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林南1
几个人一阵感慨之余,一边坐着说着闲话,一边等着林南回来。只是今日的话题,却无一例外地,都集中在了林南身上。过不多时,门口人影一闪,却是林南沐浴已毕,重新回到了后宅。
只略略一搭眼,屋子里的几个人便是眼前一亮。
重新沐浴,换过衣裳的林南,此时不但与方才相比焕然一新,便是与半年前的他相比,也宛如换了一个人一般。乌黑的头发洗过之后被丫鬟仔细地梳过,不但柔顺异常,而且重新焕出了油光。眉眼脸面虽然黑瘦,却依旧透出几分清秀,但更多的则是清晰可辨的沉稳和干练,这一点在半年多没有见到他的林府长辈们眼中,体会得更加明显。这是只有经历过大事,经过一些充分的历练之后,才会有的一股静气。如此气质大多会出现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员或者历经生死的将领身上,而青葱年纪的人身上,却往往很少见。而现如今,林南只是往屋中静静地一站,便让人感觉到了与往日有了很大的不同。
老太太赵氏和周氏、陈氏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悄然叹了一口气,眼圈又有些湿润。眼睛虽然看的是孙子,却依稀又像看到了故去的丈夫和儿子。那乌黑的眉眼、挺拔的鼻梁、不时紧抿的唇角和静立在那却无比洒脱的安然……活脱脱就是少年时候的林侍郎么!老太太看到的是林侍郎的影子,而在陈氏的眼中,看到的则不仅是儿子的成长,还有故去的林武的影子。两相比较,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又是一阵唏嘘。林南只是换了一身衣服,重新回到后宅,却又惹出了一场眼泪。
几个长辈女人唏嘘之余,却也重新认识到了一件事:这孩子,长大了。这感觉不像是以前的那种看着身边的孩子日渐成长而涌起的喜悦之情,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意识到,眼前的林南是一个成年人了。以前的那个年少沉稳的孩子,或许还有一些偶尔不经意流露出的少年心性,但是如今站在眼前的这个人,却已经不再是在大人遮护下的少爷,而是能够为这个家族,阻挡风雨的人了。
虽然她们的口中并没有说出来,但言谈和举止,却让林南分明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连周围侍立的几个在府中颇有几分地位的大丫鬟,看待林南的眼神中,也莫名地多了几分恭敬。
大丫鬟红玉亲手端来新沏好的茶水,林南挨着老太太和母亲坐下,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开始讲起了在南方之后的所见所为。
从第一次南行救起乔老汉说起,到第二次南行报喜,却遇到父亲沉疴病榻,而扶柩回京之后,却在艾草和乔老汉口中突然听说了连心海棠这个栽种的花草……再到后来瞒着祖母,取得了大伯的首肯之后,三次南行,在长江边上遇险,为救周全夫妇而杀掉飞翎卫小旗葛三……
再到后来在襄阳城中潜伏,暗中查访汉南布政使司,却发现院中原本栽种的植被和花草,竟在短期内被人彻底地换了一茬……随着张员外、娄师爷的败露,王参政、李参议等一系列布政使司的官吏被牵连而出,事件最后的矛头指向——吴王,也终于浮出了水面。当时的无助和彷徨,虽然林南此刻的叙述中没有刻意地渲染,但听在众人耳朵里,却依然能够想到那时的情形。
而水患的爆发和吴王叛乱的开始,让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虽然此刻林南安然在座,但听着他侃侃而谈铺天盖地的水患、几经争夺、充满血腥气的襄阳城战,屋子里的几个长辈仍旧不由得心生寒意。尽管其中林南有意地淡化了战场上的情形,可女人们心里头涌起的后怕和庆幸,比她们亲身经历一场血腥的战事还要强烈得多。听到后来襄阳城终于守住,众人紧绷着的心神终于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又听到林南和张忠以仅五十余人的斥候,就要追击近千人的淮王叛军,哪怕明知道现在林南已然安全返回,几颗心却仍旧不可避免地再一次提了起来……
断断续续的叙述,不时被打断插几句问话,很快一个时辰便过去了。等到林南将南行的事情大体叙述完毕,长辈们问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看看日头,已经堪堪西斜。老太太赵氏连忙吩咐厨房开始整治饭菜,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聚一聚。
听了一下午的故事,尽管林南刻意将其中一些情节删减、隐瞒了下来,但老于世故的赵氏和周氏等长辈,却仍然有了自己的看法。到了此刻,对于林南私自离家、孤身南行的事情,老太太赵氏再也不想追究了。身为人子,能在这件事上做到这个地步,在赵氏看来,林家二房这个孙子,不愧是林家的后人,林侍郎的骨血!哪怕最后并没有亲手报了杀父之仇,但仇人毕竟因他而死,这其中有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够了。在这个时代,以自家的地位和身份,敢和一个皇家的王爷叫板,这份胆气和心机,是寻常人能有的么?何况现下的吴王,也已经死去多日了。看看现在的淮王和越王,哪个是掉了脑袋的?
