死死的罩进去,再也无法挣脱。
一路枪法完毕,董策缓缓地停住了身形,他轻轻地喘着气,满头满身的都是大汗,一条青色长裤,青色单衣已经是汗**的了,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心中却是一种愉悦和兴奋在回荡闪烁着。
他只觉得浑身的筋骨都舒展开来,说不出的舒坦爽利。
董策动作一收,场中先是一静,然后便是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大人,好俊的枪法!”
“头儿,好一杆河朔大枪,好生耍弄处怕是几十个人都近不得身!”
…………
一句句由衷的赞美飘进董策的耳朵,便是石进几人也是看的目眩神迷。
俗话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乃百兵之王,最是厉害不过,却也最是难练,难用。而且一寸长一寸强,大枪越长越是难使,只是这一杆大枪在董策的手中,却是发挥出了极大的威势。如同一条夭矫长龙,直奔苍穹!
头儿不过是二十不到的年纪,怎么看也是在这大枪上沉淫了十几年的样子!
王浑馋着脸凑过去,笑道:“头儿,这枪给俺们瞧瞧,成不?”
自从那一日在蓑衣渡把这杆大枪给拿回来,董策便跟宝贝似地藏着,等闲不示人,王浑这等心腹也不得见。王浑眼馋许久了,这一次难得他拿出来,自然要好生瞧瞧。
董策心情大好,接过王通递来的热毛巾把子,哈哈一笑,把大枪扔给王浑:“拿去瞧吧!”
王浑欢喜的诶了一声,伸手去接,结果竟是出于他意料的沉重,差点儿没拿稳。他不由得心中骇然,暗自咂舌:“好重的大枪,难不成是生铁打的,可是方才分明见了那枪杆子韧性十足啊!”
他一拿到,石进等人呼啦一下便是围了上来。
众人仔细看了几眼,都是心中艳羡。
这一杆河朔大枪,约莫有长达一丈八尺,足有鹅蛋粗细,色作淡金,伸手一掂,重逾金石,通体上下无一块疤痕,纹理从头至尾丝毫不乱,杆头与杆尾粗细不差分毫。不知者当以为是人工削成,殊不知乃是一棵树天然长成如此,纵使是培育白蜡杆子的行家,用百亩之地来种这杆子,期以十年之功,似这等良材也只得两手之数而已。
虽然是木头的材质,但是木纹压的极其紧密,密度很大,这样一杆大枪,足足重有三十三斤。
这河朔大枪的武功,堪称冷兵器时代的杀人极致。与以往马战之术所不同之处,便是以上等的白蜡杆子代替了硬木作为枪柄,而白蜡杆子软硬兼具,弹性极佳的特性,更是将大枪的杀人艺术演化到极致。
即可直中曲,亦可曲中求。
几人握着都是爱不释手,好一会儿方才恋恋不舍的给董策送了回去。
董策略微歇了一会儿,大声道:“今儿个是八月十五,团圆的好日子,本官让李贵杀了只羊,做了一桌全羊的席面!走,大伙儿吃饭去!”
听了这话,墩丁及家眷们都是欢呼起来,他们素来节俭,当然,也可说是贫穷。一年到头也未必能见到一次肉,过年的时候能吃一顿白面馍馍就算是天大的福分了,一听大人如此大方,自然都是高兴。
留下两个人看着牲口,剩下的人便都喜气洋洋的回了墩中。
董策回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利落的衣服出来。
宴会是在墩台下面的空地上举行的,安乡墩之前从未有过几十人规模的聚会,更没有那么大的桌子椅子,是以董策干脆就让大伙儿各自把自己家的桌子搬来,凑成了一圈儿,各自坐下。
李贵端着个大木头盘子一溜儿小碎步出来,嘴里笑嘻嘻的喊着:“菜来喽!”
有了卫红袖调制的那种效果奇佳的金疮药,他们的伤势好的很快,现在行动已经是很利落了。
李贵把盘子端上来,先把一大盘差不多得有三斤多重的烤羊肋排放在董策面前,低低一笑:“头儿,您慢用。”
然后才把剩下的菜肴各自放在别人面前。
王羽和王通也跟着忙活,不一会儿,菜便是上齐了,一只足足有六十多斤重的肥羊杀了,出了四十来斤肉,足够全墩上下饱餐一顿的了。菜肴极其丰盛,有烤的羊腿,炖的羊蹄子,味道浓郁的羊杂汤,散发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儿。
有的小孩儿忍不住,偷偷的扯了一块肉儿下来塞嘴里,被他娘发现,一个巴掌重重的扇在后脑勺儿上,也不敢哭,只是在那里规规矩矩的站着,脸涨得通红。这个时代的孩子,可比后世要懂事的多,他的母亲有些不安的看了董策一眼,生怕他怪罪。
董策微微一笑,伸筷子缺了一口羊肉放进嘴里,只觉得又香又脆,鲜香浓郁,味道是极好的。
他冲李贵笑道:“老李,你这手上活儿可是够硬!”
