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透着一股子凌厉的杀气,只有上过战场,杀过人而且杀的人不少的老兵,身上才会有这种气息。
在董策看来,这些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精兵,只怕不比自己手底下的家丁差多少。而且他们就在西北边陲,只怕战斗经验要更加的丰富。他们的装备也是颇为的精良,胯下都是良驹,身上多半都披着棉甲,还有一部分披着铁甲。手中武器却并不统一,多数人用的是腰刀,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用的武器五花八门,什么样都有。
董策暗自揣测,不知道肃州卫这样的精锐还有多少?
队伍缓缓前行,不多时,便到达了肃州卫城下。身为西北边陲重镇,肃州卫城池很是雄伟,城墙非常高大坚固,都是用那等大青砖垒砌而成,巍然屹立。
对于这些,董策并不会有什么诧异,毕竟身为边陲重镇,就应该城高池深。让他惊诧的是,肃州卫竟是如此的繁华,还没到达城门呢,在官道两边,就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店面。酒楼、妓寨、绸缎庄子、粮油铺子,等等不一而足,非常之繁华。
不单单是有店面,更有许多宅院,其中不乏高门大户。
街道两边,建筑物鳞次栉比,不知道绵延多远。在这肃州卫城的南城门外面,竟然是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繁华市镇。
这可是让董策开了眼界,他本以为肃州卫城应该是一座类似于大型军堡一样的军城,除了士兵和他们的家眷之外,少见商人和百姓,却没想到这里的繁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阳和城,甚至还有过之。
到了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人流已经相当的密集。官道之上,已经是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从城门一直排到一二百丈开外。这条长蛇一般的队伍基本上是由商人、伙计、护卫、装满了货物的大车、背上捆扎着不少货物的马匹和骆驼组成的。其中还可以看到不少高鼻深目,身穿异国服饰的胡人,他们显然也是来大明朝做生意的。
这些人自然是在排队等待进城,而能在城门口排出这么长的队伍,足见肃州卫城一天的人流量有多大!
而让董策更加啧啧称奇的是白贻清对这些商人的态度,若是换做其他的大明官员,少不得便要把这些商人都驱赶到一边去,把道路腾出来,然后大摇大摆,气派十足的进城。但白贻清却并非如此,他指挥队伍只是占据了左边半条官道,而右边的半条官道上,那些商人依然在排队。
如此便不会影响耽搁他们进城做生意。
而那些商人,见到这几位被大群官骑兵簇拥的高官,有的下跪磕头,有的则只是弯腰行礼。白贻清竟然丝毫不摆架子,在马上还笑吟吟的向那些人示意。
董策看得出来,这位白大人,肯定是非常重视商业,对商人也保有相当程度的尊敬,这肃州卫城的商业能够如此发达,市面能够如此繁荣,只怕有他很大的一份功劳。
别的不,仅仅是只占据半条官道这个细节,就可看得出来,此人乃是有心之人。
一盏茶之后,队伍终于进城,顿时,繁华扑面而来。
不知道有多少店面商铺,似乎无穷无尽。大大的商队几乎塞满街道,各地方言乃至其他国家的语言混成一片。每一时,都有不知道涉及多少银子的交易完成。
董策现在可以很有把握地,这里的繁华程度,绝对要比阳和城高一个层次。
而且董策观察到,这里非常明显的一就是:异域风情非常浓郁。大街两侧的店面中,带有异族风味的不在少数,而大街之上,那些百姓中,身穿大明衣冠的只怕也就是七成不到,剩下的,竟然都是胡人。
董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对某些历史知识的了解,确实是有所欠缺。
陆上丝绸之路,在明朝根本就没有断绝,反而依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发达。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时空,和自己原来的那个时空不大一样了。
民间称呼这座城池为肃州城的有不少,但其官方名字,乃是肃州卫,既然是卫,那自然就是军事机构。肃州卫城中设有肃州卫指挥使司,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民事管理机构。而肃州卫的商业实在是繁荣,经济实在是发达,又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白贻清实在是放心不下,只好亲自来管。所以他这个甘肃巡抚,一年之中倒至少有三个月是在肃州卫呆着的。
肃州卫能有今日之规模,多亏了他的苦心经营。
队伍在大街上走了约摸一刻钟,便拐入了一条人略少一些的街道,顺着往前又走了一刻钟的时间,便来到一座大宅之前。
这里,就是白贻清在肃州卫的驻地。
而王武略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正是此地肃州卫指挥使的头上司,他过来这里,驻地自然在卫指挥使衙门。而刘大器,则是住在城西的军营中。事实上,在等待刘若宰来的这段时间里,刘大器大部分时间并不在肃州卫,而是待在嘉峪关。
在大门前下了马,又是寒暄一番,众人便是进去。宅子占地面积很大,亭台楼阁都不是多么的精巧,但却透着一股子雄浑大气,显得气派十足。
正堂大门洞开,灯火通明,照的亮如白昼,桌椅已经摆好,甚至连吃饭时候伴奏的乐师,都已经准备就位了。董策在门外头扫了一眼,心中便是不由得感叹,这儿油水可真是足啊!