晚上的家宴,人数不多,还是白日间的几个人,晚辈之中,除了林南之外,就只多了一个大房的表妹雪宜。由于林武去世没多久,按照建朝官制,林南和林跖都应该还在丁忧期内,期限未满,是不可以宴饮行乐的。虽然之前林南可以私自离家南行,但现在毕竟回来了,事情了结之后,为了避讳人言,不给有心人留下把柄,依然还得小心行事。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老太太不但给府中的下人下了封口令,连晚上的宴饮也没有通知四爷林德和林福、林寿等人。而林南同样也没有在府中多呆,回来的第二天,便悄悄地乘坐一辆马车来到了西郊,继续在此丁忧。
但在离开的前一刻,林南忽然向祖母赵氏提出了一个要求。
*
青云记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八十八章 家里家外(上)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八十八章 家里家外(上)
林南说的不是别的,而是关于自己的婚事。
话头一起,不但是老太太赵氏心头一喜,周氏、陈氏更是喜上眉梢。按照老一辈的传统,很多和林家一般家世的官宦人家,大都在子孙十五岁甚至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订下了亲事,便是自家府里头,现在上门给林跖提亲的人也都有很多了。与这些人相比,二房的大少爷林南便成了老大难,若是依着长辈安排也还罢了,偏偏又是一个主意正的。先前连身边的丫鬟都是一个没有,后来有了一个艾草,却也是他自己选定的。从小到大,慢慢习惯了之后,好不容易在金榜题名之后,相中了一门卫家的亲事,却谁料想临到门前了,却又出了别的岔子。
按照传统,直系长辈过世,尤其是父母过世,子孙必须守孝。而林武一死,这孝道一守就是三年。本来打算好的在高中探花之后,便把亲事订下来,谁料想,事到临头,家里头却又乐极生悲,出了丧事。如此一来,定亲的事情便要押后了。眼下林南已经不小了,再要是往后拖延,到了孝期圆满,就到了加冠的年龄,以林家这般家世的人,加冠之期却还没有成婚,不光是自己人着急,叫外人看了也有些丢脸面……
表面上说是不着急,可自老太太赵氏以降,很多人心里头都挺着急的。林家本来就人丁不多,老一辈的男人就林侍郎一个,现在已经逝去多年。年轻一辈的倒是有四个,算是旺气些的,可惜,刚过中年,二爷林武就撒手西归了。而小字辈里头,林启少年夭折,现在算起来,大房里有林福、林寿,二房里有林南、林跖,三房里是林恒、林安,现在又多了一个林立,四房林德虽然成了家,但至今只有一女,并无子嗣。
如此算下来,小字辈里现在已经是七个男丁,称得上人丁兴旺了。可是在几个长辈眼里,却仍旧远远不够。如今大房的林福和林寿两个孙儿辈的都已经成婚,林福甚至都有了一个女儿,而三房的林恒也已经订下了亲事,唯独二房里头,在孙儿辈中最有出息的林南,这事情却还没有订下来。为此,老太太赵氏和二房的夫人陈氏私下里没少互相研究,八字和媒婆都看了不少,大体的范围有了,却因为林南南行未归,这事情没有定下来。
如今,这位一直被认为男女之事上过于懵懂,性格过于强硬的孙子自己破天荒地主动提出来了,把老太太赵氏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连声称好,只要是不过分,什么事都能答应。可是,接下来林南说的事情,却让几个长辈疑惑之余,有些犯了难。
提亲没问题,哪怕是现在自家的孩子还在守孝期,按照这般家世,又是半年前刚刚中的头榜,实际操作起来,也不过就是个打个提前量罢了。可是退订……这就有些不好说了。
说起来,在林南离京前后,京东卫家通过桃大娘与林府牵上了线,甚至还把人家姑娘的闺中八字两下里验看了。只是就在这个当口,卫家的人不知为何显得没有先前那般积极了,而与此同时,林府里又出了丧事,这件事情就此就搁下了。本来林家还担心卫府的人会上门催促,谁知这几个月来,卫府那边毫无动静。林家的老太君赵氏心中好奇之余,又难免生出些愤愤不平之意,言语间总是不经意地嫌卫家人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么好一个大孙子当女婿,还不赶紧上门来示好……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到现在没有个结果,成与不成,双方总要互相给个说法。而如今林南甫一回来,便抛给了老太太一个难题。按照林南的意思,和卫家的亲事既然还没有下订,没有进入实质性的阶段,那正好就回绝了了事。而老人们却有些纳闷,都看了八字了,分明是很合的一对儿,怎么就忽然要回绝了人家?总得有个合理的说法吧?