李贵赶紧连说不敢,董策摆摆手:“吃吧!大伙儿随意,今儿个团圆的日子,不消得那些礼数拘束。”
众人赶紧应了声是,纷纷大快朵颐起来。
少有人说话,众人都在享受这一次难得的盛宴,董策也是大口大口的持着。一块儿差不多三斤重的羊肋排入肚,又喝了一碗羊汤,便是董策的饭量也是觉得有些撑了。
他溜溜达达的上了墩台,上头周仲正在值更,一大碗羊杂汤放在墩台的女墙上,周仲一手拿着大饼,大口大口的吃的香甜,见了董策过来赶紧就要行礼。
董策摆摆手,微微一笑:“你吃你的。”
他探头向下面喊道:“李贵,剩下那仨羊蹄子给周仲拿上来。”
“是!”李贵赶紧应道。
董策走到墩台旁边,极目向东南方向望去,那里是十里铺的所在。
母亲已经被安顿到十里铺了,自己回去看了一趟,又悄悄的问二丫打听了,红袖和母亲相处的很是不错,心里也就是放了下来。其间又发了一次饷银,还是张寒亲自来的,对董策却是亲密了不少,只是董策感觉他的眉宇间,瞧着自己的神色有些复杂。
不过别人的心思董策也懒得揣摩,管他南北西东,且静观其变就是。
“今儿个团圆的日子,也该回家一趟,晚上一起吃个饭了。”董策暗暗道,想到红袖那柔柔软软的身子,红菱儿也似的小嘴儿,心里便是一阵火热。




崇祯七年 六十五章 百户官
也足有十几天未近女色了,他终究也是需求强烈的健壮汉子,自然有些按捺不住。
身后忽然传来周仲的声音:“头儿,我吃这碗饭也有七八年了,蓟镇,宣府,大同都走过,却从未见过您这种带兵的官儿。”
董策回头,笑道:“怎么了?”
“有谋略,能玩儿心眼儿,阴谋算计不比别人差。却也能赤膊上阵,真刀真枪的硬干拼杀!心够黑,手够狠,既能当街杀人立威,又能拉下面子跟人家玩儿街头泼皮无赖的那一套路数。”周仲摇摇头,他嘴里还嚼着一大块儿面饼和烤肉,声音有些含混不清。
董策听了他的话,只是淡淡一笑,并不言语。
“头儿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看不懂,不过我能看懂一件事儿!”周仲一拍女墙,大声道:“头儿你是真心待我们好,就凭这个,我这条烂命,你能卖给你!”
“你可不是烂命。”
董策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要说话,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爆裂的马蹄声。
两人赶紧侧头看去,只见是几匹快马向着这边奔驰而来,周仲眼神儿好,轻轻咦了一声,道:“是许大人亲自过来了!”
“许如桀?又来了?”
董策和周仲对视一眼,心里都是大喜:“难不成是封赏下来了?”
说起来,许如桀现在也算是安乡墩的常客了。
自七月二十七之后,又来了两趟,第一次是要走了那些建奴的首级,给硝制了起来,这些首级可是要送到京城去给那些兵部,都察院,给事中大人们验看的。第一次还算是公事,第二次就纯粹是私事了——许如桀过来,想从董策这里弄五套铠甲武装自己麾下的亲兵。
这就有点儿过分了,而且许如桀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那四十斤重的铁阀甲,那可是董策的心头宝贝儿,怎么舍得给?
