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照人人变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众秃笔
这样数次之后,她外逃之心渐渐的淡了,言不由衷的后悔起来,于是,自己就回来了。
县尉得了外逃的女人,心下高兴,于是对李归虚另眼相看,与李归虚称兄道弟,从此经常来往,在李归虚的影响下,渐渐的对道术也感兴趣起来。
而且也像李归虚一样,对月亮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感情,达到崇拜的地步。
李归虚于是夸夸其谈,他说,月亮不仅影响大海的潮涨潮落,控制女人的心情,甚至可以控制到女人的经期。当然对他们这些修月之人影响非常大。
就如那荒漠中的狼群,到了月圆之夜,也不约而同狼性大发。
妖精,鬼怪、魂魄尤其如此。
他说“这些东西化着风度翩翩的男人,或者衣袂飘飘的女人,幽幽踏着月光而来,却又在乌云遮盖之时,露出本来面目,行那险恶之事。沛县发生的古怪,就是这样的原因。”
县尉睁大眼睛道“你是说,沛县有妖精进入,所以才发生了古怪”
李归虚道“是啊!属下此时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不久之后,将会弄出真相大白。这个功劳又不想一人独占,在功劳欲成未成之际,想找县尉大人帮忙,一起把那妖精捉拿了,好上报郡里,让郡守呈文到咸阳朝廷,到了那时候,加官进爵,岂不是好之又好的事”
县尉还是不明白,问道:“我虽居都尉之职,论行军打仗,捕盗拘贼,那是无话可说,可是这抓妖捉怪之事,实在是一窍不通啊!”
李归虚道:“只要县尉大人入了门道,成了同门兄弟,学习道术之事,岂不是手到拿来”
县尉道“你既然如此说了,还请兄弟你引见山上的师傅才好。”
于是,二人出了县城,上山去见李归虚的师傅道隐,要他收纳县尉做修炼的弟子。
第八十章 县尉修道
前面一章读过,众位会问,作者也是够扯的,大概是没有到过沛县,并不知道沛县乃一望无际的平原,想要看山,无异于海市蜃楼。
是的,沛县确实没有山,但有一名山,却与沛县毗邻,那就是两百里之外的铜山,李归虚的师傅道隐,就住在那山上。
李归虚领着县尉,二人骑马日行夜宿,两天之后,到了泌阳境内,爬上了铜山,见那铜山南可遥望桐柏山,东可见连确山,而北去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伏牛山。
铜山,自古以险似华山,秀如黄山,而被冠为“小武当”之称,故而有“南朝金顶,北偈铜峰”之说。
道观所在,在铜峰之顶,在沛县、泌阳、微山、灵璧、睢宁这一带,确实是月光充足所在,无论远近高低、风水龙脉,都是最佳去处。
那时候月光一泻如水,山下就是波光粼粼的铜湖,临崖而立,视野三百六十度开阔,远望沛县城廓,近瞰铜湖水色,景色绚丽如天界之美。
道隐见县尉前来,心想将来道业必盛,当场允诺收了他为弟子,晚上茶饭完毕,见皓月当空,正是修炼的最佳时刻。
于是,叫众弟子取了二十四个铜镜、灵芝草、蜡烛等物品,听见靠在悬崖边阑珊处的徒弟道“师傅,我们修真的法,为何叫回光返照”
道隐道“你这废物,跟我多少年了,现在倒要问这样的问题,还不如下山种田去”
李归虚知道县尉在,为表示自己在行,道:“师傅不说,待我说与你们听。”把修炼物品递给道隐,继续道“人们究竟不相信鬼魂的存在。他们把灵魂、僵尸、妖魔鬼怪看成笑话,认为是人们胡编乱造。却是几乎人人知道回光返照的事情,也不认真去想,人临死之时为何会回光返照。”
那人道“确实奇妙。却不认真想的。那是怎么回事呢”
李归虚道“人是有灵魂的,灵魂是永远不死的,开始时,投胎,寄付在小孩子的身体,慢慢长大,到了死去的那一刻,不得不离开身体,又去下一个轮回。因此离开的那一刻,他回过头来,依依不舍的看**一眼。”
“脱离**的灵魂因为没有进入另外一个空间,此时,他就象一个会发光的月亮。一瞬间的留念和照耀,使得**被光环罩住,于是,面色比活时更加光彩。灵魂一离开,尸体马上变暗,人立刻失去所有光辉了。这就是回光返照。”
那些人听的目瞪口呆,又听那人问“归虚意思是说,灵魂可以发光”
“是的。”李归虚道“平常灵魂被身体所蒙蔽,其光辉弱至灰暗,只是显出脸色红润、精神充足,如此而已。如是那落魄之人,皮肤暗黑,无精打采。便是离死不远了。”
“说的是那魂魄离开身体就一瞬间,回光返照也不过一时半刻,之后便因害怕阳气而遁入黑里。又被黑包裹起来,与之一色了。”