随后少年人林南纠结了半天,终于是红着脸说出了个姑娘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了心上人了!这是好事啊!欣喜之余,自然也要追问一番。可接下来再问门第、家世等等,就再没了什么信息。如此一来,老人们难免心有怀疑,少年人气血方刚,在外头若是被不良女子骗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面对着长辈们的怀疑,林南也有些生气了,自己看准了的女子,哪会有那么乌七八糟的是非!可是他越是笃定,看在长辈们眼里,却误会得更深,这是得被那女子迷得多深,才能这么维护着啊!不行,要好好查访一下,可不能年纪轻轻就走了岔道,大好的前途因为一个女子废弃了!
本来好好的事情,两下子越说越分岔,最后林南也是使了性子,说了两句之后,便头也不回地奔了西郊,剩下林府中一帮女人们在背后七嘴八舌地议论、猜疑,却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
京东,卫府。
西院小花厅中,户部侍郎卫诚和夫人韩氏正在灯下互相发着牢骚。
刚才一家人小花厅吃过饭后,卫侍郎又是老话重提,说起来小女儿的婚事。口气是语重心长地,态度是过来人什么都懂地,但是中心思想,还是要女儿回心转意,按照父母的意愿,放下自己的心结,找户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其乐融融……
结果,话没说几句,倔强的小女儿就放了筷子,直接回了后边的绣楼。卫侍郎又是气又是心疼,按照老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终身大事,长辈们一言可决。可这毕竟只是传统,凡事总有例外。卫诚这辈子就两个女儿,都是正妻韩氏所生,本来为了生儿子还纳了两个妾,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杳无音信,卫诚也就彻底死心了。
而这两个女儿中,大女儿乖巧听话,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可就是有些稳当得过了头。小女儿虽然脾性倔强,古灵精怪,凡事好出点格儿,可说来也怪,越是这样,越是疼爱,卫诚和韩氏二人偏偏最疼爱的就是小女儿……大女儿的婚事一言可决,在卫诚看来,嫁得也算比较满意。然而到了小女儿这里,却成了头疼的难题了。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于这种蒙着脑袋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子的婚姻形式,小女儿表现得非常反感。第一次提亲的时候,卫诚还只当是她在说笑,然而后来才慢慢发觉了事实。只是,女儿大了不好管,严厉也不是,不严厉也不是。别看卫诚在外头是官威赫赫的侍郎大人,可回到家在妻子女儿面前,却半点威风也没有了,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异类。
因为心中是个宝,所以不想让女儿受半点委屈,一边要挑个好人家,一边还想让女儿满意,虽说有些贪心,可为人父母的,这一点也是人之常情。但就这么两边都想着,结果就出了岔子。先前经桃大娘撮合,与林府的人互通了信息,双方对于彼此的家世门风也都略有所闻,互相的长辈之间也都比较满意。可谁知道,就在卫诚满心欢喜准备将这门亲事订下来的时候,脾性倔强的小女儿,竟然离家出走了!