不过许如桀倒也不是白要,而是提出花钱买,毕竟到了崇祯朝,大明的军队被将领私有之现象相当严重——家丁制度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体现,最好的装备,武器,都被拿去供养家丁,而且家丁的每月饷银往往是普通士卒的四五倍。这些家丁,可是将领私人所有的,却是要国家养活。基本上到了这会儿,打了仗只要把首级交上去就行,剩下的一概不用上缴,都可以自己留着。
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大明朝的军队根本缴获不到什么东西,反而是被后金缴获了自己这边儿的。
所以这些缴获都可看做是董策的私产,从这一点上说,许如桀还是很会做人的。只是他提的要求触及到了董策的底线,甲胄他是一副都不可能给的,不过许如桀终究是上官,也不好损了他的面子。董策只好拿出三匹马外加一把精铁钩镰枪,一把长柄战斧来给了许如桀,也算是破财消灾。
董策只希望许如桀这次别又是过来打秋风的。
他们两人匆匆下去,等到了地面上,王浑的大嗓门儿已经传来:“头儿,许大人来了。”
“我知道了!”董策扬声喊了一句,快步向着墩门走去。
许如桀几人已经到了墩台之前,董策赶紧下令大开大门,落下吊桥,快步走出去,叉手行礼道:“下官拜见大人,下官迎接来迟,还请大人恕罪。”
“诶,自家兄弟,何须说这么见外的话?”许如桀一脸的笑意,未等董策拜下去便是伸手把他扶住,不过董策不愿意在这种事儿上纠缠,还是坚持拜了下去,把礼数做的周全了。
他知道许如桀的性子,气量颇为狭小,若是因为这等小事儿被他认为是居功自傲,未免划不来。
见董策如此知情识趣儿,许如桀心中大是满意,上一次因为要甲被董策拒绝的那些许不悦也是烟消云散。他把董策搀了起来,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董老弟,老哥这一次可是给你报喜来了!”
“老弟?”
听到这个称呼,董策先是一怔,然后心中了然,顿时便是一阵狂喜涌来。
在他面前,许如桀向来是很有些上官的自矜和威严的,对他要么是客气的称一声董大人,要么是直呼其名,但是却从有过‘老弟’这个称呼!而这个颇为亲近的称呼,从许如桀口中说出来,显然是代表着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同以往。是什么会引起这种变化?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自己升官儿了!而且这个官儿还不小,至少跟许如桀的差距不像以前那么大了,所以许如桀才会如此客气!
他强自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微笑道:“老哥,喜从何来?”
既然许如桀已经折节下交,这般放得下身段面子,董策自然也要上杆子爬了。
许如桀微笑不语,却是从怀里取出几件物事,在董策面前晃了晃。董策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一套告身腰牌,也是不管文官武将,他们在大明朝身份的象征!
这是自己的?
他吸了口气,一拍手,忙不迭道:“哎哟,都是小弟没眼色,怎地能闪大哥在这儿说话?老哥,快请里面坐,咱们进去说。”
许如桀微微颔首,大步走了进去。
他扫了一眼那未吃干净的饭菜,笑道:“安乡墩这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
董策连称惭愧。
“老弟你有本事啊!”许如桀感叹了一声,自挑了个椅子坐下来,许猛等几个亲兵摁着刀在他身后站的笔直,顿时那威势便是烘托出来。众墩丁都是低下头,不敢直视这位大人的威严。
他瞧着董策,神色间很有些复杂:“你知道老哥我今年多大了么?”
董策摇头道:“小弟不知。”
许如桀叹了口气,伸出四个手指头比划了下:“整整四十六了!”
“我从一介军丁做到百户的位置,用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而你呢?只用了不到三个月!若是我记得不错的话,你今年还不到二十吧?”许如桀哈哈大笑,又一次起身拍了拍董策的肩膀,赞道:“年少有为,不过如此啊!”
他这话一说完,周围围着的一圈儿墩丁还有他们的家眷们顿时便是响起了一阵惊呼——咱们大人升了百户官了?
大伙儿一阵窃窃私语。
董策心里也是一阵汹涌澎湃,他已经想到了自己会升官,但是之前却认为差不多总旗官是可以的,至于百户官——也只有在梦中奢望一下而已。要知道,十里铺的管队官许如桀不过才是个百户而已。
却没想到,竟是封了百户官!
