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李彬
比起邸报,笔记小说更是一种社会化的媒介,尽管还不能径直称其为新闻媒介。此其二。
从信息流通上看,唐代民众的生活领域最突出的转机表现为讲唱艺术的异军突起。从唐代的俗讲、变文到宋代的鼓词、诸宫调以及说话人的讲史、小说等,这一面向底层百姓的传播形式越来越普及,影响越来越广泛。“据宋人笔记记载,在以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为中心的城市中,普遍建有被称为‘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演出各种各样的技艺。其中最流行的是说话。”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305页。施拉姆曾把艺人的巡回演出称为“面对面媒介”(facetoface media)。see w.schramn and w.potter,men,women,anding huunication,p.122.在非严格的意义上,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唱活动也可以说是民间信息网中的第一个媒介,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变成坐享其成的间接接受。如此一来,以往混乱无序的传播行为便受到—套规整有序系统(媒介)的制约,除生活起居的信息之外,百姓对时事的了解、历史的认识、世态的把握以及生活价值伦常观念的体悟等,便往往借助于此传播系统。诚然,说唱艺术所传达的多为旧闻,如《张议潮变文》、《张淮深变文》、《说岳全传》甚至三国故事等。但在差不多“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这一切对蒙昧混沌的广大民众来说,足以构成报道身外世界的新闻了。至少通过这种讲唱媒介,百姓的内心世界已从“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封闭状态转入“话说天下大势”的开放层面了。借用无所不在的熵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这实际上是一个从熵值增加到负熵增加、从系统的平衡态到非平衡态或者简单说从信息量的递减到递增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新闻传播从无序到有序的嬗替过程。此其三。
上面三点即官方的邸吏状、文人的笔记小说和民间的讲唱活动互相融汇,便凸显为早期新闻史的生命脉动。按照宁树藩先生为新闻所下的定义——经过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信息参见宁树藩:《新闻定义新探》,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此三者无疑都是各自领域内所生成的最早新闻,当然这是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说的。而这方面的发展都为本篇主旨提供了事实依据,使之趋于经验与超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总括起来讲,唐代既是古典世界的终结,又是近世社会的开端;与此相应,既往的传播史演化为后来的新闻史(新闻史又为19世纪中叶开始的大众传播史营造了历史氛围);两者嬗替与过渡大致处于唐代的后期,其间新兴的进奏院状、笔记小说与讲唱活动三种早期的原始媒介,使新闻传播全方位地从无序走上有序,实现了意义重大的一次飞跃。这是我们为唐代新闻传播建构的一个大图式。当然,正如开篇所言,这一大图式与其说是历史科学的现象描述,不如说是历史哲学的解释框架。我们不求达到w.h.沃尔什所期许的那种历史哲学:“一个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使我们信服他的观点是正确可靠的;读过他的书以后,我们觉得我们仿佛是用另一双眼睛看世界了。我们从形而上学家身上学到东西所用的方式,与我们从肖像画家或哲理诗人那里学到的东西的方式是一样的。”转引自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222页。我们只望不至于沦为r.g.科林伍德所批评的那种历史哲学——或把事实搞得混乱不堪,或把事实弄得支离破碎。参见上书,157页。
参考文献
1.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2.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4.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6.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7.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
9.通典.长沙:岳麓书社,1995.
10.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大唐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14.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贞观政要.长沙:岳麓书社,1996.
16.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17.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史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9.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2005.
20.封氏闻见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21.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2.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
23.唐语林校证(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因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5.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6.教坊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7.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北里志.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31.本事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32.桂苑笔耕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3.唐人轶事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4.梦溪笔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5.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
36.齐东野语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7.容斋随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38.日知录集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9.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
40.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
41.[德]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42.[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3.[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44.[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社,1992.
45.[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6.[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北京:中华书局,1957.
47.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8.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9.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0.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1.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
5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5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
5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7.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58.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59.张泽咸.唐代工商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0.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61.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2.林语堂文集第六卷(武则天正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63.王涤武.武则天时代.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64.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6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66.楼祖诒.中国邮驿发展史.北京:中华书局,1940.
67.陈鸿彝.中国交通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92.
68.刘广生,主编.中国古代邮驿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
69.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70.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71.吴枫.隋唐历史文献集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72.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73.赵文润,主编.隋唐文化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4.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5.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
7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77.余太山.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78.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9.方汉奇,宁树藩,陈业劭,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0.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1.朱传誉.宋代新闻史.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7.
82.朱传誉.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83.黄卓明.中国古代报纸探源.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8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
85.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86.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87.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88.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89.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90.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91.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92.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93.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4.[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5.方汉奇.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新闻学论集.第五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96.宁树藩.新闻定义新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
97.张国刚.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论“邸报”非古代报纸.学术月刊,1986(7).
98.吴廷俊.从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原件看唐代进奏院状的性质.新闻探讨与争鸣,1988(1).
99.张国刚.唐代进奏院考略.文史.第十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0.姚福申.唐代新闻传播活动考.新闻大学,1982(5).
101.姚福申.《开元杂报》考.新闻学论集.第九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02.姚福申.唐代孙处玄使用“新闻”一语的考辨.新闻大学,1989(1).
103.姚福申.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讨.新闻研究资料.第九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
104.姚福申.从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看汉代官方新闻传播.新闻学论集.第八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105.王志兴.唐人孙处玄用过“新闻”一词吗?.新闻学论集.第八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106.江向东.对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之说的质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107.张国刚.邸报并非古代报纸.天津日报,1986-03-25.