正堂面积很大,宽度不下三丈,进深更是超过五丈,堂中铺满了很是名贵的波斯地毯。堂中所用的梁柱,也都是那等两人才能合抱的珍贵大木。而桌椅,则多半以楠木紫檀打造。
梁柱之上,墙壁之上,都是描绘了大量的图案,有些图案,在灯光的照耀下,折射着迷人的金色光芒,显然其中是用了不少金子的。
大气又不失精巧,虽然奢华,却并非是纯粹用金银垒砌而成,而是独具匠心。
进了这里,当然不是立刻就要分开落座,而是要各自回去沐浴更衣一番。
还不刘若宰董策等人一路过来,早就是风尘仆仆,便是这三位大人,方才出城一趟,头上脸上,身上衣衫,也都落了不少灰尘,自然不能就这么直接坐下来吃,那是很失礼的事情。
像是这等级别的宴会,招待的人是高官,被招待的人也是高官,又是在甘肃巡抚的府上,自然是非常讲究的。董策被侍者引到一处精致的偏厅之中,在里面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而后换上一身,宽袍大袖的干净衣服。
整个过程甚至还有两名长相颇为秀丽的侍女伺候。
估计是怕他饿肚子,在洗完澡后,那侍女还端来一盘精致的心,伺候他吃了下去。
这待遇,让董策实在是有些不知道该什么才好,这便是高门大户高官显贵的讲究吗?
别的不,单单这一身蜀锦做的袍子,做工用料都是很考究,价格就是不菲。而这件衣服还只是给客人临时穿一下,穿了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处置了,只怕直接扔掉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没多一会儿便有下人过来通知,请董策去正堂赴宴。这一次的宴席是单人单桌,也就是一人一张几,席地而坐,倒是颇有古风。当然,为了防止着凉,也是为了舒服,每个人做的位置上,都是放一块厚厚的垫子。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33章 七九二 舞姬
武将的品级普遍偏高,像是正堂之中的这些武将,品级最低的,竟然都有一个卫指挥同知衔儿的游击将军。这样算来,白贻清和刘若宰两个,一个正四品一个正五品,论起品级来,在这正堂之中只能算是倒数。不过他们两个都是文官,自然要另当别论。
董策既是武将,官位又低,若不是他是刘若宰带来的,根本连在这堂上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一番流程过后,酒菜很快便上来,几个文官和刘若宰做的比较近,在那里悠哉悠哉的喝着酒,着闲话,偶尔才伸筷子夹几口菜吃。王武略也掺和在他们中间,他虽然是武将,身上却是一儿武将的架势都没有,话很是温和儒雅,看来他也是读过不少书的,谈吐很风趣,动辄引,倒是也能跟这些文官能到一起去。
而武官们这边,就要粗豪的多了,一个个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只不过有上官在,尤其是有文职上官在,他们都不敢大声喧哗,也只敢声的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武略忽然站起身来拍了拍手。大伙儿的注意力都被他给吸引了,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只听王武略笑吟吟道:“诸位,今日白大人府上的饭菜,大伙儿都是见识到了,这等美味佳肴,在咱们甘肃镇,再难找出能相媲美的来!今日出了府门,以后再想吃到,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咱们今儿可得吃个够本回来。”
“怪不得人都肃州卫有三绝:能跑马的城墙,胡姬舞娘,还有就是白大人府上,那位身娇肉贵美厨娘!”