“可是这个跟修炼有什么关系呢”那人问。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也相信灵魂确实存在着。因此,我们修炼的时候,把灵魂诱惑出来,离开我们身体一尺远近,让灵魂返回,照亮我们的面容。这就是我们修炼的回光返照。”
这些话,在县尉听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他想,说来轻巧,做来难,若不然,那问话的人,跟了这道貌岸然的道隐应该也有一些年头了,为何还是一窍不通。
这时候看见道隐把香案摆在石桌上,燃了蜡烛,上面供祭着月饼,铜镜,巴掌大的一块灵芝。然后道“祭祀月神的仪式开始。”
大家闻声,齐齐来到道隐旁边,依次跪倒。
每个人手中捧一柱香。道隐祈咒道
“炉烟起篆,道无腾祥,诚心一柱喷天香,缭绕穹苍,周遍十方,诸神金光,神光普照,赞月神朗朗……”
他唧唧歪歪的念了一通,于是,每个人依次上了香。
此时看见那月亮甚的澄明,如是灯笼一般,悬挂在头顶之上。
这一行人,特别是那县尉,好似觉得是道隐请了月亮来,就在头顶,是那么的近。
几搂浮云漂过,甚的飘飘茫茫,月亮仙子衣袂飘飘,如到了身边。想这些大秦修炼的道人,崇拜月亮,却有源渊。当年,有人就告诉秦始皇,说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这才升天而去,后渐渐在人间形成一个修炼流派,大概叫月族。
因此,秦始皇知道月族的道人,就是在修炼长生不老。
这时候,每人去石凳子上正襟危坐,桌子上正放两面镜子,一面镜子可以移着月光转动,一面照着自己的脸。
开始修炼的人,首先借另外一面镜子把月光反光到一面镜子上,能够清楚看见自己的脸。然后以微笑的姿态,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一切,主要是表情的微笑。
之后月光、微笑、脸,这三者,催眠成一个固执的念头,心中紧紧的想着那个念头,不可以让她发散或者消失。如果出现念头分散混乱的情况,必须重新开始。
道隐说,月亮却等不得你重新来。所以一开始就要把念头拿紧,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这之后,在青青的月光中,你守住了那个念头。然后又慢慢把自己移动到镜子里去。又从镜子里观察镜子外面的自己。
这时候已经分不清自己在镜子外,或者自己在镜子中。思维失去了支撑点,你就是镜子中的人,镜子中的人又是镜子外面的你,互为宾主。
修为更高的人,此时已经不愿意究竟自己是镜子中人,还是镜子外面的人,他心念里只有一个微笑的躯壳。
于是,精神,魂魄已经没有依托,不知何处寄缘。
就如一个野外的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那时候,如果功力再高一层,就会遁着青青的月光,冉冉升起,攀缘到月亮上面,获得一种永恒的清凉和安静。
在一种修炼的境界中,固执的紧紧握住那个脸上的微笑,带到月亮宫殿的惑觉里。
企图抓住永恒的一张脸,乃至于一个不会变化腐朽的身体。
象道隐这样的人,已经在月宫里静处了几十年了,所以一开始便顺利攀缘青光,冉冉升去。
这是一种灵魂境界,其实身体仍然在石头凳子上正襟危坐不动。
那灵魂抛弃了**,抛弃了镜子,冉冉而去,到了月宫,却没有别人。
如果遇见嫦娥,或者同门中人,定然是遇见了邪魔。如果此时迷惑,那魔便诱惑你,跟你说长生不老的法,你不知不觉依了他的方法,你就成了魔的傀儡了。
第八十一章 县尉疯癫
县尉第一次见如此稀奇古怪的修炼方法,很是努力的去做了。
也是感觉自己似入勿入的状态,出了修炼境界来,却不敢惊扰其他人,又努力遁镜去;也有二三人,闭眼昏眠,或贪月光之美,放眼观那远远的沛县城中阑珊灯火,或听铜山风鸣。
过了一会,县尉居然幻觉自己至于月亮之上,至喜至悲,灵魂好似受嫦娥仙气所染,既是仙子之魅舞于形,又是凡人之体蹈于真,至于境惑处,竟然觉得自己的身体轻轻盈盈,一边无识无意的漂浮起来,悠悠盘旋一人高下,轻取巴掌大的千年灵芝草,置于樁中,左以石竿,咚咚捣起来。
道隐遁于青光,冉冉至于月宫,漩转铜镜,敛神屏念,祈求月光之露。
月亮高悬在穹苍,清冷如雪,青光始时烁烁如丝,随咒渐变,化着丝丝娄娄,婉转缠绕于镜,竟在铜镜中间滴出露水,顺着镜面流动。
水珠滴落在镜子下面的玉盘,嗒嗒有声。
一时间,竟不知水自何出,月自高悬在天,光辉朦胧虚无,镜面坚硬冰凉,是月幻为水是镜自有水出或是青光如水而来
