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五代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有点混蛋

    朝堂中的信息,对于自己至关重要,看样子要尽快加入官场才行了。

    “不过陶文举应该在宋州待不了多久了吧”李延庆想起了吴观还去了陶文举那。

    吴观回道:“明天一早就走,今天晚上会给他办个送行宴。”

    “终于要走了么,陶文举,还有那些殿前军。”这些天里,李延庆听到了不少关于殿前军,在城内外为非作歹的消息。

    “是的,终于要走了。”吴观作为掌书记,自然知道殿前军犯下的罪行,说起他们,语气沉重了不少。

    “应该补偿那些受到殿前军劫掠的家庭。”李延庆提议道。

    “三郎的提议不错,这事能安抚宋州的民心,明日我就遣人去统计计。”吴观点头同意。

    愤懑归愤懑,但以李延庆现在一介白丁的身份,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陶文举虽然有足够的地位,制止殿前军们为非作歹,但为了获得殿前军的支持,陶文举默许了这一切的发生。

    补偿那些受损的家庭,这是李延庆目前唯一能够做到的了。

    那四个人只是一个开始,李延庆在心中默念。

    李延庆和吴观两人,不久之后去送了翟守珣一行人




第三十七章 射术比试
    然而,翟守珣并未能见到李重进,李重进此时不在开封城中。

    昨日皇帝郭荣去往城南皇庄避暑,朝中文武大臣,悉数跟随,身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自然位列其中。

    开封城原本是汴宋宣武军节度使的驻地,由唐肃宗时宣武节度使李勉所修建,到此时已有近二百年历史。

    五代第一代,后梁的开创者朱温,便是在宣武节度使的位置上起家的,所以定都在开封。

    开封城的规格并不大,周长不过二十余里,仅仅是普通州城的规格。

    南唐的江宁府,后蜀的成都府,乃至吴越国的西府杭州,都远比开封城要大。

    甚至宋州的州府宋城,也不比开封城小多少。

    此时的皇宫也是由宣武军节度使府改建而来,甚是狭小。

    冬天还好,狭小的室内空间有助于保温,但是到了夏天,皇宫内就会闷热不堪。

    开封地势低洼,周边河流湖泊众多。城内河流水道密集,北有金水河,南有汴河流经,导致夏季时,开封城内水汽甚重。

    开封又是都城所在,人口繁多,城东两厢尤为拥挤。

    所以五代时候的皇帝,大都不喜欢住在开封城内的皇宫中,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

    郭荣很早就想要外出避暑了,不过最近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物确实有些多。

    如禁军的重建、河北战后的安抚、河南夏税的征收,以及战后论功行赏所带来的重要官职变更等。

    因此郭荣自六月从太原前线回转开封后,又在开封的皇宫中待了两个月,到昨日才得空出城。

    城南皇庄历经多位皇帝修缮,到此时,已经是占地五百亩的庞大建筑群了。

    郭荣此次出行,带着皇后和数名嫔妃,大量宫女和内侍,还有京中大部分朝官作陪,以及两千殿前司士兵充当仪仗队和护卫。

    在郭荣驻跸城南皇庄的日子里,这座皇庄将暂时代替开封皇宫,成为帝国政治的中心。

    皇庄南边的校场里,此刻彩旗飘飘,人声鼎沸,一场弓箭比试正在校场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郭荣坐在校场北边的高台上,穿着明黄色的盔甲,拿起手边的白玉杯,轻轻饮了一口冰雪甘草汤。

    比试开始前,郭荣亲自下场射了十箭,宣告了这次射箭比试的开始。

    此时校场中站着的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身着黑色劲装,挺拔俊逸,面冠如玉,正调试着手中的弓箭。

    “这人看着面生,李卿知道他是谁家的吗”郭荣转头,问坐在他右手边的李重进道。

    能参与这场比试的人,多是禁军高官和各节度使家的年轻子弟,或是殿前司中的年轻军官,郭荣大部分人都是能认出来的。

    李重进的心思并不在比试上,所以并未细看,正当他望向校场时,坐在他右边的殿前司都指挥张永德抢先回答道:

    “陛下,是赵弘殷家的三子,赵匡义。”

    郭荣转过头,望向校场中的赵匡义:“那就是赵匡胤的弟弟吧,他那一家子的射术在禁军中都很出名,不知他这个弟弟能继承几分呢”