他这话的很是风趣,大伙儿都是哄然笑出声来,白贻清倒也不生气,只是笑吟吟地在一边看着他。看得出来两人关系应该是相当不错,互开玩笑都没什么关系。
这话也得看是谁的,如果是换作另外一个人,只怕此时白贻清就要怫然不悦了。白贻清府上的饭菜好吃美味那是出了名的,但凡在他府上做客吃过饭的人全都是赞不绝口,当然,遍数整个甘肃镇,能有资格在他府上吃饭的,也没几个人。这些人到底是的真话还是奉承,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一是,白贻清府上的饭菜,绝对是不会差的。
而据,这些美味佳肴,便是一位长相绝美的厨娘伺弄出来的。这位厨娘在白贻清府上地位超然,也不用干别的,只用照顾白贻清的一日三餐就可以。
只不过传言归传言,谁也没见过此人。
不过估计白贻清也是多把那位美厨娘放在心上,如果真是视若珍宝的话,怎么可能允许别人这般调笑?
王武略看了看刘若宰又看了看董策,笑道:“今日有贵客自东而来,那能跑马的城墙见到了,白大人府上的美味佳肴也尝到了,却还少了一样儿!”
王武略完这句,顿时不少人两眼放光,有极个别的甚至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早就听王大人府上,养了十几个胡姬舞娘,个个儿身段绝美妖娆风骚,舞技更是没的,只不过寻常人是根本见不到的,除非是地位很高,或是身份非常特殊的客人,否则王武略绝对不会把她们叫出来跳舞助兴。
是以在座的这些人,大都听过,却没几个人见过。
“那身娇肉贵美厨娘是见不着了,老夫今日就让这些胡姬舞娘来给大伙儿助助兴!”
没有让大伙儿失望,王武略哈哈一笑,朝着门外做了个手势,那站在门口的厮会意的了头,便快步走了下去。
片刻之后,便听到有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响起,然后便是瞧见,一队大约十四五个舞姬款款进来,走到厅堂中间。她们一进来,董策感觉似乎整个厅堂之中都是幽香四溢。
她们的出场很是惊艳,让人眼前一亮,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主要就是因为她们身上穿的衣服,给人带来了不的视觉冲击。这会儿天气也不算暖和,而在这西北边陲,夜晚就更是颇为的寒冷,便是穿着两层单衣,也不会觉得热。而这些舞姬,身上却只是披着轻纱。
轻纱不是别的颜色,正是黑色。黑色的轻纱披在身上,映衬着这些异族女子那如雪一般洁白的肌肤,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一种极致的冷艳诱惑。
不得不这颜色搭配得真是妙,妙到了极。
她们身上的轻纱很短,很,露出了她们纤细而有力的腰肢和平坦的腹,而下面的轻纱,则只是到了大腿中部,再往下,则是露出了白皙的长腿。
这样的衣着打扮,哪怕是放在后世,也可得上是暴露了。
在座的不少人眼睛都直了,呼吸立刻变得粗重起来,眼中放射出**的光芒。
这些胡姬舞娘,一个个身材都非常好,堪称是火辣。腿又长又直,臀又圆又翘,腰肢纤细。只不过她们脸上都戴着面纱,看不清楚到底长什么样子,只怕在座的诸人中,只有王勿略一人才清楚。
不过从她们碧蓝色的眼睛,金黄色如瀑布一般倾泻下来的秀发上,还是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并非是汉家女子。
这些胡姬舞娘先向在座的官员们行了个礼,而后便是开始跳舞。
要她们出来跳舞这一段显然是事先安排好了的,那负责奏乐的一班人,立刻就换了一种风格。乐曲变得奔放热烈起来,充满了西域风情。
而后,一段满是异域风情的**舞蹈,便是呈现在众人眼前。她们的舞技精湛,她们的身段儿绝美,踢腿拧身之间,轻纱飞扬,隐隐露出更多的私密之处,让人不由得便生出一探究竟之心。
她们的脚上,脚踝处,手腕上,都挂着一个个打造的极其精巧的白铜铃铛,随着她们的舞动,铃铛也是不断作响。
一时间,厅堂之中安静异常,只听得到一阵阵清脆的铃铛声。大伙儿都注目凝神的盯着她们看,有的人甚至已经屏住了呼吸。不少人都被震撼到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舞蹈。