这一下可把卫诚气坏了!平日里使使小性儿也就罢了,婚姻大事,岂有真的不听父母的?何况在这个当口,好事即成的时候,居然就这样落了架子,这叫自己如何向对方交代?若是普通人家倒也好办,可人家也是书香门第,世家子弟,不但姻亲广布,宫里头还有一位娘娘在坐镇,这要是在节骨眼上把人得罪了,自家人以后的日子还能好过了?先前桃大娘已经把话说得很满了,什么大家闺秀、知书达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眨眼间姑娘不仅出了二门,都已经出了京城了!让人家知道,丢脸事小,若是觉得自己为了攀亲故意欺骗,那事情就大了……
因为这个卫诚和夫人这半年来没少吵架,可是吵架不解决问题啊,卫诚一边心急火燎地派人到处找女儿,一边还要想着如何应付林家,好在听说林家也出了大事,正好有了托词,两下里就这样把事情暂时放下了。可是这边交代完了,女儿还是要找啊,还不能明着找,不然传扬出去,不但脸面没了,教女无方的声名一传开,前途也要受到影响。因此上卫府的忠心家奴找了几乎半年时间,才终于在襄阳城里寻到了自家小姐。
等到小女儿回到了京师府第,卫诚破天荒地拿起了家长的威风,狠狠地数落了一通。岂料以前一直颇有反抗性的小女儿,这次居然显得异常乖巧,不但低眉顺眼地耐心听了,事后还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安慰父母,这种彻底的转变,让卫诚和韩氏心花怒放,差点热泪盈眶,都以为小女儿离家一回,终于变得知晓世事、明白冷暖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卫诚还是在二门里头多加了人手盯着,防备着小女儿再冷不防把天捅个窟窿。
一连几天过后,就在今天晚上,卫诚感觉几天来的沟通差不多了,于是旧事重提,再一次把同林府的事情拿到了桌子上。可是随后,小女儿说出的话让卫诚好像迎头被打了一闷棍,满脑子都是小星星,差点没原地栽个跟头!
什么?!有了心上人?!
*
青云记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八十九章 家里家外(下)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八十九章 家里家外(下)
这……这是什么意思?虽然子瑶的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可是卫诚打心里头还是不愿意承认,不想承认这个事实!爹娘给你相看的上好人家,你不愿意去,私自离家败坏门风的事情老子还没追究,你这居然又弄出件新鲜事儿来,真是不把我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啊!啊?就这么出去了一次,就一次啊!啊……这一颗心就跟着人家跑了!当爹的养了你十几年,你都没说这么向着老爹一次!
卫诚心里大恨,一边恨自己女儿不争气,恨她不理解当父母的苦心,另一边却也莫名地恨上了那个把自己女儿芳心拐跑了的野小子!这他妈是谁家的混蛋,用了什么卑鄙的手段迷了女儿心窍,居然说话比老子都好使!这么大的一个闺女,你动动手指头就想勾走?没门!卫诚心里头发狠,自己和自己较着劲。
卫诚越想越来气,说来说去不管用,看到女儿似乎是铁了心的模样,最后终于按捺不住拍了桌子。这一下不要紧,小女儿脸上几天来的笑容和乖巧一下子给拍没了,放下筷子红着眼睛就跑回了后院。这一下,夫人韩氏也放了筷子。得!卫诚一看,这晚饭,也吃不成了。
匆匆撤下了残羹,沏了壶热茶,老两口对坐着商议。
“你瞧瞧,你瞧瞧!这哪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啊?”褪去了外头朝服的卫诚,身上只穿着件中单,一边重重地将茶盏顿在桌子上,一边说道:“如此下去,家风何在?体统何在呀!”
韩氏拿着钎子拨了下灯捻儿,闪着眼睛漫不经心地瞥了卫大侍郎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得了,我的卫大老爷,你呀,就别发邪火了,啊?”将钎子上粘着的黑色捻灰磕在了旁边的承盘里,韩氏接着说道:“俗话说得好,‘儿大不由爷,女大不中留’,女儿如今都这么大了,有点自己的主意,也不是什么坏事儿。要我说啊,女儿想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没看见头前的魏大人么,订亲的时候眉开眼笑的,好像攀上了高枝儿一朝就能变凤凰似的。结果怎么样,女儿嫁过去,外头瞧着像是挺风光的,实际上在人家府里头受气着呢。先前都说人品好的向公子,不是三个月后就纳了一门妾么?蒙着头脸嫁人,确实也没多大好处。人嘛,有时候确实需要多看看……”
“哼!听你这意思,倒是赞成那丫头的想法了?”卫诚冷哼一声,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才多大年纪,看人岂有父母这过来人看得准?有你我帮着相看,难道还会差了?”停了一停,卫诚又咕哝了一句:“蒙着脑袋嫁人怎么了?想当年,你还不是蒙着脑袋进了我卫家的门?嫁给老爷我这么多年,难道我对你不好?难道还给你气受了?”说着,卫诚示威性地扬了扬下巴。
“呸!”韩氏脸上一红,拿眼睛横了卫诚一眼,下意识地朝花厅外看了看。“你好没羞啊!老了老了,居然脸面变得这般皮厚!”稍微压了压略微澎湃的心绪,韩氏说道:“亏你说得出口,那是我韩家人行善积德,蒙着脑袋撞了大运,总算遇到你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话没说完,忽然瞧见卫诚脸上掩饰不住地得意之色,韩氏忍不住站起身来,抬手点向卫诚额头:“瞧把你美的!娶了本姑娘,那也是你卫诚卫大老爷烧了高香!哼,想当年,姑奶奶我也是……”
“咳咳!”眼看着夫人越说越离谱,颇有些沉浸在往事之中的架势,卫诚连忙咳嗽了两声。韩氏一愣,忽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脸上又是一红,连忙假作端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说夫人哪,还是说正经的吧……”老夫老妻扯了几句闲话,心情也似乎好了些,卫诚又把话头拉了回来。“接下来这几天,你那些毛病可得改改,别老是火上浇油,咱们家这事已经够烦啦……你没事多劝劝子瑶这丫头,虽然她性子有些倔强,但有些事慢慢说给她听,想必她还是能够听进去的……”
“我不去,这种事……你说得轻巧,你自己怎么不去劝?”韩氏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从小到大,就你护着的时候多,怎么现在改主意了?”