    赵匡胤原本有一个哥哥,不过年幼时就夭折了,所以赵匡胤是赵二,赵匡义是赵三。

    郭荣无论是曾经为节度使时,还是现在做了皇帝,都喜欢举办射术比试,亲自挑选射术优秀的青年才俊,这能让他拉近和武官们的感情。

    当初郭荣未继位时,在澶州当节度使,赵匡胤那时在郭荣手下当一名都头,正是赵匡胤高强的射术,使他得到了郭荣的青睐。

    后来郭荣继承人的地位确立,来到开封当开封府尹,便将赵匡胤调到麾下当了开封马军指挥使。

    五代时并不立太子,帝位继承者的最后一个官职,一般是开封府尹,相当于开封城的市长。

    等到今年二月郭荣继承大统,立刻就将赵匡胤调入殿前司,半年时间赵匡胤就已经成了殿前司的二把手,殿前司都虞侯了。

    &nb



第三十八章 射箭天赋
    “两脚前后站开,与肩同宽,身体要正,对!”

    张正的手搭在李延庆的肩膀上,纠正他射箭的姿势,按照张正的说法,再没有比射箭更好的锻炼方式了。

    反复的拉弓开弓,可以锻炼手臂和肩腰的力量,每射十支,就来回跑一趟捡箭矢,这样腿也锻炼到了。

    李延庆手上的这把弓,是一把三斗弓,也就是用提起三斗重物的力量,即可拉开,李延庆拉起来并不是很费力。

    三斗大约相当于二十公斤左右,同时三斗弓也是此时后周军队的标配,能拉开三斗弓的就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了。

    使用的箭矢则重十钱,也就是大约四十克,射程不超过一百米,张正给他立的正方形靶子在七十米外。

    张正松开手,示意李延庆先射一箭试试。

    李延庆左手握弓,右手一拉一松,随着‘啪’的一声,箭矢就离弦而去。

    然而别说正中靶心了,箭支的落点离靶子还有七八米远。

    张正望了望箭的落点,拍了拍李延庆的肩膀:“三郎身体的底子是很好,可惜手腕的姿势还不太对。”

    李延庆闻言,抽出一支箭矢,继续摆了个射箭的姿势。

    “握弓的前手,手腕要平。拿箭的后手,手肘要与肩平,对,这样就对了。”张正将李延庆两只手的姿势摆正。

    “两眼直视前方,呼气要慢,很好,再来一次。”张正很有耐心地教导着。

    李延庆深深吸了一口气,双眉紧皱,眼睛直直地盯着靶心,射出了这一箭。

    箭矢射中了靶子的左下角,离靶心还有些距离。

    “呼。”李延庆长呼一口气,看样子有好老师教导,射箭也不是很难嘛,我莫非是个射箭的天才

    “三郎很不错,第二箭就中靶了。”张正也赞赏道,微黑的脸上露出笑容。

    李延庆这才是第一次用弓箭,达到这种程度,相当不错了。

    趁热打铁,李延庆一连又射了八箭,跑了一趟捡回了十支箭矢。

    “张叔,你能拉多重的弓我听说军中有壮士能拉开三石的弓,是真的么”

    “我嘛,能用一石三斗的弓吧。”张正双手抱臂,面露得意之色说道:

    “但从未见过有人能拉开三石的弓,连听都未曾听说过,军中能拉九斗弓的都没几个呢。”

    看着壮如铁塔,身高有一米九左右的张正,这样的壮汉也就能用一石三斗的弓,想来能用三石弓的,兴许是神人了吧,传奇小说果然信不得。

    李延庆改用右手握弓,左手拿箭,又射了十箭,每一箭都能中靶,其中有一箭离靶心相当接近,状态越来越好了。

    捡回箭矢,再次用左手握弓,李延庆感觉到自己的精气神,能够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玄妙状态,心灵和身体能够完全重合。

    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似满月,箭去如流星,弓弦响起,正中靶心!

    一箭射出,李延庆感觉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怪不得射箭被列入君子六艺之一,不但能强健体魄,更能锻炼自己的精气神,使之可以进入到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

    李延庆再度连放三箭,又命中了一次靶心。

    “干得好啊,三郎,想不到你竟然在射箭上有如此天赋。”

    看着满脸笑容的张正,听到他的夸赞,李延庆的脸上也浮现出自信满满的笑意:“多亏张叔教得好。”