刘若宰虽然见多识广,却也从未见过,只不过他这人素来不喜欢这一套,方才这些舞娘一出来,他心中便是有些不悦,觉得他们这种打扮简直就是有伤风化。因此心里是颇为不屑的,只不过他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刻表露出来,只是强装着感兴趣,笑着在那里看,但眼神却根本就没放在这些舞姬身上。
董策往刘若宰那边看了一眼,他大致能够猜出刘若宰现在的情绪,不由得心中佩服。这位老大人,还真是,还真是,怎么呢……有这等绝色都毫不动心,这份心智,真是已经坚定到了相当的程度啊!这种舞蹈,董策前世在荧屏上是见得多了,只不过还从未这么近距离地亲眼看过。更何况,王武略府上养的这些舞姬,一个一个都是如此的出色。董策很欣赏,但他并没有被**迷了心,他只是悠悠闲闲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边看着那些舞姬跳舞,一边夹着筷子吃菜。至于酒,他倒是没怎么喝,只是偶尔轻轻啜饮一口。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34章 七九三 总兵
他忽然若有所觉,侧头往一边看去,便瞧见一个人正向自己这边走来,赫然竟是刘大器。
“不会是来找我的吧?”董策心中暗道。
没想到还真让他给猜对了,刘大器径直走到他身边,董策赶紧站起身来,弯了弯腰,恭敬道:“见过将军。”
董策有些诧异,他没想到刘大器会主动来找自己,毕竟,两人身份地位之差距确实是颇为悬殊。
之所以称呼刘大器为刘将军,是因为他挂平羌将军印。
刘大器乃是甘肃镇总兵,只不过总兵这个官职,本身并没有品级。总兵这个头衔儿,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有将领出外打仗的时候,才会授予,到了后来才成了常设。一开始的时候总兵官都是由高级武将充当,他们这些人本身就有相当高的地位,有的是都督,有的甚至头上还着公侯伯的爵位。给他们总兵这个名头,只是为了便宜行事而已,他们本身品级就已经足够高,所以用不着靠着总兵这个职位的品级来压人。
是以一直到现在,总兵也没有品级。大明朝这些边陲重镇的总兵,有的会挂一个将军的名头,比如甘肃镇总兵刘大器,挂的就是平羌将军印。
但问题是,大明朝武散官系统中,从从五品到正二品一共有二十二个将军名号,其中,却愣是没有平羌将军。
而也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人故意整他,刘大器这个甘肃镇总兵官挂平羌将军印的高级武将,身上竟然没有兼着任何一个卫所系统的衔儿——比如都指挥使或是都指挥同知。
这就让人很尴尬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品级,别人也不知道!
现在离得近,看得更清楚了,董策又扫了一眼刘大器脸上的那两块白斑,顿时便悚然一惊。
这哪里是什么白斑,分明就是两个肉疤!
什么样的伤势能够留下这样的疤痕?董策心中暗道:“该不会这位刘大人是被人一箭射穿了脸吧?”
董策还真是没猜错,刘大器脸上痣疤痕确实是留下的箭伤,刘大器此人,英勇善战,善待士卒,是很得军心的一位将领,在甘肃镇军中威望极高。此人不是一个帅才,但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猛将。你让他坐镇中军,运筹幄决胜千里,那他做不到,但你若是让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那他不但会完成你让给做的,往往还会给你惊喜。
虽然已经到了一镇总兵这等高位,但他每每与敌人打仗,还是会披坚执锐身先士卒。
这道伤疤还是前不久刚刚留下的。
当时,由西域番部侵扰大明商旅,商道不靖,刘大器亲自带兵追剿,结果被一箭射中了脸颊,从左脸射进去,从右脸穿出来,当时情形极为可怖。
但刘大器却是毫不在乎,直接把箭杆折断,把羽箭拔下,继续大呼酣战,奋勇杀敌。主帅如此,士卒们都极受鼓舞,一个个如下山猛虎也似,把敌人杀的是溃不成军。刘大器带兵穷追三百余里,捣毁了七八个番部,抓了上千部众,而马牛羊等牲畜更是数以万计。这乃是非常漂亮的一笔功绩,就连京中的崇祯皇帝都是知道的。
见董策起身行礼,刘大器摆摆手笑道:“不用多礼,不用多礼!哈哈,来,董大人坐!”