“你说什么!”卫诚火又上来了。“从几个月大的时候,那丫头就开始揪老夫的胡子!每次老夫要伸巴掌管教,不是你在横挡竖拦的?如果不是你这个当娘的从中作梗,现在又岂会闹到这步田地?你看看子菡,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哪有这么烦心?别人家的妇人都是相夫教子,其乐融融,可是咱们家里……唉!”卫诚连连摇头,一派惋惜的神色。
韩氏也不示弱:“姓卫的,你可别胡乱攀赖!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你不是读过书么?这点道理总不会不知道吧?我一个妇道人家,能生出来就不错了,难道你还指望我个个都教得知书达礼?”
“哼!你是能生!你能生,怎么没给老爷我生个儿子出来?”
卫诚话音刚落,小花厅里立刻静了下来,卫诚脸色一黯,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转头看向夫人韩氏,果然已经红了眼睛。韩氏定定地拿眼看着卫诚,强忍着眼泪不让下来,哽咽着说道:“老爷说得是,这些年,妾身的确有愧于老爷,没能给老爷生个儿子继承香火,真是对老爷不住……”说着话,韩氏忽然起身跪了下来:“老爷若是心中还有怨言,不妨一发都说了吧!打明日起,老爷就不用到妾身这边来了,以后每晚都到春兰的屋子里去吧……若是这样还不成,妾身就再给老爷选两方如花美眷,总之,万事都顺了老爷的意便是……”
自打那番话一出口,卫诚就知道自己捅了篓子。眼下韩氏这一跪下,卫诚更是慌了手脚。忙不迭地过来扶持,岂料韩氏看着瘦弱,此时的劲头却不小,卫诚扶了两把没扶起来,心中也知道夫人是真伤心了。连忙好言宽慰:“哎呀,夫人,我这不是说漏了嘴么,这么多年夫妻,你还不知道我的心么?生不生得出儿子,那得老天爷开不开眼,怪不得夫人……你看春兰她们俩进门那么多年,不也没个一儿半女么?”
“快起来快起来……都一辈子了,我这一颗心都在夫人身上,难道夫人真不知道么?算我说错了花,愧对夫人了,还是快起来吧!这秋天里怪凉的,若是你有个好歹,你还让我活不活了?”
眼看着卫诚笨手笨脚地上来扶了两次,言语间也颇多悔意,虽然心中仍旧有些神伤,但韩氏也知道,不能再过纠缠下去,因此略略起了起身,在卫诚的搀扶下重新落了座位。
多年以来,卫诚和韩氏的感情其实一直不错,虽然没有儿子继承香火,但连续了两房妾室依旧无果之后,卫诚也就看开了。只是心底深处的遗憾,偶尔仍旧泛起心头,今日不巧,一个疏忽说了出来,结果闹得两个人都有些不开心。本来是子女的事情,最后居然牵扯到了自家的恩怨,说起来也满是惆怅。
不过多年的老夫老妻,彼此虽然各有心事,却还是习惯了揣在心里。而眼前小女儿的事情,才是亟待解决的大事。喝着茶水,互相缓和了一阵,话题又重新转回到了子瑶身上。
这一回,倒是韩氏先开了口。
“这件事,说起来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不就是要你退个亲么?上门说几句话的事儿,至于那么为难么?女儿这才刚回来几天,咱们就这么天天说这说那的,女儿出去这么久,在外头肯定发生了很多事,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有个安稳的日子,能缓就还是缓一下的好。真要是逼得急了,再来那么一出,你还能收场么?”这句话说得卫诚心里头一抽,下意识地便决定再将后院的人手加上几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