    整整练习了两个时辰之后,李延庆终于是筋疲力尽了,这些天来,还是第一次如此酣畅淋漓。

    锻炼之后,来上一个温水泡澡,是极其舒服的。

    &nb



第三十九章 城南皇庄
    夜晚的城南皇庄灯火通明,在皇帝郭荣驻跸此处期间,随行的朝中大臣大多也会住在此处。

    李谷托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齐物(王溥的字)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王溥在当朝三位宰相中排第三,年龄上也最小,今年不过才三十二岁,二十五岁中状元,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当上了宰相。

    能升官如此之快,是因为王溥刚入官场,就在郭威麾下为官的缘故,是郭威的从龙功臣。

    在这个时代,正确地站队,远比才华更重要。

    王溥身形修长,肤色白皙,五官棱角分明,下颌的短须明显精心修剪过,显得十分干练。

    此时王溥身着白色燕服,坐在李谷的左手边,明亮的双眼中却透漏着丝丝愁闷,拿起茶碗,未喝又放下,说道:

    “我家去往淮南的十条船,前几天在汴河上失了踪迹,船上几十人也是杳无音信。”

    李谷闻言,摸了摸自己的长须,缓缓说道:

    “不满你说,我家也有二十条船在汴河上消失了,在宋城的时候还有消息,之后就再无音信了,到如今已有四五天了。”

    “那么问题就出在宋城到开封这段路上”王溥望向李谷。

    李谷又喝了一口茶后说道:“开封边上是没人敢做这种事的,问题只可能出在宋州,我已遣人去问宋州的窦侃了,明天应该就有消息。”

    “不会是魏仁浦吧”王溥脸上的担忧之色更甚,既然是在宋州出事,王溥很快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面貌。

    “哼,还能是谁”提到魏仁浦,李谷气得浑身哆嗦,凸起的大肚子也跟着一抖一抖的。

    在朝堂上受魏仁浦的气也就罢了,毕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他身后有陛下撑腰,这种气受了也就受了。

    但这次粮船被截,令李谷损失惨重,粮食倒是其次,二十条船和人手的损失,才是大头,令李谷多年苦心经营的商队元气大伤。

    李谷这几天好不容易才压下的怒气,又膨胀了起来。

    “消消气,消消气,为那个魏仁浦如此生气,不值得。”

    王溥本来是来李谷这诉诉苦的,自昨天得到自家粮船失踪的消息,王溥在家里受了他爹一顿好骂。

    王溥的父亲是小吏出身,从前并不富裕,对于钱财极其看重,而王溥年少得志,对于这些身外之物是不甚在意的。

    正好郭荣要出城避暑,王溥跟着出了城,来到城南皇庄,逃离了父亲的责骂,这才如释重负。

    李谷一口喝完剩下的茶水,将茶碗重重摔在桌上,狠狠地说道:“早晚要让魏仁浦好看!”

    不过李谷也就只敢说说狠话而已,他和王溥的商队,一路靠着宰相的旗号,一文钱的税都没缴。

    这种事情是上不得台面的,更是当今皇帝郭荣极为痛恨的事情,当年郭荣年轻时曾作为一名行商走南闯北,被高额过路税盘剥得很惨,如今当了皇帝,却最是见不得逃税之人了。

    说出去李谷和王溥理亏在先,若是魏仁浦办事滴水不漏,只截了他们两家的船,那他们就只能吃这个闷亏了。

    在皇庄的另一个房间中,翟守珣终于见到了李重进。

    皇庄被殿前司士兵严密守护,翟守珣通过层层检查,才得以进入皇庄之中。

    “见到三郎了吗,他怎么样了”还没坐定,李重进就焦急地问道。

    翟守珣无奈地笑了笑,回道:“见到了,姐夫莫着急,容我一件事一件事地说。”

    翟守珣先是拿出吴观和李延庆的信,递给了李重进。

    李重进迫不及待地拆开李延庆的信,看到自己的三



第四十章 李重进的危机
    “像我们这种,靠着血缘或者站队正确,坐上高位的人,只要皇位有变,最好的结果就是交出权位。”李重进继续分析。

    “那最坏的结果呢”翟守珣忍不住问道。

    “最坏也不过就是家破人亡了。”李重进说起此事,面色依旧如常。

    看着面色发青的翟守珣,李重进笑了笑,说道:“这种事情,这些年发生得还少么先帝成功之后,前朝文武,交出权位的、家破人亡的,数都数不过来。”

    “前朝不过才延续了四年时间,谁又知道如今这个周朝,能延续多久呢”

    李重进毕竟是亲身经历过两次朝代更替的人,说出这种大逆不道之言,不会有一点心理压力,李重进站起身来,继续说道:
1...91011121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