108.李异平,陶第迁.论唐代的对外传播.面向2l世纪的新闻与传播(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09.刘光裕,郭术兵.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唐宋词的影响.齐鲁学刊.1997(1).
110.傅璇琮.唐代的进士放榜与宴集.文史.第二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1.周绍良.《柳氏述》笺证.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112.姜亮夫.罗振玉《补唐书张议潮传》订补.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113.陈沅远.唐代驿制考.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一卷第五期.
114.郑秦.古代公文制度与行政效率.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15.邱江波.论舆论与中国古代谏诤.社会科学战线,1991(4).
116.罗宗涛.唐人题壁诗初探.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17.汤用彤.康复札记之三“何谓俗讲”.新建设,1961(6).
118.王文才.俗讲仪式考.敦煌学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19.程毅中.唐代俗讲文体制补说.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20.王庆菽.敦煌变文研究.敦煌语言文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21.高国藩.论敦煌民间变文.敦煌学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22.王宏治.关于唐初馆驿制度的几个问题.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23.大庭脩.吐鲁番出土的北馆文书——中国驿传制度史上的一份资料.敦煌学译文集——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经济文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24.潘吉星.从考古发现看印刷术的起源.光明日报,19970311.
125.张子谦.从社会文化发展看印刷术的真正起源.新闻出版报,1997220.
126.章宏伟.试论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中国印刷,1996(2).
127.王洪祥.古代新疆新闻的杰出传播者——玄奘.新疆新闻界,1996(3).
128.邓绍基,李玫.尺牍文略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
附录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点再反思
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此处略有修订。
【内容摘要】中国之有新闻业以及新闻史离不开所谓现代性问题,在中国语境中亦即“古今中西”问题。围绕现代性及其话语迄今形成两种思路,一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进化论思路,包括“走向世界”“国际接轨”“全盘西化”的自由化路径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革命化路径;一为从文明体系到现代体系的文化主义思路。与之相应,似可分出不同类型的新闻史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借以在广阔的文明背景下追寻中国新闻业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传统现代文明新闻史
一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风起云涌,跌宕起伏,常被称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借用顾诚《南明史》开篇的精彩文字来说:“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又搅和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顾诚:《南明史》(上、下),1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应和着这样一种天翻地覆的大变局,林林总总的理论思想和学术话语纷至沓来,潮起潮落,围绕着现代化以及所谓现代性关于现代化、现代性等概念,见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尤以1919年的五四和1989年为高潮。简言之,各种现代性话语似乎不外“古今中西”四个字,而古与今、中与西又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参透这四个字,也就差不多把握了现代中国的变迁脉搏。
关于古今中西的现代性问题,迄今形成两种基本思路。一种可以概括为“传统与现代”,亦即进化论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中国在遭遇西方冲击前,长期处于封闭、保守、停滞的状态,清代更是带有封建、专制、落后的胎记。而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历史,则体现着文明、进步、开放。所以,中国无论救亡图存,还是走向世界,都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这种思路又分为两种不同或对立的路径,一种不妨称为“自由化”路径,如美国汉学鼻祖、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的“冲击与反应”模式(id response)。这一路径将西方的现代化冲击视为近代中国一切变化的枢纽,故着眼“走向世界”“国际接轨”,就像胡适倡导“全盘西化”胡适甚至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今天一些人宣扬“新四化”——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全球化一样。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世界”显然不包括亚非拉,如老挝、圭亚那、埃塞俄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里的“国际”也不关乎《国际歌》的“英特耐雄纳尔”(inteationale),这一路径的“世界”“国际”往往是以“西方”为主的政治概念。所以,遵循自由化路径的现代性叙事,自然认同“西方中心论”,推重西方的一整套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传统等,并以之作为分析、评判和规划中国社会的圭臬。如清末民初的“新政”,就被视为层层推演、步步深入的西式现代化的三部曲——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思想层面的五四运动,而今天与未来的中国只是延续这一路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当下扰扰攘攘的“普世价值”,并不在于本身有什么问题——“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锺书),而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政治意味。中央电视台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走向共和》(2003)以及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2006)、《公司的力量》(2010)等,无不尊奉这套叙事逻辑及其文化政治。而《走向共和》等的主创人员,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的新闻记者。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在小说《春尽江南》里,借一对夫妇的对话生动展现了这一路径的现实意味:
庞家玉从北京打来电话。端午问她,为什么闹哄哄的?他什么也听不清。
“我和朋友们正在中关村的沸腾鱼乡吃饭。我出来了。现在听得清楚吗?”家玉似乎有点兴奋。
她提到了上午听过的一个报告。报告人是一个姓余的教授。他讲得太好了。从全国各地来的学员们在吃饭时仍在争论不休。报告的题目似乎叫做《未来中国社会的四大支柱》。
由于夫妻二人本来可聊的话就不多,再加上庞家玉在明显的激动中情绪亢奋,端午只得假装自己对所谓的“四大支柱”发生了强烈的兴趣。
“哪四大支柱啊?能不能简单地说说?”
“第一是私人财产的明晰化,第二是宪法的司法化,第三是……后面两个,怎么搞的?我这猪脑子,等我想想。”
“是不是代议制民主和传媒自由啊?”端午提醒她。
“没错,没错。就这两条。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呀?神了,你又没听过上午的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