这时候道隐在内外精研,魂魄、意志、精神、身体、都是化着多人,在石凳子上正襟危坐,却分不清谁是自己,谁是虚幻,真假主客相为牵涉。
县尉不知她是魔是仙,还是嫦娥,声音再来,又任其自去。
也不究竟自己是宾是主,只是在清凉的宫殿里,不停的祈求月露。
那个月华之精,受亲咒供祭,源源不断流来,虽是点滴,在镜面上汇合成针大的细流,滑到镜边,滴答滴答的滴落,下面的玉盘已蔽布了盘底。
那没有入境的,正在镜子、月光、自己、影子之间徘徊。
突然听见那个月宫之上,有女人银铃一般的呻吟声:
身经百战又如何
封疆拜相何曾多。
不见武林豪杰墓,
锄成肥田种稻禾
偶听那仙音幽幽而来,又悠悠缭绕于耳,疑是嫦娥蝉歌,不甚欣然,县尉此时居然喜极而泣。
那心仿佛离了妄念,变的灵明虚廓起来。他仿佛看见了嫦娥衣袂飘飘,姗姗自那月殿中出来,于是眼睛、耳朵、心、念想,全是女人婀娜的身影。
县尉消落了平常窝囊的念头,一时间清清爽爽。觉得各种意念精爽妙明了。身体动静不变,记忆和忘怀如一,眼睛不睁开,也没有什么幽暗,所见十方豁然开朗。
于是就贪图那境界,以为自己已经修炼成仙了,将来要与嫦娥长相厮守,极尽缠绵之事。那是道不完的享受,受不了的消魂。
正在这样欢欢喜喜,陡然雾来,弥漫了悬崖山顶,远处,沛县的璀璨灯火也慢慢隐去。
月亮被一躲云遮住了。
正在焦急万分,乌云过后,只是一线弯刀,飞漩着,陷落入铜山下的湖泊中,不见了。
一时间,铜山上鬼影祟祟,僵尸、妖灵,蹦跳爬行飞旋,张牙舞爪。
满世间残肢废体,血肉横飞。山下湖泊的水鲜红如血……
在无处可逃时,听见道隐大吼一声:“够了!”
县尉醒眼一看,仍然月明星朗,铜山之上微风徐徐,远处的沛县仍然灯火灿烂,山下的湖泊仍然波光粼粼。
道隐已经把玉盘月华之水,倒入瓮中,燃香作祭。
李归虚已经捣了千年灵芝,搅拌入面,成饼,放在石桌上,请香颂咒。
这时候,众人齐齐跪拜,恳求月神赐给寿命无疆。
祭祀毕,喝酒吃饼。
县尉问道:“适才那唱歌的女子,真的是嫦娥吗”
道隐笑道:“想不到将军初来乍到,第一次参加修炼,已然超过所有的弟子,是的,那唱歌的仙子,就是月宫里的嫦娥。”
县尉喜道:“我刚才觉得自己好像进了月亮的宫殿,只可惜只是听见她唱歌的声音,不见到她的影子。”道隐笑道:“等以后你的功夫深了,不仅能够见到她的人,还能和她一起同行坐卧呢!那时候,你就会像师傅我这样,游行于天地之间,不过一个念头的时间。”
县尉一时间觉得自己好像看破红尘,忽然对李归虚道:“那沛县我也是不要回去了,决定在这里做师傅的一个随身弟子,好好修炼,做一个长生不老名副其实的道士。”
李归虚大惊失色道:“我本来叫县尉大人到这里学习法术,好回去沛县抓妖,不想师傅德高望重,竟让一个将军放弃红尘的功名利禄,一心拜在门下,要追随师傅终身。虽是可喜可贺,然县尉一职,事关重大,岂说放弃就要放弃了”
县尉道:“就是要做到李斯那样的丞相位置,又能奈何,公子扶苏明明是他妹夫,他却惧怕赵高那个奸诈之徒的势力,倒打一耙,把公子扶苏一脉灭门,做那样的官僚,倒不如在此跟着师傅逍遥快活。”
李归虚大喜,却故意假装忧伤,道:“就是不做县尉,也得回到县衙去,给大家一个交代。不能就让县尉的位置空着,如此而来,我们这些亭长岂不是群龙无首,变成了乌合之众”
县尉听了,笑起来道:“我看是归虚兄弟红尘未断,还是想着为秦二世建功立业。这样吧!”他止了笑声,表情严肃起来,道,“一会回到观里,寻了笔墨,我修书一封,推荐归虚兄弟暂时接替县尉一职,如何”
李归虚喜出望外,跪下叩头,大声谢道:“多谢县尉大人多多抬举!”
“县尉之职,由众多亭长选拔,这是情理之事,你我同门兄弟,还言什么谢至于你拿了文书下山,那些官僚买不买账,就看你的手段了。”
回到道观,县尉写了荐书,交给李归虚下山了。
多年之后,李归虚只是知道铜山道观,有一疯癫了的道人,唤叫悟了,是之前沛县的县尉,至于疯癫成个什么样子,李归虚根本没有看到,因为至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去过一次铜山道观。
第八十二章 小人得志
李归虚拿了县尉的推荐文书,喜不自胜的下山,真的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走了狗屎运,到泗水郡找到郡里的都尉,说明了县尉上铜山做了道士之事,那都尉吃惊不小,想不到一个县衙里的都尉,竟然一瞬间迷上了道术,放下一个县城的众多事务不管,拍拍屁股,也不给郡尉打个招呼。
猜你喜欢