许如桀招招手,温和笑道:“都过来吧,这一次除了我这老弟,你们诸位也是人人都有封赏。”
众人赶紧凑过来,听他细细说。
许如桀也乐得和这群新晋的十里铺军官集体打好关系,因此表现的很细心,并无丝毫的不耐。
这次后金军入寇,大掠晋北,冀北各地,在后金铁骑面前,每年耗费几百万两银子供养的九边重镇形同虚设,大同镇宣府镇几十万军兵上上下下,一团废物。崇祯皇帝大怒,严查各地守臣失机之罪。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焦源清,大同巡抚胡沾恩,山西巡抚戴君恩均以治疆罔效、御虏无功等罪被罢斥听候,三镇总兵与监视太监也同样被免,大明官场被掀起了一场大地震。
各方论罪之下,冀北兵备道,怀隆兵备道也跟着倒霉,被罢官下了诏狱。由于无所建树,新上任的怀隆兵备道前几日已经在京城被论罪流放了,而陪着一块儿被充军流放的则是前任大同巡抚胡沾恩。
新上任的宣大总督杨嗣昌,大同巡抚焦源傅,山西巡抚吴甡,冀北兵备道刘若宰,都是需要一份功劳来为自己抵消压力,在皇帝面前出一个彩头,免得被皇帝认为太过无能——那已经不是罢官的问题了,而是性命堪忧。
结果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董策的捷报上去了。
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送的是上好用蜂蜜及各种名贵香料浸泡了十几日的那等上好香碳。
斩首十几级,缴获战马近三十匹,其它无算,在这众军一片灰暗中,可算是一抺最最醒目出彩不过的亮点。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大喜过望,对捷报进行了一番精心润色之后,着师爷抄了四份儿。一份儿飞报自己的顶头上司,大同巡抚,一份儿发往宣大总督处,一份儿发往兵部,一份儿则是直接呈往御前。
作为山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佥事,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已经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力了。
那老几位收到捷报之后也是大喜……我来之前怎么就没打胜仗呢?这里头也有我的一份儿功劳啊!
于是一封封润色之后的奏章,飞也似的传到京城。
而在京城的兵部,诸位兵部的高官们这段时间日子也很不好过,皇帝几乎是每日都要把他们招去催逼训斥,兵部尚书头发都白了一片。
这封捷报就像是沙漠中快要生生渴死的旅人面前出现的一杯清水,虽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至少是把命给续上了。




崇祯七年 六十六章 封赏
皇帝也是大悦,亲自验看了那十几颗建奴人头,还很罕见的款待兵部尚书老大人留在宫中吃了一顿的晚饭。皇帝清简,吃穿用度都很简单,那饭也不甚好吃,但是留宫中赐宴,这可是天大的殊荣!
在皇帝的催促下,得了好处,躲过一劫的兵部及大同镇,大同巡抚下属的官儿们,效率都是变得奇高无比。所有手续,全部从简,所有关于此事的文书,优先处置。
这等事,本来处理起来很是麻烦,手续繁多,怎么着也得三两个月才成,但是这一次破天荒的,不到一个月这封赏就下来了。
托董策的福,冀北分巡道上上下下,全都有喜。
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刘大人稳住了自己的位置,皇帝特意下旨褒奖,夸赞他识人有术,血勇敢为。有这一道圣旨,那就是有了护身符,短时间内是无人敢于招惹他了。
镇羌堡守备侯家伟英勇善战,也同时接到了一封圣旨,其中对他颇为褒奖嘉许。原来的侯家伟是以千户领镇羌堡守备,现在升了一级,被封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下属阳和卫都指挥佥事,乃是正四品的官儿,不过到了明朝末年,像是指挥使,指挥佥事,千户这等原本实授的官职已经变成了虚衔儿,就和后世的军衔一样。军衔高,并不意味着权势大,还得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实职。很倒霉的是,由于摊上了刘若宰这个恨透了东林党徒的上司,侯家伟这一次实职还是镇羌堡守备——原封未动。
不消说,其中定然有刘若宰运作的功劳了。
十里铺管队官许如桀,因知人善用,运筹有功,情侦及时,策勋一转,以正百户升至副千户,升任镇羌堡防守官,仍兼任十里铺管队官。同时负责辖理镇羌堡下大孙庄,新庄,陈皮庄三堡之军事,并协助镇羌堡守备侯家伟处理镇羌堡事宜。
而功劳最大的董策等人,当然也不会被忘记。
董策勇武善战,连升两级,从小旗升至正百户,实授十里铺贴队官一职,仍兼任安乡墩甲长,同时分管十里铺下属大枷墩,安乡墩,孤山墩,新民墩,三道沟墩五个边墩。
石进升任总旗,王浑、周伯、周仲、王通、王羽、苏大成、李贵六人全部升任小旗,这是封官。同时按照他们斩获的建奴的人头,一颗真鞑子的头颅赏银五十两,假鞑子是二十两,白巴牙喇兵则是百两。
已经战死的张七四和翟让两人,都追授总旗,各抚恤白银十两。
命令宣读完毕,安乡墩内一片欢呼之声,这几乎是皆大欢喜,当日参战之人,基本上人人都有封赏。
一眨眼的功夫,咱们都从普通军户变成军官了?
董策心中也是极为振奋。
百户乃是正六品武官,是低级军官的巅峰,在往上一步,就是中级军官的行列了。他回首数月之前,自己刚刚穿越而来蹲在地上被那孙如虎拳打脚踢,却也没想到,自己用了短短的时间,竟是已经已经行至此处!
1...2425262728...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