“是。”董策摸不清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便应了一声,依言坐下。
刘大器竟也盘膝坐在他身旁,他倒是个自来熟的,一都不拘谨,笑嘻嘻的把自己的杯子放在董策桌上,然后又倒了一杯酒,狠狠地灌了一口。他哈出一口酒气,发出一声舒畅的叹息。
“好酒啊!”刘大器叹了口气,朝着董策道:“这次还真是托了刘大人和你董大人的福,不然巡抚大人府上的好酒,那等闲可是喝不到的。”
“哪里哪里。”董策赶紧笑道:“是托了我家刘大人的福气,下官不过就是来跟着凑个热闹,开开眼界。”
刘大器哈哈一笑,便开始跟他扯一些不着边际的闲话,董策倒也不着急,刘大器声,他就跟着附和着上两句。他倒是想看看,刘大器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刘大器这个人,却是没什么耐心的,东扯西扯了几句,他便是不耐烦了。他显然是不太擅长做这个,就连他脸上挂着的笑意都很生硬。他的下一句话,终于暴露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托大叫你一声董老弟,不算冒昧吧?”刘大器笑道。
“不冒昧,不冒昧。”董策也是个顺杆儿爬的,他脸上堆满了笑,道:“那下官便冒昧叫一声刘老哥,能有您这么一位老哥,那是下官的福气。”
“董老弟当真会话,难怪这么年轻,便坐到了这个位置。而且,刘大人不带别人赴宴,只带了你,可见他对你是信任有加,青眼相看啊!”
董策连道不敢。
刘大器左右看看,忽然压低了声音,道:“董老弟,你既然是刘大人这般器重的人,想必,这一次你们过来,刘大人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你心里多少也有个数吧?你就跟老哥我交个底。如何?”
来了!他刚一开口,董策心中便是暗想。
但等董策听完之后,却是有些哭笑不得。这个刘大器,似乎也太不会话了啊!自己才跟他认识了多久?两人可是没什么交情,他怎么能一上来就问这种话?也实在是太冒昧了一些!
这人这般不会话,这般冒失,难怪他看起来颇受排挤。
刘若宰到底是怎么想的,董策大致知道一些,但也不是很确定,而且就算他确定,也不会现在就告诉刘大器。
兹事体大,这件事关乎大局,绝不可轻易外传。就算是外传,也不能从自己的嘴里出来。自己如果私底下胡乱往外,一旦被刘若宰知道了,后果会非常严重。
而且句让董策不愿意接受,但又没办法不接受的话,在这个文官指挥武将的时代,像是这种事情,他还有刘大器这些武将,都是没资格插口的。一切,都是刘若宰和白贻清这两位文官了算。
他们只有照做的份儿。
“不是不想告诉刘老哥,”董策苦笑道:“实在是弟不知道!”
他也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道:“刘老哥,你也是武官,当也该明白,咱们是什么身份地位?没错儿,刘大人是挺看重我,但这种事,你觉得大人会跟我商量吗?”
“当真不知道?”刘大器狐疑地看着他。
他心里也有没底,董策的确实是颇有道理,像是这种事情,拿主意的都是文官,素来是不会跟他们这些武将商量的。
董策两手一摊:“我真不知道哇!”
“算逑,算逑!”
刘大器烦躁的摆摆手,端起酒杯一口闷下:“算了,不扯这个了。”
他不再这个话题,董策也是心里一松,便也给自己倒满一杯,端起酒杯来,笑道:“干杯!”
刘大器一口把杯中酒抽干,斜着眼看董策:“我连喝三杯,你陪不陪?”
董策虽然不爱喝酒,但酒量却着实不错,他也有意想要结识这位甘肃镇总兵大人,便哈哈一笑,很是豪爽道:“陪!怎么不陪?今日刘老哥你喝多少,我便喝多少!”“好!”刘大器哈哈一笑,一拍桌子,笑道:“你要是能到做到,我刘大器就认你这个兄弟!”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77%77%77%e%64%75%0%0%e%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